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賬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門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山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山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圓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卭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爲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无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貞,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敂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排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别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别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彼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友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林芳兵和周洁二位贵妃都美。如果说非要分出什么不同来,周洁更加的妩媚艳丽,她的眼睛眼尾微微上挑,回眸间媚眼如丝,唇似樱红,尖尖的翘鼻更添风韵,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而林芳兵一见便是脸若银盆,眼似水杏,与周洁相比,更妙的是她的鼻子与下巴,鼻头圆润,鼻翼舒展,笑起来毫无攻击力,较周洁妩媚减一分,而端庄娇憨更添一分,从圆润的脸颊到下巴逐渐收窄,面白而不蠢,红唇微抿,整体来说可谓是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美哉,为之倾倒!哀哉,为之一大哭!
由“贵妃的衣柜”与本剧的乐舞入坑,以现在的习惯看老剧,会觉得过去的叙事节奏会觉得有些枯燥,同时,也会叹服制作精良、形神兼备,好喜欢编剧的处理。
剧终女性角色各有千秋,尤其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感情线的处理。林芳兵的贵妃,其可爱之处在于她的娇憨、聪慧、真与纯,会被她青春明媚的气息感染。这段剧情镜头语言与音乐结合,过程的一波三折,角色的情感波澜都展现得极为到位。
一、前情
皇帝55岁,经历丧妻杀子之痛,有点不愿面对现实。
高力士同情被废早逝的王皇后,苦于没有证据证明是武惠妃所为;心痛无辜被杀的三位皇子,金殿对质事件中又对惠妃党羽憋了一口恶气,慑于皇帝对惠妃的感情,只好忍耐。引荐寿王妃作为皇帝的新宠——既能最大程度地恶心死去的惠妃,又能转移皇帝的注意力,淡化丧妻的哀伤,忘记惠安宫,从而清算惠妃的党羽,为大贤大德的王皇后、无辜被杀的三个皇子出口恶气。
诱拐寿王妃的行动开始了……
二、诱拐
杨玉环生于成都,长于洛阳,因受武惠妃及其女咸宜公主赏识而成为寿王妃。
因其貌美,寿王夫妇婚后初见父皇,就吸引了唐明皇的注意——天下最善于体察圣意的惠妃、高力士都捕捉到了皇帝那一瞬间的异样。惠妃从善应对,将皇帝的注意力引到了立太子的期许——皇帝赐九龙玉杯,引出“满招损,谦受益”,像是回应,也像是预言——寿王李瑁、武惠妃,杨玉环,甚至也是皇帝与他辛苦建立的开元盛世的判言。
武惠妃陷害三皇子后难逃良心谴责,最终撒手人寰。已经清楚来龙去脉的皇帝陷于失去爱妻的悲痛、杀掉三子不能言说的悔恨中,郁郁寡欢。高力士想到了那个能歌善舞、妩媚活泼,更胜惠妃当年的寿王妃!
1.0见面
高力士先借舒缓心结之名,令咸宜公主与玉环为父皇排舞。
凌波夜舞,父皇想起了这个惊艳的小女子。
但此时,父皇顾念父子之情,满怀惠妃的思念,没动非分之想。
而杨玉环天真,并未多想。
2.0动心
高力士精准地把握了皇帝愿意与这小女子接触但顾及影响、宫中规矩的心理,默默铺垫
——由皇帝出家入道的妹妹玉真公主接洽,便宜的地点、合适的切入点,皇帝春心萌动,逐渐失控。杨玉环这个容易满足也没什么心机的小女子就在他们的精心设计下一步步沦陷:
她爱玩,音乐圈最顶尖的乐师、乐手,集聚各国出众的舞姬;
她喜欢音乐,小皇姑击鼓,皇帝赞美;
这些皇家给予她的快乐还是可以与寿王分享的快乐,接下来的新奇、极致的体验就不是寿王能给予的了:
她爱动,顶尖级的马球赛事贵宾席,天子亲自下场表演、示范;
御制曲谱大型编导现场;
华清池沐浴。
就在唐明皇策马挥杆的瞬间,杨玉环心动了。
虽然年老却天纵英明、神采飞扬的皇帝的倾慕表白,对比好静、软糯的寿王,华清池沐浴归来的杨玉环有了羞惭的心事。
对此一无所知的寿王诉说着思念,她轻抚丈夫的头发,说他像一个大孩子。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软糯的“大孩子”是敌不过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成熟男人”的,而引诱小姑娘上钩的过程与《蜗居》异曲同工:把小姑娘迷恋住的也不过是所欲所求无不满足称快的快意,而这快意也不过是老男人体验自己成功的过程。
3.0劳燕分飞
一步步接触下来,越是不方便得到越是想要——名分阻隔反而为“大唐天子无所不能”添了一把柴,令大唐天子的欲火烧得更旺。
完成了攻心计的皇帝,最后要破除的就是杨玉环寿王妃的名分。
玉真公主献策,皇帝迫不及待——以《孝经》暗示寿王不成,就由高力士通过咸宜公主对寿王直陈利害,迫使寿王不争,再对杨玉环打开天窗说亮话,被釜底抽薪的杨玉环也只好乖乖就范,离开寿王府,出家做道士,住进了设在宫中的道观。
至此,高力士一石三鸟,清理了武惠妃留下的惠安宫余党。
三、七月七日长生殿
逐渐奢靡的杨玉环、耽于享乐的唐明皇组成了cp。
享用了极致的舞服,大型乐舞汇演,速运鲜荔枝,看前夫与后娶的妻生儿育女,受封贵妃的杨玉环第一次思念前夫——宫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第二次想见前夫——帝王无情,君威难测,怎能不怀恋钟情她一人、两情缱绻、温润宽厚的寿王?
前夫匆忙逃去,二姐匆忙催促,贵妃回到了现实:一身都是陛下所赐,唯有发肤,受之父母。回到宫里抱着唐明皇痛哭失声,年迈的皇帝也是面露不忍。
从前无忧无虑、只管快活天真的贵妃开始有了忧愁,真切地认识到了她依附于皇帝的关系。而进入暮年的皇帝没有那么多精力了,治国靠的只是昔日的余威,贪恋温柔。
这就是七月七日长生殿恩爱缠绵的真相。
老剧的感情戏真是细腻,几个镜头,人物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加上配乐、镜头剪辑,明明白白又含蓄蕴藉。
没啰嗦一句,没有一个废镜头,清清楚楚又极有分寸,并不直露。
玉环的美、性格和情感变化表现得很到位。皇帝混账的同时,是能感受他的精明能干、作为的当权者的威严,不同时期、对不同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身材真好[狗头]
窥斑见豹,虽然今天看可能会觉得三十年前的老剧节奏有些拖沓,前面十几集“矛盾——爆发——解决——万民来朝”+文艺军政名人串烧推进,会觉得有些枯燥。同时仍会被人物造型、服装、发饰好美吸引——三十年后仍然觉得剧作精致,重要的女性角色各型各款,都有一定的辨识度,男性角色亦是,场景精致并且相当的生活化,人物立体、鲜活,当得起“经典”二字。
不必拿殷桃那部偶像言情式的《秘史》来比,这是那年代正经拍的正常水平剧。
李如平的高力士演的很好,还有娄际成的李林甫,郑榕的姚崇,王冰的宋璟都各得其妙
1990年
为林芳兵的杨贵妃开始看,林芳兵真的太美了,牡丹花一般!比现在的锥子脸好看不知道!!!丽妃也很美啊,不过我觉得剧情不太符合我的预期。
杨贵妃就应该是这样的雍容华贵、珠圆玉润吧,林芳兵是我心中最佳杨贵妃扮演者,刘威的李隆基也很好,还有李建群呢。
美工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他媽牛逼了,如果不是討厭宮廷戲我就打他個7星八星了~
通过这个也算了解了点历史
陪老妈看完了
太平公主斜晖中自刎,首集赵丽妃起舞,杨国忠伏诛的片段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看了这个,马上去翻上下五千年对着看各种细节,韦后之乱,姚崇灭蝗,口蜜腹剑之李林甫,开元盛世到天宝之乱,马嵬兵变。反观如今的毫无营养的宫斗穿越片,不会再带给孩子们触摸宏大历史的任何机会。
我只记得好多服饰华丽的女人使我爱上古代服饰!还有塑造了最经典最气质的杨贵妃!另外说下,唐朝人爱丰满匀称的女人胸大腰细退直!并不喜欢满身赘肉的胖女人!胖女人们不要想着穿越回去找安慰!
食堂里放,就“怀旧”了一把。到这个年纪再看,就觉得剧本身有一种命运的悲怆感:再繁华,也不过是曲终人散;唐明皇本人就好像是唐帝国,从最开始的励精图治年轻有为,到最后的盛极而衰年迈迟暮——这是王朝或个体,都逃不开的循环。临剧终,唐明皇悼念贵妃时那句“为什么男人的罪孽,非要女人来承担”,实在浸润着编剧的细腻和深刻。那时候的连续剧真是细致啊。刘威是好演员,不多说。林芳兵可能真的是我心中无法取代的杨玉环,我对盛唐女性之雍容华美的最早理解,就是透过她。这些演员、美术设计都十分了不起,非常感激!
x
盛世唐朝最好的写照,后来作品很少有如此大气者
重看。小时候果然只记得霓裳羽衣,酥胸玉臂。如今再看,唐式饮茶,唐人衣冠,诵诗意境,就像看文学作品。好美。
怀旧经典,拍的挺用心,林芳冰的杨贵妃演的很有韵味。
精致华美有内容的国产剧,那时候的选角真靠谱啊,每个美女都有一番风韵,杨贵妃尤其经典,现在看很感慨,中国不是没有才貌双绝的美女,为啥现在电视上出现的越来越可怕?
对剧中那些脸型饱满的盛唐美人过目难忘。林芳兵演的杨贵妃明艳而丰满,娇媚又纯真,十分经典。
林芳兵、周洁、李建群她们的衣饰乐舞,就值五颗星了
虽然服装和道具相对于大部分古装剧,是很努力去还原历史的,但是张说和张九龄都被一笔带过,而且里面的每个人之所以做他所做的事,仅仅是因为剧情需要硬套进史实里面,却完全看不出人物的人格,以及促成决策的环境和动机,镜头语言也没有很彻底地表达氛围,感觉像是史实在牵动一群会说话的尸体。
林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