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in
from影评网站:
www.onestar1967.com 这部片中文译名很恶俗,叫“世界转角遇到爱”,就因为这个破名字,我差点与它擦身而过。好在我们还是相遇了,我知道我会一直留着这部电影,看上很多遍。但以后,我保证不会像第一次看时一样,泪流满面。
从影片的几乎第五分钟就开始浪费卫生纸,眼泪像雷阵雨,断断续续,就这么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其间,时哭时笑,好不畅快。
影片讲的是男主人公失忆后在多年不见的外公的引导下寻找记忆,挖掘自己的故事。传统的双线并进,一条将祖孙二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一条又将家庭的往事徐徐诉说。而作为故事的现在时的寻找与归乡,同时给人足以反思的启示意义。我们何尝不是那个主人公,我们举目无亲,我们甚至将自己视为陌生人。我们迷茫,对世界一无所知,所以自以为是,任所谓“权威”摆弄,体会着千人一面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又不会是那个幸运的主人公,我们没有那样一个强力的外祖父。他会告诉你:“不要总是窝在床上看电视,那是在给你洗脑!”他会命令你:“跟我走!这个地方治不好你。拿着你的棋,我们出去!”他也会在你抱怨时说:“我的工作更重要。我是掌舵的人。我是大脑,而你是身体。”最后,他会教导你:“记住,骰子就在你自己手中。”是的,我们没有这样一位领路人,所以享受平庸。这一切只不过是平庸的借口罢了。
听我说一切“领路人”都只不过是传说,我们的生活紧握在自己手中,除了一小点运气之外,你完全可以掌自己的舵。你需要一个知己,一颗心,一个梦,以及大大的勇气,就可以上路了。你们骑着协力车,节奏一致,共同欢笑,一起幻想。对了忘了说幻想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之一,人要留住单纯不容易,幻想与爱是最好的防腐剂。你们一起路过村庄,向人们招手微笑;一起骑行海边,任海风冲刷炽热的汗水;一起登上高山,冲破阻挠人生的一道道关卡。最后,你会发现所谓同伴也不过如此,只要心心相印,即使身各异地,也会如影随形。那一刻,你终于认清了要如何美好的作为一个人爱与生活,认清周遭美景宜人,认清世界美好。心情敞亮愉悦。最后你会展翅高飞,再不需要贪慕那些不属于真诚的物品。你会发现,你就是自己的导师,而你然已超越他,世界不存在极限,你可以用骰子掷出7点甚至更多,只要你心中相信。
不得不说欧洲很多电影真的是对了我的胃口。像这样一部电影,我看完之后也看了一些影评,有人说它“前半段拖沓,后半段鬼扯”,真不明白这样的看片子居然还可以这样理性。开始的时候我也试图用导演的视角来看片子,后来就情不自禁融入其中,我成了一个隐形的主角,徜徉其间,情真意切。所以一切感受都是随想性的,但这恰恰是一部电影迷人之处,它会让你思考,然后引起改变。艺术如果无法关乎心灵,那就只能沦为娱乐谈资,利益工具。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的电影。前段时间红红火火的“风声”基本上人人看过,人人喊好。于是我就不明白了,它到底好在哪里?脱个衣服就超越自己了?用个酷刑就发扬精神了?花几百万找个城堡装个修就了不起了?摄像机好能把人毛孔照出来就显得真实了?操他妈的这一切才叫鬼扯!那些特写镜头与装腔作势的演出只能体现出空虚!彻彻底底的空虚,空洞。假,大,空,我不想再骂下去了,个中滋味,还要自己领悟才可。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上路,我们的电影,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画作,我们的艺术。舍弃惺惺作态的安逸,安逸不是我们的,我们注定要拼搏着向前,不是靠愤怒,不是靠伪装,更不是靠妥协。我们是活着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照顾好自己,现在就上路,为时不晚。
同一个回家故事,香港人能拍得随意、生活,含蓄中充满质朴,法国人能拍得浪漫至死,美国人能拍得千辛万苦、荡气回肠,而保加利亚人的这部作品,有法国人的浪漫,却比法国人更加认真。
归家,向来是一个深沉而温馨的主题,归家往往与人生真谛、生命质朴、游荡的灵魂找到归宿相关联。这部《在世界转角遇到爱》,名称很吸引人,但却不是爱情片,至少不全是。如果一定要冠以这个名字,那“爱”只能理解为“大爱”,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还包括对自然和世界的友善、尊敬、包容,从中获得内心的平和喜悦。
主人公Alex(Carlo Ljubek 饰)经历了一个流离失所、压抑的童年,后车祸夺去了他的双亲和记忆。电影虽未着墨描绘他的心路历程,但我们仍能从蛛丝马迹中窥得一斑。因政治迫害离开故乡保加利亚,Alex是不舍的,但小小的他无法左右大人的决定,他匆匆与外公外婆分别,生生割裂过去快乐的时光。陌生的过度,集中营般的收容所,再没有和外公一起下双陆棋,全家其乐融融给他过生日的时光,没有朋友,没有自由,只有被迫和忍耐。
在那个苏联尚未解体的时代,Alex在保加利亚并未了解社会主义,后在意大利和德国也未懂得资本主义的民主和自由。事实上,在收容所,他和他的父母,过着每日吃意大利面,超时工作,酬劳却不对等的生活,他们和其他在收容所的众人,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利。离开故乡这个集权高压的牢笼,谁知不过是走入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牢笼,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平凡的人也可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喝着咖啡,被人射死在阳光下(美国枪支泛滥引发的枪击案至今不绝于耳)。
所以,何谓民主?哪里才是自由?Alex心里始终是混沌的,记忆里满是折磨与悲伤,现在他又失去了父母与记忆。他像无根的浮萍,在世界上漂流,没有方向。
影片的另一主人公,Alex的外公Bai Dan(Miki Manojlović 饰)出现了,他来带迷途的Alex回家。他们采用春游般的方式,踏着脚踏车,途经山山水水,用大自然的旷达与质朴来治疗Alex的创伤,甚至用酒来代替化学药品,Dan的睿智在这一幕可见一斑,他不让Alex被医生左右,他要他相信自然的力量。Dan的大半生,已对人类社会——人造社会看透,对其失望对其防备,自然的博大与美丽岂是蝇营狗苟的人类社会能够相媲?
而另一种人生智慧则在Dan钟爱的双陆棋里,双陆棋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策略也相当重要。棋如人生,掷骰子犹如运气,而选择则是体现人生智慧的策略。“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再静观其变”“心里想一个数字,掷出去,就一定会赢”“玩棋与运气无关”“天下无不是的骰子,成败都在人”这些关于下棋的言语都是Dan的人生作风,坚毅果断,颇有谋略,不乏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往昔不可更改,Alex被迫与忍耐的童年,惨死的双亲,都像是掷得不好的骰子,人力虽无可改变,却能凭智慧扭转乾坤,最终成败未定,全看应对。
Dan的这两招,可谓润物细无声,通过付出汗水,突破极限的脚踏车归家之路让Alex对人生之路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转角都蕴含未知,即是生机也是坏的开始,直面未知,做那个勇敢去掌舵的人,是每个人必修的人生课程。而双陆棋亦是同理,一骰的好坏犹如山路转角,全凭运气,然其后的扭转则全凭个人的态度和谋略。天下无不是的骰子,难完后是佳,佳完后是难,全看应对。
电影中虽多处有这样那样的意象,翻越山顶、雨后彩虹,却不留刻意之感,衬着壮丽山水,有锦上添花之感。归家之路穿插过往遭遇,将政治的冷酷隐淡,同时为归家之路注入深度。配乐《Reverse》使人恍惚有《天堂电影院》之感,定睛一看,这爷孙俩一前一后骑行的样子可不酷似多多和艾佛特么?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多帅的外公!4.5
非常棒
“命运,好像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希望有一天可以和爱的人一起踏着协力车去旅行!
外公~~~
“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点运气”
又是一部暗藏反社会主义的电影,但是导演表达了更多:亲情/温暖/回归/找寻自我……那一段长长的回家之旅适合每一个长期飘荡在外的游子深切怀念
“同志呀 为何用列宁般关爱的眼神看我?”我喜欢这外公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可惜骗不到我。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啊
世界虽大 转角有爱
片名和摄影都很小清新
很想了解保加利亚这段历史.谁靠谱的给介绍一下,多谢了.
原谅我看片过程中不断在脑子里面回想大台湾的那部电视剧。。
我会为了自由而逃么。。。
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感情不实。所谓人生,得知道提炼哪些部分,才会打动人。不同的讲法,哪怕是同一个人生,听起来也会有优劣之分。
看这部电影学了下双陆棋
出门看世界,放眼抒怀,才是人生乐趣。脱离宅男必修课。
看不进去。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外公的气质无以伦比。祖孙俩一起骑上协力车“回家”时让我感动。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整个片子围绕“棋”与“骑”,双陆棋与骰子即是维系外祖父、父亲、儿子感情的完美物件,又是改变这个家庭生存现状的道具;而双人脚踏车即是外祖父和失忆了的外孙沟通的桥梁,又是导演为观众扑捉保加利亚公路美不胜收景致的载体。镜头最后倒退,生活依然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