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二季的剧情,全网搜索剧情内容想看看大家的评价,但除却一些自媒体博主的分析、安利外,那种对于剧情的分析贴寥寥无几…
在前些日子看完第一季,我就评价到:
实际的观看体验上来说,并没有豆瓣一水的五星好评那么夸张。
即便是流人 第一季,截止到现在也只有2.6万人标记看过,所以我不禁觉得这部剧属于是小部分人的狂欢,评分虚高的作品了…
而第二季的故事内容、框架,就犹如第一季一模一样。
前两集铺垫,第三集开始精彩起来,直到第五集你开始直呼“卧槽”,第六集结尾再给你留个悬念,让你开始期待起下一季的内容。
没有说这样的故事结构不好,但是实在是第一二集的内容也太难抓住观众了,要不是知道这个故事慢,我还没看到Harper死我就弃剧了。就连我亲口安利的朋友,都很难坚持看下去!
说实在的,这部剧的设定真的很好,可惜这部剧缺少了衔接的爽点,更像是不断聚气的“龟派气功”,一招毙命,但是却缺少前期的招式对决部分。
所以合理推测,能看完这部剧的观众都是喜欢这个调调的,而这也就是造就了它高达9.1分的评分,讨论的内容却寥寥无几的最大原因…
或许很多人想要打低分的人都没坚持看下去。
冷战时代是间谍们最辉煌的时代,顶尖高手们在两大阵营间刀口舔血,一不留神就有性命之虞。
帕特纳的死是卡丁斯基心中的一根刺,同理,斯塔西卧底的死也是兰姆心中的一根刺。
第二季就是两个昔日高手在二十年后的再次过招,到最后两人都解开了心结:卡丁斯基知道了帕特纳是怎么暴露的,兰姆也知道了到底是谁通风报信害死了自己的卧底,最后兰姆肯定了卡丁斯基是个厉害的对手,给他留了一发子弹作为最后的尊严。
最值得赞叹的,是卡丁斯基在被兰姆和老卡特用假情报暗算、失去上级信任后,居然用自己布局“蝉”这个事实打掩护,让MI5误以为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故意绑架英国特工又放跑,然后利用了英国人疑神疑鬼的心理把“蝉”的信息搞成坊间传说,然后再叛逃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的透一点让MI5觉得他也就是个满嘴跑火车没什么价值的叛逃特工。而对于FSB来说,“蝉”只是卡丁斯基个人的布局,在他叛逃以后很可能被认为只是卡丁斯基拿来骗经费的幌子,这点其实卡丁斯基自己亲口跟兰姆说过。
撒谎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这种:说真话,没人相信。
某种意义上,第二季是卡丁斯基的个人复仇,FSB铲除寡头只是勾起了他二十年前心中的刺,他亲自布局了引兰姆上钩一是为了报复当年帕特纳的死,二是为了弄清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结果是苦涩的:出错的其实是兰姆,但敏锐的兰姆立刻就知道是谁通风报信的,然后将计就计用假情报整了卡丁斯基,然后除掉帕特纳为卧底报仇。
随着冷战的结束,原本大放异彩的间谍们老去了,兰姆自我放逐,卡丁斯基用叛逃来隐姓埋名,时局掌握在虫豸政客和勾兑官僚手里,凡事但求甩锅却能身居高位,老间谍们的生死相博也只能是一曲动人的挽歌了。
在我们印象中,间谍这份工作薪酬很高,除了固薪以外,他们似乎有无限额度可以报销:出门必有豪车或飞机,时刻配备最先进的精密武器,随时给美女送钻石,当然他们也可以随随便便撞毁豪车和飞机,随随便便扔掉精密武器,随随便便杀掉美女。他们还有各种技能傍身、忠心可靠的同事们:IT必然可以黑进任何尖端系统,伙伴必然可以在你被敌人枪指的时刻找到并拯救你,上司把你当兄弟,组织把你当孤胆救星。
多么美好。久而久之我们似乎都忘了,再风光的工作,它首先也是一份工作,它也有它的职场和规则,它也有活生生、充满人性弱点的领导与同事,无论你是总统内阁和车间流水工。slow horses打动我的是那份“真实”。
一份工应该有男有女。
伊森、伯恩、杰克,孤胆英雄们大多都是男性,而女性间谍大多以搞笑喜剧片的形式出现,再或者是男性视角影片里偶尔出现的配角,她们形象单一且程式化,美艳冷峻是首要,同时需要不输男性的打斗搏击技术,必杀技通常是利用女性优势,这是她们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即使影片不吝笔墨强调她们是如何与众不同、聪明机灵。现在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了一些婀娜的身影?
slow horses里没有这样的身影,不仅没有,贯穿两季的Standish甚至是位上了年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女性;除了Standish,Louisa、Sid都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女间谍形象:Louisa是位黑人女性,身材长相谈不上美艳(或者说影片无意强调她的外在形象),不擅社交,也就和同办公室的、性格黏糊软弱的男同事谈谈恋爱;Sid清纯可人,可是导演让她穿的和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女同事差不多,宽松的针织衫,普通的T恤,朴素的脸庞,我甚至没有认出她是《头号玩家》里的女主。
不仅形象非传统,她们工作的方式也很“非传统”:第一季里的Standish通过一个技巧的电话,拿到了绑架团伙的车牌,让年轻傲慢的IT同事侧目;和老Lamb配合车里掏枪,抵着Duffy的脑袋成功逃脱;第二季被Krymov嘲笑是个办公室文员,却通过棋术获取有用情报。没有依靠女性优势,靠的都是勇气、胆识和多年的经验与智慧,换而言之靠的是头脑。
一份工应该有日常的细节。
间谍的日常工作不应该是天天追飞机、撞豪车的,他和我们任何一份普通的工作一样,都得从基础做起:盯梢、跟踪、翻垃圾、过滤监控,总要有足够大基数的人,广撒网去获取一手情报信息,才有关键时刻的追飞机撞豪车,而且不起眼的基础的跟踪、翻垃圾要做出成绩也需要训练和经验。
办公室里有人领任务来分配,间谍的每项外勤任务也是要批预算、日常也要有人贴费用报销的。有人24小时待机,就有像slow horses一样朝九晚五的日常办公室。间谍会放屁,会蹩脚地用筷子吃便宜的路边中餐馆,会搞办公室恋爱,被上司看穿了后无情地嘲笑。
我喜欢那些old school的细节,River跟极端分子记者,对方兜兜转转以为甩掉了他,镜头一转却是“我预判到了你的预判”;Min以卵击石般骑着单车追俄国人,没有给观众一个神奇特工的结果,而是符合常识的跟丢了;River兢兢业业地翻着垃圾,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吐出来。平凡的事件之间就是生活本身。
一份工应该有职场的生态。
职场难免勾心斗角,间谍又怎可例外。大片里间谍们只需要做一些波澜起伏的大事儿,即使是官僚的上层通常也只存在于主人公的对话中,他们的唯一作用就是逼迫主角走上英雄的道路。
但是在slow horses里,我们熟悉的那些普通职场在这里一样可以被找到:总部大概率是甩锅的,功劳要归自己,过失想尽办法丢给下属单位,预算总部要卡,可是对下级单位的指标要求毫不含糊;同事有像Ho那样嘴欠的,请他协助帮忙工作,他问你为啥要帮你呢我有啥好处;每个单位也都有像Min那样的老好人,看起来怯懦黏糊无功无过,甚至一生也没有任何壮阔的建树,只有不断的理由、借口和失误,每个人都不想成为他;如果能碰到一个像Standish那样的前辈,疏离淡薄,却是团队的主心骨,那将是每个人的幸事;如果不幸遇到Spider这种谄媚、自大虚荣的同事,恐怕每个人都躲避不及,轻则像River被陷害流放,重则如MI5遭遇业务重创。
只是大概率我们碰不到像Lamb那样的老板了,即使你是loser,你也是他的loser,谁不希望有个毒舌可是会把下属名字想办法贴在功勋墙上的老板呢?他是业界传奇,行业翘楚,是你想跳槽都会被新东家打听的神秘大佬,对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改观,这种转变后的情感是深刻难以磨灭的。只是太过个性的老板也不是每个员工可以承受的,这大概是间谍这个职业特殊的地方。
所以,我们为什么喜欢slow horses?
因为打这份工,真实。
冷战,顶级间谍的战场,说错一个字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反过来说,在顶级间谍心里,到底哪个错误带来了致命失败,即便蛰伏多年依然是心里那根刺。
所以,在第一季对帕特纳死因的不明不白也变成了观众心里的一根刺:到底谁是鼹鼠?帕特纳?狗爹?老卡特?抑或大家蛇鼠一窝?
第二季用最后一集的篇幅把两个老家伙心中的刺都拔了出来,卡丁斯基饮弹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平静的,这么多年来他终于知道帕特纳的死因了,也终于知道是谁利用帕特纳反制了自己造成自己的叛逃。狗爹也终于明白自己对阵的高手到底是谁,当年又是用了怎样的手段潜伏下来隐忍了二十年。
很神奇的是,卡丁斯基在被狗爹和老卡特算计了以后,居然冒险用事实给自己做了个局,故意吐露“蝉”这种云里雾里的事情 让自己被当做没什么干货的叛逃小虾米安然潜伏下来。有人会怀疑难道“蝉”这么大的项目居然克格勃/联邦安全局居然毫无察觉?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荒谬,即便是特工出身的普京,发动战争以前也不知道手下的情报部门居然私吞预算没有把乌克兰的军头们收买过来。从这点来看,“蝉”到底是卡丁斯基私吞预算还是真的布局,上面也不知道,而随着卡丁斯基叛逃,fsb也许真的认为就是个腐败特工虚报项目的事情。
如题,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下等马已经身败名裂,没有自我。
放下自我,如实存在,没有自大的包袱。当特工就是得活命不是吗?最后卡丁斯基不也死了吗?原来他干了那么多年的卧底,从前苏联逃到英国来控制的这里军情五处的局长,控制了在一开始杀死的酗酒笨蛋,最后还想嘲笑下等马,说我只是想在你们专业上侮辱你们。下等马笑着说,我们每一个人早就在专业上被侮辱了。
我也笑了,这就是身败名裂的好处。随时可以扬起头,说一句up yours 去你的。
记得大家刚进下等马的办公室时,就像刚进牢房互相探问坐牢的原因。有的人是因为被陷害,就是我们最帅的大帅哥,有的人因为赌博,有的人因为酗酒,有的人因为冷战陈年旧账,有的人因为太优秀在局里容不下他。
有思想包袱有自大倾向的人都会像傻X一样。比如一头金发穿着西装的韦伯,总想装酷,他还不够老卵啊。而我们的下等马呢,他在最后一集自己陈述说我一个月只刷两次牙,而且放屁很臭,长时间不散。充分享受痞子的红利
万物皆内卷,吾志早退休。
想要尽快退休的不止我们,我们的狗爹,加里·奥德曼,也把退休提上日程了。
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狗爹坦然表示,除了演戏,他还有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想做。而且,明年(2023年)狗爹就将迎来自己的65岁。对于他来说,70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可不想80岁了还在疲于奔命。”
Apple TV+的《流人》可能会成为狗爹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部剧。
为了早日退休,狗爹甚至扬言希望自己的角色早日领上盒饭,“我很荣幸能扮演杰克逊·兰姆(他在《流人》中的角色),但最好他能快点挂掉。”
不过,制片方显然不想早早放过他,Apple TV在《流人》第二季还未开播时,就早早的续订了该剧的第三季和第四季。
计划中,第四季就是最终季,预计2024年播出。
这之后,狗爹并没有更多的影视剧计划了。
不过,以《流人》中杰克逊·兰姆的身份,来谢幕全世界的观众,天天表示,十分知足。
《流人》第二季
Slow Horses
第二季 | 共6集
《流人》首季上线于去年4月份,是Apple TV+的大手笔制作。
全都是神仙阵容,明星顶流。
我们的狗爹加里·奥德曼,压轴全场,他可是《哈利·波特》中的“狗爹”小天狼星、《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斯坦斯菲尔德、《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中的戈登警探还是《至暗时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奥斯卡千面影帝,拥有整容般的演技,实力派老戏骨,有他在,整部剧都稳了。
此外,年轻一代中,还有90后演员杰克·劳登,国内观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邓。
凭借着2017年的《敦刻尔克》,老邓一举成名,被观众熟知,后来还和《小妇人》主演茜尔莎·罗南谈起了恋爱。
除此之外,还有女神级别老戏骨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简称KTS,代表作《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英国病人》、《至暗时刻》;《权游》中大教主乔纳森·普雷斯,戏份不多,但是,总能拿捏的死死的。
老戏骨强强联合+颜值顶流来助阵,和其他剧相比,《流人》在阵容上就已经先胜一筹了。
但是,让《流人》稳操胜券的,还得是内容。
《流人》改编自Mick Herron的同名系列小说,故事围绕着军情五处内一个不受待见的特务组斯劳部门。和总部相比,斯劳部门穷酸破烂,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都是曾犯下重大过错才被总部流放至此。
剧名《流人》便取其意,被流放的人。
而狗爹扮演的角色,便是斯劳部门的老大杰克逊·兰姆。
在特工圈,杰克逊·兰姆早已经臭名昭著,他放荡不羁,不修边幅,吃喝拉撒睡全在办公室,连袜子都是双双破洞的,头发油腻到丝丝缕缕都紧贴头皮,隔着屏幕都能闻见那股酸臭味。
而且,杰克逊·兰姆十分爱吃,这两季来,编剧已经为我们展现了杰克逊·兰姆吃薯条、面条、薯片、糖果等等等等场面,每次都会特写杰克逊·兰姆吃完直接用裤子擦手的场面。
作为部门老大,杰克逊·兰姆对待手下,也是十分的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就是家常便饭,恶语相向也是三天两头。
比如新来的手下瑞弗,老邓扮演,因为在执行任务时犯下简单愚蠢的错误,但是River姥爷曾在总部任重要职位,所以,总部没有开除他,而是将他流放到了斯劳部门。
兰姆对年轻的瑞弗也是毫不客气,什么信息都不告知,给他下达了的任务,就是每天去翻垃圾。
对于瑞弗曾经任务失败的过去,更是每日必提,变着花样刺激、贬低、嘲笑着这个年轻人。
瑞弗也是憋着一大口气,想要建功立业,重回总部。
在《流人》第二季中,兰姆也是刻薄依旧,面对雄心壮志的瑞弗,直接竖起中指,扬言不会给他指派任何激动人心的任务。
而且,作为老大,兰姆从来都喊不对自己手下的名字。
偶尔夸奖自己的手下时,也是十分勉强,“雪比,只是半个废物,不像其他人都是彻底的废物。"
当然,他的员工们也是一盘散沙,各有打算,要么在办公室争地盘,要么就开始瞒着上次参加工作面试了。他们都知道,斯劳部门不是未来。
但,斯劳部门总能遇到非同寻常的大案子。
一个前俄罗斯特工在大巴上猝死,所有人都认为他死于心脏病,但是,兰姆不这么认为。
因为,兰姆在死者的手机上看到了一个单词,蝉cicada。
这场谋杀如何发生?凶手是谁?斯劳部门的员工们开始分头查找线索。
瑞弗当然也是尽心尽力,从演苦情戏,到找到嫌疑人搭乘的出租车司机,再到被出租车司机屡次骗钱,再到识破出租车司机的技俩,最终,在智力与武力兼施的情况下,他获得嫌疑人号码,知晓嫌疑人离开地。
查到重要线索的他,在兰姆的面前得意洋洋,但兰姆直接一盆凉水就泼了下来。
“他知道会有人来查他,或者他想要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行踪。因为如果你这么快就发现了他的行踪,那一定掩盖的不好。”
本以为兰姆又开启了嘲讽手下的节奏,可谁知,他的话,到最后竟然句句成真。
对于他来说,找出对方为什么布下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入陷阱。
所以,兰姆直接把大脑简单的瑞弗安排在了虎口獠牙处,而瑞弗还不自知。
看似是坑员工,实际上就是坑员工,其实,兰姆的感情从不外露,对内,他狂虐手下,对外,他强势护犊子。
《流人》第二季大结局以一场葬礼结束,也让那些被压制了许久的的情感,喷涌而出,无数观众泪流满面的刷完最后这一部分。
而且,最终季第六集,上线于2022年末的最后一天。
不少的观众,也是在这部剧的陪伴下完成了跨年,怕是都感触颇深。
除此以外,《流人》在豆瓣的全球口碑剧集榜中连续霸榜5周,从首播到剧终,都拥有国内大批观众的始终追随,目前豆瓣万人评价,9.1分。
在IMDb中,《流人》第二季全集都在8分上,后两集均获得了8.8分,这个分数直接甩出其他剧一大截,可以说是近期很抗打的超优质剧集了,说它是神作也不过分。
乍一看平平无奇,实则大有文章 ,神乎其神。
剧本扎实,不流于表面;支线众多,繁中有序。
这种剧,如果你能沉下心来,那就真的是不刷不快呢。
牛逼!其实Lamb是换壳的the Nan by Catherine Tate,说话搞笑的一匹,笑点还很密集,真的牛逼。年度台词:can you fly me!!总的来说这季全员外勤看得很爽,女一女二也足够牛逼,象棋,消防阶梯爬42楼与骑摩托赶train一样肾上腺素飙升
特工也是打工人。作品风格往往受创作环境影响,因此“流人”特工必然诞生于白天打工、半夜赶稿的米克·埃隆笔下,拉姆和埃隆是一人。写诗出身的埃隆读着经典间谍小说长大,写过些无人问津的随大流作品,且因往返伦敦和牛津的通勤耗时,以至平均每晚只能敲300多词。编辑就业歧视和非法解雇相关法律资讯的本职工作成为埃隆的灵感,于是他把含自己在内的可怜打工人故事装进了军情五处这只旧瓶。杰森·伯恩处境再差也是飙车撩妹、游历全球的硬汉,而“流人”特工就是一堆被挤公车、还房贷等生活琐碎吞噬,事业又中道崩殂的打工人。但他们正接受着兰姆的洗礼,高脂高糖、臃肿身躯的他,带着千禧奶油特工所无视的在冷战柏林墙下练就的狡诈,从容应对着战后反恐时代,正如埃隆用伦敦背街砖瓦构筑的谍战英诗,阻击着弗吉尼亚那群滥用高科技缩写词的兰利牛仔。
戴眼镜的杰克·劳登作为卧底帅过头了,过分
那面条看起来不太好吃
事实证明俄国人的名字是阻碍信息传递的一大bug
lowden+o'connell会更辣吗
老邓的鼻子和手机的搏斗是我的全剧最佳!这一季是冷战ptsd主题,还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同事复仇,这种动机太古典了。
我的精神鸦片
我就想说,中文翻译成《驽马》就这么难吗??撇开傻缺流人翻译不谈,这一季的剧情相对直观爽朗。另外片中“蝉”这个梗在英国谍报剧中出现过很多次,可想而知当年对MI5来讲苏联光头们有多惊悚。
剧情无可挑剔,就是为什么Jack Lowden长得越来越像Simon Pegg………
摄影上比第一季还屌
比第一季好看,最后一集尤其好。Lamb用尖酸刻薄的外壳掩盖内心的有情有义,最后一集展现得再明显不过了。Charles Partner死后的荣光和Spider Webb(他怎么还没死!)在局里的得势让流人们的牺牲和失意更加显得不值得。P.S. 本季最佳金句:My team has already professionally humiliated themselves. That's why they're my team.
实在是太棒了,兰姆的毒舌和慢马社员的嘴炮互怼看的不要太爽。看到第三集感觉这剧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的精彩,就像吃美食一样美味
那些插科打的台词写得愈发炉火纯青,且贴合人物性格。只是像第一季一样,仍然觉得肥皂剧感浓郁,并不是把侦探写得落魄都能塑造出马修·斯卡德,所以也不是把特工写得落魄就能氤氲出别样情绪。这剧底色里依然不是作者性的,而是商业性的。
看来老邓也是凭本事进的斯劳部门
river这班上的.. 姥爷的退休金都要赔进去了
感觉比第一季要好,流人特工吊打克格勃
太好了,我又可以深陷Jack Lowden的美貌了。
费那么大劲就为了那一袋子钻石,俄罗斯人确实够穷的。前几集确实精彩,但整体看下来不如第一季,为了oldman的演技加一星吧。
下一季务必给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