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目确实做的不错,干货很多!但是很多时候有话题重复的嫌疑,不过当下的中国电视圈,能有这样的节目实在太难得了!节目里出现的演员绝大多数都属于实力派,而且各有特点,让这些人在一起聊演戏,真的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当然,主持人还是需要再斟酌一下,这几个真的资历和能力够不上这些人,他们之间的火花还不够。
聊完节目本身,再聊聊我的一些感受,比如赵立新那一期,我其实能感觉到赵老师对于周迅的欣赏,而且很想给予她一些建议,确实周迅现在的演技有种停滞不前的感觉了,好像她所有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一个质感,绝大多数平淡无奇,偶尔会有一些超水平发挥的时候,当然即便是平均下来,也是当下一线里的标杆了。只是,我觉得对于她这样的天才,这种程度真的是不及格的。周迅演戏很需要爆发点,这其实也是她的优势,不过没有爆发点的时候,她表现起来就非常的平淡,这种平淡就是真的淡,淡到像她自己的生活中的状态,但是此刻她是演员,即便是淡,也必须是角色本身生活中的淡。她的偶像于佩尔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于佩尔在“将来的事”里面,其实也有很多平淡的剧情,比如拿着书走到山上看,很多人说少女感十足,但我觉得这不一定是少女感,而是她赋予角色应该有的活力,这对应了电影里女主的真实状态,即拥有强大内心世界的独立中年女性,这种由内而外的强大,让她浑身散发着超越年龄的魅力。我觉得对于类似平淡剧情的处理,周迅还要学习和领悟。其实她在这个节目里也说到想演话剧,我觉得试试话剧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她的偶像于佩尔可是相当牛逼的话剧演员,但是演电影的时候也没有话剧的影子。B站有个纪录片就是讲于佩尔演话剧的状态,出奇的好看。可能有人会说周迅是体验派,不是方法派,我是觉得这两者并不冲突,且不说于佩尔也是这两种的结合,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无论是找不同类型的角色尝试,还是学习方法派的东西,又或者坚持自己的体验路线,这些都可以,问题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懿传里我倒不是嫌装扮和色调,而是她一如既往地用噘嘴来表现少女的小任性和小傲娇,这个在大明宫词可以用,但是20年了还用这招,别说年龄的问题,演技的问题我怕更需要注意了。
其实说到底,周迅的演技属于忽高忽低的状态,有时候会超常发挥,突破满分,但有时候在一起很普通的地方会不及格,我希望周迅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想好好做个演员,那就想办法突破自己,也别浪费了自己那么好的一块料子!
我一个并不是表演专业的人看完觉得深有感触……在看似随意而又认真的话语下表达出的是这样一群演员对表演的热爱和领悟。 说真的,虽然艺术有很多表达方式,但是我真的很向往能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现在很多所谓“演员”不珍惜自己拥有的这样的机会真是令人心痛╯﹏╰不是我说啊,现在电视上影院里整天放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表演和制作的人都是这么不走心,也无怪乎大部分观众只是以打发时间为目的观看了。 不过幸好还有这些人的坚守,能够让我们看到好的作品,真的感受到光影的魅力。希望以后这些演员不再是小众(虽然不大现实,毕竟市场如此╮(﹀_﹀)╭)能让真正热爱表演热爱影视的观众看到好的作品啦~
很认真的在交流表演。可惜就是太短,很难深入,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对于表演的理解,很不错。
我觉得国内认真演戏的演员其实并不少,但是拥有个人魅力的演员,拥有个性独特的风格的演员并不多。还有我们的的确确有这样一些好演员,但出的作品也还是差强人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最近国内的电影没怎么看,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好的大部分看了,能看的很少,倒是台湾最近倒是出了一些好作品,国内好的作品一般也是资金不够,拍的粗糙,而大制作是很和谐的题材,言而无物。
国产电影也曾有辉煌时代,但也难称大师。真是很奇怪,美国大师无数,日本也有大师,台湾也有,香港也有,就是大陆总是缺一点意思,不知道少了些什么。国内的题材限制,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影响,总感觉对于姜文还是有影响,希望他尽快完成北洋三部曲,转而脱离商业创作。
演员并非只需要认真,更需要天赋和个人魅力。国内缺一种对于创作激情,对于艺术的追求,一味迎合市场,迎合观众,只会越来越没有独立的思考,丧失对于优秀电影的追求。
哈哈哈真的太短了!我明明觉得他们还有很多话能说。一直很喜欢周迅,看着周迅很认真的聆听、请教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们真的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更喜欢我的迅哥儿了一方面想起来那些没演技还觉得自己走的不顺利运气不好的人简直云泥之别,印象很深的是王千源那期,老王一个片段迅哥儿就掉泪了,后面说在特殊学校演戏的时候迅哥儿也是一直在抹眼泪,感觉她还是个小孩子。这里请来的每一个演员都超级喜欢,这个节目不火真的好气!
【分集收获】
1.求实
敢问真的是个好品质。
2.汲取
秦海璐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
理性在前,感性在后,学到的知识在用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因为现场和你学习时候并不相同而会有变化(信息内容增加),正确的方法是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这也是我喜欢做的方法,只要你掌握了它的内在逻辑关系,记忆是非常简单的事。我记性其实很差,但是内存的扩大倍数是不及劣势算法在扩大应用时所比例增大占用内存的,因此记性比我好的人所记忆的内容未必比我多。但算法是可以学习的。这个优势如果人群中是1/1000比例。和你同为1/1000比例的人里面,和你同方向如果是1/1000000比例。那么这个方向有些什么问题,所需要的人是多少……因此最首先你得知道自己要什么方向、要解决什么问题,多少人能完成,你的算法是什么,能否改进。但是你的算法往往不是确定方向以后发展出来的,而是靠积累重复验证。
录音是一种客观看待自己表现的方式。(记日记也是)。
一定要有一种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3.筋骨
其实我个人理解为细节,出彩的细节,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冯远征提到话剧重复而不重复的时候,我想起高中时候问很喜欢的物理老师是否喜欢他的职业。他说一天八节课,连笑话都是一模一样,你觉得呢?——正是这段话印证我内心想法,即我绝不要当老师。那么不同学生的回应一样吗?这对于老师而言是什么呢?以前还看过一个采访,歌手说,虽然国籍不同,但粉丝给他的感受却相似。也就是说,他追求的只是那一瞬间的正面体验而与事件无关对吗?
换句话说教学相长只在你真正吸收了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否则获得只是情绪满足。
此外,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的积累。那其他职业呢?
4温度
角色行为的合理性,能够更宽容,关爱自己的角色———emmm换位思考的实际应用啊。
5充实
模仿是开始
浸入式
返璞归真
6融合
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
7根脉
喜欢段奕宏,很艺术家。坚定、确凿。当他说千里迢迢去北京考表演落选却仍然很高兴、坐在天安门看升旗感动到落泪的场景,真的很富有感染力。
“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
“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遇见自己、探索自己”
“自卑挺好的,动力”
“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8弥新
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
9磨砺
“这个时刻演,其实是之前几天几年的体验。”——其实每次短时间做出什么我也都会有这种类似体验,是过去的知识累积,用的时候能快速整合。现学现用真的很难,尤其是需要多方面知识整合的一个任务。
“然后无论做得怎么样都得先去做了。不能等着大角色。”
“得奖只是一个肯定,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知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10传承
“进入角色、松弛自然的状态”
“保持新鲜感”
【总结收获】
态度:
1.自知:遇见自己、探索自己。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去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2.梦想:选择梦想、确立梦想的挣扎,仍在经历着坚持梦想的风险。没有知道结果的严重性,也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地计较这个严重性
3.肯定:肯定就像漂亮衣服,经历过就可以
4.自卑:自卑挺好的,动力
5.信念:一定要有信念感,就是你得觉得自己可以
6保持新鲜感
学习:
浸入式
模仿是开始
敢问
先做,不能光等大角色
发现捷径(随机接触的3个途径:1.和不同的人沟通合作2.教学相长:吸收不同的东西而非情绪满足;补充3.新闻&信息流)
知识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越来越丰富
这个时候要突破惯性、惰性,走出舒适区。返璞归真
积累:
录音&记日记
理性在前:掌握它的逻辑,每一步为什么这么得到,从而随机应变
临场发挥来自过去累积
现学现用
积累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一个人/突出一个人性格本质的细节
哇哦,干货满满非常有深度,还让我见识了不同演员的本色与演出的心路历程~真的好喜欢周公子的声音。 第一集主持人太呆板了,还好黄渤一直控场。 第二集非常喜欢秦海璐的理性,把每个剧本每一片段不管是否是自己的戏都去吃透。和周公子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周公子是用情绪去碰撞这个时间的。 第三集的冯远征,用心去做事业,是事业不仅仅是职业,大师的高度和人文的关怀啊。 第四集奚美娟的慈禧太后,一开口让我泪目,那就是真的情感啊,作为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温柔,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是活生生的人,不再是什么教科书上的名字。还有红处方哈哈哈和周公子合作的戏,好想找到高清资源重温啊。 第五集,蒋雯丽将自己的价值观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经历过的事全部融入进了她的角色当中,求实求真靠的是那颗心。我觉得她是理论派的感性演员。 第六集段奕宏的分享很多很多,比如不安全感紧迫感,真实以及责任等等,能感受到内心非常丰富,意识流的分享十分有趣。
客观理性的综艺节目,也只有最大的爸爸CCTV敢做,能做。因为不怕广告商不给钱,不怕请不来腕。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却是别家学不来的踏实饭。
这才是表演课,真人秀那些哗众取宠的下课吧
周迅是很有责任感的演员,不忍心时下的市场被流量打乱,辜负观众的期待。长者对表演的理论与观察成就他们每一个经典难忘的人物光影。与演员的诞生相同,四十岁的周迅始终保持内心纯粹非常不易,章子怡更有一种不断挑战的快感,与优秀的导演合作更多的章子怡对表演的体会已经到诗人的曲高和寡。
原来周迅从小是长在电影院的,童年经验积累影响,让她的感性更加卓越。其他嘉宾多是理性出发,探讨技术,她却聊起在非洲看动物,住树屋看下雨月亮,靠本能感觉支撑,生活经验蓄能,天才可遇不可得。
干货和八卦都较多。另一部综艺请继续您的表演~
央视节目制作意识比较陈旧,但贵在嘉宾选择好,谈表演态度诚恳,收获颇多,希望早日推出足版!
节目立意很好,极具文本价值,当然也稍有遗憾,期待未来的更多发展。
最喜欢蒋雯丽和段奕宏那两期 蒋雯丽真是魅力爆棚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明星和演员是有区别的,来这个节目的嘉宾展现了他们的真诚,中国电影需要担当。
说的都是常识,怎么进入角色,又怎么打破舒适区。请的都是学院派,但一点先锋派技巧都没提。说实话国内表演知识体系挺陈旧了,要进入更高阶状态凭这些根本不够。但即便这些浅显的大白话,很多线上演员都做不到。
除了时长不满意,节目目的已经超过节目本身了。现在红火的市场,各种优而演的偶像,他们需要门槛和思考
现如今的“演员”行当乱象诸多,但幸好还存在一批认真琢磨戏的表演者,新人入行需要立规矩,演员的匠人精神更是值得传承。周迅肯“顶风作案”牵头做这件事,很了不起。但从内容上来说,已经完成分享的黄渤、秦海璐、冯远征的三人,都是随便拿出一作品就立得住演员,可以说是行业福音了。
他们总是在告诉女演员,你最好的年纪是20-30岁,其实不是,岁月会增长你的皱纹,也会加深你的阅历。周迅说的好棒啊!谁能想到她是一个口吃呢?除了老天爷赏饭吃,还有她无尽的努力啊
缺点是太短。
章子怡和秦海璐师出同门,她们俩同样脱口而出“信念感”。秦海璐这儿如此理所当然,可是,当章子怡在郑爽笑场的那个舞台上说出来的时候,却那么掷地无声,甚至过气,甚至可笑。
非常棒,嘉宾及周公子可以说非常真挚了。
很有意义的节目。周迅能想到办这种节目,很有担当。谈话很有内容,对年轻演员和影视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很有启迪作用。
周公子吹必看节目
秦海璐拍戏前会认真研究全剧本,没有她的戏的场次也分析。这就是她和那些小花的差别。
访谈太央视化,时间太短,除了最后嘉宾tf成员无感其它全部是我喜欢欣赏的演员!普通观众看了也会对观影有所感悟!周迅不太善于表达但是有心,好像她和陈坤陈国富要办理一个学表演的“山下学堂”学院,感觉比隔壁的综艺《演员的诞生》有诚意干货多了!希望我们影视剧以后出现更多的是演员而不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