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样的滑稽和无厘头,但比第一部更主旋律,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每个主角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像片中的瞬一样,不那么聪明的我们或都曾埋头苦读,朝着向往的殿堂冲刺,但进入那座黄金庙宇之后却发现里面的知识甚至还不如一次偶尔的经历来得醍醐灌顶。 像片中的琢磨和Bon一样,在小城小镇长大的我们或都有着出去闯荡的想法,去开拓眼界增长阅历,希望取得一番成绩尔后载誉而归,但梦想,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也有很多的我们与片中的春相似,害羞到近乎自卑,因为别人的一个举手之劳而感恩戴德,单纯得近乎傻气,担心拒绝会伤了别人的心所以很少说不,这般的敏感而谨小慎微却往往把自己逼到小角落无路可退。 更多的我们是忠,学生时代看到了父母辈的种种社会气感到不屑,立志一定不能成为那样的人,毕业后为了生活,甚至是生存,不得不沾染上那些曾经深恶痛绝的“风俗”。很少有人能在“出走半生”后,“归来仍是少年”,而电影中才三年光景。 很想说,也许奋斗了很久才发现追逐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何不像瞬一样适时的调转方向,梦想不一定要宏大但须得是自己想起来会笑的东西。但是谈何容易,就像是临毕业才发现专业选错了,转行又有点不舍。 很想说,父母亲朋并不会因为你在外混得不怎么样而耻笑你,所以累了失败了也没关系,告诉他们你想家了,而不必像Bon一样变着法儿的伪造自己活的很好的假象,死要面子只会活受罪。但内心总憋着一股叫不甘心的气啊,有些坦诚只是想想都觉得会像裸奔一样难受,所以宁愿做只鸵鸟。 很想说,你要自信点,刚毅一点,虽不说像上一部的忠一样肆意洒脱到自我膨胀,至少也不要软弱如片中的春。但有时候真正做到是比下决心还难的事,往往临到状况了大脑却出现空白,秒被打回原形。 生活是高于戏剧且更为复杂的。 所以,电影虽一针见血,但导演还是比较仁慈,他给拆迁事件留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也给每个主角铺垫了还不错的未来。 但电影还是发人深省的,如主角们各自的生活轨迹,即使是平凡的针织、厨房打杂、卖场销售的工作也会卖力做到最好,积极且励志,如琢磨爸的那句话,“闷闷不乐的过日子跟死了没两样,不管怎样都开心点过吧”,刻意却也实在。 没有所谓的“被岁月温柔相待”,这是成年以前、在应试教育中就感受过的道理。生活的艰难没有针对性,但经验告诉我们,经历艰难后的所得确实更能带给我们快乐,想想每次月考后的周六,总是比寒暑假期间的周六要来得更让人兴奋。 所以,即使生活会把你千锤万凿,依然还是要砥砺前行,梦想虽然遥远,还是要做,前路虽然坎坷,还是要爬。每个阶段的小成功虽然不能甘之如蜜但也会把你从100%的黑巧中拉出来,感受到那么一丝丝的甜。 出走半生,不求你归来依旧少年,但愿仍然热血吧。
不得不说日本人拍青春真的有一手,荒诞又无厘头的讲述没来头的热血,找不到逻辑却又合理地认为这一切不需要道理。第一部通过瞬单人视角却能做到群像氛围渲染的顶峰,第二部刻意把戏份平摊开来反而失去了那种效果。
这一部我全部的感动都是鸭川忠带来的,鸭川忠这个角色两部的成长真的踩在我心里……第一部的金发大蠢蛋不良少年把这就是男人的青春这样的教条刻在骨子里,有着四个比起自己来更正常的朋友,明明是说:“绝对不要变成船上的大人。”说的最大声的,却是第一个背负着责任而被迫成为船上的大人的。
明明自己还是一个小孩,意外结婚有了孩子,金发飞机头梳下来,开始世俗的长大。
一次流泪是忠为了工作不得不上船应酬被挚友看见,却无法冲出去和朋友解释不得已只能戴上领带继续装傻。二次流泪是忠对着妻子说:“请等着我这个大笨蛋吧。”……忠累的不行脱掉西装抱着妻儿,光着上半身说自己要去新宿了等等等等……结合樱井翔本身的经历,仿佛是樱井翔把自己的一半割给了鸭川忠。
我老公的角色是最平面化的,成长的一切都交代的很草率,好浪费21岁的美颜。。。。
今天收拾以前的书,发现了一本小学毕业时候DIY的一个纪念册,朋友们的签名看着名字已经记不得他长什么样子了。上面写的话,什么「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我最喜欢谁谁谁了」等等。可到了今天,要不是翻出来这个本子,可能我平时都根本不会想起这些事情。那时候给我写下「我们永远是好朋友」的那位朋友,我们可能七八年没有联系了吧。当时的那句承诺,早已烟消云散了吧。
或许在小学时,我们很要好,一起许下承诺我们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可是长大了,才发现,这世上哪有永远。小时候的我还憧憬着长大当老师医生,但这两个职业却是我长大后最不想从事的两个职业。小时候的我最讨厌说话不算话的大人,长大后自己也变成了说话不算话的大人,大人世界里的一些变数真的不受控制。
很羡慕电影里的五个人,以前我们约定好绝对不要成为那样的大人,后来你迫于生活压力变成了那样的大人,但是我们还是愿意接受那样的你。以前我们约定好要守护好那个地方,后来大家都想要妥协了,只有你一个人傻乎乎声嘶力竭的不愿妥协,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帮助守护那样的你。在生活中,我们都离小时候幻想的自己越来越远,但是我们还是想拼命的守护着那原有的对自己的一点点期待,在拼命的努力着不要离那个自己太远。
最后,感谢五子在我最困难的一年出现,成为我的加油站,让我可以在油量不足的时候及时补充,让我可以继续咬紧牙关向着我想成为的大人那个方向不断努力。
# 生活艰难,但是快乐。 生活艰难,所以快乐。 生活艰难,也许快乐。 终于补完了⭐系列 人生是一场难以忘怀、无法重来的旅程,十几岁的我们,二十岁的我们,三十岁的我们。小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要成为那样的人,长大后的我们还是置身其中了,真是无奈啊,人生。 “一个人为何而去,远比为何而活更重要”+“生存就是要背负责任,要么感受它的价值,要么感受到他的艰辛。”不良的少年也有了妻儿,那些过往的不羁藏在心里,还是放下了飞机头穿上了西装,奔波在各种笑脸奉承之中。少年还是在努力追寻,即使三十岁,也依旧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滑板随着风消散了哦(笑),成长为背着吉他环游世界传递着爱的男人了哦。兜兜转转还是可丽饼 在支撑着呐。从小到大都傻乎乎的,努力的工作着为了家庭,隐忍着的胡子(笑)。人生啊,就是这样吧,只有回望的时候才会有,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没有不甘心,因为当下做的就是最好的。 呐,闷闷不乐的活着跟死了没什么两样,所以要一直保持笑容!朋友是最宝贵的财富,要信任,要依赖,要珍惜相遇,铭记离别。 2002-2014 是时间跨度很长的三部日影啊。记录了成长,记录了难得的相遇。
单从影片来看,忠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最丰满的,相较于其他人,他所拥有的‘矛盾’更多,为了生活不断妥协,不良脱下特攻服穿上西装,放下骄傲为了养家。但是朋友有困难还是穿上特攻服去营救之类的情节,当然是戏剧效果,带着诙谐色彩,但还是人物心底的隐藏情感很好的表露出来,还是义气的义无反顾的。
瞬君的话,因为是叶子演的所以看的格外认真。本身角色自身没有太大的感触,可圈可点的是瞬身上的不会放弃的精神,但是常常会在人生选择上犹豫不决,彷徨迷失这一点上,瞬这个角色很好的诠释了出来。是不同于其他四人的,他更贴近于二十代的人的内心想法。
塑造的人物,很多样化,本身作为一部阿拉希卖萌剧来讲,导演新奇的拍摄手法,以及有趣的情节镜头都是值得观看的。是部可以从影片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人的影片。 啊,当然,十几年前的审美造型以及画质可以劝退了2333
被樱井萌到
生活在继续,就会有不间断的意外和勇气
领导里面角色最有爱
纯少年、友情、音乐、热血TAT
这就是青春吧。。
我不喜歡這種騙人的勵志故事。
二狗子你很适合ROCK造型啊
一步一步 走在路上,这条路将往何方。思考着这样的道路,如果遇见了阻碍,只要翻越墙壁就好。从来没有 无法回头的道路,今天也要继续前进。……满怀不安的我在这里,哭哭啼啼的你在这里,尽管如此无论何时都在身边。如果赶上了暴雨,只要在树荫下避雨就好,从来不与 任何人相似,与你一同继续前进。—— Life is hard 所以Happy。这个微妙的差别,其实还是很重大的。
翔哥流眼泪那会我都快顶不住了 TAT 这剧看的我十分的想爬墙啊 狗爷我对不起你 TAT 那会的翔哥脸不是特别六边形 肩没特别溜 手指还特别好看 YAY 爷 你也好看【喂】
2004-03-01不行啊,我看到井之原就想笑啊
二狗……
真澄好像宋丹丹
勉强及格。在我看过的电影里,这可能是最像漫改的非漫改电影,频频定帧+涂鸦的方式讲故事,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像卡通人物,此外还有些考不上青山学院就去学编织(貌似是个谐音梗)、沉溺中年妇女爱恋的大野智、从平淡家庭生活里重燃不良魂的樱井翔……这些设计中二又热血,还有从头到尾不知从哪冒出来以及对主线剧情有什么推动作用的二宫和也,玩玩闹闹就把片子拍出来了。至于不良开发商安插手下煽动居民闹事以便坐收渔利的主线,虽然展现的挺随意,但这件事本身,还是能给这个贪恋懵懂青春的故事增添一抹沉重的底色。樱井翔和松本润的角色写的更立体一些,为了家人去陪客户笑脸,或是因忘却了友情而不能实现追逐的料理之道——这样的人物,多多少少是今日的你我,藉由这部片子,我想起了少年时的那些伙伴,能实现这一点,本片也算没白拍了
为什么觉得没有1好看呢╮( ̄▽ ̄")╭ 因为1是我现在的生活这个是我以后的生活吧!他们也太励志了点呢!
堤幸彦好棒 阿拉希赛高!!!
青春就是要无厘头
!!!!!!!!!!!!!!!!!!!
(121127)
life is hard だからhappy~
终于明白为什么nino被问到最喜欢的自己出演的作品时,选择了Pikanchi系列。重要的大概不是未来会不会变成之前鄙夷的那样的大人,而是变成那样的大人后还能否找回从前的自己。待我们下次重聚的时候,再来做些轰轰烈烈的事情吧!PS.堤导的世界观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