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职场如战场
上个世纪就看过同名的小说,印象非常深刻。一个精心布置的局,从开始的性骚扰开始谎言的序篇,一环扣一环,无辜的替罪羊稍不小心就会被踢出局,还牺牲的莫名其妙。
电影和书有一点点不一样,比如说阴险强权女为了讨好大boss刻意整形,还有男主角进入虚拟系统只是捡了一张别人的卡。
男主角人到中年,为这个公司兢兢业业数十年,有家有孩子,不可能重头再来,放弃该得的蛋糕,所以才有抗争的勇气和决心。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跌倒了重新爬起,何况还是栽在别人布下的陷阱,及时反抗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得到生存权。片子最后的结局比较现实,戳穿骗局的功臣没得到老板的亲睐,只是保住了饭碗,另一个坐山观虎斗,幕后撑腰的强权女性得到了升迁。这个结尾让人回味无穷,枪打出头鸟,就像杨乃武,赢得了官司,保住了性命,也得到慈禧的一句话“终身不得为官”!,
本片的职场布局,和当下最热门的职场小说不谋而合,比如《圈子圈套》,有人不择手段踢老实人出局,老实人凭借自身能力和人性光辉重回江湖,最终老实人也变的适应环境,玩玩手段抢回地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江湖就是江湖,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强者,适者生存。
2 ) 真的不是讲性骚扰的
说性骚扰的人,都是怎么看的电影啊。。。
明明是背后的商业权利利益
性骚扰只是其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而已
3 ) 职场尔虞我诈!
职场尔虞我诈的故事听过很多,但是遇到像女主人公这样聪明能干的对手真是难对付。——2013年第二部电影
4 ) 性骚扰与性无关,而关乎权力
男人是老实男人,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必杀之技,所有很难晋升.这样的人一定会遇到厉害对手,一定会被逼入绝境,一定会绝地反击,那么,一定会胜利么?也许这得看拥有权利的人是否想让你胜利.职场的生存如此残酷,对男对女都不会手下留情.不过<叛逆性骚扰>这部片子,还是安慰性的让女性扬眉吐气了一把,她把男人设计了,就像现实生活中男人常常设计女人一样.
我总觉得片子演的意犹未尽,男主角依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依然和女人有关.这是男人的不幸还是女人的大幸呢?我想肯定还会有片子告诉你答案的.
5 ) 谁说女子不如男?
基辛格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名言:“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伟哥这样的东西是造福于无权无势的软脊梁骨男人的,一旦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男上司可以调戏女下属,女上司自然也可以对有姿色的男下属霸王硬上弓。黛咪摩尔对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强硬骚扰,从心理上到生理上都占据绝对上风,完全印证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硬道理。黛咪的胸部真伟大啊,波涛汹涌的,到底是在《魔鬼女大兵》里练过的。就这么点带色的内容掺杂着高科技公司内部权力斗争的桥段,居然也要拍出两个小时的片长,俺在大部分时间里用快进的方式浏览已经足够了。不过片中那段颇有技术含量的仿真虚拟资料库的情境演绎还是满酷的,即使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也还满能唬弄人的。
6 ) 感想
很扎实的剧本和片子,评分这么低大概是如今的观众已经不习惯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朴实的电影风格了,大概因为自己从小就是晚上在有线台看这些好莱坞片长大的,所以反而有种别样的触动在,也可以说是情怀。
这个片子就是个典型。故事有罗曼史有情色也有悬疑,有美艳心机的女主角和被引诱被设计的男主角,有耳鬓厮磨也有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毫无冷场全程看得很过瘾,也很喜欢片中借女律师之口说出的性骚扰是关乎权力,还有对男性经历的性侵害与性骚扰应该一视同仁。如果说有小瑕疵,大概就是男主太幸运了,一切真相证据都来得及在紧要关头把他救回来。黛米摩尔真的美,论相貌不是多漂亮,但整个人透出的成熟风情为性感欲望做了最好的注解;迈克尔道格拉斯到底演过多少这样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在蛇蝎美人的诱惑下把持不住迷失的男人呢,现在看到他总觉得下一秒会出轨,不知道是我刻板印象太强还是他演得好,或者都有吧。
最精彩的几场戏,一是性骚扰在律师前对峙,一是临近结尾的男女主直接交锋。看的时候感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很同情这个被前情人兼顶头上司和HR联手陷害的男主,办公室罗曼史是禁忌,踏错一步可能万劫不复,所以看到男主最后关头用证据揭露真相捍卫自己觉得很过瘾,最后虽然还是做了别人职场斗争的垫脚石,但起码保住了工作和家庭也觉得欣慰。可另一方面,看到他被律师盘问时,不得不回答讲述和前女友同居时的性生活,看着在一旁心碎又难堪的妻子,又深切的同情这个无辜的妻子。我们的社会总是对男人有更多的宽容,似乎丈夫出轨后只要痛改前非回归家庭,妻子就要独自咽下心碎接受事实,与自己的情绪和解,更不用提对方之前的感情经历。可是假如真的爱一个人,怎么会不在意对方的过往,而且爱得越深就会越在意越受伤,这大概是两性关系的一个无解之题。同样的不论男女,似乎把婚姻看得越神圣,越恪守对伴侣忠诚的一方越容易受伤,见得多了,对婚姻越发失去信心以致心灰意冷,这大概也是婚姻制度最不合理之处。由此想到纯粹功能性的婚姻或许不失为好的解决方式,至少形式上反而更稳固,因为没有爱,情绪就不会被牵动,更不会敏感,只要对方尽到责任完成义务就足够了,所以可以相敬如宾相安无事,也可以做彼此的盟友,在婚姻受到如片中的威胁时一致对外抵抗侵略,共同维护家庭。
剧情简介没说到点上~~~挺不错的一电影
除去结局都挺好的,谜题虽然不吸引人但也绷到了最后,只是结局把公司运作搞成了过家家,最后揭示的整件事的动机更是牵强没有说服力(真正的平权电影,女上司也会想着强奸男下属,sex is about power but not gender)
商场与职场的尔虞我诈,但最终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且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似主角般这么幸运可以逆袭回天。
黛米摩尔,不解释呀。。。。
『补標』应景现在所谓的MeToo運動,一个现象演变成我们曾经特别熟悉的『运动』,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看来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伙的……如果换而言之女的人老珠黄开始说♂男的当年如何如何了,该有口莫辩了吧(非電影情节)【2021-1-3重新下载21:9截图再看】
啊,这个故事的设置尤其聪明(除了最后那个推动关键情节发展的扯谈的VR产品)。它颠倒了惯常的No Means No的身份模式:这回受害者变成了男性,而施害者变成了女性。于是,不但令故事有了亮点,更重要的是,这让男性观众的共情变得特别容易(这大概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了吧)。接着又借助男主的妻子、女秘书和女下属之口,道出了真实世界里更广泛存在的情境模式。最后,还不忘通过女律师的台词穿透表面的纷争,直指问题的核心:掌握了权力的女性也“能够”和男性一样滥用它,因为“Sexual harassment is not about sex. It is about power.”所以,如果只是受困于性别的滤镜而错失了滥权的真正本质,那确实称得上是一种肤浅的遗憾了。
94年看的话,很前沿时尚,连VR都出现了。今天看,就年代复古,黄金90年代。故事的连环套设计也是不错。评:3.6星。
这个片子之所以评价不高,一是因为故事弱了,二是因为黛米·摩尔在里面并没有什么尺度。也就是说这片子既无故事,亦无尺度,还无表演。
其实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黛咪摩尔很有夫妻相,道格拉斯噩梦中的小强爸爸太搞了
1、性骚扰的真谛不是性,而是权力。(艾小柯)2、本片的真谛不是性骚扰,而是尔虞我诈的商战。3、这部20年前电影中描述的虚拟现实技术,如今已渐入佳境。
★★★ 记不起02年还是03年在本港台还是明珠台看的,当时觉得好看,后来租碟又看过一次
women's war~~
片子挺揪心,看的同时总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如果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做何反应。
勉强及格。莱文森拍的四平八稳(布光还是明暗结合挺养眼的),但这个剧本内容还真是丰富啊,剧情主干是道格拉斯跟新上司、前女友摩尔的性骚扰官司,METOO里弄出来的那些职场性骚扰基本出不了本片的范畴,但性骚扰这个东西,基本就是双方坐在那儿讲故事,本质上是个打压敌人的道德工具,不过剧情设计道格拉斯找到了一份录音记录,有匆匆收场的嫌疑。在这场官司之上,是职场里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的示范,道格拉斯问摩尔“你有没有想过,这都是我的设计?”,片尾他打听新上司儿子的情况,不免让人怀疑又在策划新套路了。最后半小时有间谍电影的技巧,而那个VR资料库的设计又承载了科幻电影的元素(这可是94年啊),剧本的料堆得诚意满满,写人也到位,摩尔那个强词夺理、拿自己当大众代表的不要脸劲儿,真是职场一些人的真实嘴脸了
俏黛米专吃男下属,老麦克堪比柳下惠。捕寒蝉黄雀偏在后,权与钱总是性做媒。
生动的职场一课。道格拉斯和摩尔那时多青葱。
demi moore和douglas都献上了不错的表演,21年前的电影仍然能看说明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桃色机密》这个名字还算准确,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最奇怪的名字就是我看的那张碟上写的:《叛逆性骚扰》,简直是莫名其妙。
补标。大学的时候看过,不过没太大印象了,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发现和当前MeToo运动还挺有对应意味的。性骚扰不只局限于男性施加于女性,核心是权力,无关性别。那个类似VR的数据库现在看来很超前了。道格拉斯那几年演了不少这种欲望爆棚又被女性反制的片子~
黛米摩尔真是个神奇的妇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