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帝国
日全食,日冕(太阳大气),太阳风-极光,太阳风为0-星际风。太阳引力的管辖范围大于太阳风,太阳引力为0的地方,比太阳风为0的地方更远。
2. 混沌初开(太阳系的形成)
太阳形成(类比龙卷风,中心-引力作用吸收气体形成太阳,边缘-岩屑形成行星),土星-土星环(3m厚,10万km宽,数10亿颗冰块) 冰块碰撞,露出新冰面反光,土卫二-固体冰泉,部分落到土卫二表明反光,部分喷向土星E环,土星60颗卫星引力作用到土星环,轨道共振形成环缝。
3.蓝蓝的细线(行星大气)
行星大气,水星没有大气,因为引力小,温度高,温度高大气逃逸;陨石穿越大气,摩擦减速加热燃烧,对行星有保护作用,火星表明有陨石说明曾经有大气;大气存在,才有各种天气现象,木星大气几千㎞,闪电特亮,海王星风俗巨快达数千km时速;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发现大气层的卫星,大气层是地球10倍厚,表面有鹅卵石湖泊地貌,说明曾经存在液体,液体为甲烷。
4. 生死之间(行星的火山活动)
火星,体积小,传热快,火山喷发更为距离,形成25km高的太阳穴第一大火山奥林匹斯山,但火星很快弹尽粮绝,变成一颗冷寂的星球;金星,温度巨高可以融化铅,而且火山活动剧烈号称太阳系的火山之都,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但没有雨水冲刷,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大,温室效应也使火星升温;木星卫星艾奥,是罕见的活跃的卫星,存在许多的熔岩海,达到180km宽,号称太阳系第七大奇迹,因为体积小,大气薄,熔岩喷发可达500km,热量来源于母行星木星和外围卫星的引力拉伸挤压。
5. 外星生命
在环境严酷的海底和盐滩都存在生命。地球甲烷主要由生物产生,而火星存在甲烷,并随季节变化,故而推测火星存在生命。通过测量木卫二磁场,推测木卫二地表100km下存在海洋;冰内存在生命,而木卫二表面大部分被冰覆盖,故而推测,木卫二上可能存在生命。以此类推,地球并非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宇宙中很可能还有非地球生命存在,等待我们去探索。
一、太阳
1. 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 2. 氢分子团—聚合—质量变大,引力变大,压力变大,温度升高——直到聚变出氦——恒星产生 3. 1cm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那么半公里外是太阳引力的边缘——奥尔特云(巨大彗星群) 4. 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 5. 太阳燃尽内部的氢——变成红巨星——体积膨胀200倍,一直膨胀到地球轨道附近
二、地球
1. 植物。红色光能量低,但量多,蓝色光能量高,但量少。植物吸取以量取胜的红光和以质取胜的蓝光。位于中间的绿色光剩了下来。 2. 地球引力吸附了5兆亿吨的大气 3. 流星,宇宙尘埃和大气层摩擦燃烧形成的。每年地球受到四万吨彗星尘埃的袭击 4. 目前在2000个正在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中,有400个有潜在概率与地球相撞
三、土星
1. 土星有82颗卫星。
2. 土星环直径超过10万公里,厚度仅有3米。 土星环一直保持闪亮,因为土星环中的冰块撞击露出新的截面。
3. 土卫四三分之二都是水,(固态冰)。
4. 土卫六 泰坦。 体积比水星还大,是太阳系唯一有大气层的卫星。大气层密度是地球的四倍,厚度是地球的十倍,由氮气和甲烷构成。地表有大量大型甲烷湖,有甲烷雨,与地球地貌类似
5. 土卫二南极地区比赤道地区温度更高,说明冰壳下有活跃的地质活动。在南极附近有“虎皮条纹”,并拍摄到冰泉喷发的照片。科学家认为,土卫二的热量来源于土星引力。土卫二轨道为椭圆形,在运行时受到土星引力反复拉扯,在无数次拉扯后温度逐渐升高。冰泉以600公里时速喷出,高达数千公里。整个土星的E环都是土卫二喷出去的冰晶形成的。
四、火星
1. 地球有磁场保护大气免受太阳风暴的破坏,火星曾经有磁场,现在消失了。科学家认为地球磁场因为电流可以在液态岩浆中流动形成,火星的内核不知为何冷却了,岩浆凝固磁场消失。失去磁场保护,太阳风暴逐渐剥离火星大气层。
2. 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比珠穆朗玛峰高三倍。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火山,也是已知最高的山。
3. 火星地貌和地球相似,表明之前火星有大量液态水。科学家检测到火星大气层中有甲烷,并集中在洞穴附近,随着季节变化甲烷产生的量也变化。(这与地球上洞穴生物习性类似,吸食洞穴泉水中的某些物质并排出甲烷)这说明,火星洞穴中可能仍有液态水,并极有可能有生命。
五、木星
1. 木星直径,14.2万多公里,有几千公里厚的大气层,由氢和氦组成 2. 木星体积能容纳1000个地球,有79个卫星 3. 木星上的“大红斑”,是个持续肆虐300年的巨大风暴,大到能装下三个地球。
4. 伽利略首先发现木星有卫星,并以宙斯的4个爱人的名字命名四颗最大的卫星。 最远的——卡利斯托
最大的——盖尼米得(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冰冻的——欧罗巴(体积与月球类似)
靠近木星,淡黄色的——艾奥
5. 木卫二欧罗巴可能存在生命,木卫二的轨道是椭圆形,不停受到木星引力挤压内部升温。通过测量磁场和表面的裂痕显示,欧罗巴的岩质核心和冰壳中间存在液态水,因此冰面能够移动产生堆叠或裂痕。据推测,欧罗巴的液态海洋深度达100千米。这说明欧罗巴的含水量比整个地球还多。
在地球冰川里发现细菌存活。这种细菌把自己变成防冻剂,通过融化自己周围的冰进行繁殖和呼吸活动。木卫二的冰层纵横交错的各种颜色明显表明有微生物存在。因此,木卫二的冰层中很有可能存在与地球冰川细菌类似的微生物。
6. 艾奥上熔岩湖直径可达180公里。艾奥活跃的地质活动受到木星和欧罗巴,盖尼米得共同引力牵引影响。艾奥表面被吸起100米,后又被压缩回去,产生了极高的温度从而产生地质活动。艾奥成为太阳系内火山活动最活跃的星球。艾奥火山喷发时,高度可达500公里
一、太阳
1. 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 2. 氢分子团—聚合—质量变大,引力变大,压力变大,温度升高——直到聚变出氦——恒星产生 3. 1cm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那么半公里外是太阳引力的边缘——奥尔特云(巨大彗星群)
4. 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 5. 太阳燃尽内部的氢——变成红巨星——体积膨胀200倍,一直膨胀到地球轨道附近
二、地球
1. 植物。红色光能量低,但量多,蓝色光能量高,但量少。植物吸取以量取胜的红光和以质取胜的蓝光。位于中间的绿色光剩了下来。 2. 地球引力吸附了5兆亿吨的大气 3. 流星,宇宙尘埃和大气层摩擦燃烧形成的。每年地球受到四万吨彗星尘埃的袭击 4. 目前在2000个正在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中,有400个有潜在概率与地球相撞
三、土星
1. 土星有82颗卫星。
2. 土星环直径超过10万公里,厚度仅有3米。 土星环一直保持闪亮,因为土星环中的冰块撞击露出新的截面。
3. 土卫四三分之二都是水,(固态冰)。
4. 土卫六 泰坦。 体积比水星还大,是太阳系唯一有大气层的卫星。大气层密度是地球的四倍,厚度是地球的十倍,由氮气和甲烷构成。地表有大量大型甲烷湖,有甲烷雨,与地球地貌类似
5. 土卫二南极地区比赤道地区温度更高,说明冰壳下有活跃的地质活动。在南极附近有“虎皮条纹”,并拍摄到冰泉喷发的照片。科学家认为,土卫二的热量来源于土星引力。土卫二轨道为椭圆形,在运行时受到土星引力反复拉扯,在无数次拉扯后温度逐渐升高。冰泉以600公里时速喷出,高达数千公里。整个土星的E环都是土卫二喷出去的冰晶形成的。
四、火星
1. 地球有磁场保护大气免受太阳风暴的破坏,火星曾经有磁场,现在消失了。科学家认为地球磁场因为电流可以在液态岩浆中流动形成,火星的内核不知为何冷却了,岩浆凝固磁场消失。失去磁场保护,太阳风暴逐渐剥离火星大气层。
2. 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比珠穆朗玛峰高三倍。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火山,也是已知最高的山。
3. 火星地貌和地球相似,表明之前火星有大量液态水。科学家检测到火星大气层中有甲烷,并集中在洞穴附近,随着季节变化甲烷产生的量也变化。(这与地球上洞穴生物习性类似,吸食洞穴泉水中的某些物质并排出甲烷)这说明,火星洞穴中可能仍有液态水,并极有可能有生命。
五、木星
1. 木星直径,14.2万多公里,有几千公里厚的大气层,由氢和氦组成 2. 木星体积能容纳1000个地球,有79个卫星 3. 木星上的“大红斑”,是个持续肆虐300年的巨大风暴,大到能装下三个地球。
4. 伽利略首先发现木星有卫星,并以宙斯的4个爱人的名字命名四颗最大的卫星。 最远的——卡利斯托
最大的——盖尼米得(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冰冻的——欧罗巴(体积与月球类似)
靠近木星,淡黄色的——艾奥
5. 木卫二欧罗巴可能存在生命,木卫二的轨道是椭圆形,不停受到木星引力挤压内部升温。通过测量磁场和表面的裂痕显示,欧罗巴的岩质核心和冰壳中间存在液态水,因此冰面能够移动产生堆叠或裂痕。据推测,欧罗巴的液态海洋深度达100千米。这说明欧罗巴的含水量比整个地球还多。
在地球冰川里发现细菌存活。这种细菌把自己变成防冻剂,通过融化自己周围的冰进行繁殖和呼吸活动。木卫二的冰层纵横交错的各种颜色明显表明有微生物存在。因此,木卫二的冰层中很有可能存在与地球冰川细菌类似的微生物。
6. 艾奥上熔岩湖直径可达180公里。艾奥活跃的地质活动受到木星和欧罗巴,盖尼米得共同引力牵引影响。艾奥表面被吸起100米,后又被压缩回去,产生了极高的温度从而产生地质活动。艾奥成为太阳系内火山活动最活跃的星球。艾奥火山喷发时,高度可达500公里
第一集,介绍了巨大的引力和对人类以及地球的影响,还带我看了这辈子都可能见不到的日全食,那一刻整块黑都下来的景色实在让我惊叹,相比之下,北极光远不如这个震撼。还有很多天文知识,比如太阳风,太阳黑子,还有极为庞大的太阳帝国,几万个天文单位?100×500,好像是这样算的吧,非常震撼。
第二集,科普土星,土星环和土星的卫星,这一集本来是介绍太阳系的形成的,不过后来大篇幅都在讲土星,因为土星系的构造很像微型太阳系,还有几大奇观,一个寒冷的土卫星喷出了几千米的冰晶,还有整个太阳系唯一一个有大气层的卫星,甚至还有土星环缝隙的科普,这都是我以前很想知道很好奇的知识啊,感谢BBC,用视频的方式为我讲解。
另,BBC涉嫌造假,我不置可否,纪录片,虽然事实很重要,但一些根本无法拍摄的内容,能摆拍出来给我们看,这也是为了观众们的眼福,只是些小小的缺陷而已,不影响BBC在我心中的信仰。
于我而言,教授也是太阳系的奇迹之一。
信息密度不高
很震撼的纪录片
易懂的科普。2010的片子似乎没有更新全面,片中土卫六NASA传说发现生命迹象,水星据说也有大气层,很稀薄...9.2
品质绝佳,感动得姐风中飘零泪眼婆娑……主持是个传奇型帅哥物理学教授,和太阳系搭在一起相当养眼(啥?!)教授的解说风格基本可以归纳为:煽情卖萌凹造型
为毛欧美纪录片都这么深入浅出,科学家讲的话能让普通观众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我们的纪录片刚好相反,必须复杂化抽象化数据化。出镜的科学家也都非常有魅力,相比我们的老学究,唉。ps,配乐很好听啊!第五集最后居然用了thexx。。给bbc跪下了。。
傲遊太空
好震撼!
不知道是主持人还是宇宙更迷人,反正他每说一次breath-taking,我就被breath-taking一次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第2集中,教授主持人说他小时候写信给美国宇航局,向他们索要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拍下的火星地表照片,宇航局就寄给他了,教授说这段话的时候是很平淡地一笔带过,但我当时立即点了暂停,顿了几秒钟,倒回去重看一遍,然后眼眶就湿润了……
另一角度解释太阳系的形成、发展。值得一看!
一向对宇宙记录片木有抵抗力。单纯的喜欢那片星空~男教授太帅了!!!!!!!!!!!
老婆很喜欢里面那个男物理学家。郁闷。
Brian Cox是多么伟大,为了他我都看起物理了【喂。很打动我的一点是他的态度,他不停地在说beautiful,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啊。我很喜欢他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候羞涩的小表情和直白的赞叹。
文艺科教片。。这个commentator好自恋!我还想知道天体生物学家都在研究神马。
wonderful!神奇的极光,土卫六的甲烷湖,艾奥卫星的绚烂伤痕,金星炼狱般的表面,火星上的尘卷风,土星冰冻的气体,欧罗巴卫星的冰层之下居然是深达10000米的海洋,火星洞穴下可能潜藏的生命?……
we r dust ! that's all
很不错,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
英伦帅锅带你踏上一场赏心悦目的太阳系旅程。
物理学的基努里维斯。。。。。宇宙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