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最感动我的是亲情,爱情仿佛可有可无,同时也可以说是爱情造就了这场悲剧。因为男主没有作为没有担当,徘徊于宥利和敏静之间,他把压力都给到了两个女人身上,可能这么说太苛刻了,但是在宥利和敏静身上我看到了比他更深的纠结,敏静在宥利死后和男主相爱,但是她并不知晓他的过去,和他结婚,照顾瑞雨,这一切都基于她爱他,尽管瑞雨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但在一天天的相处之中,敏静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宥利因车祸去世,变成鬼一直陪在丈夫女儿的身旁,她也看着他和她相知相识相爱,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煎熬,她也只是想看着女儿长大而已。母爱是伟大的,她可以像敏静那样将别人的孩子视若己出,百般疼爱;她也可以像宥利那样,变成鬼魂终日守在孩子的身旁;还像宥利的母亲祈求再见女儿一面。
奇幻剧《你好妈妈,再见》,讲述了一个在生产当天即因车祸去世并留下遗腹子,后形成魂魄留存世间、观察女儿成长至5岁的已故母亲车瑜理(金泰熙饰)的故事。
这部奇幻剧之奇幻,不在于主角以魂魄游荡世间的设定,而在于神明使其死而复生——重归人间49天,以完成她对自己未亲手触碰过的女儿的最后一些夙愿。
这样的奇幻设定少了狗血俗套与封建迷信,充溢的则是跳脱现实之外、温暖而独特的想象力。
剧集在推进的过程中,弹幕里许多观看的网友都感慨“全剧无恶人”。
继母也对幼女视若己出、呵护有加,让复活的亲生母亲车瑜理,不忍回归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
剧中和车瑜理同样不想转世,而是游荡在世间的那些魂魄,则是一些牵挂想念自己的亲人的已故者。他们有的是家族里年长的祖辈,有的是妈妈的女儿,有的是孩子的父亲。
而剧中设定神明唯独怜悯了车瑜理,使她死而复生。其背后原因,我想,是神怜悯车瑜理的母亲在女儿亡故后,日复一日在寺庙烧香祈祷请愿的诚心。
如同《寻梦环游记》里所传达的:只要有人记得你,你就会一直活着。
然而跳脱出影视剧,近期新闻事件里的典型案件里,有着比剧集更为残酷的人间故事。
01
【11·2重庆幼童坠亡案】两幼童生母陈美霖在接受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她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经济赔偿,只想让害死儿女的前夫被判死刑。她从来都不恨他出轨,但他对孩子们做的事情,这辈子都不会原谅。
一审宣判后,受害孩子生母到陵园告慰儿女“告诉他们结果,想让他们安心”。
02
【诉刘鑫侵犯江歌生命权纠纷案】2021年12月31日。江歌母亲诉刘鑫案本应开庭宣判。
“经过1882天的等待,总算是要有结果了”江歌母亲称,“只为了给女儿一个公道”。12月27日江歌母亲收到法院的传票,将于31日宣判此案。
仅仅三天的时间,城阳区法院宣称院长因突发疾病,取消宣判。30日,江歌母亲发声,表示自己想去院长住院的城阳区人民医院探望,在医院转了一圈,也无法确认其住院的确切消息。
原本应在2022年伊始走得“明明白白"的江歌,由于2021年12月31日的宣判推迟,迟到的正义以如此难以使人信服的原因搁浅了。
生前的江歌曾计划,到日本留学后就找兼职攒旅行基金,第一天往存钱罐里投1元,第二天投2元,第三天投3元,以此递增。大约攒到2022年的时候,就可以启程了。
而江歌的灵魂可能还要在人间等一等,尽管已逾五年之久。
站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回看过去“被疫情偷走的两年”里,世界如同被打了一个响指,因此流逝了无数生命。
愿新的一年逝者因正义而得以安息,生者因公平而重新启程。
------------------------------------------------------------------------------------------------------------------------------
原载于公众号“光影与回声”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从女主重生那一刻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男女主正式重逢见面的那一幕,预想中那应该是一个深深的拥抱吧,可惜一直没看见。男主的一系列反应说明他并没有忘记或者放下女主:对于女儿生日的回避、大街上偶遇女主的惊愕的眼神、对手术室的恐惧等等,可是在真正与女主重逢后,又看不出来多么高兴激动,所以我认为他那些动作表现的并不是对女主的爱,而更多的是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保护好她,愧疚于她死了而自己却再婚生活得好好的。
当在游乐场真真实实见到死去五年的“妻子”抱着女儿无助地哭泣时,男主的眼神很复杂,有错愕有疑惑有害怕等多种情绪,也有理智,理智就是他已经另有妻子,不能简单地把眼前这个人当做出了趟远门而回来的爱人。但即便使再惊讶、再理智甚至是再害怕,都比不上挚爱的人回来时那种瞬间本能的开心和喜悦吧。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当真的确认了眼前是真实的人,是自己女儿的妈妈,是曾经最爱的妻子,便要不顾一切用力抱住对方,让压抑多年的思念之情得到释放。然后冷静下来,恢复理智后才是认真审视目前的现状和人物关系,最终决定将女主带到酒店暂住。
后续男主的行为也佐证了这一点。他把女主安置好以后正常上下班,虽然去酒店很多次,但不是为了见她,而是确认她有没有突然消失。当知道女主为了见女儿在幼儿园做厨房助理,不是担心女主能不能做那么辛苦的工作,也没有光明正大地为女主提供接触女儿的机会,而是担心她会和现在的妻子碰到而尴尬。后面接送保姆也是同理。他多次问好朋友自己要怎么办,说明他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不希望现在的生活模式改变,一方面他又清楚地知道女主是女儿的妈妈,总要给她一个合理的存在的方式。如果说这是理智,那未免也理智地过了头,丝毫不顾及她作为妈妈对自己女儿的情感需求。
那他为何要愧疚,第一肯定是因自责而愧疚,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尤其是自己还是作为一个医生的情况下。事发时,男主穿着手术服说明他正在为病人做手术,一个救了别人生命的医生却没法挽救自己妻子的生命,这是何其的痛苦,他也因此患上了手术室幽闭恐惧症。第二点,他在她死了以后娶了新的妻子带着她的宝宝幸福和乐地生活着,这和她的死亡形成鲜明对比。是的,即使没做坏事,活的太好本身有会有愧疚感。
平常心而言,若一个家庭中两兄弟在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飞黄腾达一个穷困潦倒,即便对方过得不这一事实与自己无关,过得好的这个也会从心底有种不安和愧疚。男主的愧疚也和这是一个道理,更何况,他曾经还在开玩笑时承诺过自己绝对不会再爱上其他人再婚的。
但是说到这里,明明男主对女二的感情也没有很深。我倾向于他是爱她的,否则也不会和她结婚,但是她出于对女主的愧疚,又无法全心全意对现在的妻子好,那样会显得自己更绝情,所以他对女二显得很客气,其实是在做给自己以及旁人看,算是一种心理安慰,你看吧,我没有很快喜新厌旧,我没有忘记原来的妻子。只不过这种心理旁白是潜意识的,他自己是察觉不到的。
除了对女主的愧疚,男主对女二也是愧疚的。愧疚自己娶了她却又没法完全真正地爱她。他不像其他男人那样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洗完头发就自己收拾干净,一方面是因为前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现在妻子轻松点,不想她太累。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反而生疏产生了距离。还记得回忆里面男主和女主因为尿尿吵架,说明男主那时候也不怎么爱干净比较随意,后来才变的。
他对女二也就是现在妻子的爱目前还没有太多证据,他们俩的爱情线几乎还没有开始,后面可以慢慢验证,但下雨时他因为女二没带伞而发信息她要不要去接她这一点,我觉得是个很好的细节。
最后说到女主,她重生了本可以有永远活下去的机会,但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动过这个念头,难道是她不想看着女儿长大吗,她不想回到父母身边吗,不是,是因为她知道她回不去那个位置了,而回不去那个位置的唯一原因只能是男主爱的人不是她了。鬼友们多次劝她抢回自己的位置,她回答的理由都不一样,有时候说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有时候把话题岔开,有时候直接说那个位置已经有人了,说明她都在回避这个话题,顾左右而言他。但说话时眼睛里语气里明明是遗憾和不舍。知道丈夫已经另有所爱过得幸福,自己突然重现只会打乱大家的生活,所以选择躲避不愿意被发现。
女主还爱自己的丈夫吗,按理来说应该是爱的,她变成鬼之后也没有其他事情还是天天守在家里。但既然爱他却无论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都对他很冷淡。做鬼时,每天守在女儿身边而不是男主,重生后也没有找他诉说自己的感情,提什么要求,反而是逃避他。对自己深爱的人如此冷淡,恰恰是因为女主知道男主不爱自己了,她的理智告诉她,她没必要也不能去做些什么破坏他现在的家庭,她已经是局外人了。
想想挺难过的,明明有重生的机会却只能忍痛放弃(不考虑现实剧情需要的原因)。女主才是喜剧外表下最悲剧的人啊!
从剧名和海报来看,结局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这也符合剧中这一关系设定。猜测结局走向是男主知道女主没有责怪自己后逐渐走出阴霾,也明白了自己对女二的情意从而更加珍惜,一起抚养着女儿。而女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女儿性格变得越来越活泼,各方面恢复正常也看不到鬼以后,帮骨灰堂的鬼友们实现心愿后,让男主以及家人朋友们解开心结等等以后,就回到属于她的地方了。
我看到了十一集,也看了很多影评、对结尾的猜想。有很多人愤怒,说男主角是“渣男”;有很多人困惑,这部剧女主角怎么没有光环;有很多人质问,为什么世间没有真爱,为什么男主角要再娶,为什么?
可是我们恰巧都忘记了,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我们难过的,是编剧导演把生活切开给我们看。
说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我初三毕业那年,西藏那边发生了一个游客大巴坠落的事故,全车人都丧生。很痛心,但是好像很遥远。直到高中我发现,初三暑假给我上辅导课的数学老师、也就是我高中隔壁班的那个老师,他妻子就在那辆大巴上。他好像是一夜白了头。他年纪也不小了,儿子也上了小学。当时我真的觉得太凄惨了。我甚至在脑海里谱写了一首悲歌,每次看见那位老师,心里都响起这份悲怆。
结果不到一年,那个数学老师就和他儿子的班主任结婚了,班主任还很快怀孕了。
当时我同学以八卦的谈资来告诉我这件事,我现在联想起来,却很真实。
后来我跟我妈妈提起过这件事,我妈妈说,谁都不惨,只有数学老师老婆的爸爸妈妈是最难过的。
看了这部剧之后,我才明白我妈妈的意思。
谁都可以有新的生活,新的开始、谁的悲伤都不会永恒,只有爸爸妈妈,失去孩子的爸爸妈妈会。
无论是生活,还是这部剧,剖析人性的层次都是很层叠错落的,不是单一的,不是能仅仅用一个字“渣”、一个字“蠢”来形容的。我理解,我理解赵强华为什么游移不定,甚至看上去有些惧怕、烦恼宥利的再次出现;一方面他又惊喜、感恩她回来。他在自己的情绪中纠结着,他悔恨自己为什么再娶,又不想被破坏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他惊喜宥利回来,自己不再有太多愧疚,另一面却因为自己过得好而更愧疚…因为,他是个真实存在的人啊!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审判,来谩骂,我们没有资格。我们确实有资格说编剧导演设置人设矛盾,但是我们没办法去责怪赵强华。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实的故事。
站在女主角宥利的角度来说,她确实不应该被这样的剧情对待。但是恰巧也是一种安排。她已经死了,她真心希望丈夫能够从阴霾里走出来,她发自内心真诚的希望着。她一定会在心里自责,在心里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这么善良的人却拥有这样的结局?可是,难道其他死去的人就一定罪不可恕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灾难、事故、死亡面前。再善良,也终会有那一天。
这部剧最让我难过的是女二的善良。她真心实意的善良,不仅表面上,没人的时候也是。这一切都被女主看在眼里。她可爱、真诚,内敛,又有一种渴望得到友情爱情的感觉。我们谁都不能讨厌她。
这部剧里,没有人是错的。爱情,不是永恒的亘古不变的,是掺杂了太多人性在其中的。我们这么愤懑的对待这部剧,是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童话,看了太多为爱情献出生命献出自由的文学作品,以至于我们忘记了,那些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你经常问你男朋友问你老公,我死了你会再娶吗?他们毫不犹豫说“不会、怎么可能”,现实中却恰恰相反。爱情就是,如果此时的我,一个坚贞的女孩,遇到同类事情,会伤心难过但是最终努力前行,爱上另一个人。会在有自己的生活之后,遇到复活回来的他,害怕、焦虑、惶恐、又惊讶、激动。
而亲情,确实永远剪不断,甚至不需要为之花费时间经营、也确信不会消失的。正是这样,我们才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不是吗?这部剧大概就是为了教会我们珍惜吧。
作为人,就是有着诸多劣根性,也有太多生而为人善良的、勇敢的地方。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些,才难过吧。
但是不用难过太久,生活还要继续,即使知道了它的不堪,也还要好好生活,珍惜身边爱的人。
完全没想到豆瓣能有这么高的评分,我其实是来吐槽的。。。剧的前半部分还耐着性子看,后半部分真的是3倍快进看完只为知道个结局。主线剧情也太拖沓了,死而复生49天,挺好的一个设定,可以有很多事情做,感觉全程不停在哭,你哭完我哭,除了哭就是在纠结,反反复复纠结一个事,16集。同一个原因,同一个人,还能拿来反反复复地哭。知道你们是真难过,但除了难过和纠结,要不要站起来干点啥类?时间有限49天,好好利用下呗,难得有人能复活。。。相比而言,还是副线的故事有意思些。原来超级喜欢金泰熙的,小时候看爱在哈佛,有光环。但这个剧里演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感觉很刻板,看到孩子永远是高能超high的迷妹脸,做妈妈的情绪表现也太单一扁平了。Anyway,我只是来吐个槽,以慰我逝去的16个小时。。。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请回答1988》里说:
“听说神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喉间哽咽,触动心弦。
我们的大脑接收这样的台词,后果是:废纸巾。
亲情一直是我们的情感软肋。
最近一口气看了4集新剧《你好再见,妈妈!》,感觉韩剧的催泪大法又升级了。
女神产后复出作竟然不是甜甜恋爱,但金泰熙这次算是在能力范围内尝试新挑战——
踏入了人生新篇章,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这次驾驭妈妈的角色,有演技了。
而且功力不低,一个镜头就说服了我——
产前车祸,她在手术台上确信听到婴儿啼哭后,整个人从紧绷转为松弛,闭眼,落泪,如释重负:
是的,她在剧中饰演「鬼妈妈」瑜理,出门工作时发生意外,只保住了孩子。
这两年,我们在聚焦单亲妈妈、丧偶式育儿、未婚妈妈的作品中,看到了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也触摸到了母亲这个群体的韧劲与柔软。(当然了,《天空之城》里,我们也看到了失控妈妈的B面)
本剧有了奇幻色彩,车瑜理是个放不下女儿,守着执念迟迟不愿离去的母亲。
尽管老公已经再婚,她的鬼魂仍然陪在他们身边。
一旦接受这种鬼妈妈的高级玩法,似乎就只剩下了悲情色彩。
后妈一个不留神,一旁玩耍的小孩差点触电,瑜理急得直跺脚,可惜看得见摸不着:
她和后妈同行,一路上都在自顾自地操心碎碎念,让你不自觉地鼻头一酸。
得知女儿不见,瞬间抓狂,焦急又无助,金泰熙这次在剧中表演完成度很高,奉献了不同程度的情绪爆发戏和有层次变化的哭戏。
当瑜理看到女儿眯着眼睛躲太阳光,她立刻蹲下来用手帮她遮挡,又骤然意识到没用,结果女儿转身钻进了后妈怀里。
这种两相对照的设计,真要命。
这部剧并没有强行夸大苦难与悲痛,伤痛之外,还有温情。
瑜理每日如常,和其他妈妈们一样组队等校车,接送女儿上下学;
一家人吃炸鸡看肥皂剧,她也没缺席;
像模像样地在妈妈桑里同行,听一点小区情报和八卦。
她原本只想等女儿学会走路就离开,但时间一晃就是5年。
看到有观众并不理解瑜理,可能这种感受只有真正为人母亲才能明白,和我一起同步追剧的朋友,孩子两岁多,她说之所以自己带娃,就是不想错过孩子的变化。
这大概就是妈妈们的爱吧,永远为自己缺席儿女成长的任何一瞬而感到抱歉。
也永远觉得还不够。
母爱的分量,也不会因为老去而削减。
“即使到了妈妈的年纪,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请回答1988》
本剧的另一条线,女主和妈妈之间的情感渲染,是完全不同的呈现方式。
一出场,我们看到了一个清冷寡言的老母亲。
瑜理忌日,老爹啜泣,她怼回去,先离开的黑发人有什么可怜?
结果下一秒,她在洗手间情绪崩溃,伴着水声,把声带都哭哑:
这种不经意之间制造的催泪弹反而像钩子一样,直戳心底,生疼。
这是一个温厚又克制的母亲。
她拒绝了女婿帮忙带孩子的请求,怕女婿想不开,却又独自翻看外孙女的照片:
保留女儿的房间,按时更换闹钟的电池、更新日历。
想起了电影《礼物》里的一幕,失去儿子的母亲,天冷了照旧为他加衣。
即便露出脆弱的一面,依然保持沉静,你看,她一个人低声呼唤女儿的名字。
她自己有痛苦和挣扎,但希望其他人若无其事地过好日子。
我的眼泪不值钱。
这部剧目前为止的节奏感非常好,每一集都有足够的信息量让我们去消化,希望后面能稳住。
即便重点是在展示亲情,但这部剧依然用少量的笔触烘托了女性魅力:
比如大着肚子依然没放弃工作的瑜理;
坚韧沉静,操劳一生,总在为家人着想的老母亲;
努力经营酒馆,时刻记挂着瑜理的仗义闺蜜。
为了稀释悲痛,剧中还制造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韩国连鬼都爱追星,围着去世的棒球选手起哄:
一堆野鬼追着瑜理,请求帮忙带话给家人:
在不舍离去的鬼怪们的谈话中,我们听到了他们和亲人之间的羁绊,甚至还精准插播了他们的生育率国情。
蛮拼的。
当然,我还在这部剧中看到了更多野心。
关于「亲子教育」。
因为女儿说话和思考比别的小孩慢很多(有心理障碍),所以受到了其他妈妈的联名上报diss。
瑜理直接怼回去: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没有权利放弃有心理认知或行动缺陷的孩子,他们不是复刻的模具,或许更应该坦然接受孩子们的「不一样」,让他们感受世间的温情与美妙。
关于「时下的亲缘关系与代际沟通问题」。
剧中有这样一幕母子关系呈现——
儿子瞧不起母亲做神婆,每日与鬼打交道,而母亲却在儿子摔门而去的时候说:吃过饭再走啊!
神婆输出金句:儿子小时候不是这样,长大后有了更多珍惜的人,但母亲最珍惜的只有儿女。
就像我们老觉得父母唠叨,其实回头想想,妈妈们喜欢集中精力在子女身上,或许是因为在她们的世界里,我们占据了大半空间,但对年轻人来说,接触的面越来越宽阔,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分走了我们的注意力。
于是,我们很容易忽略她们。
关于「告别」。
剧名的字面意思。
这部剧的剧情设定与进展是,由于鬼妈妈一直待在人间,和女儿走得太近,导致了严重后果:
女儿竟然能看见自己(阴阳眼)。
为了不让女儿受到伤害,她决定离开。但因为内心极度不舍,瑜理失控辱骂神灵,结果受到了审判:在人间复活49天,且必须找回原来的位置。
▲编剧蛮有梗的
意味着她拥有了和家人、朋友重新相处的机会,也是再一次好好整理关系、好好离别的机会。
不愿意面对事实,无法放心大胆地开始新生活,这对活着的人来说非常痛苦,活着的人也应该自我疗愈。
看,闺蜜给瑜理的留言里,躺着一句“帮你教训了无法振作的老公”。
而瑜理,也更需要放下执念,安安心心离开。
告别并不是遗忘,而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下去。
关于「珍惜」。
这部剧的编剧权惠珠,也是17年大热门题材《告白夫妇》的编剧。
让一对出现婚姻危机的中年夫妇,重回20岁,再走一次人生路,寻找过去的心动,在重新体悟亲情与爱情后,学会珍惜。
这部剧,同样处处在表达珍视、惜福。
因为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瑜理的台词里,有一句话高频次出现:「失去后/死过一次才明白过来的事情」。
她为之前因为一点生活琐事便和老公大吵大闹而懊恼不已:
为能切切实实握住女儿的手而发自内心狂喜:
第一时间回父母家里,远远观望,在没做好准备重新出现之前,偷偷在门口放保健品:
又折去给好姐妹送鳗鱼饭:(这里太好哭了)
这些对有的人来说,或许并不会在意的事,却是有些人的奢侈。
这部剧,用瑜理的视角,平静地讲述,能健康地活着就很美好。
这段特殊时期,有人也经历了生离死别,或许大家有个趋同的意义:
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要更懂珍惜。
更重要的是,学会表达爱,学会感动,学会拥抱希望。
就像女主的那句独白:我们能感受到的最美好的事,就是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向所爱之人表达心意。
今天,也刚好是女人们的节日,记得好好鼓励自己,生活其实没那么难。
金泰熙整体是非常美的。但是嘴部真的太怪了,牙齿好像一个弯状整体。她不说话时候,我要说姐姐真美,一说话,我就盯着她的嘴……
眼泪汪汪
倘若世间真有鬼,那该多好。那我就知道同样这五年来,我妈其实也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但又想,还是不要留在我身边牵挂我替我操心了,希望她像剧中的女主角一样,去重新过另一段,与我无关的、完整的、崭新的,人生吧。
第一集很好看啊 但是居然结尾又重获肉身了 那么接下来就不是鬼故事了 还是鬼故事比较吸引我
金泰熙必看
节奏一般,男女主cp感也一般,小迷糊和女二更像两口子。
金泰熙有演技了。
“失去妻子的丈夫叫鳏夫 失去丈夫的妻子叫寡妇 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儿 失去孩子的父母叫什么呢 这种感觉太难形容了”
搞笑又感人,看第一集看得自己哭得稀里哗啦的,感人的点太多了,哭得最厉害的是女主妈妈偷偷去厕所哭和女主知道自己给自己女儿带来的不好的结果责怪自己的时候,男主从小细节里可以看出来好爱女主!以及,女主真的好漂亮!女二也很有感觉,值得期待!
金泰熙是什么仙女下凡,保养的太好了吧,小女孩也超级可爱,第一集整体悲伤调,期待复活之后的剧情,金美京简直妈妈专业户,看到她就特别有亲切感。
美东嫂说这世上失去了老婆的叫鳏夫,失去了丈夫的叫寡妇,失去了父母的叫孤儿,而失去了子女的却没有称呼-因为这种悲痛强烈到无法表达。本以为为女儿回来,却原来因为身为母亲的女儿而回。我们最爱自己的孩子,却总忘了最爱我们的是父母。
金泰熙又回来了!!!而且还可以看到1080p的女神,太幸福!!!
其实好喜欢后妈,大家想想她得是个多好的人,女主做鬼天天盯着她的生活,也没有找出来半点不称职的地方,因为但凡她有一丝一毫的不称职,女主变回来人的时候都会想找回自己的位置,但是女主一直没有动过这个念头,在人前装好人不难,而女主看到的更多是人后的她,真的觉得男主对她太不公平,她更值得被爱。
一个人的时候,其实特别想找个“鬼”聊聊天,因为祂们有故事,因为祂们终于可以放下包袱的讲故事了。
[媽媽鬼]的元素 聯想到了孫藝珍之前演過的那部韓影《現在去見你》(改編自日影《借著雨點說愛你》)… 淚點滿滿… 女主希望能跟女兒在一起VS.女兒受影響會看到鬼神[孩子太小 很容易陷入危險]… 49天人界任務能不能重新找回身份[一個Deadline設計讓劇情有壓力]… 女主和小蘿莉演技都很自然 (演員是小男生 在劇中扮演女兒…
在这个剧里没有真正恶的人,只有饱受生活风霜而疲惫,又用自己的一颗赤心去温暖别人的人。
555第一集就搞我眼泪→男主太会哭了我天,各种心情下的哭揣摩的也太好了,手术室绝望的哭,面对丈母娘悔恨的哭,重逢时候沉默的哭😭→每集彩蛋都太戳了,编剧一直想告诉我们,要珍惜要说爱呀
这家幼儿园真的太不负责任了!
虽然知道结局大概率会是女主投胎转世,但真的很难接受男主在仅仅五年爱上了另外一个人!第八集女主哭着说男主爱上了女二,瞬间泪崩!这就是现实呀,女主知道自己的位置没有了,她对男主刻意的冷淡,她不想打扰他的生活!意难平啊,哎!
这部剧我可能追不下去了,前面真心不错,但是越往后看就越不想看了,先不说男主崩塌的人设,就是剧情真的有点拖沓,编剧让我感觉还停留在第一二集。尤其男主让我不是很懂,从他知道女主复活后到现在,他几乎没有做出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反复地逃避,犹豫+纠结,遇到事情就自我催眠。说实话,本剧我最喜欢看的反倒是亲情线和闺蜜线,真的很打动人,如果没有男主这条线,我可能还会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