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要么让人疯狂,要么让人灭亡。 当常规的校园欺凌已让民众麻木,强奸则是对女生受害者最后的辱虐。 在这个一边高度开放、一边又极其保守的国家里,女孩子被性侵是不能轻易言说的,因为有一样东西比侵入更重要:颜面。 前段时间,韩国对强奸犯佩戴电子脚镣的事儿曾一度让咱们国人纷纷点赞。这个做法很好,但如果知道:1000个强奸犯,900个受害者会选择沉默,最后只有10个坏人能被带上这种惩罚脚镣,点赞的手势会不会反过来?
女主很符合角色设定,因为没钱没权被沦落到社会最底层,挣下又被更严重的报复。也只有韩国敢拍这种片子,这部电影看的人很痛心,女孩在学校受尽屈辱,被威胁成为妓女,遭受暴力,最后自杀,脑瘫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为女儿报仇,最后将害女儿的人用鱼钩挂起来投入湖中,也算是点题蚯蚓,韩国电影的特色,一惨到底,然后绝地反击,属实看的有点揪心
不知道是不是校园暴力和性侵相关的影片和新闻看太多,我竟然很平静的看完了《蚯蚓》,
一部女主因校园欺凌和性侵而自杀身亡的沉重电影。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表现手法。
先交代结局,也就是女主自杀,然后再一步步引出其自杀的原因。
女主原是某小县城一个中学生,因非常具有声乐细胞,升高中时便被首尔一所著名艺术学校录取。
她家境清贫,母亲早亡,自小与父亲相依为命。
而父亲因患有脑瘫,语言和行动能力有障碍,靠摆摊卖衣服谋生。
被艺术学校录取后,女主便和父亲一起搬到了首尔居住。
原以为来到大城市,上了好学校就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
谁知作为转学生又专业能力很强的她,一开始就遭到同班女学生的嫉妒和排挤。
女主虽然穷,但很有性格。
她不主动找别人麻烦,但如果对方故意找茬,她也没在怕的!
一对一单挑,她只赢不输。
只是,强龙还不敢压地头蛇呢,
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没背景没靠山,得罪一个当地人且还是大姐大般存在的女生,后果可想而知。
她先是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又在被迫辍学后被几个男生轮奸。
之后,她的生活彻底偏离了轨迹。
她被威胁做起了援交,2个月后,不堪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跳楼自杀。
酿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校园欺凌,而根本原因则是社会教育的腐败。
霸凌问题,学校领导不重视也就罢了,甚至还与商人勾结,忍让纵容,掩盖真相。
女主给教育厅写请愿书揭发事实真相,结果学校领导只接到一通不痛不痒的批评电话便作罢。
女主死后,父亲求助警察调查,却被对方一句“你女儿生前做过援交”怼回。
人们只在意表象,即使最该探寻真相的警察,现实中亦是如此。
看到一句乍听之下让人非常火大的评论:“我一点都不同情这个女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任谁看来,女主都是受害者,这个言论更像是在掩盖自身的麻木无情。
可女主对自己的死亡真就没有一点责任?
关于女主的角色设定,我个人其实还是相当喜欢的。
因为够真实。
她生活艰辛从不抱怨,却也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过强的自尊心和些许虚荣心。
她不以父亲为耻,且绝不忍受别人对父亲的言语侮辱,
可她也不会主动提及父亲甚至跟朋友一起时外出,偶遇摆摊的父亲却选择绕道而行。
抛开上帝视角,一个普通的花季少女,有点虚荣心再正常不过。
关键是,她不会让虚荣心蒙蔽心智。
她知道父亲挣钱不易,养育自己更不易,
所以她从不埋怨不对父亲发脾气,更不会嫌弃行动不便,吃个饭筷子都拿不稳的父亲。
可也正因为角色设定太写实,让这个悲剧更戳痛人心。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孩,在被轮奸被威胁被迫援交后,大多都会痛苦不堪精神崩溃自杀身亡。
虽然我一直觉得被强奸不是自己的错,不该因此受制于人,更不该因此选择轻生,
但实际上能接受并完全实践这种理论的,少之又少。
即使女孩自身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大抵也会被外人的流言蜚语所吞噬。
没办法,社会对女性就是如此的不公和苛刻。
可纵使如此,我还是要谴责女主的选择和决定。
为什么被强暴后不能像之前那样据理力争,难道声誉真就比生命更宝贵?!
是的,如果视频被散布到网络,在明显是被凌辱的情况下,面对有权有势的敌人,她依旧得不到公正对待。
但至少不会因此被威胁去援交,也不会内心饱受折磨最终丧失生存意志。
还记得几年前,好莱坞女星詹妮弗劳伦斯深陷“艳照门”,大量裸露和挑逗姿势的照片因被黑客攻击而流出,
不同国内女星的处理方式,她大方承认并严厉谴责黑客侵犯自己的隐私,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身权益。
面对羞辱和威胁,这才是正确合理的处理方式!
用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只会让人觉得你懦弱无能。
影片的结局很极端!
既然法律不能给予“我”公正,“我”就只能动用私行。
都知道这种复仇方式不可取,但就是大块人心!
最后,影片结尾似乎致敬了金基德。
鱼钩、木船、河水,怎么看怎么都像《漂流欲室》。
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电影天堂公众号:dianyingnews
结尾小船的四个鱼钩下面是四条蚯蚓
虽然以暴制暴并不是可取的手段,但恰恰是以暴制暴这种人在绝望中才会使用的最后手段,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无助,政府的无能,和被伪装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虚伪
一直期待看个这种结果棒子先拍出来了。题材很好但是太夸张,父亲奇迹般复仇让全篇降低一个档次。我会这么拍:没有背景的女主遭遇校园暴力,学校息事宁人冷处理,警方口头警告完事。视频发在网上引发关注,各方介入调查,女主被大家骂婊子最终自杀。再探讨校园暴力的成因,法律制度、学校家庭教育等等。
傻逼富二代们也太丑了点 那么有钱为啥不整整容
复仇的桥段太奇怪了,减弱了这种悲剧的冲击力...
《蚯蚓》这部电影,简直触目惊心,当校园暴力事件向着杀人复仇演化,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学校领导层的庇护,处在社会底层的父女无处申冤,只能被人踩在脚下任其蹂躏,感觉这部电影改名叫《蝼蚁》更为确切,小人物被欺凌只能委曲求全?亦或是以暴止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暴制暴的戏码还是大快人心,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其实我想看的是女主奋起以暴制暴,为什么要自杀,死都不怕了,不能干掉那些人再死么?
比韩公主更令人沉重。。深深的无力感只能靠鲜血来讨回一丝尊严
如果我是爸爸,我觉得我应该不会让他们死的这么简单!
这个比妈妈不哭拍的好,爸爸演的太好了,如果这是真的,只能说韩国有钱的都没什么教养,家长也混帐的狠,才能养出那种畜生不如的子女。
想起前年的那部「韩公主」。最黑暗的地方如果能被分享出来,那么即是光明。昨晚睡前看了林奕含事件的新闻,青春期最沉重的一记暴击,鲜血沿着人生的脉络一直渗进骨头里,你想让它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当这个世界真正变得好起来,从来都不是柔弱者开始变得强大, 而是因为强大者成功地控制了自己。
强大的恶人用手指轻轻拨弄一下小人物命运的轮盘,无论他逃去哪里,都是满盘皆输,拿命搏也未必能赢。我看见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见了小人物翻身的一百种不可能。
可能是我比较极端,我更喜欢《不哭妈妈》里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种热血沸腾式的复仇,或者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作为这样一个父亲,还能怎样呢。他只能赌上自己的命,能做多少做多少罢了。这类题材的电影,真的是不能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只是以沉默以眼泪
想到初中时,隔壁班有群男生一起欺负一个矮小男生,飞起一脚踢他的头,老师从走廊路过假装没看见。实施校园暴力的孩子都应该去死! 其实小孩的心性残酷又黑暗,真是人性之恶。很庆幸自己没能当教师,曾经的梦想是成为好老师,温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成长得到幸福,像光一样指路。现在很庆幸当了记者
不知道韩国那边是不是都这么黑暗,也许只是隐喻社会的黑暗,但真的很沉重。
题材选的非常好,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撤回请愿书后被凌辱那段太脑残了)的部分过长,父亲复仇的部分又才仓促bug太多。男主演残疾人可真是绝了,看得真累。女主也很有灵气。渣男一号丑的一逼。校园暴力就是应该教育孩子绝壁不能怂,被欺负了一定跟丫往死里干,一次干翻丫的;或者保存证据,搞翻丫。
看完心里非常难受,为啥就有那么一批人渣喜欢欺负弱势群体,以凌虐弱者为乐?它们到底是不是人养的?!
这电影怎么说呢……模仿「妈妈不哭」的桥段有几处,基本从85分钟开始看比较推荐,前面的剧情都太虐了,看个电影解说都火大。片尾复仇的剧情太仓促而且好像和「蚯蚓」这个名字的深度不符,另外韩国硫酸很贵嘛,很想赞助爸爸一整桶。推荐喜欢韩剧的看看……
脑瘫小人物父亲vs恶毒权贵死孩子,往死里揍;硫酸模特电缆鱼钩,最后十分钟太仓促,不解恨。《绿洲》X《韩公主》X《复仇的金子》,立意是不错,但感觉只是这三部片最浅层直白的临摹拼凑
复仇部分比《妈妈别哭》看着过瘾些吧…我更想看那些禽兽的父母悲惨哭喊的样子…可惜没有演…再就是…为什么找一群这么丑的演员来演啊??除了女主没一个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