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新闻引起了全网热议。
梵高的《向日葵》和莫奈的《干草堆》在博物馆内展览时,被一些环保激进分子泼上番茄酱、土豆泥等污渍。
他们宣称这么做是为了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引起大众对食物短缺、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
诚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行为却本末倒置。
以浪费粮食、破坏艺术品的方式来宣扬环保,本身就背离了环保的初衷,甚至还会让大众妖魔化对“环保人士”的看法。
真正的环保,绝不是哗众取宠的一句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地付诸实践。
有这样一群人,就默默地在环保事业上躬身笃行,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从海报就能看出,这是一部颇有年代感的电影。
它上映于2000年,不过当年上映的是69分钟的版本,更建议大家观看168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影片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受当时的设备和技术限制,影片的画质不佳,拍摄的风格也十分粗粝。
但是在豆瓣上,它却获得了9.5的高分,堪称国产纪录片的巅峰之作。
之所以获得如此高分,在于它震撼人心的真实。
此片讲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驻守在青藏高原的西部野牦牛队、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故事。
为了最大程度地呈现现实,导演彭辉历时4年跟踪拍摄,甚至还冒着随时可能被枪杀的生命危险。
影片中也记录下了最真实的执法场面——
一旦发现了猖獗的盗猎分子,巡逻的警察带头往前冲,导演就紧跟其后。
晃动的镜头,急促的步伐,骇人的枪声……拍摄工作的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当然,比摄影人员更危险的,是这群十年如一日驻守在高原的人们。
《平衡》的故事,就围绕着这群可可西里的守卫者展开。
在蒙语中,“可可西里”意为美丽的少女。它地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区之一。
因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它又被称为“生命禁区”。
在少有人涉足的可可西里,却是很多野生动物的天堂。
其中不乏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比如大家熟知的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就只在青藏高原地区才有。
藏羚羊的皮毛可以织成围巾,在黑市上可以卖出5000美金一条的天价。
这吸引了不少盗猎分子冒死前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进入可可西里疯狂捕杀藏羚羊。
在10年的时间里,以藏羚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数量,在可可西里减少了三分之二。
为了整治这个问题,1992年7月青海政府成立了治多县西部工委,来管理可可西里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野生动物和矿产资源。
西部工委的第一任书记叫杰桑·索南达杰,他上任后先后深入可可西里12次,严厉打击了一批又一批盗猎分子。
1994年1月,索南达杰最后一次出巡时与2个大的盗猎团伙相遇。
在押解犯罪分子途中,发生了枪战。
索南达杰一个人对付18名盗猎分子,身上负弹无数,最后壮烈牺牲。
当他的遗体第二天被发现时,已经被冰雪冻得僵硬,身边洒满了鲜血。
但他依旧保持着握手枪上膛的姿势,与犯罪分子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秒。
很多人都看过《可可西里》这部电影,其实影片中的主角日泰的原型就是索南达杰。
《可可西里》的导演陆川也是在看了《平衡》之后,才有灵感拍出了这部电影。
可以说这两部影片颇有渊源,且没有《平衡》就不会有《可可西里》。
在索南达杰死后,他的妹夫奇卡·扎巴多杰受其感染,也成为了一名环保卫士。
他主动请缨,从原来的工作地降职来到可可西里,成为了西部工委的下一任书记。
在藏族的传说里,野牦牛是温顺有灵性的动物,吃苦耐劳,不畏严寒。但是野牦牛也有自己的脾气,一旦利益或领地被侵犯,就会誓死反抗。
索南达杰秉持着这份精神,成立了一个“西部野牦牛”队,立志保护这片土地上的野生动物。
都说高原上的天气就像姑娘的心,始终变化无常。
要想在高原上展开工作,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恶劣的环境问题。
这里海拔高达五千多米,冬季室外温度低至零下四十多度。没有食物来源,没水没电。
他们搭了一个简易的住所,但依旧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
到了风雪天气,就连通讯都成问题,出去巡逻一不小心就会和大部队失联,甚至在冰雪覆盖的环境里丢掉生命。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
一顿饭当两顿吃,把剩菜剩饭放到第二天已是常事。
没有水的时候,就去喝泥坑里的积水。
有一次,一行人被困在烂泥潭里,想尽了办法车辆也无法往前行驶。
连续被困几天后,食物彻底断了,有人已经被饿得倒下。
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索南达杰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他亲自去打了一只藏羚羊作为补给,而他也一个人担下了这份责任。
食物和水源的匮乏尚且可以将就,但资金上的短缺却难以凑活。
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必须得解决住宿、用电、通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才能解决。
但是他们所在的是一个贫困县,就连大家的工资都发不起,更别提花钱来保护野生动物。
在得知这样的情况后,一些民间环保人士和环保组织也加入其中,想办法为他们给予各种帮助。
在大家的努力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终于建了起来,守护着这一方土地上的生灵。
有了社会各界的援助,以扎巴多杰为首的守护者更加卖命,与可可西里的盗猎分子顽强斗争。
1996年,他们破获一起大案,共查获了540多只被猎杀的藏羚羊。
这些被残忍杀害的尸体大多都是母羊,周围还环绕着刚生下来的小羊羔。
有些盗猎分子为了剥皮甚至直接把母羊的肚子划开,小羊羔就直接从肚子里露出来了。
这样的场景让扎巴多杰十分愤怒,他当场掏出枪把一名盗猎分子的腿打断。
说起来,扎巴多杰也是一名十分有血性的藏族汉子。
在藏族以放牧、狩猎为生的传统之下,他从小就跟着长辈学习打猎。
在他还没有枪高的时候,就已经在拿着枪打猎了。
他曾经有一次在野外遇到危险,一次打死了四只狗熊,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长大成人后,知道这是一种对生态的伤害,就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他坚定地成为了一名环保卫士,在可可西里这片土地上矢志不渝地奉献着自己。
在扎巴多杰的领导下,西部工委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出色,盗猎现象也越来越少。
他还四处去发表演讲,宣扬环保意识,同时为西部工委争取更多的利益。
他憧憬着能够把环保事业做得越来越好,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但现实却无比残酷——在扎巴多杰不计报酬地投身环保事业时,也为自己招来了一些灾祸。
1998年11月,在扎巴多杰去北京演讲回青海的第二天,他被枪击中头部身亡,死因成谜。
他和自己的姐夫索南达杰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环保事业,奉献给了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片名《平衡》,乍一看不明就里,其实有着很多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对纪录片《失衡生活》的致敬。
《失衡生活》是导演高佛雷·雷吉奥的“生命三部曲”之一,全片没有一个主角,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
但它却十分赤裸地展示了在岁月长河里,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
《平衡》中也出现了《失衡生活》中极具灵性的背景音乐,配以可可西里悠远辽阔的自然风光,让人对大自然充满敬畏。
《平衡》的第二层涵义,是扎巴多杰对环保事业的美好憧憬。
片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和扎巴多杰一样,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环保卫士。
保护生态环境是他们的毕生追求,为此他们可以克服物质和生理上的一切困难,像一株坚韧的野草扎根于此,不断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这让扎巴多杰十分愤懑。
他想要的“平衡”,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依旧没有到来。
《平衡》的第三层涵义,是影片对每一个观众敲响的警钟。
日出日落,潮涨潮退,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有其保持平衡的运转方式。
但随着人类行为的不断深入和扩张,对自然的不断索取和掠夺,把这份平衡逐渐打破。
越来越多的生物灭绝,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出现,这些都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平衡》这部影片的出现,既是为了纪念逝去的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也是为了提醒每一个观众保护自然环境。
在《失衡生活》的片尾,有一支来自古老种族霍皮人的歌谣:
“如果我们从土地中挖出珍宝,我们迎来的将是灾难。”
“净化日临近时,蛛网将在天空中来回飘荡。”
“一个盛着灰烬的容器可能会在某日从天而降,它能烧尽土地,蒸干海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言。
但如果我们不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也可能成为人类毁灭的悼词。
治多县的付出和得益是整个中国的,不能因此却吧义务简单附加于他们。政府责无旁贷。
細節:1.索南達傑死時的姿勢是射擊狀;2.在被困可可西裏腹地,隊員瀕死下,扎巴多杰親自射殺了一隻藏羚羊;3.扎巴多杰在北京做報告時,在場的某個官員在打瞌睡;4.農大的講座中,梁從誡暗示西部野牦牛隊因為缺少經費來源,出賣繳獲的藏羚羊皮;5.在京城某旅館,扎巴多杰對於官場與利益分配的欲言又止。
北京座谈会上那个说“由于咱们这种体制的很多特点,大家不说都明白” 的环保学者是梁从诫,确实没给他们老梁家丢脸
“我亲手打断了盗猎分子的腿”,“我亲手打了一只藏羚羊吃”。真实到可贵的纪录片。
由于咱们这种体制的很多特点,这个大家不说都明白!
不管多艰难,从来没有丧失勇气、乐观和热爱,墙面涂成红色,绘上五角星,国家没有给一分钱,建好了保护站第一时间是升旗,车队陷在无人区三天两夜,队员渴到喝泥水,当汽车终于从泥淖里出来的时候,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玩起了泥巴。为了追捕凶残的盗猎者,十几个人带着简陋的武器装备深入无人区几百公里。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却可以时刻面带微笑,高唱着熟悉的歌谣,他们在高原挨饿受冻,饱经风霜,却没有一句怨言,可可西里啊,你养育了忠诚勇敢的儿子,现在他们舍命来保护你。斑头雁在苍蓝的天空自由翱翔,万年积雪覆盖了千层峰峦,冷冽的寒风肆虐着高原,但是罪恶终有一天会得到惩戒,而你,奇卡·扎巴多杰,可可西里的英雄,回到母亲的怀抱,愿你的灵魂得到安息。
如果你之前没看过,第一次看完后你会震惊我的震惊,如果你看过却不忍心再看第二遍,你会愤怒我的愤怒,如果你反复看了三四遍,你只会心凉我的心凉/
一部极具品格和悲剧力量的纪录片,直接影响了陆川的《可可西里》。这独家的影像、独特的题材、独到的价值,触目惊心地呈现出来,而那些捍卫者的命运遭际,时时刻刻拷问着现实中的道德和法律。
【70分钟版本】体制不完善,问题始终不能解决。是谁说的好人一生平安
电影取名叫做平衡其实是反讽,在电影中随处充斥的都是不平衡,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极度的失衡,所以,平衡也成为了导演的追求和向往
很杯具的发现豆瓣这段所谓的“剧情介绍”出自我大学时候的一篇作业的节选。请问这个有版权么?
影片的拍摄环境极度恶劣,能够呈现出来的也就非常有限,但已经足以让我感到震撼和愤怒。影片远不如《可可西里》那么好看,但真实的冲击力却远胜之。影片的后半段,杨欣、梁从诫先后介入,揭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许多体制问题,尤其是那个官员瞌睡的镜头,让人无语并出离愤怒。向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致敬!
你爱这个国家有多深,你就恨这个国家有多深,至于理由,有的是不方便说,不敢说,甚至不用说你也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有的人在流油,有的人在流血,有的人在流泪。
是大学时候在宿舍坐床上拿本本看的。看到最后已经基本裹着被子全身颤抖了。怎么说。这是一部写实的片子,比可可西里更直接真是的反映了藏羚羊以及那些保护藏羚羊的人们的生活和处境。触及心灵,震颤灵魂。必须看!
自私图乐的腐心鬼
可可西里神圣的人们,为了生态的平衡,他们的生活无法平衡,心理无法平衡
“就个人和我的兄弟们来讲绝对是称职的!对得起后代子孙,对得起人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国界之分、党派之分,地区之分,更没有你我之分!”
强烈推荐!看完对自己的生活开始了新的审视,不公和不平衡处处都有,我们的只是皮毛。http://tv.sohu.com/20101028/n276677376.shtml
五星表示敬意。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还能够存活只能说明问题还没严重到让它消失的程度。最早看关于反盗猎的相关作品是《可可西里》 而这部更具有现实意义—个人的努力 良心与无良心无下限的禽兽 中央官僚机构的无能 腐败足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地方与中央的不协调关系。从非洲的血钻到青海高原的藏羚羊毛皮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荒谬绝伦的混账在欲望的驱使下消费这个它们不用为之负责的世界 在流动着肮脏血液的资本主义市场下 又有多少无辜的人在凭着一腔热血与良知在守卫着我们生态环境的最后的底线而牺牲?
群众一旦被发动起来 也許會有英雄 但更可能是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