第一次看是澳洲版官摄出来的时候,那时印象好差,情节本身薄弱俗气,曲调处处透着怪异非主流,POTO的形象先入为主反差太大,忍不住一遍弃(* ̄m ̄)。
过了几年,可能随着我也不再年轻,慢慢开始理解饭桶小c心态的变化。他们的行为想法和POTO时期的热烈直白快意恩仇差别如此之大,不是人设崩了,而是时间,年龄,生活,为人父母,这些沧桑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各有羁绊各有亏欠,无法像年轻时那样不管不顾地追求爱情的几位中年人,这部剧最终仍然让我边抹眼泪边承认,他们是真爱。
饭桶爱c,这段感情经历一夜激情与十年的思念,发酵得更为深沉痴情。最后一幕本叔的痛哭,那真是生生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剜去的痛楚。饭桶爱小古,从摇滚认亲的狂喜,迅速转变为父爱如山,愿意倾其所有为之付出,为了小古隐瞒父亲的身份……他也许始终是个偏执的人,但他一直是个爱得很真诚的人。韦伯是在写二十年以后的自己吗?
劳尔爱c,也许他遭遇了七年之痒,也许他破产失意自暴自弃,也许妻子的成功让他感到颜面无存,也许小c婚前的秘密他早已怀疑,问不出口一直梗在心里,也许小古的才华让他曾经暗生过猜测……但是,他其实一直还是年轻时那个好人,一点也不精明狡诈的好人,慢慢被生活折磨成了颓废中年。而且,他也始终深爱着c,最后一幕他从桥下去而复返,纵然这次美国之行使他遭遇了无数的背叛,然而最后劳尔的悲痛欲绝,丝毫不亚于饭桶。
小c始终是那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可以说她圣母,但是,第一部POTO就是基于有这样一个圣母心的姑娘才会有之后的那场绚丽的故事。如果只需要痴情的爱,不需要充满仁爱的心,那梅格来当女主角都行了。
吉瑞夫人看着是个怨毒的女人,但是,她始终并不曾做过什么伤害他人的事。她的怨恨,不如说是为女儿抱的不平。在歌剧院长大的伴舞女孩,母亲多么希望她能找到稳定的归宿,最终却因为单恋饭桶,走上了母亲的老路,如何能够不心疼? 梅格的形象非常丰满,足够单独写一篇。
剧情的确狗血,不过生活这东西原本就很坑爹,C'est la vie.╮(╯_╰)╭
音乐越听越喜欢,逐渐习惯这种风格以后,现在已经完全被洗脑了,爱得不能自已。拉面和本叔各有千秋,大个子本叔性感得一开口我就心动。
中年危机又怎么了,我们还是有追求的中年,会心动会感动,还有爱还有梦。
٩(๑`н´๑)۶
写续集经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特别是为《歌剧魅影》这样的经典作续,如果超越不了前作,就会广为诟病。这也正是韦伯在近乎3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为《歌剧魅影》写续集的原因,他怕的正是狗尾续貂。如果他把这部剧,当作一个独立的音乐剧推出,观众就不会处处与《歌剧魅影》作比较,反响会好很多。
批评它的人很多是因为剧情,我也不例外。几个人物的正反逆转,比如Raoul居然成了个混账,最让我不满的是安排女主角在结尾死去(莫非是因为写此作时,他已经不再象写前作时,满怀对Sarah Brightman的炽热爱情?)。不过,不管是电影电视还是歌剧,都不是让人用来推敲情节的合理性、逻辑性的。舞台、音乐、灯光,特别是女主角在唱那首Love Never Dies主题曲时,如此惊艳,这些因素都值得我给此剧打个四星。五星当然是留给《歌剧魅影》——永恒的经典(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很难被超越)。
感觉韦伯作这部新剧最大的失败,便是为它署上了“歌剧魅影2”之名,这个名字看似是光环,但其实绝对是个诅咒,很容易使这个剧撞死在前作的成就上。其实感觉这部音乐剧音乐还可以,虽然远远比不上一代;其实四角恋的故事在现在也许实在算不得什么狗血,但既然作为续集,这个剧情实在让看过歌剧魅影者看得莫名其妙。这部剧如撇开前作的阴影,其实完全可以算得上中上成,但现在却彻彻底底的悲剧了......果然,“2”字不要轻易写啊
是的,POTO的光芒沒錯很難超越。但凡是經典續篇,必被視為造作、玷污,是故《Love Never Dies》甫開始製作,已經惹來一批死忠粉絲聯合抨擊與杯葛,說既然Final Lair以「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the night!」終結,那就應該是甚麼都完了。但作為懷抱熱愛的觀眾,我們都相信舞台上的演出有了它自己的生命,續集與否,都只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為何它就必然無法帶來同樣的感動?
這續集的情節設定,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全劇的基調與氛圍。POTO中的魅影之所以吸引我們,乃是因為古典華麗的巴黎歌劇院與神秘的地下迷宮把魅影的角色塑造賦予更立體的形象化:他的奇才、熱情、被世界唾棄的悲劇身世和心靈扭曲,充滿歌德式的藝術原型色彩;他之於Christine所代表的對靈欲合一、藝術與美善的追求,那份終極的誘惑,也同樣令人著迷。但續集情節一轉,魅影不再活在純然的孤獨與黑暗之中,它擁有了自己的小小劇院、甚至有了忠心隨從,不再令人易於同情,科尼島的奇藝歌舞與浮光靡爛,也與巴黎歌劇院的格調有天淵之別。因此愛情成了唯一的主軸,層次自然沒那麼豐富。
但是否因而,它就是平庸,甚至劇情「狗血」?打從Look with your heart一曲開始,我們看到Christine的蛻變:她不再是那個活在亡父陰影、在現實與激情幻象中掙扎難捨的少女。POTO結局裡,她以其身證明了愛情的真諦,十年之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她的成熟與憂傷。Beneath a moonless sky唱出了回憶裡封存的激情與遺憾,華麗淒美的旋律與弦樂宛如流瀉夜色,如泣如訴,畢竟十年生死兩茫茫,重逢之時只覺韶華已逝不可再追,於是緊接Once upon another time,哀傷中有著對愛情、責任與生命的體認,這和POTO裡的純真不一樣。
子爵丈夫失去光環,也是合理的設計:他始終有著上流貴族的驕縱與傲慢,所以他在POTO裡縱然英勇,但也是因為他同樣是世俗的一部份,他無法理解那些謎般的音樂與魅影本人對Christine有何意義。這份傲慢令他在妻子的盛名身旁變得沮喪,也同樣是這份傲慢,令他負氣中計與魅影下了必輸的賭注,最終因而一無所有。LND的動人是在這些「無可選擇」的現實:當日選擇了白馬王子但迎來的不是童話結局,假如當日跟隨了魅影而去也不見得會充滿光明與美好,大概生命本是如此,到頭來卻是遺憾錘鍊了那份堅忍與付出,愛情最終還是有所圓滿:Christine的一曲成了留芳絕唱、子爵的悔悟與抽身成全、小兒子不再畏於魅影的真面目。老套是老套,層次也單薄了,但確實有了比POTO不一樣的重量。個人喜好是個人喜好,但實在沒必要與「續集」的本質過不去或去斤斤計較,就當是兩個不同的作品罷。音樂劇本來就是門通俗的綜合舞台藝術,通俗不怕老套橋段,只是怕無法駕馭老套的浮誇失真與平庸。
至於具體評論,我沒有機會看現場版,很多細節無法比較。單看劇照,澳洲版的舞台設計確實更加講究和精緻,歌詞也作了潤飾與改動。澳洲版男女主演的歌喉都很沉穩,是專業水平,但無奈始終都是唱傳統歌劇出身的,節奏感、演技和化學作用就略見失色,被倫敦原裝的金牌搭檔Ramin和Sierra比下去。
刚刚去剧场看完,舞台设计超级强大, 现场效果非常好.
澳洲复排版。给的是感情分感觉韦伯也已江郎才尽了再也不会有POTO那样的经典了毕竟缪斯女神已离开。只有舞台很华丽。主题曲还是挺赞的曾听过另一个版本叫‘痴心难改’。duet特多就像演员一样没啥印象深刻的。小男孩倒不错但最离谱的是身世之谜弄得像琼瑶剧一样。
2019.07.14我还是喜欢《Till I Hear You Sing》的,但这部剧实在是……Giry夫人钻钱眼里的,Meg扭曲得比魅影还厉害,我宁可相信子爵家暴(按25AC的演绎法)也不信他酗酒赌博,小C还出轨,跟曾经明明白白唱自己不能行人事的饭桶搞出爱情的结晶!Giry夫人唱得不行,Anna声音很美,但一脸苦相实在非我所喜。Ben Lewis是按“深情高富帅”的标准演饭桶的吗,看上去超级违和。都黑成这样了,我也还是喜欢子爵呀,Simon Gleeson的声音好好听!最后想说:这个剧组真有钱~~
剧情……………………
I just wish I could see Ramin and Sierra's Beneath a Moonless Sky before I die...
看到儿子出现的时候就一直在画十字祈祷尼玛千万别出现父子相认的狗血桥段啊!!结果卧槽还真是克里斯汀一脸怨妇相地埋怨魅影狠心地撇下她和儿子的剧情啊撒老娘一头狗血啊!后来居然还出现了四角恋绑架和情杀!这是闹哪样啊!!而且这一版的魅影和克里斯汀气场不足啊!
活在歌剧魅影一的光辉下并不容易
1. 子爵和小朋友挺萌 2. 小C的睫毛是想吓死爹啊 3. 饭桶唱到高音喉咙口有痰么 4. 原来华丽的舞美改成了什么畸形猎奇的样子 5. 虽然结尾设计得挺好,子爵出现然后三口之家达成我也很满意 6. POTO至少有着古典主义的华丽感…而这个,我看的是《入侵脑细胞》吗?7. 这剧可以分级了亲!会做恶梦好吗!
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美的结局,所以我给的五星绝不是给剧情,里面的歌还是那么好听,歌剧魅影是改自小说的,感觉韦伯还是负责音乐好了,续集的歌转去另一个故事一样好听,何必贪恋歌影的名气限制剧情创作
喜当爹的饭桶和他的三个女人的狗血后宫戏…旧曲中听,新声无甚动人…
澳洲版的呢~~去看現場的呢~~其實打五星完全是因為till i hear you sing...TAT
韦伯大人啊……好好的一部魅影就这么被续集全毁了……我还是当续集不存在好了……爱情是没有对错的,为什么拔高饭桶就必须打压子爵呢,第一部的美是真爱的美,第二部不是真爱不死,而是真爱根本没存在过……三颗星全部给舞台设计,韦伯的场景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只是……渣剧情……
他最后是真的哭了!我没有想到舞台歌舞剧的演员会这么投入啊!看完好后悔好后悔当初没有去剧院看。我下的这部就是他X的在墨尔本剧院拍的。我有现场不看我看碟啊。懊悔啊。虽然这片有几首歌真的很难听⋯⋯但是till I hear you sing好好听哦。
难怪纪录片里这剧只提了一下名字.........
又听一遍,还是那么震撼。剧情什么的不管了,音乐和制作绝对一流啊,有机会要再看一次现场。2011和2012分别在伦敦西区看了《歌剧魅影》和《真爱不死》,看到他俩重逢真是激动,虽然说续集的剧情是有一点牵强而且让克里斯汀显得有点不厚道,但魅影这个角色的遗憾补完了(女主角也彻底悲剧了)。
首先,虽然我觉得第一部的爱情很扯,但但但这部也太反转了吧!音乐好听的太少,亮点基本全都在这一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CVw1WdR5A&list=UUQe1zMKYh8FJNs79m5Pvjsg 。音乐三星,但舞美和演员美轮美奂,under the moonless sky这首歌好色情啊...但是很辣,嗯,很辣
郁闷时候看看LND,包治各种不笑
擦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你们耳朵瞎了吗😭😭😭狗血又怎样啊!!!单音乐就能给满分!!!!何况演员个个人美声甜!!!!!!算上舞台艺术想打一百颗星好吗!!!!!!embrace the beauty underneath!!!!!!
1.剧情狗血早就知道,可连撒狗血都撒不明白实在是意料之外;2.演员面部都像botox注射过量,而肢体语言的生硬已经找不到原因来解释,化学反应就更别指望了;3.唱功也不怎么样,几首狗血煽情歌都没唱出来气势;4.不是说舞台美嘛?多给几个全景不行么?剪辑得好怪异;5.怀念拉面和小美人鱼
如果是全新的一个故事,我要说它很感人,但是接着《歌剧魅影》,为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改变原有人物的感情并非明智之举。古斯塔夫好可爱,声音也很棒,克里斯汀长得有点奇怪,尤其是夸张的假睫毛实在很让人跳戏。beauty underneath很好听,但缺乏惊艳的曲子,马戏团古怪的人物造型总让我想起蒂姆·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