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遭遇外星人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如果理性去分析剧本显然失去乐趣,但即便细思,影片的做梗与填坑还是足够令人满意。
爱与自由!你能真切的从创作者身上感受到那份最简单的激情之所。类型片混搭之翘楚,所有形式又都是点到为止,极具格调且不觉刻意。一种永不过时的“过时”之感,多年后看起来仍旧会意趣盎然。
最重要是美妙而难忘的影院经历,独自一人观看定体验不到,相信经历过都还会反复回味。那些此起彼伏的影院笑声是释放与自嘲的复杂结合,“因为我是艺术家!”大家甚至拍手叫绝。
怪人与怪人谈恋爱,怪人可以随意组合,像是一种类型片,这样的片子可以很真诚,对特定的怪人抱有一种亲密,也可以很坏,很虚张声势,把怪人分割成一个个激起人情绪的片段,水牛城是真诚的,前段时间的fuck青少年杀人组是不真诚的。派对搭讪秘诀是百分之八十五的真诚和百分之十五的商业,喧闹,惯例的成分,但是没有十分不真诚的地方,没有诚心把这种组合当做卖点。即使是两个人玩闹的那一组镜头,像是一段随处可见的mv,但我还是能体会到一种情感,而且男女主的状态也不错,包括服装。朋克到最后一段泄气了,就是妮可基德曼说话的那段,为了显示朋克的酷可以对抗一些东西,朋克就失去了力量。最后的结局是男主角把经历写成了书,这样的结局经常让我失望,因为写成书意味着一段关系的新鲜情绪的彻底终结,这让前面的故事都落了空,即使最后他的孩子穿越宇宙来看他,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挽救,但依然不能算一个好的结局。
可这个电影依然让我开心,对外星人的描述,情感的甜蜜程度,范宁的服装和状态,让我想到高中,电影与一个人的当时的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些东西包括小说和音乐起到坐标的作用,这种坐标可以被人为制造,但肯定不会是你预想它成为的样子。
虽然出自美国导演之手,然而这部科幻音乐剧拍出了相当纯正的英伦气息,红砖墙房子、浓重的英式口音以及鼎鼎大名的朋克乐队海报与唱片,仿佛时光倒流回德里克·贾曼和肯·洛奇作品中的70年代,这种英伦电影专属的时代感在风格化的摄影技术里还原出来。好几段延时摄影以及滤镜拍摄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和雀跃无比的兴奋心情。 我没看过原著作者尼尔·盖曼(Neil Gaiman)的这部小说,但是这个改编剧本成功捕捉到朋克群体与外星人的相似之处,并以诙谐流畅的手法展现出两个“物种”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互生情愫的离奇情节,便是整部电影妙趣横生的来源。没想到朋克与外星人两个群体使用的暗语里也有交集的部分,尽管彼此有着并不一致的含义,但是男女主角各说各话却能心领神会的段落令我着迷不已。还有外星人无法消化酒精而引发呕吐的设计,与普通人在疯狂派对后的情形如出一辙,实在令人脑洞大开而幽默感十足。而两者的父辈对子女的管教方式,无论是外星人的“吞食”,还是朋克做派的放任自流,都相当耐人寻味,令情节的高潮段落突然充满了现实隐喻的意味。 当然,影片最精彩的莫过于朋克音乐。尽管我并非朋克乐迷,但是贯穿全片的经典曲目令人亢奋而喜悦,男女主角在台上表现的一段最出色,出神入化的动画效果,与歌词里的意境合为一体,尽管这纯粹就是MV的拍摄手法。妮可·基德曼出场不多,却以夸张的朋克教母造型以及幽默的诠释俘虏观众,女主角艾丽·范宁本身的外形就跟外星人有不少相似之处,跟《霓虹恶魔》里的表现不相上下,而最大的败笔似乎就是男主角了,感觉不到他身上有暴烈的朋克气质与精神,更像是斯文柔弱的邻家男孩,效果大打折扣。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昨晚看了一个讲去夜店怎么撩妹的片子。
怎么撩妹是没学到,不过倒是嗨得我整晚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这个黑眼圈的小妹妹,在耳边用最大分贝为我疯狂打CALL:
“爸爸!!生吞我!!!
没错,平时不食人间烟火的艾丽·范宁小仙女,在这部电影里被改造成了上面这样↑
妮可·基德曼更夸张:
这个造型应该致敬的是David Bowie在1986年电影《魔幻迷宫》里的造型。
emmmm……
那么这部标题党的嗨片就是——
《派对搭讪秘诀》
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是什么让两位女神“走火入魔”?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原著小说作者,都不是正常人。
小说作者尼尔·盖曼,写奇幻小说的,然后他把什么世界奇幻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都拿了个遍,恐怖大师斯蒂芬·金为他真情点赞:他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库”。
他的小说风格诡异怪诞,大概可以用他一本书的名字来形容——《高能预警》。
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长着一张二次元的脸,而且真的就是《冰上的尤里》维克托的漫画原型。
长得很动漫,拍的电影却很摇滚——
自导自演的《摇滚芭比》,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妖孽”,没错这真的是导演本人;
第二部电影《性爱巴士》,听名字就知道有多粗暴了。
总之,风格很“妖”。
好了,集齐了这几位非正常人物的,到底是个什么派对?
到底有多嗨?
派对是朋克的派对
女孩是外星来的女孩
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伦敦。
1977年是一个很神奇的年份,世界各地都在发生一些大变革。
詹姆士·厄尔·卡特当任美国总统;电影《星球大战4:新希望》上映;猫王去世;中国恢复高考……
对于英国来说,这刚好是一个很嗨的年代。
1977年英国性手枪乐队创作了一首英国国歌同名单曲《God Save the Queen》,把女王比作法西斯的政权,推动了整个欧洲的朋克浪潮,无数青年受其鼓舞,身穿奇装异服,高呼歌里“没有未来”的口号。
我们的主人公,就是来自葬爱家族的三个朋克男孩里,里面最不起眼的一个。名字叫Enn。
他痴迷朋克,画朋克漫画,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唱片机,跟着The Damned的音乐动次打次。
跟欧美青春叛逆电影里的大多数相貌平平还内向的小男主一样,Enn还是个处男,满心想着如何在派对上Get a girl。
夜深了,朋克男孩们来到当地辣妹最多的朋克酒吧,Enn哆哆嗦嗦向一位红发妹子搭讪,却只收获了妹子的一枚假笑和整个酒吧的嘲笑。
朋克男孩们不甘心,还想来一场“After Party”。
大晚上的,很容易撞鬼的啊,男孩们果然迷路了,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一栋发着五颜六色妖光的大别野前面。
推门,这是走进了《大开眼戒》片场吧?
简直比《大开眼戒》还要大开眼界。
这个趴体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全都把自己裹在五颜六色的塑胶套套里,做着高难度的瑜伽动作;
尬着从未见过的诡异舞蹈;
朋克男孩里最帅的这一个,凭着高超的搭讪技巧,立刻撩到一个橘红色的小姐姐。
找了一个小黑屋,小姐姐就慷慨献身,就在关键的那一刻,诡异的事情来了——
这是哪里来的第三只手?
小帅哥睁开眼,发现小姐姐身后“长”出了另一个男人,正饶有兴致地盯着他……年度最诡异3P现场就是这了吧。
小帅哥,OUT!
万万没想到的是,最不会撩妹的Enn,最后还是撩到了妹。
还是一个仙女一样的妹妹,这厌世脸、这one piece的淡黄色小裙子,高级。
妹妹很cool,看见偷偷摸摸的Enn,直截了当地开场:我是Zan。
Enn就很不会接话,傻乎乎的cue自己:我很迷朋克,你能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这波撩妹开场,我就问你尬不尬?
Zan却被朋克这个词迷住了:什么是朋克?
然后顺手剪掉了自己的裙摆。
Enn兴奋地指着被剪掉的裙摆:这就是朋克!
好奇少女Zan瞬间被吸引,决定跟他私奔,去认识一下什么是朋克。(下方轻微剧透提示)
什么是朋克
什么是爱
其实这一屋子都是外星人,他们是来地球体验生活的。
而这个叫Zan的外星女孩,只有48个小时可以活了,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48小时后她就会被家族中的长老吃掉。
Enn带Zan来到自己的“秘密基地”,这里贴满了他创作的朋克漫画,漫画的主人公叫“病独男孩”(Virysboy)——
他四处传播自己,感染其他人,去拒绝盲从、反抗法西斯。
对于这个说法,Zan的理解就很有趣了:
所以对付盲从的解决方法,是强制受精和克隆吗?
外星女孩和地球男孩的交流等于鸡同鸭讲,却把每一句错位的台词都说成了真理。
即使听不懂Enn的理论,Zan还是被打动了。
来自星星的Zan行为可以说是非常古怪了,才刚认识就不顾一切地舔他、摸他、抱他……
让男孩摸她的咯吱窝;
用科学研究的眼光,观察男孩的……
即使不懂女孩的行为,男孩还是觉得她可爱。
48小时的爱情来得简单,就是男孩不断打破女孩所遵循的“外星守则”,女孩不断地刷新男孩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那么什么是朋克呢?
他们的“48小时朋克体验课程”,包括在废弃的下水道管道旁摘番茄吃;
把薯条汉堡砸在“禁止乱扔垃圾”的地方;
外星少女第一次尝试亲吻,却吐了出来——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喝酒。
朋克看起来光怪陆离,但其实简单得不得了,就是“破坏规则”。
就像影片的高潮,外星女孩被朋克教母重新打造,化浓妆穿破烂衣服,站在台上用嘶吼的方式嘲讽、唾骂、唱出他们族群的历史:
他们像哺育婴儿一样哺育我们
直到进食时间
他们将我们血肉撕开
他们将我们生吞
就像巨人吞食神明
他们将我们活剥
就像朋克吞并摩登
将我生吞!妈咪!妈咪!
把我活剥!爹地!爹地!
这段建议搭配音乐感受。
电影的后半部分,就像一杯怪味朋克混杂着爱情甜味的鸡尾酒,多喝几口就要癫狂。
好了,道理我都懂
那所以派对上到底怎么搭讪女孩?
废话了这么多,其实搭讪的秘笈还是有的。
而且,非常干货。
比如一开始小帅哥撩橘红色小姐姐的这一套:
但这一套只骗来了一场不堪回首的3P经历……
其实回看Enn对Zan的整套搭讪过程——
尬聊开场、讲一些妹子听不懂的东西……都是“搭讪”的错误示范!
但,他还是撩到了妹子,还让妹子给他生了小猴子。
为什么呢?
影片最后,小胖子问小帅哥和Enn,到底怎么撩妹?
小帅哥说:
Enn说:
用人话再翻译一遍,就是——
“撩”,是没有用的,得用真心,做你自己,才能真正收获爱情啊。
乘还有印象~
范宁和男主唱歌那场戏背后的鼓手小姐姐叫Vicky Smith,给Jamie T / M.I.A. / The Big Pink 打过鼓,大粉红巡演的时候见过真人,哈哈哈。
餐厅服务生是Simon Amstell,不知怎地都没有credit,明明是有两个镜头一句台词的。
Music score是Nico Mulhy,那个男主最先听到的非常太空未来感的main theme。这位大叔是去年和Sufjan老师合作发天文馆的音乐家啦。很“熟”因为前几个礼拜刚刚去过他的演奏会(揍
插曲里听着过耳最熟的是Ezra Furman,这首叫“Rainy Life”,不懂为啥Spotify的OST专辑里就缺这首没有收录。
北影节看的第一部片子,全场欢声雷动。
去之前立了个 Flag,满城看电影这么壮烈的事情,要雁过留痕,每部电影写 2000 字影评。看完这个片儿觉得…hummmm…要食言。手机打字,有什么说什么,简单说几句吧…哈哈。
全片是个大拼盘。常规青春电影开头,接着进入 B 级片外星人大趴段落,再到「和莎莫的 500 天」式文艺小清新 MV,再到励志片套路的朋克酒吧 PK,夹杂五毛特效 MV,再到很英式电影的妮可·基德曼阿姨领衔打通关跟外星人谈人生,然后做价值观升华,最后浪漫爱情电影结尾。
外星人设定非常阿西莫夫,一群老不死的视后代如粪土,一边怕死一边守着贫瘠的星球资源等死,还给自己找了很多合理化解释,搞得非常有仪式感,且滑稽,且愚蠢。具体方法是照死里黑 1980 年代的设计师们,Martin Margiela 啊,Alexander McQueen 啊,安特卫普六君子啊…光面材质的外套,性冷淡剪裁,白色蒙面,驴蹄高跟鞋什么的,好看还是好看,但配合神叨叨的举止,就让人看得一头汗。只有灿星出场的时候,导演显得有意进行了正面塑造,但我更多感觉是在向「发条橙」的服装设计师米莱娜·卡尼奥内罗致敬。
男主演,有点像年轻时的 Paul McCartney,又带点「毕业生」里本杰明的色彩,总之懵懂中带着渴望,真诚善良且隐隐发光,很合格的男主演了。虽然我挺反感他用当代地球的价值观去评判外星人的生存选择的,但这是整部电影的问题,不是男主演的问题。
女主演,艾丽·范宁,美是美啦,还称不上好演员。她的角色混合了天使、机器人、公主、邻家女孩等综合特征,一致的部分就是封闭及天真。这类人设有大量珠玉在前,她的表现就很一般。作为一个外星老不死的,她的地球感太重了,太想在表演中讨好地球人了,也是一个当红女星的焦虑吧。相对而言,灿星的角色鲜活的多,她也更有资格担当那个反叛者的身份。但如果把灿星和男二的关系变作电影主线,可就真的深刻了起来,不够爆米花了。
朋克元素,只能被当作蛋糕上的裱花。如今朋克并不是一门显学,片子里提到的老乐队成员们估计都没有力气撑着看完一部 100 分钟的影片不睡着,所以没人提出什么异议。我反正是不高兴。朋克怎么就在片子里成了爱与自由的象征了?退一万步说,哪一种自底层诞生的音乐形式不曾代表过自由?我相信女外星人如果遇见了高司令,她就能演 Lala Land,如果遇见了吴亦凡,就能一起参加中国有嘻哈…但爱呢?朋克爱谁?朋克才不会对另一个世界的价值观指手画脚,朋克爱谁谁!
整片中最朋克的部分就是妮可·基德曼对灿星说:「我没有性生活了,性生活已经过时了。」她实在是相当不适合这个角色,这段表演把她从负分拉回了零分以上。
这部电影归根结底,是一部花招密集的「罗马假日」,想到这个本质,让人颇为沮丧(没有谁能拍得过「罗马假日」)。欲望是持久和深刻的,爱情反而只能肤浅且转瞬即逝。地球宅男和女外星人并来不及互相了解,在朋克的感召和庇护下度过了浪漫的 48 小时,就曲终人散。不贪婪地说,这样也挺好。片子临近结尾,我真是提心吊胆怕女外星人留下或回来,那这部电影可就不是肤浅的问题了,会落得一个谎话连篇的下场。
所以感谢导演在通篇 high 大和拼命卖弄的状况下保持的这一点鸡贼和克制。
好久没看到这么带感的朋克电影了,好玩
终究,小聪明还是玩不了整部电影,越往后,故事的吸引力真的是不断锐减,而且真的不理解这种朋克。
“只要你记住,你是你自己,她是她,在一起,就会成为另一种东西。”
本来以为会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类的东西,结果是这么个嗑药疯逼神棍片,吃不消吃不消
朋克少年误闯new age外星派对,人类学考察艳遇48小时,迷幻繁殖交配,就是结局太不朋克了不开心
别整嬉皮士那一套,都给我朋克起开!!!和导演的频谱成功对接!古灵精怪,天马行空,爱意满满…简直就是给读者的情书~而且还有睡魔彩蛋!盖曼粉真真不能更满足,可惜睡魔项目搁浅不知啥时才能看到了…有男神原作打底这片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以这么小的成本吸引来这么些大咖!…
如果你爱的姑娘恰好喜欢朋克,那你千万注意不要让她怀孕,否则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今年看过最好玩的片子,气氛极好多次全场爆笑,甚至有几位一直在夸张的笑也不烦。导演米切尔这恶趣味,无厘头怪力乱神还一本正经的科幻后现代艺术混搭怀旧玩音乐。片名标题党,其实就是朋克大战外星人嘛,范宁这样的天降女友太满足,演员都很好妮可惊人,反复砸的梗台词的吐槽也很到位。欧盟影展尤伦斯
太好笑啦,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是嗑了多少药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朋克不死,脑洞不止,好想也跟外星人谈个萌蠢的恋爱!!!!!!!!!
Hmm…别人眼中的朋克Vs朋克眼中的自己。
尼尔·盖曼的科幻还是挺厉害的,有点像《人体异形》的感觉,不过更厉害的是导演拍1970年代的故事,就真的从服化道到视听风格都在切近那个年代,朋克精神不仅是外在视觉上,还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拍的gay gay的,很欢乐。
第一次去蹦迪,在舞池里看到一群人不管怎么放什么音乐都使劲摇头晃脑,于是乎我冷漠地站在一旁看了许久。今天,我找回了这一久违的感觉。
我靠原来原著是尼尔盖曼……我说怎么红毯上那个大叔看着那么眼熟。拍得各种怪力乱神,美服化道和音乐绝对都是奥斯卡提名级别的而且功劳不小,还做出了二次元感……片子一如既往地飞,青少年科幻。特别喜欢里面普通人、朋克和外星人之间不同体系的鸡同鸭讲的对话。
影厅仿佛聚众嗑药现场
“你是你,她是她,当两个人在一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有些地方很喜欢,由原本带来的设定非常带感,但是对不起,还是有很多地方觉得不对路,这次得站在众豆瓣大V的对立面一次了
我的主要问题是,这部电影对外星人的处理太儿戏、太没有想象力了,全片都是这样,导演玩得很嗨,但更像青春期小男孩没头没脑的一场美梦。尤其是对比摇滚芭比而言。
倘若手指就能抵达高潮,还需要接吻做什么;如果音乐可以医治百病,那少了朋克又如何。每个父母都会饲育孩子,你的星球食用后代的肉体,我的星球控制子女的灵魂。我是生长在缝隙里的番茄,蓬勃而茂盛。你像会感染人类的病毒,野蛮且顽强。你们拒绝被食用,我们反对被控制,还有爱似每种病毒,无孔不入。
音乐尚可,紧身衣造型不错,其他一般,艾丽·范宁童花头奇丑,妮可·基德曼毫无摇滚气质,长脸男主角是按“The Who”乐队主唱Roger Daltrey的样子找的吗?
大家好,我永远喜欢Elle F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