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在平行穿插着金色梦乡里的片段。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一个人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裹挟——它可以是权力、是政治观念、是宗教信仰、甚至更莫名其妙的——有人就是想让你去做那个冤大头。在这样的时刻你怎么办?仅仅凭借个人渺小的力量怎么过的了重重难关?
在这一点上金色梦乡里的堺雅人可真是走运啊,他的家人、朋友、昔日的爱人都无条件地相信他,也可以说是他那么多年对这个世界义无反顾的信任所给与他的报偿。可是在这些信任和援助下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这些帮助——无论是一通电话,还是留宿一宿、还是协助他跟警方玩调虎离山,几乎都只是一站式的服务。换言之,我们很难说,帮过你一次的人会不会帮你第二次。所以仔细去推敲金色梦乡的话,一波人逐一施以援手之后,剧情的最后堺雅人仍旧还是安全脱身的状态,可是未来的路途还会不会有电影这么鸡汤其实是不可知的。
暗之光相较之下真是爽气干脆了。没有那么多人物没有那么多副线,Nimr所拥有的一切就只有Roy,甚至连家人都抛弃了他。这两个人中间真正可钦可敬的不只是满世界逃亡只为了一点爱的自由的的Nimr,还有那个为了爱、甚至我说、为了爱的冲动而放弃了全世界的人,他叫Roy。他在自己的内心里,将自己放逐了。
结局的双人留白太有意思,我太喜欢这种叙事。让人看不清任何欢喜或悲伤的线索,不预言、不揭晓、不刺激任何人、不挑战任何观念,只是客观又随性的甩给观众一句,你猜。我不高兴去想Nimr在法国那边会过得怎样,或者Roy到底有没有被监禁,万一被监禁要监禁多久。我只是想,两人在未来会不会就像金色梦乡里的堺雅人和竹内结子那样的。他们无法牵手、无法做爱、他们被剥夺一切关于爱的自由——这也近于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如若相见,彼此也只是深藏内心的暗涌,在人潮里摩肩接踵的时候点一下头、微微一笑。会不会最后他们也有了各自的人生,仅仅成为对方生命里的一道霞光?
《似是故人来》唱到:无份有缘,回忆不断,生命却苦短。
太可爱啦!第一场戏就多处穿帮,导演简直棒棒哒!
看主人公背上这一大坨人影咂,吓得我以为是恐怖同志片差点分分钟关掉!~
莫名多出的三个人影,他们一定在心里偷笑:Hey man ! 别嘚瑟,其实是我们故意放你越界的,不然电影接下去演神马!!~
影片开头第8分钟42秒,罗伊问一见钟情的莫尼:所以,你要去美国读书?莫尼:不确定是美国,但有这计划。罗伊:只是想离开这里? 莫尼:对啊。罗伊:有时候我好希望去别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莫尼:就这样离开你老爸的公司?毫不犹豫?罗伊改变坐姿直视莫尼脉脉含情地说:毫不犹豫。莫尼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为什么不去做?罗伊想了一下回答道:不知道。然而!然而!1小时11分左右,一无所有的莫尼来投奔罗伊,罗伊努力帮他解决问题,但当莫尼对罗伊说:我们一起逃跑吧?罗伊先是搬出没护照等等理由搪塞,实在找不到理由了干脆直接说:我没办法就这样离开。打脸不???如果说剧情就这样让人气愤地继续下去也就算了,影片却给了个开放式的结局,莫尼可能成功逃到了法国,罗伊却为爱情牺牲了自己。那么问题来了,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呢?看似阴郁却充满爱的光芒,所以影片取这样的名字——暗之光??!我觉得简直就和罗伊这个人设一样混乱茫然,调侃自己只能为父亲打工,想逃离却不去做,还不知道为什么,爱的人遇到了大麻烦帮忙也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难道这就是导演拍这部影片的意图——设定好情境,抛出关键问题,任君自由发挥自由想象??!
(PS:敲黑板)划重点了!本片的重点(牛逼)台词有:
1、我受够你们这些人了,听到没?我受够了!我想帮你,你不要!
(说这句话的是国家安全局的一个头头,我觉得这里的你表面是指穆斯塔法,其实指的是那些恐怖分子, 非但不试图改变自己不努力使自己变强大,反而因为愚昧无知和盲目信仰而整天忙着搞破坏,大国强国向你们伸出援手了还认定人家是不怀好意,好好说话和平沟通都不行,非逼人家用武力镇压你才愿意听话愿意接受帮助,简直狭隘,偏执,天生受虐狂,huogai!)
2、罗伊妈妈:你可能觉得难以相信,但我学会尊重你的选择
罗伊:妈,这不是一种选择。
(这里的选择指的是性倾向,好台词!此处应有掌声!~)
3、莫尼:我也没计划会爱上你,我只知道我想跟你在一起。
(爱情其实真的很纯粹,但我们总是把她搞得过于复杂,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4、罗伊:做这一行,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妥协。
莫尼:我想这不全然跟你的工作有关,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都一样。
罗伊:我就看不出来你有在妥协。
莫尼:你这样觉得?
(莫尼总是最聪明的,就像最了解他的哥哥说的一样,是主给了他聪明的头脑,但越聪明的人会越懂得如何妥协,知道什么该妥协什么不该妥协,比如自己的同性身份,知道一旦出柜给家庭带来的将是灾难性的影响,所以他选择了妥协,即使在遇到了最爱的人也没打算出柜。)
当张敬轩都在某首歌中呻吟到巴以冲突我的爱情的时候,搞艺术的家终于又有新的爆点可以搜刮。不是希伯莱语糯米搞基就叫小清新饭文艺,也不是刷版中东背景就显摆导演政治小九九。你以为放两个以色列巴勒斯坦小帅哥立马偶像商业元素走一个?告诉你,这种中规中矩合拍押韵的标准毕业作品也就帅翻天的双男主吸引我这种低水准没节操的观众神神叨叨了。。。。帅是可以加星的。。。。。
搭配≪雷光夏。 黑暗之光 version2≫。。。美啊。。。。
情绪溶于镜头的惊喜之作。
以巴同性之恋,与战争一样现实。虽然不是很了解以巴的现状,就以能接触到的消息来看,这部电影挺写实的。摄影糙了,有几个夜色镜头的糙点有点夸张。结尾更是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完成度,留白得不是时候。两位男主角颇养眼。@2012多伦多电影节
听一听影片最后的制片名单的背景音乐吧,积淀压抑着的情感不断升华,却在最后的鼓声中伴随着暗中的微光,烟消云散。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爱情的价值在于能否克服情感之路的障碍,但是又有多少爱情经得起世俗和自身的阻碍?!我们常说爱情是最伟大的力量,能克服一切!但是爱情往往在现实中是显得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我想看续集,他们有没有相聚。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两个男主角都好帅。
以色列小哥好帅,结局太让人不爽了,我还在幻想他们在法国的时光呢!
两位主角都太俊美了好吗。
有关战争政治的电影都给人残酷和无力的感觉,但人若不死,爱情还在,就算是温暖的结局,即使天各一方。
让人联想到《泡沫》,同样是bittersweet,同样是残酷的现实主义。逼仄的生存环境和电影中大段黑夜交相呼应,由始至终都看不到出口的不幸。结尾留白让人生出无限恨意啊,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两位男主都太美!
这两张脸,我仿佛看到了天使!
看了五分钟决定去了解下相关国家背景是个正确的选择 本来是打算调侃一下演员的 看完全片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就像热评说的‘希望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吧 我现在需要一些无脑的甜美爱情片平复一下心情靴靴
7/10。“你选择了对立的立场”,呵呵,他们只是选择了爱。自称与神最接近的国度,却不明白何为真正“意义”,甚至至亲也可为了不知所谓的神抛弃彼此,无比讽刺。悲情的故事,但至少留下了美好可能的空间,黑暗,但仍有光亮。剧情略浅显平铺,牵连了爱情的一切刻画不够深,可惜了。卡司太美好加一星。
一开始觉得有些细节过于刻意加戏剧化,不过也许编剧就是为了最后那致命的一击,让你深爱的男人为你放弃生命来换取你的自由,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情了,就这样的结局大概导演还算有良心,不然真的要死给你看了!TAT
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幸运,纵使生活偶遇不如意,但考虑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虽然不够美满,但已经足够让我感到幸福!—— 看到尼莫走投无路之时,罗伊如此倾尽全力里给予其帮助,心里很是感动!这样的爱情实在让人动容和渴望!留白的结尾,就让我自己脑补个美好结局了!
「I thought people were gonna have a hard time accepting me because of where I'm from, but then I realized gay guys don't really mind. → Well, you know, a dick's a dick.」「I didn't plan to fall in love with you. All I know is that I want to be with you.」
整个故事倒有亡命天涯前的汹涌澎湃,只是结尾收得太草率。看完本片,想再深入了解下当地的情形。
夜场里随便一搭讪就碰上真爱啦,还是那种为了你可以不顾一切放弃前程连自由权利都搭上的真爱,巴勒斯坦小哥你这是透支了中五百万的运气啊。爱情线太淳朴,巴以冲突的政治线又过于简单粗暴。以色列律师小哥胡子拉渣的神气好像拉科尼亚号沉没里的Ken Duken,怀疑有德国血统。
一切都差了点火候,片子甚至显得有点落伍了,巴勒斯坦学生和以色列律师的小小爱情,结果真的被处理的套路化,轻描淡写的相爱、无奈与挣扎,政治局势和种族信仰是个不错的题材,也很难挖掘出什么新意了,最后的留白处理更是弱爆了,如果主角是一男一女,你肯定觉得编剧疯了。★★★
戏全在巴小哥这边啊,虽说对阿裔没什么兴趣,不过一皱眉一微笑一啜泣实在是融化人心,反倒以色列这边的小哥一副美剧里高富帅的演技。以巴政治冲突背景下的同志爱情多了点生死存亡的戏剧冲突,可惜爱情戏拍的虽清新异常跟的上潮流,政治冲突却差了点,摄影更是乱糟糟没有风格。不过有颜可看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