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其实把整个日本比喻成了一个公司。故事里说的事情每天都再日本社会里上演,以前看没感觉,经过这次疫情,日本政府所以的做法都和电影对照上了。先是为了奥运会全力压制,再到出现病患,被迫的承认疫情开始在日本发酵。随着人数的增加,没人愿意承担责任,事情迟迟不处理。奥运会延期后就有了一个表面性的交代。感染人数每天几百几百涨的情况下,完全不肯采取有效的手段。现在又为了经济,政府补贴鼓励人民出去旅游。回忆了下,福岛核事故,也是这样,一开始是小事故,为了不引起麻烦,负责人不想承担责任。选择了冷处理,瞒报。到后面变成了大事故。
剧情不能和半泽直树比,简单直白一条线。
但是够爽!
原因有二,一是上面说的剧情的简洁不拖沓,就一条主线,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啊卖惨啊这种有的没的,有一点伏笔的也很快就全揭露了,不藏着不掖着,爽气!最多是对八角的家庭有点笔墨,但是很聪明的选择了不展开,让观众自己领会;二是要说的重点,就是把背景从银行换成了企业。
也许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对绝大多数社畜来说,更看得懂啊!!更有共鸣啊!!!所以当然更爽啊!!
不负责任的领导甩锅!同级下三滥的升职手段!同事对“不正常”的沉默的态度!我现在就恨我不是文豪上身把心里憋着的吐槽全大笔一挥洒出来!
电影里把这些都一层一层揭露开来然后再借主角的嘴巴一层一层捅穿!捅了个痛快!前几天看了2部韩剧可憋死我了。最后30分钟让我沉醉的不行,所有的上级都觉得没事,没事,没事,这么点小“调整”,“美化”,没有人看得出,而且看出来了又怎么样呢?责任不是我一个人的呀,我上面有人,下面也有人,下面的人提交,上面的人审批,我就一个流程走过场,关我什么事呢?责任?我不负的啊!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我在这家公司这么多年了,每次都是这么做的,我都习惯了,而且做了这么久有出事吗?等出事再说好了!
大企业的弊端,责任是永远无法明确的。这是既存事实。还有一个就是分工,谁不想只做自己的分内事?但是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你不得不也完成别人的工作。除非你可以做到前期的八角那样厚脸皮,被公司同事唾弃。
为了自己,忍吧。
整个事件,这篓子的起因,篡改数据。嘎嘎,虽然在日企5年,但我没啥出息,至今没有怎么爬上去,导致视野狭隘,日本人怎么做,不清楚,但是中国人干起这事儿来,绝对是祖宗,这心野的啊。调到新部门的时候,日本人和我说现在的领导可是只花了2年就做到了部长的位置(要好好学习),我的妈,在一家几千人的大公司花两年就直接飞升到部长,这事儿您自己不觉得蹊跷吗??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她靠拖欠供应商结算来节省成本,这算大功一件吗??值得夸奖吗??(坏人运气真的还挺好的,升职了就从原部门调出了,所以供应商后来甩脸不合作了的时候她已经鸡犬升天啦)做业务的本事没有,抢业绩的水平一流。每次汇报都把自己的业绩标的醒目好看,但问题是——总账并没有上去啊,你只是把一碗水从这个缸舀到了另一个缸啊,这两个缸——都是我们的啊?有什么用吗?当然最瞎的日本人竟然看不出来,是真看不出来还是假看不出来,大概是和电影一样的吧,谁谁都可以掉下来,最上面的可不会。以为是山高皇帝远,拜托,人家看的可清楚了。
这篇最爽的地方就是把社畜现实生活中的悲惨遭遇和想象中的痛击完美结合,类似,职场的好莱坞大片吧。所以谈细节处理啊,剧情节奏啊,演员演技啊,我觉得没啥意思。当然这几点这部剧都做的不差,但绝对没有到惊艳的地步。就是强强联手,正常水平发挥(其实我对野村万斋演戏一直有点别扭,上次看了《黑井户疑案》的舞台剧式的演出实在不习惯,但是这次不错,意外,和羊姐好配啊)。让我鸟肌的纯粹是这个事件看的我太爽了,没有洗白,正义得到声张,坏人都得落马(哦主公最后没有,但意外我对此人竟然没有什么负面情绪,可能是最后一段,他好歹是处于一个“审判”的角色吧,并且对始作俑者的威慑很到位)
事件里的几个黑手,在最初的时候都是和八角一样,是拒绝,是察觉出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在压迫,也可以说是职场暴力的胁迫下,变成了他们最初唾弃的那群人。
最后放一张主题升华图。希望大家都可以,最起码在企业旋涡里好好守住自己的小窝。
这个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飞机和高铁座椅的螺栓。
为了使销售合同能够中标,公司采取了降低价格的策略。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不惜篡改质量标准。这就为可能造成的事故祸患埋下了定时炸弹。而公司从上到下都在刻意隐瞒这一不道德的举措。
人命关天!纸,也终究包不住火。
也许你不屑于谈道德,但人命高于一切,错的就是错的。
在职场打工的人,有的人只要有一份工资足以养家糊口就行了。有精神追求的人,则一定要找一份正经的工作,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同时公司的文化环境也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员工。
有的人把服从上司、努力升职,奉为职场的生存法则。
当员工被以“忠诚”为名而被这些“社会常识”绑架、裹挟时,人性的善恶就扭曲了。你是选择昧着良心?还是背叛公司?
你如果选择了忍受和惧怕,顺着公司这种根深蒂固、丑恶的文化环境,你就在这种有组织的违法中,成了一名平庸的无耻小人。
人类是善恶同体的。当你心中的善良在消失时,邪恶就充满于你心中了。当这种邪恶充斥于整个社会时,天下也就崩塌了。
这时候,你会觉得个人扭不过公司,就算自己辞职,也扭不过整个社会。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丑闻永远都不会消失。
日常表白斋叔和及川光博! 为了完成业绩而铤而走险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太多太多,可还往往把这样的事情美其名曰忠诚。最后那段企业如同蕃国,社员如同武士的比喻很贴切了。可是忠诚不等于泯灭良知,不等于可以视而不见。所以废柴社员的抗争,是为了弥补自己过去的罪恶,也是为了让阳光照进现实。 及川光博的两次呕吐真的太社畜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看到太恶心的事情还有太变态的上级真的会想吐。[吐][吐]野村万斋的魔性笑声令人难忘,还有在自己家里看着前妻与女儿的照片默默哭泣的场面令人心疼。毕竟曾经的自己也是努力工作的上班族,在认识到上级的无耻之处变得消极,还好最后找回了曾经的那个自己。香川照之最后的那一声咆哮,泪流满面是自身良知的唤醒,让人感慨良多。 虽说基本上是《半泽直树》的原班人马,故事又是跟螺丝钉有关系哈哈哈,但是不同于半泽的复仇,这部更着重于对企业文化的探讨和对员工内心思想转变的刻画,以及日本传统思想对企业的影响的反思。 可惜你国缺少对企业问题的反思,出了问题不解决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即使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永远有一种员工叫做临时工,他们永远都是替罪羊而不需要问责上级。想想疫苗和奶粉,真是不寒而栗。
主角野村万斋真是用颜艺给我们对角色印象来个180转变,那个开会就睡觉,没事就请假,不断挑衅上司,却有人护着的官二代形象,被后来证实了,他只是不满于公司为了追逐利益,不断损害民众的安全,才无能为力,视而不见。
他本来是一个工作全s的极端优秀员工,但上司确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 为了他人,他放弃晋升,一直在下面游荡,并经常为了给那些被公司坑了的人的墓前拜祭而请假。
他向我们展示,职业的牢笼,并不一定非要努力工作,来提高公司效益,为家人,为自己谋取私利和眼光,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如何做好我们自己,体会生活,积极工作,并在合理的工作中释放自己的热量,这已足以令人钦佩。
如果你的老板无视你的努力,而一味让你更加疯狂,那么疯狂给他看吧,你也是独立的一个强者,或许你不是老板,但你依然努力且用心照顾着一个人,那个人正是你自己呀。
日剧演员们夸张的行为、狰狞的面容,总给我滑稽的、逗比的印象。
片子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一个大公司想提高销售额,修改螺丝的参数(豆腐渣),小到座椅的螺丝大到飞机高铁的螺丝,发生意外后果不可设想。有位员工良心发现几番上报领导无望,甚至最大的领导也想隐瞒,最后公布于众的故事。而导演采用多角色主观角度、加入紧张悬疑色彩,有种谍战片的感觉,着实不错的。
片中的八角,有种高老师的感觉(哈哈哈)
大概没看半泽直树会打五星,相比半泽直树故事有点简单,没有什么起伏,一帮老头拼演技,又是螺丝钉的故事,作者以前是不是老家确实开螺丝钉工厂的???
24 #SIFF2019 @大光明 6.5/10 很老式的拍摄风格,更适合被拍成电视剧,浓缩在电影里叙事太赶了,看着累。。剧情没问题,立意没问题。最近几年日本讲职场的片儿可真多,原来日本的变态职场文化源于武士道精神。
等待半泽直树的间歇,打个牙祭:小到班级,再到企业,再到政党,基本上还都是那一套。
1,这电影的高级在于表演 就是你按照电影的顺序跟别人说它讲了日本公司内部怎样怎样曲折离奇充满转折 人家听了也只会觉得不过尔尔 你要发现这电影的高质量你必须要看 看看里面这些人的表演 那些小情绪大爆发 脸部抽搐 颤抖的双手 闪躲的小眼神等等 你会震惊。2,本来是真的不太喜欢野村万斋 看过他的《黑井户疑案》 都是端着在演 然而看了御前会议那段才发现 他这种舞台剧式表演真的有很强的表现力。香川照之最后无奈把螺丝交给他那里演得全场最佳!3,最后用了温情的《make you feel my love》做八角讲述日本公司文化的配乐 这种大反差太喜欢了!4,朝仓亚纪还挺好看的。
最后的一段评论点题了,是日本独特的武士道企业文化造成了这一切。企业如藩国,员工如武士,出了问题,死扛,扛不住就找人切腹。#20190913
社畜之悲鸣。及川光博真女主,啥事没干但是可爱甜美又娇弱。2019.6.23
感觉观众都当成喜剧来看的,风格很old school,精彩还可以,最后那段员工像武士,企业像藩国的比喻很贴切了。
看了假面饭店和十二个想死的孩子之后,这个电影简直太好看了😂
垃圾筒那里是不是找对了湿垃圾桶?
日本社会现状的浓缩剧。老龄化、社团化、大而不倒,以及要把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深厚思想基础!
一个狂言师两个歌舞伎演员 再加上其他的叔叔 真是一次集结了几乎所有的舞台派浮夸演技
纯为了演员们(不是)去的,之前没怎么看过半泽,挺好的。应该打5星的但习惯最高分4星了好在他们不看豆瓣(不是。建议引进。
阵容、表演、场景,还有池井户润式的故事情节和反转套路,完全就是电影版的半泽直树,只是主角不是堺雅人、舞台从银行换成了公司而已。一开始会不太适应野村万斋狂言舞台般的表现(尤其是有意为之的笑声),显得用力过度而不自然,但随着谜团的揭开以及人物多面的展开,会觉得这个角色其实相当适合他。光是看这群老戏骨重新聚在一起飙戏就已经值回票价了,何况剧情的讲述方式依然吸引人。
野村万斋比堺雅人要技法高明,将一个传统的男主角呈现的有效果又有特点,前半部分依靠紧凑的情节和几个不同人物的拉扯导出最后的矛盾,借职场文化一场潜伏着的革命被表现得很过瘾也很有趣,后部分解谜就有些枯燥,变成了大段大段的陈词,适当缩减或者用更新的形式会更好。比较难得的是那个女性职员的塑造,偷情和因为结婚而放弃工作的背景,不仅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还在追索坚持的过程中不被诱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相对平凡的独立性强的角色,值得赞赏。
20190219@TOHO錦糸町。进了日本公司工作之后再看池井户润真是完完全全的带入感。也更加知道了哪些是戏剧创作哪些部分是写实。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坐在旁边的社会人大叔抽泣起来,大概也是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吧。正如电影的总结陈词所说,在很多国家,如果碰到这样的事,辞职就好了。可是,日本的サラリーマン大都有武士精神,效力于类似藩的公司,脱离了藩的武士就像是人生有了污点,所以为了保卫这身份的高洁,宁愿在这个藩里跪着走下去,哪怕无所不用其极。
@Rosa 10 香川照之有一幕好像悲伤蛙啊
7分,社会派职场电影,跟原作者之前几个作品影视化类似,理想主义大战职场规则,可看性还是不错的。有趣且略燃。
和姬友一起,把探讨现代日本企业文化和职员-武士根性的重大国安题材影片,看成了热热闹闹的喜剧。嘿嘿嘿
3.5 堪称是年度日本男星最大阵仗之作,卡司之熟脸程度令人惊诧。开始时真的非常不能接受这种全员漫画式的油腻表演风格,但直到最后一幕大家还能保持这种挤眉弄眼的自洽,竟然让人蜜汁震撼(???),大赞野村万斋。电影用最直白有力的方式,来揭露日本国民性和公司文化的阴暗面,看似是落入俗套之中,但又是真的言之有物、有效且爽。层峦叠嶂的嵌套推理反转同样也很爽,柯南剧场版能有一半水平就不至于难看成那样。
还是半泽的那一套,一个狂言师带两个歌舞伎演员搭配几个落语家把公司变成了舞台和高座。比飞轮胎好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