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太阳之下2015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剧照

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2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3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4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5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6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3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4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5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6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7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8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19太阳之下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太阳之下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紀錄片花一年時間拍攝,導演 Vitaliy Manskiy 與攝製隊兩次到訪平壤,全程有「保鏢」陪伴。與五位女學生進行10分鐘面試後,Vitaliy Manskiy 找來8歲女孩辛美(Zin Mi)做女主角,紀錄她加入先鋒運動、慶祝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生辰的光明星節等點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8.13重案组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小平您好借你的手儿牵春蕾赋边桥谜案 第一季德云社孟鹤堂周九良相声专场长沙站蝶变雄兵连3精装难兄难弟黑客军团 第四季鬼屋欢乐送美版第二季神探默多克第四季机动战士高达雷霆宙域第二季更年期的幸福生活穷友记第四季最终正义呼叫助产士 第十二季幽灵2012海军陆战队员3孤儿(2018)无名小卒1979龟兹·龟兹女猫

 长篇影评

 1 ) 真实是虚伪的副词

1.本片多数镜头由拍摄的花絮构成,真实从宾语变成了虚伪的副词,这部拍摄“搬演”的纪录片记录了真实的“伪装”——虚假的政治文化与洗脑宣传。

2.在朝鲜,拍摄出来的主体——普通平民,在这个国度中,即社会的精英。朝鲜是一个缺少精英又不乏精英的社会。

3.在朝鲜的教育下,国民从小就认为,朝鲜是太阳最初升起的地方,朝鲜是东半球最美丽的国家。学生在进校之前,首先得向金家父子鞠躬。

4.在家庭教育中,泡菜是他们民族的传统食品,因此,能够从中获取各种维他命,抵制癌症,每天对泡菜的进食量,大概在100克与70cc的泡菜汁。

5.在这部朝鲜政府监督拍摄的纪录片中,为了搬演出朝鲜的社会,本是报社记者的父亲,成为了模范纺织厂的工程师;本是在自助食堂工作的母亲,成为了模范豆奶厂的员工。

6.朝鲜的光明星节,是伟大领袖金日成的诞辰,在这节日里,孩童被授予加入少年团的资格,并设有金正日花的比赛展览。

7.汇演中,自由升降的话筒,宛有后现代的赛博朋克艺术的灵魂;大街上,被人民手推前行的公交车,在提琴曲的配乐下,宛如沙漠当中的行舟。

 2 ) 拥有敬爱领袖金正恩的我们不羡慕世界上的任何人

当女孩儿的母亲问她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可以讲的时候,女孩踌躇着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母亲换了个问法,说那有没有什么诗歌可以表达呢....女孩张口开始朗诵“我们伟大的领导金正恩同志...”

 最大的贫穷,不是贫穷本身,而是不准富有。

 最可怕的不是肆意的言论,而是从根本上禁锢思想。

  这个纪录片让我看到了,21世纪,帝制的演变形式...原来人们说,皇帝为什么有那么独一无二的权利,因为他是天子,是上天赋予的权利,你们必须听从。现在怎么玩儿呢,因为我们的领导人通过他的不懈付出和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是他们所赋予的,我们必须感恩的听从。

 当科学打败了神论,别忘了我们还有煽动。剧中每一个细节都在透露着这种洗脑式的煽动,从学生进门必须对金家父子鞠躬开始,老师告诉你地主和日本人的丑陋,战争英雄告诉你我们用步枪打败了美国人的飞机。那还可以思考么?不,就像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摆拍一模一样,被教导引导,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拥有敬爱领袖金正恩的我们不羡慕世界上的任何人。

 3 ) 太阳之下,似曾相识

一部伪纪录片。
导演或许想表达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品悲惨的生活,但是,却丝毫没有说服力。首先让人质疑的就是他不伦不类的表达方式,导演想通过辛美的眼泪表现少年儿童在政治压力下悲惨的童年,然后,观众只能看到小姑娘因为过大的拍摄压力而流出的委屈的眼泪。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可能为了政治不认同而委屈落泪吗?我能感到的更大的可能性是,辛美并不想拍摄这个影片,她并不想去练舞蹈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半蹲运动,她想快点吃晚饭不想一遍一遍重复泡菜多么有营养,她想出去玩不想听老爷爷讲无聊的故事。然而,导演和众多北韩指挥一直把摄像头对着她,让她背台词,那么,她哭了,难道不是正像我们小时候不想去上学的眼泪吗?导演在最后可以把它刻画为对政治仇恨的泪,实在是牵强。
不知道导演带着录像带兴冲冲回到美国准备拿和平奖了的时候,有没有再跟进辛美一家的生活,他们的领袖看到这个电影后,她们一家人会遭遇什么?导演在把这个影片带着小辛美那被刻意解读的眼泪公映出来时,有没有丝毫担忧过辛美的未来?她是如此信任摄像叔叔,在他面前流下了眼泪,协助他完成了作品,然后呢?摄像师叔叔带着偷偷录制的影片回到了西方,把不知情的她留在了未知的命运里。

最后,我想说,看这个片子最大的感触就是:虽然拍摄手法和理念都很拙劣,但是导演也切实记录下来了朝鲜政府想让我们看到的朝鲜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然而,却也不过如此。我感到这不只是在说小辛美的童年,她所经历的这一切,真假都好,都像在提醒我那渐渐被我以往的童年时光,似曾相识,还未走远。唯望往事不要重来,以邻为戒,勿忘历史,亦勿重复。

 4 ) 维塔利·曼斯基,真正的勇者

看到评论里有骂导演的,不禁惆怅,喷子们披着悲天悯人的外皮,肆意诋毁,岂不可笑?

寓言《皇帝的新衣》:当皇帝一丝不挂的走在街上时,所有人都在欢呼,赞美衣服的美丽,虽然真相并非如此。为什么?只因为恐惧。众人害怕被认为是愚蠢,更害怕当众揭露皇帝的愚蠢而被报复。直到一个小孩,一个无知无畏的小孩揭露了真相的一角,由此结束了一场骗局。

在这部电影中,皇帝是朝鲜统治者,新衣是一个“繁荣,幸福,人民安居乐业的朝鲜”,小孩则是本片导演维塔利·曼斯基。

首先搞清楚基本事实:本片是由朝鲜政府策划与俄罗斯共同拍摄的,维塔利是被朝鲜选中的导演,因为他擅长拍摄人权相关的纪录片。朝鲜政府的如意算盘是:利用维塔利的国际影响力,加上朝鲜的纪录片审查,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有助于宣传一个人权方面“进步,忠诚,和谐”的朝鲜。

导演为什么要拍这部纪录片?

一为名?导演维塔利本身就是知名纪录片导演,所以才会被朝鲜选中,纪录片题材多的很,导演何必以身犯险?

二为利?这不是好莱坞大片可以赚票房,这部电影只在Tallinn Black Night电影节上公开上映过。算上相关发行所得够不够胶卷钱都是问题。朝鲜政府是肯定不会支付导演的片酬了,这是稳赔不赚的纪录片。

导演为了什么?只为良心。曼斯基1963年生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他说决定拍摄这部纪录片是觉着“能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的过去”。

什么意思?早从伊凡雷帝开始,到成为现代领袖崇拜的开创国,发生了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赫鲁晓夫的武装镇压等等都俄罗斯历史中惨痛的一笔。苏联的领袖崇拜也直接影响了高棉、中国、朝鲜,哪个不曾尸横遍野?

导演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现代独裁统治下的荒谬、畸形、恐怖的朝鲜。

寓言没有告诉我们,揭露了皇帝的小孩是什么下场。如果在朝鲜就被发现偷拍幕后花絮,包括导演在内的工作人员会有什么下场?炮决不大可能,关10年不长。回国后导演维塔利收到了朝鲜政府的直接威胁,再看看朝鲜特工对李汉英、黄长烨和所有脱北者的暗杀。待在国外就安全?跨国刺杀比比皆是,为什么朝鲜不能在俄罗斯杀人?

至于朝鲜演员的生存情况,可能比一些人想的要乐观。负责监督的一票政府人员肯定会受罚,但他们正是金正恩宣传机器的一员,想必平常也算滋润,这次要被降职流放周边地区过苦日子了。至于小女孩一家,他们只是奉命行事,按照要求演出罢了,朝鲜政府应该不会太为难他们。我有个合理脑洞:朝鲜可能会优待重用小女孩,等她长大后在公开场合露露脸,编个理由解释一下纪录片中的情况,然后骄傲的说:“在金将军的领导下,我终于成长为伟大主体思想朝鲜的一员啦”。也算为朝鲜政府挽回点颜面。当然,前提是那一天金家政权还在。

我们要学会勇气,如果害怕自己和其他人收到伤害,就裹足不前,弃真理于不顾,苟且一隅之内,像皇帝身旁的人一样。那么这个世界有谁来改变?没有那些承担风险,逆流前行的勇者,就永无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感谢导演维塔利·曼斯基,你是真正的勇士。从今以后不会有《太阳之下》这样的纪录片了,也根本不需要不是吗?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片将在人类历史中留下痕迹,记录下这一特殊时期朝鲜社会的光怪陆离。希望你安好,别被暗杀:-D,继续关注人权,揭露现实。希望朝鲜人民能真正自由,正如你所说,“朝鲜人把这部纪录片当做笑谈”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5 ) 太阳之下的阴影

平壤是一座拥有超过三百万人口的城市,在导演曼斯基应朝鲜政府要求,来到平壤拍摄这部纪录片之前,还从来没有外国导演曾有机会目睹这座城市中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2012年,前领导人金正日死后的第一年,为了庆祝金日成诞辰纪念日“太阳节”,刚刚上台不久的金正恩试图向外界展示朝鲜的积极面貌,邀请俄罗斯导演曼斯基拍摄一部关于平壤普通家庭的纪录片。朝鲜人全然没有怀疑这位导演的动机,甚至都不清楚他的政治立场是“反共产主义”。而曼斯基为了获取信任,表面上接受了朝鲜政府的所有要求,按照剧本拍摄朝鲜人的“幸福生活”,私下却记录了大量不被允许拍摄的情节,包括官员对每个镜头进行指挥,指导每句台词的过程。这些花絮镜头和“正片”一起,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假的朝鲜,身处局外的人们尚能够分清现实与假象,而朝鲜人似乎早已深陷其中无法挣脱。 纪录片以小女孩辛美的生活展开,镜头下的辛美全然享受着朝鲜最好的家庭生活,她在平壤最高级的学校上学,父亲是纺织厂的工程师,母亲是食品厂的职工。镜头一路跟随她的脚步,拍到了母亲陪她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拍到了父亲在工厂接受工人们的感谢,拍到她和父母一同为领袖献花。假如事实真是这样,也许我们就不能否认辛美真是幸福的,但是曼斯基的镜头同样记录了事情的另一面。辛美所在的学校除了摆拍的那一次,从来没有学生进出的身影,父母的职业是临时编造,热情洋溢的同事都是在按要求表演,他们在家中吃饭时,桌上的饭菜也让人难以相信是朝鲜人的日常饮食。朝鲜官员费尽心机营造出来的“幸福生活”,即使没有幕后花絮的作证也无法令人信服,我们能明显看出,这些普通百姓在面对陌生的摄影机时表现出的不自在,更别说还要他们在镜头下表演出虚假的生活状态。这也让两位朝鲜官员不断强调“不要认为自己是在演戏”,不知道他们二位要是能看到这部影片,会作何感想。 这部电影名字叫做“太阳之下”,太阳,这个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在朝鲜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朝鲜人的“太阳”不在天上,政府要求太阳存在于地铁的车厢里,每家每户的墙上,太阳是每个人胸前的像章,也是屹立不倒的雕像,太阳就是他们的领袖,领袖的光芒照耀着朝鲜的每一寸土地。但是镜头里的朝鲜,无论是街道还是建筑,甚至路边的草木,都笼罩着灰暗的颜色,而身处其中的朝鲜人,则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在摆拍的指挥下欢快起舞。看他们脸上激动的神情就好像告诉你,“我们的生活是很艰苦,我们是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很幸福!”,这就是政府希望表达的感受,朝鲜政府试图让外界相信,所有朝鲜人就是这样满足于他们的生活。可是这些就连他们自己都欺骗不了,当演出结束,人们在夜色中等待老旧的电车,相同的人此时却面无表情,拥挤在电车周围的身影宛如一具具行尸走肉,这才是朝鲜人的真实写照。 对于朝鲜人来说,太阳无处不在,存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躲避不得,阴影是出现在身后的,只有转身避开光线才能看得见,而现在的朝鲜人并没有看清阴影的机会。影片的最后,工作人员让辛美背诵诗句,她能想起的却只有歌颂领袖的内容,流下眼泪的辛美,就像是所有朝鲜人的缩影,让人为她悲伤。

领袖亦是太阳
而你无法违抗

 6 ) 爱国主义

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家领导人邀请安东尼奥尼来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电影的最后,拍摄的场景是长江大桥,镜头定格在用大桥的绳索"改造"而成的晾衣绳,晾晒着民工的衣服。领导人很生气,认为导演是故意用这个镜头暴露中国的落后和贫穷。安东尼奥尼事后解释并非有意,只是恰好看到这个场景而已。所以国家的虚荣心是很可怕的。而这部电影,导演有些太刻意,不论是音乐,还是刻意捕捉的细节,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国家虚妄外表下的空洞和荒唐。可对于我们这群特定观众而言,讽刺的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悲凉。君不见,国庆阅兵时,把各式为了阅兵而奋斗的情节剪辑成影像,我们何尝不是看了热泪盈眶?各种政治学习时,形式主义满天飞,我们何尝不是疲于应付?影片中,一场晚会彩排,负责人说孩子们的舞蹈不够爱国主义,听起来可笑,但就我们的国情来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共产主义,放这些主义成为空谈,爱国主义也就成了国家最后的盔甲。

伊坂幸太郎在《摩登时代》里说,国家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只是一个空洞的组织概念,国家已经成了活体,而政治变成了这个活体的手和脚,利用一切资源为国家服务。我们生存的国家不同,而不同的国家操控着我们的一切,为了他的发展壮大而努力,不同的国家也就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仅仅是按照国家的安排去生存,没有选择。有时我们不该抱怨我们所在国家带给我们的不幸,因为我们和国家是无法分割的,无关爱国主义。

 短评

好像来我们中国拍不了这样的纪录片一样,还非特么跑去朝鲜拍,导演你这是瞧不起谁呢。

5分钟前
  • 小李嘛批
  • 较差

《太阳之下》像是安东尼奥尼《中国》的姐妹篇,现实主义与“官方安排”的机械生硬两种影像风格反讽并置,悲剧性的近景特写捕捉到了朝鲜人表象下隐藏的失望与恐惧。如同奥威尔笔下的1984一般不寒而栗,严格来讲应该是一部元电影而非纪录片,对于俄罗斯观众还有我们,命名为《童年往事》再贴切不过

7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应该算是最真实的朝鲜实录了,朝鲜人民的那种空洞感让人心疼。。。说朝鲜幸福指数高的,请你去朝鲜生活。

12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推荐

此片沒有讓人大開眼界,反倒出奇地熟悉。其實,我們都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自由。

14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好感谢这导演冒着风险,给我们带来了高清无码的朝鲜世界,也感谢中国远离了那个世界。

19分钟前
  • 梦游者的坠落
  • 力荐

这部纪录片最有意思的是,它把拍摄现场的指导部分保留了下来,让“正片”部分显得虚假,也让整部电影显得更加真实。“暴露电影运作”这一先锋派用来破坏虚构电影真实幻觉的手法,在这部纪录片中具有了真正的现实意义。

21分钟前
  • 河原宏
  • 力荐

我家有亲戚是真朝鲜人 去年75岁最后一次来中国 说自打十年前吃过豆腐之后回去就再也没吃过 吃不起 他在朝鲜到丹东的火车上 中国人给他跟火腿肠 不知道该怎么吃 中国人给他好多吃的 他感动哭 他说从来没吃饱过 他说只有精英才能住平壤 并且不能有残疾人等 还有很多奇葩事 说不完

22分钟前
  • 我是主角不能死
  • 推荐

21世纪了,还有朝鲜这样的国家全民扮演现代性。实际上,影片里所呈现的民众生活又何尝不是中国日常的升旗仪式与文艺汇演。

24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朝鮮官方精心排練的宣傳片與排練之外的部分形成了微妙的反差萌以及強烈的反諷,幸好是俄國導演,若是美國人,現在該在牢裡吧。

29分钟前
  • lcsun
  • 力荐

和安东尼奥尼那部不可名述的纪录片比起来,这部片的导演显得挺弱智的,给我一种牺牲别人就是为了成就自己名声的感觉。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国度,主人公们由于影片的上映会受到什么样的迫害,特别是小女孩的境遇会怎样?你真的能反应真实的朝鲜吗?还是说你展现的的只是你想让观众看到的?(我也觉得北韩烂透了,但我不认同这样的纪录片形式,或者说它连纪录片都算不上。同样关于北韩的,2020年的那部Assassins不知道比本“纪录片”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34分钟前
  • Такнао
  • 很差

朝鲜当局审查了每一秒钟,然而最终呈现出来他们认为纯洁健康积极向上的,恰恰也是最表现国民之畸形和病态的部分,我猜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政府和国民,活在互相都假装不知道对方知道双方都在相互撒谎的奇观里,就像中国

38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本来以为会有大大的优越感,但看到入队仪式和宣誓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一刻,觉得是五十步笑百步。剧情结构上有点太散了,基本是有什么放上什么。亮点在于朝鲜干部一次次的要求重拍,并且提出指导意见,俨然导演

43分钟前
  • 佑扯
  • 推荐

中文片名也可叫“童年往事” 嘛

45分钟前
  • Persee
  • 还行

生活在官方幻觉之中的国度…最后问小姑娘回忆中有没有什么快乐或者记忆深刻的事情的时候,小姑娘什么也想不到,除了“伟大的金日成将军”,一片空白。

46分钟前
  • 维林诺的金菇
  • 推荐

坐在影院里,笑声阵阵,美国人一边说着“oh,god”一边无奈的笑着。前苏国家的导演拍这种片子确实不太一样,能理解这种现状的人会把他的理解融入影片,即使在这样一部嘲讽的电影中你也能感到他的忧伤。我喜欢最后的结尾。

49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问我看完《太阳之下》的感觉??哦,没感觉啊~习惯了,又有谁不尊敬领导呢,,,对吧【😓】

50分钟前
  • ME!
  • 推荐

主题先行的催情配乐其实也是导演的另一种操作和表演。偶然和西雅图观众聊到这个片,发现可能大部分西方观众对朝鲜/社会主义都处于一种充满好奇但并不会去了解的状态,于是这种展示“窥淫”欲望的片子就特别对口味。最后一个镜头意味深长,辛美对于“快乐”的一无所知和难以抑制的眼泪让人很难过。

53分钟前
  • 十八爷
  • 还行

在我们看来,太阳之下的意思是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5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太阳之下确无新事,来中国拍为国庆阅兵排练的志愿者,拍一遍遍感谢领导的山区学生,拍小城镇里的纺织厂女工,拍背诵着弟子规的孩童,拍红歌大赛……没有什么不同的。

6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看完不觉得荒唐,只觉得眼熟,这才是最可怕的

1小时前
  • 黄青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