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可能是类似于轻音,事实上和轻音确实有重合的地方,日常,轻松,女高中生,乐队种种元素和轻音一样,但我始终不愿意把它和轻音划上等号,亦或是轻音的精神续作。 我觉得,在日常之外,孤独摇滚的主线或者说是剧情发展——成长,更加明显一点。有波奇酱从成熟芒果到后面发生意外也能继续演出的蜕变,有喜多从不会弹吉他到后来独当一面的进步。日常让人感到温馨,成长亦让人喜悦。我觉得孤独摇滚在变化的成长和不变的日常之间结合的很好。 此外本番对社恐人士的心里刻画的很到位,尤其是那种竭尽全力想要被人搭话,但最终无人问津的失落;无法拒绝他人,到了嘴边也只是“嗯,好的”的违心答应,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反而很生动
孤独摇滚另一个特点是别出心裁的演出。与其他轻松的轻百通过卖萌制造笑点不同,孤独摇滚用一些非常新颖的演出,抽象意识流,3d模型,实景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了欢乐。虽然很怀疑制作组的精神状态(bushi),但其中满满的厨力还是很让人感动。 总而言之,孤独摇滚喜欢的人会很喜欢,因为它从种种意义上都称得上是制作精良,但可能对于对这类题材不感兴趣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吹过了。借用著名贝斯手涼小姐的一句话,就是
孤独摇滚特别特别特别好看社恐们可以看看,每个片段都戳中我这个资深社恐的心,简直是我的翻版,现实中我连食堂都不敢去(太多人了)每次都麻烦同桌帮忙带饭。一般人走路都是挑近的路线走的,而我是挑人少的路线走。我也会在跟不熟的人说话时声音发抖脸红(不分雌雄都会脸红)。一次在班里做中考前放松小游戏轮到我时全班都看着我,我想保持微笑但脸部肌肉太僵硬就开始自己抽搐抖起来了(不堪回首的黑历史)。我也会因为第二天要当众讲话(做课前分享、演讲啥的)前一天洗冷水澡吹空调拼命想感冒发烧躲过去。我想过看心理医生,但是因为要和医生交流害怕就没去,也想过紫砂,这样的人生太窝囊了。总体来说这部番特别真实,心理描写也完全符合社恐的特征,不过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好友会帮助你克服社恐,只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编:动画将原作提升到了很高的一个层次。以音乐为主题的漫画,没法100%发挥出这种主题的潜能。
二编:怎么说呢,一切都太套路化了,虽然相比之前的音乐番来说确实有些不同,作者比较着重从社恐这一点切入,但也仅仅如此了。如果从神作的标准来看的话,感觉还是差了一些东西。 没有考虑恋爱问题,成长方面也不复杂深入,作者有意避开现实中很多复杂的因素,对于创作来说,就只用紧紧盯着日常、个性、成长、搞笑这几个方面就行,其他完全不考虑,这样就很容易想出该怎么作画,但丢掉了复杂性这一点,就注定了它不会产出比较有深度的内容。 孤独摇滚从哪方面看都很优秀,但也仅此而已了。没有太多比较有令人瞩目的创新,也没法达到艺术级动画的高度。它很完美的迎合了工作繁忙、学习劳累的社畜学生想要看的内容。 再精简成一句话概括,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作品。 不够摇滚的摇滚漫。 三编:也许正是因为现代人太缺少精神生活,孤独摇滚的魅力才那么大吧。
还是新番的时候网上口碑很好。第一次去看的时候不是很感兴趣,第一集看了一点就没再看了。
但第二次准备当消遣番看的时候却觉得超好看(EVA,灵能都是我最初准备当消遣凡番看的,结果直接爱上😂)两天时间就看完了12集。故事讲述了四个女孩子相遇并组成乐团的故事。对其中作词作曲练习没有特别的描写。所以乍一看上去是很开心轻松的女孩子们快乐的组乐队演唱自己原创曲的青春校园故事,但细想练习创作演唱,搬设备等等其实是很麻烦的一个过程,不由心生敬佩。
由芳文社担任创作,还是老样子,少女味满满,全都是女孩子,没有狗屁男主。这样的世界瞬间温馨了不少,看过很多芳文社的作品,真的厉害👍🏻
主线是讲主角“小孤独”从“社恐”的一步步蜕变。四个女孩子之间都有相互的感情。四个女孩子的性格都很可爱。我可以全员推。
在作画方面采用了很有创意的表达形式。比如波奇的呕吐换成大水泄洪,时不时切换成现实场景,反而更有感觉。
吉他等乐器方面刻画的很细致,精美。三首原创歌曲也非常好听。我还没入坑时就把其中一首放进歌单里了。
小孤独的性格感觉很可爱,很好玩。明明是社恐,但又不是传统意义的社恐。虽然对人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但是内心戏又很多。会做出很多奇葩的举动。要不是换上可爱衣服,都忘了本质是可爱的女孩子。
四个人里面,我个人最喜欢虹夏,感觉是很知性,很温柔,通情达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可爱的女孩。在队伍中可以承担队长的角色,会主动沟通,能够在关键时刻挑起大任的角色,很能察觉并照顾其他人的心情。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
我个人最像喜多(只有性格,其他有好多好朋友和时尚的地方完全不一样),对所有事都很有干劲。一直活力满满不服输。渴望进步,(但在剧里其他三个人却完全get不到😂)
缺点(我认为):一对女孩子的塑造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塑造。二重点在感情而不再实操,不会像男性描写竞技那样渴望在技艺上得到进步。
最后希望能够出第二季!!!!!很期待!!!!
剧里面的波奇酱可以说是很极端很典型的社恐了。但是她后面能够和朋友们组成乐队,在一群人面前表演。其实不仅仅是有一群帮助她体贴她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她本身就有想要改变的想法啊。不论是不辜负父母的期待,还是乐队其他人的梦想。一个人只有自己想着改变,才会蜕变啊。更何况,练吉他能够自学成才,还能保证每天都练习几个小时,这份毅力已经很厉害了。
还有孤独摇滚的含义,乐队四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吧。
凉反对偶像式乐队,讨厌迎合别人的乐曲,于是她和以前的乐队闹了矛盾并最终脱离。虹夏的姐姐放弃了乐队,建立了『繁星』live厅,虹夏的梦想就是想要继续完成姐姐的梦想,建立乐队的途中也一度想要放弃,直到遇见波奇。这一路也是虹夏的孤独。
喜多可以说是四个人里面最社牛的那个了,但是社交核心也有自己的烦恼。最后几集喜多说她发现她很适合配合别人。还有前某集,她说她想和朋友们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波奇的孤独其实是最明显的了,社交恐惧,害怕人多,害怕交流,却又渴望别人能发现自己。
其实啊,纽带乐队的几首歌的歌词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把波奇内心的,把我内心的,都写的明明白白。
我呢,顶多算一个极其内向的人吧,虽不及波奇那样程度的社恐,但也是个害怕与人交流,更有些时候在网上也害怕。大学这几年已经很有改变了。希望我也能继续往好的地方发展吧!
『愿你迎来黎明!』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把社恐描写的太生动了,社恐不仅仅是逃避社交,症状还包括各种比较思维,拖延症,慢半拍,对视恐惧,完美主义,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我的翻版好么
萌妹子搞乐队这个配方目前在番剧领域还没有失败过。
前俩集太棒了,总有会心一笑的段落,社恐表现也过于真实。强烈安利
写作摇滚、玩成Indie样式,但是每首单曲单拿出来都充满着一种“The First Take”味儿,索尼音乐各厂牌派出所谓的豪华阵容也让整部作品的Genre不固定得像新时代的单曲模式。它终究是2022年的、日本动画企划者创作者所理解的“摇滚”。如果是山田凉自己评价这部作品的音乐,恐怕要说得比我难听多了。动画是好看的,但正如xie3所说,它既不孤独(但是妄想),也不摇滚(但是流行)。
いいね
比较意外的是并没有太多小宇宙爆发的时刻,倒是每当飘起来时就事故满满。某种程度上说很感激这种充满各种各样社死和社恐的故事,而不是波奇酱讨厌的那种不切实际轻松地光明起来。而且你看,虽然乱七八糟的,但是也可以充满欢乐。如果是独自一人消化这些尴尬和痛苦的话大概会一回想起就头皮发麻,但是放在动画的空间里也能成为不大不小的玩笑。“波奇酱多有趣啊”。是啊,其实很有趣。
2023年还能看到这么old-school的日式动画,一切都恰到好处。停止在一个成功却没完全成功的结局上,就像是所有人的青春。谢谢你,芳文社。
想大声的唱《相遇天使》了
能不能别在芳文全女主的作品下要男人啊,恼。目前来看不错,展开很顺畅,节奏也合适,该进展的时候进展,整体氛围轻松有趣,很喜欢凉的性格,女主奇怪的颜艺很好笑。小火一下能吸引来这么多不感兴趣还看完了非要骂一手其他人审美低下的贵物,也是神了
【B+】愈发感觉到社恐在本作中并非性格中的一层,而是人物萌属性中的一面,这自然是符号化的简单碰撞,但这同样也是芳文社系作品的特征,制作组在此基础上放大了社恐这一属性背后的想法和行为,cw需要一个出口来承载脑洞和想法,所谓夸张的演出皆为消解孤独这一具有悲观属性的负面形象,虽然有着大量丑化或者勇于让角色变得不可爱这一点的处理,反而以此达到平和的效果,但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每一话都在不断地重复与放大作为社恐的一面,与前文的改变和前进总是有种异样感与不适,不免有一种还处在原地踏步的感觉。不过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进入的空间,那处漫游的下北泽街道,校园里的文化祭与礼堂,演出时回想起呆过的角落,或许最优解在于不需要投射与代入,只是作为观众见证,注视着主角从网络上移步到台下最后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就已足够了。
虚假的十月霸权:电锯人 间谍过家家 灵能百分百真正的十月霸权:孤独摇滚!
很厉害的演出分镜,导演的功底真的很强,但是剧情给人的刻意感太强了,不管是冷幽默、人设还是百合
元电影的、破碎叙事的、剧情时间和放映时间统一的、姿态激烈的、不可还原的、无可拒绝的、无法逃避的、元叙事的、声音连续体的、绘画性陈述的、身体运动的、套层结构的、双重主体性体验的、空间的人口稀少性的、第三电影的、侵凌性的、叙事中断的,波门🙏
作为一个不把社恐当成病,不把摇滚当精神的看客,体验正好;商业动画追求的本来就是这样,把纯粹的东西掰碎了喂给追求精神纯粹却满身杂质的我们。
社恐爱摇滚不就是闷骚嘛(○` 3′○)
对社恐的描绘有些还挺到位的:“原来凉跟我是同类”“她放假时都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是逛二手衣店”“不,不对,凉只是喜欢一个人过”;VS“女主和我还挺像的”“不,不对,人家会弹吉他,在网上有三万粉,现在还在组乐队”。
楼下说live烂的,不是,这么顶的live演出不说做的好,还说是最烂的,那我巴不得所有动画的live都做成这种水平《烂》,有一种眼睛和脑干缺失的美😅
太可爱了,一天看不到《孤独摇滚》我就要死了
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
孤独摇滚被观众抬上了本不属于它的地位高度,所以被各路动漫高手骂的这么惨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完结后回头再看,诸如演出过度、消费社恐、不够摇滚、粉丝烦人等种种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你如果把某一方面做的好到极致那也不怕说的,只是孤独摇滚显然没有那个野心,还是停留在类型片舒适区不愿意出来了,那就求仁得仁吧。其实我既不是社恐也不关心社恐人士怎么看待,我只是看这片子时候很烦躁,所以这点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