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个人影评
个人影评:1.独立电影的楷模!做成这样,相当可以!2.废物不会埋怨自己,从大到小,从制度政策,再到人情事故,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别人不好,自己有绝对的实力,只是时运不济!3.在单位时间里,凑在一起的男女,各取所需,就是爱情,利益分歧,立马分离!4.想要强烈的政治隐喻,却又袒露无遗!制度就是那个他,那个夺妻,占房,还鸡奸羞辱你的他!他看似文质彬彬,温柔体贴,实则强壮💪 无比 冷酷无情,麻木不仁!5.香港年轻人的不上进写在骨子里了!完全沉浸在过去出不来!文化产业的倒塌是自命清高所带来的后遗症!
2 ) 反映现实 言之有物
反映香港现实,令人反思更不失娛乐性,其後之低俗喜劇,一路向西都有其影子,这才叫电影,兩皮野打低所謂亿万制作中港荷利话电脑特技垃圾,最後都要加返几句:此片比较適合香港人口味,粗口文化,文化差異加上切身处地,会令大家欣赏角度变得好極端,但无可否認,这个才是最真实的香港,一个被地产霸權控制的圍城!
3 ) 《不设房》:不一样的“香港精神”
在英国专研电影学业多年的阿伟,毕业后回到香港,正赶上1997香港回归金融危机,经济低迷没有更多发展前路。好不容易熬到2003年,终于得到为张国荣写剧本的机会,却在4月1日那天新梦破碎。还不仅于此,老妈去世,女友分手。从此,阿伟自暴自弃,靠领政府救济金蜗居在10平米内的狭小空间。
直到2010年,结识湖南的卖淫女阿媚,两人半推半就过起了同居生活。把阿媚的私房钱败光之后,又忍受不了阿媚在耳旁接客,提出分手要求。正当阿媚万念俱灰,独自流落街头时,阿伟在家赶上变态客人来访,被霸王硬上弓引发人间悲剧。阿媚匆忙赶回,一对悲人抱头痛哭,从而想出北上逃难的终极计划。谁知,阿伟再次使出阴招,趁北上之机利用不知情的阿媚贩毒,阿媚一怒之下,携巨款潜逃,留下阿伟在遥远他乡再次开始一人生活。
影片为小成本的香港独立电影,以独特视角演绎社会蛀虫的不伦之路,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特技特效,完全是社会底层民众的挣扎生活。导演蔡敬文自己扛着相机完成全部影片制作需要的环节,两万港元的成本,没拍成三级片,可算为“香港精神”赚足了面子。三分之二剧情都是在10平米见方的小空间完成,开始貌似批判题材,同居接客后黑色幽默越来越多,诙谐对白也时常闪亮人性光点。
阿伟的人物特性可谓汇集所有人渣中的精华之处,不求上进,只求吃饱,奸懒馋猾样样不少。抱怨不成,谋害他人,最终阴沟里翻船,也算得到应有的报应。相对比来看,南下的湖南女阿媚都要比阿伟具有自力更生精神,尽管干着不伦的职业,却也怀揣着微小的理想。为了达到实现理想的那一天,阿媚甘愿隐忍眼前的各种遭遇。而阿伟最终被阿媚抛弃,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法则。做一个被妓女抛弃的男人,直接让阿伟晋升为“公鸡中的战斗鸡”!
4 ) 《港岛精英》
《港岛精英》
他,是全港479100人士之一,更是其中35岁以下的21632人之一,更、更是其间6489位拥有大学学位的一个!
可谓精英中精英!
他是谁?名字无所谓啦!
因为他是2011年全港统计的479100失业人士领取综援金,其中35岁以下为21632人,而6489人拥有大学学位。
综援金每月3267港币,在红勘租住一套120尺花费2100港币,剩余的还要吃喝上网,更玩一楼一凤!
实为“港岛精英”人士啊!
他的过去,似乎也是稍微正常化过的!
可惜,2003年4月1日,一笔预期收入落空+女友分手+被啃的老妈over+最崇拜的哥哥跳楼。
于是,决议报复社会,做一条寄生虫!
还有似乎被影片《阿飞正传》的颓废深度感染,当了寄生虫的他,在影片12分钟处还拿出卡式收录机,独自舞蹈一段!
----总之活在记忆和幻想中!
接下去,这部蔡敬文的超级低成本影片,便是演绎出一段寄生虫与楼凤的情感故事,谁说小民无生活?这鲜活的二人世界,也是充满了抗争、暴力、情愫的。
当然,更多的还是,XX和XX,然后还是XX,加XX!
好累,真的是“食、睡、性、嘢!”
最后楼凤积蓄花完,只能再挂牌营业,生意不佳,要死要活。
穷途末路,生活就是这么强奸你(片中以男猪脚被壮汉爆菊花隐喻)。
被奸伤愈,开始踏上彻底报复社会的道路,携毒过关,赚取水费。
结果就是那样喽,人财二空,红勘寄居的租屋也因年长失修倒塌,一切结束。
港岛精英----不设房!
蔡敬文这个精英导演描绘了一出港岛寄居虫大戏,虽有梦想,也早破灭!
人类复杂化,城市赤贫却简单化了!
在我们城市化后的城镇化,也将会制造不少此类寄居精英出来,无论成因多少种,恨社会不公,不赐予机会,想来是共鸣!
可惜,机会只是给予不断寻找机会的人!
站在门口,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把风,希望里面强奸它的那个施舍点什么,确实不属于寻找机会啊!
5 ) #影蝶记# 香港,正在消失的一座城?
97回归、SARS、官商勾结、“蝗虫”(意指大陆新移民)入侵、贫富悬殊、地产霸权、香港玩完——这就是影片借红磡综援男之口所喊出的对97之后香港社会种种畸形现状的控诉。
蔡敬文导演用号称2万元的成本挑战红色光晕笼罩之下的港人敏感神经,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才敢拍得如此生动抵死。一来剧本的确是发自许多港人肺腑的心声吐露,二来男女主角毫无保留全力支持,都让这部土炮制作看起来诚意十足。以至于后来实现杀上香港院线大银幕放映的“发行奇迹”,都再一次证明拍电影有没有钱不是重点,有没有心机才是关键。同时也说明,97之后的香港电影再“堕落”,港人在大银幕上的观影选择权还是大大优于大陆的。
电影的结局,综援男舍弃香港北上铤而走险,结果是落入更加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没赚到钱,连香港自己那块弹丸之地都失守——这好像就是导演对时下香港电影圈、乃至整个香港有意而为之的影射。
时代真的变了,比阵仗、比明星、甚至比洋气,香港电影哪一点能和大陆比?现在所谓的“纯港片”,说得极端点,大抵也就是像《不设房》这类的土炮“山寨”货。想要守护香港电影的有志电影人们,你们非挨得了苦,受得了穷不可。
6 ) 难道爱本身可爱在於束缚,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
小时候经常到录像厅看通宵场,上半夜一般都是艳情片,下半夜一般是动作片。
所谓动作片,无非都是各类接近《省港旗兵》、《古惑仔》之类的。
血腥暴力,出卖变节,强奸嫖妓等等元素构建其我对香港的原始印象。
但而后我发觉香港根本就不是影片描述得那么江湖和血腥。
只不过香港的文艺工作者可以把一些很平常的斗殴都美化加工成为文艺作品。
所以不难理解香港为毛那么多厨房美食节目,基本上都是靠吹。
以前还追究下流派和传承,现在就肉丸很有丸味,汤很有汤味就了事了。
陈浩南或许和你小学辍学的流串同桌一个样,不过人家摆出了郑伊健而已。
而真正的香港人,其实都是平平凡凡地营营役役一辈子。
所以香港的狗血故事和狗血想法都是超级多的,堪称东方重口味之珠一点也不为过。
在所有狗血的故事里面,涉及情爱的狗血或者最令人津津乐道。
血腥暴力、出卖变节、争夺遗产、拯救地球等等这些一般市民是没法亲历的。
但是情爱的狗血每个人都能亲历,笑笑别人,然后又被别人笑笑。
所以香港这个高节奏的金钱社会里面,此类小清新恶趣味的电影题材极多。
就连张小娴也没香港小屌丝们那么闲。
在种种调侃欢笑完之后,我们都总是难免地把自己代入故事里去演绎一次。
我们本身肾亏的肉体没办法与那么多阴道炎的黑木耳有交集。
只能看别人故事,假想自己如何去面对各类种种情爱的难题。
毕竟“你还爱你爱我?”这个千篇一律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各种标准答案。
经验值这东西很奇怪,有时候高经验值不等于让你变得更正面。
爱情经验值便是一个奇怪的参数,高爱情经验值的人相对是更游刃于情爱话题间。
这和我们当初学泡妞娶亲成家生子的初衷是违背的。起码不是一致的。
也许只是我们的爱情观变得没节操没下限的时候,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没节操更没下限了。
尤其看完《志明与春娇》后,我萌生一种抛弃妻子出去风流快活的冲动。
有时候文艺片就如鸦片,唤醒你原本已经心静如水的欲望,然后美其名曰《心动》。
在看完各种男女关系,女女关系,男男关系,甚至男女男关系后,我们感觉不会再爱了。
我们开始不信任自己了,也不信任对手了,爱情这件我们曾经以为很美好的事情逝世了。
于是我们就像拿综援一样,随便以为爱上了一个人,于是就步入婚姻的路途。
在爱情变成亲情后,经历细水的长流,融合在一起的相宿相栖,当然也是伟大的爱情。
但问题在于眼前炙热的爱慕以及屎尿屁的细水长流之间,我更相信前者是我力所能及的。
爱慕,示好,追逐,性交,争执,性交,争执,性交,冷淡,冷漠,离弃,生死不相往来。
这种死循环在谁身上都可以毫无难度地进行,直至身体机能衰退才有所缓减。
看遍了爱情电影,唱遍了情歌,最后还是感觉不会再爱了。
就如男妇科医生如何与妻子发生正常规律的夫妻性行为一样成为疑案。
所以像我这种中年屌丝,面对涉世未深的小妹妹,装装文艺灌灌酒,也许还有市场。
样貌显老的就卖卖温柔体贴补充行动力不足的缺憾,勤能补拙。
样貌年轻的还可以装装怀才不遇,走天涯。摄影界的伍佰,摇滚界的马云。
但无论怎样,中年屌丝们你们都该清醒了,你只是拿着爱情的综援。
如果真的有个白富美在你面前要求你抛弃妻子你走不走?
如果真有个溃烂黑木耳带着地中海贫血的孩子和你再续前缘你留不留?
爱情是伟大的,人却很渺小。
没有信心绑架起另一个人的余生,就别谈爱情了好么?
约炮就约炮,别约感情炮好么?肯定不会打折的。
某天你猥猥琐琐在街上挖鼻屎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你你坪然心动的。
你应该放下挖鼻屎的手,目送离开,然后回家用这个悔恨的手强撸一次薛凯琪。
有时候放手不是错失,也许是真爱呢。
难道爱本身可爱在於束缚,无奈你我牵过手没绳索。
我口味独特?从寄生虫的角度去看香港,从底层香港人去看香港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屌丝喝几年墨水沾沾自喜,吃软饭还占有欲,干了还觉得没快感,陷害人家还叹自己聪明,他活在自己的理想国,而鸡却血淋淋被一路操过来,学了电影的计谋,“日”久了看出了男人的本性,最终暴走,片中对董建华的恨和大厦将倾的无力感都很入骨,王璐瑶竟然不是那个老而弥骚的大奶女
影片气质太过于颓废,但在同类香港独立电影中也算是翘首了吧。
太无聊了。
有《春光乍泄》致敬呀,致敬的经典极了。我朋友告诉我一个人又700多个穴道,但是我知道被男人点了死穴我这辈子就完了。
无法评论
吃喝大便性,女人心最狠。
两个社会底层的人,不停的说话说话说话~~~~~
寫實~~
港片如果还是这样自暴自弃自大自狂那真的是死的连僵尸都没有了。97年回归至今居然调查结果还只是6成左右的港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一句台词:“等赚到一百万,回你湖南老家买一条街都够了!”你说这是得多无知才编的出这样的台词,这种人居然还是独立电影人。港片低俗到屎尿屁的程度,不如就此死去。
其实虽然很恶心,不过现实可能就是这样恶心。2003年4月1日,我想是全香港最黑暗的一天了吧。这部戏有leslie,有my little airport,还有王家卫的台词。一个好好的文艺青年变成鸡虫,贱精。不过,香港还没死,不过dying了。。。一个妓女同嫖客的故事。。。好难顶。。。。
生於斯,長於斯,越來越無力面對未來,苦無出路,惟有又屌又柒,叫雞發洩,墮落至死。在一片和諧聲中,《不設房》的存在竟產生了如斯的不和諧。電影小本,卻勾畫出此地人心浮盪大問題。
抵撚死喇死肥仔!三星比My Little Airport加支持香港独立电影。
土生土长的港剧,但不是很好看
2013Jan10,吴中路117号,PPTV在线观看。很真实很讽刺!
開頭朦朧的氣質讓我迷糊中一震,中途幾度憤慨到看不下去,收束時又精神為之一振!大廈一幢一幢倒下,心曠神怡,try your breast,多看電影吧朋友們!
影片关键词:搞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片儿,不过以平行角度来看的话,相较之同类电影,胜出。 部分情节觉得触及底线有点作呕,消极厌世的卢瑟态度让人觉得不舒服。另:男主长得很像某知名人士,自行想象。
稍微粗糙,仍不失为好片!
想说的主题与故事本身结合得太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