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哪个半岛的事情?我想你已经知道了,就是在鸭绿江那边的那个似乎总在困扰着整个世界的热闹的半岛,没错,朝韩两国的纷争与和平也许给他们的人民带来的是苦涩的记忆,但对于韩国的电影工业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支撑点,这样韩国人在走进电影院的时候除了那些纯情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外就有了另外一个相当理直气壮的选择,以统一或是爱国的名义,去看他们以往所不堪回首的那些历史
当然,还有他们所想象出来的那些历史,于是就有了我刚看过的这部电影《韩半岛》。试想,在不远的将来,六方会谈获得重大进展,朝韩即将共同开发一条横跨中俄朝韩四国的铁路,统一大业将为时不远,这是何等的鼓舞人心!但此时日本却偏偏(或者说是一定会)跳出来阻挠,说他们从100年前与朝鲜皇室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他们有开发这条铁路的权利,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气愤!总统果断下令,一批爱国的历史学家纷纷求证条约上国玺的真假,100年前朝鲜皇帝明智的决定拯救了这个半岛上的他的后人们,日本被迫撤军道歉,多么完美的结局!
可惜,这一切只存在于银幕中,但这部电影相比于同期的任何韩国影片都更要卖座,但对于我来说,我实在没有把这部充斥着政治斗争和爱国热情的影片看完,只粗略的看过了开头和结尾。也许正因为如此,让我不敢武断地对这部影片作出任何评价
看过了影片,又顺带着看过了网上的一些评论,我算是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这个时候似乎哈韩潮流早已成为过时的往事,网络上下充斥着一片对韩国和韩国人的征讨之声,这部电影很可能再度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声讨运动,对于这个我不想多说,我只想说电影本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又有什么不佳之处
首先最值得我们注意的镜头发生在主角崔民在给大妈们上课一幕,崔教授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明成皇后遇刺的纪念日,但大妈们却只知道兴致勃勃地讨论那部电视剧,这一幕对于我们来说难道不是如此吗?对我来说,我可以看到一个人身穿美津浓手里拿着索爱的手机,但无法容忍他忘记了七月七号或是九月十八号是什么日子,崔教授此时的愤怒,也许我们也完全应该同样拥有
但是随后,直到最后,对于导演的意图,我却开始有了疑问,影片中韩国总统和总理(顺便说一句,影片里的朝鲜领导人绝对酷似金同志,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却只是找了个长得象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充数)因为对日本的挑衅回应的方式而发生了分歧,总统坚持要用事实让日本人低头,总理则选择了先妥协以免影响长久的利益(很显然这样是会遭到万人唾骂的),影片中有一段将总统与总理的政治角斗与100年前皇帝为保留朝鲜的主权而与奸臣和日本人斗争两个场景互切的一段戏,在这里总统与总理被脸谱化地与皇帝和奸臣想对应,其中隐含的意味不言自明。但在全片的最后,总理递交了辞呈,却并非是想向总统认输,他有一段很发人深省的话“我辞职是要证明你的做法是错误的,最迟30年后,恶果肯定会降临,我不在乎自己被称作是卑鄙的政客,我想要的只是这个半岛长期的和平,我会证明的。”虽然总统也表明自己追求的是自己的“真理与信仰”,但这并没能说服总理,影片在这一幕戛然而止,也许是想带给看这部电影的人以深深的思考,但是这与前面的安排,却让人有自相矛盾的感觉
对于这部影片,我不想再说太多了,一来我没有全看完,其实是没有发言权的,二来这是最近很敏感的话题,而我呢,只是一个明明爱国但没有骨气的家伙。最后从纯电影的角度说一句,这部片子的导演康佑硕曾经导过经典的《实尾岛海战》,能力毋庸置疑,也许在某些情节处理上有所不当,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影片。再从碟迷的角度说一句,这张碟的配置真的是很烂……
《韩半岛》是最近看的韩国影片是,影片所涉及的都是韩国人民所关心的社会现实,特别是为曾被历史遮蔽的政治现实,影片具有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量,因此在韩国相当卖座。
影片故事是虚构的,围绕着京义铁路的所有权韩日发生外交争纷,差点引发两国战争。影片对韩日对抗其实着墨并不多,重点放在以总统与总理为代表两股政治势力的较量上和近代朝鲜屈辱的历史,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交替而展开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韩国在强国环伺下的残酷生存环境却是活生生地存在的,韩国作为一个4800万人口的蕞尔小国,周围中、日、俄三大强国并峙,还有美国的势力影响,生存处境并不容乐观。
影片只涉及到日韩紧张关系,但就足以让韩国当局捉襟见肘:日本海军强兵压上,同时威胁要取消1570亿美元的对韩贷款与重要核心科技的援助。韩国海军力量只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一旦开战必败无疑,经济贷款与科技援助更是韩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是维护国家尊严,坚持不出让铁路所有权,还是暂时妥协,满足日本人的要求。总统与总理相持不下。这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情绪的历史学教授崔民在指出日本人染指铁路所有权的依据是1907年两国签署的《乙已条约》,而在条约上盖章的国玺是假的,如果能证明这一点,条约就是无效的。于是,寻找真国玺就成为当务之急,经过一番生死较量,结果当然是让韩国人民笑到了最后。
历史学教授崔民在就是影片的一个缩影,本片带着浓得化不开的民族情绪,特别是表现总统、总理与日本大使交涉时,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将百年前的屈辱历史与现实交识在一起,将高宗皇帝、卖国大臣与总统、总理相互呼应,善恶的甄别自然不言而喻。片中日本人的形象完全作脸谱化处理,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言行,还有嘴部表示轻蔑的特写镜头,足以煸起观众强烈的反日情绪。最后经过曲折经历他们找到真国玺,不仅一向强悍无理的日本人立即应声撤兵,宣布放弃对京义铁路的所有权,“面目可憎”的日本大使还幡然悔悟,在本应签暑铁路条约的现场大谈日韩友好,呼吁世界和平,并且就百年来日本对韩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主动向韩国人民表示由衷的歉意!
不承认这是一部意气用事、极端情绪化的政治题材影片,但想想一个在小半岛生活了千年的小民族能在强国围绕下取得尊严和独立也不是件易事,民族主义对半岛民族来说就是最好的保护伞。以前看过《明成皇后》和《义士安重根》还专门了解了下朝鲜半岛的近代历史,发现屈辱和革命、卖国和爱国的历史,这种浓的化不开的恨强化了民族意识。
欢迎你来我家:
http://ammonite.yculblog.com 新出产的韩国电影《韩半岛》围绕真假玉玺展开情节缺乏历史依据,国玺当儿戏,身后当生前。决定一百年前一纸条约无效的,不是上面加盖的玉玺的真伪,而是中、朝及亚洲各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庙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号,怎可在本人生前所颁文书中作落款自署?
在韩日近代关系历史研究中,作为同是受害者中国的历史学者,我一向是站在正义、受侵害的韩国一方的。正因为如此,新上映的韩国古今剧电影《韩半岛》,让我深感失望。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在亚洲战败,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中、韩(朝)等亚洲各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侵占的领土、掠夺的利益,完全失效,韩国(朝鲜)从日本占领下恢复主权、独立,台湾从日本占领下交还中国,这是国际公约确定的事情,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现代国际政治大事,是不以当今韩、台“亲日”或“反日”的政治人物、学者的个人意愿为改变的历史事实。
正大光明 君无戏言
韩国新片《韩半岛》巧妙地穿插韩国现实与朝鲜王朝近代历史,虚构京(汉城,首尔)义(义州,平壤)铁路运营权争议,再现韩日百年恩怨,以日本终于谢罪、承诺两国成为“平等邻居”结局。放映后反映热烈,七月中首映日上座达23万人次,创韩国电影票房新记录。
影片中,当京义线开通之际,日本政府提出不准开通,根据是一百年前两国签署过“把京义线铁路运营权转让给日本政府”的条约,韩国上下无不愤慨。这时,决定日本的要求失败、韩国的决定胜利的,不是上述堂堂正正的历史依据,而是正在难解难分之际,一位中年历史学家突然宣布:“当年大韩帝国高宗皇帝,和日本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上的印章,全都是假的。当时韩方使用的玉玺,是皇帝为保护国家未来而伪造的。真正的玉玺另有其所。”“如果找到真玉玺,一百年前大韩帝国在日本强迫下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全都可以一笔勾销。”于是,剧中的韩国总统下令组建一个“查寻玉玺小组”,剧情围绕“寻玺”展开。可以说,玉玺就是该剧的“戏肉”。
笔者想说的是,决定一百年前一纸条约无效的,不是上面加盖的玉玺的真伪,而是中、朝及亚洲各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年大韩帝国皇帝无论盖的是真玉玺还是假玉玺,如果没有这场胜利,条约可能至今都是有效的;因为有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那些条约就都被废除了。
作为戏剧,当然要作“戏”。我充分理解,如果凭上述历史大道理编剧,便不成戏而是历史教科书的图解。但“戏”要编得合理,不能不顾起码的历史常识和违反基本的历史规律。千不该、万不该,编剧不该拿严肃的玉玺来当儿戏。这样做,不正给了为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辩护的右翼政客、学者,诬蔑我们“不文明”、“不诚信”的口实吗?“正大光明”、“君无戏言”,这是中、韩等东方君主的“职业道德”,更何况是欺诈。即使再昏庸的帝王也不会出此下下策,何况聪明如高宗李熙者。历史真相是,中、朝两国近代与日本所签不平等条约,无论是割地赔款,还是权利出让,都是真人真事、真金白银、白纸黑字。我们从来没有、也不能否认它们的真实性,但是从当时起,韩国皇帝就再三向列强声明这是被迫的。既然它们是在侵略者枪炮逼迫情况下签订的,不平等、不合理,所以现在我们不予承认。国际社会也声明予以废除。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占领的领土要退回,吞下的好处要吐出来。退一步说,当年日本帝国主义逼迫签约时,虎视眈眈,会让你有机会以假充真吗?就如李鸿章到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他可能画个假押吗?而就条约本身来说,只要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或其授权人签署的,就是真的,就有效。如片中所有条约上面盖的印章都是以假当真,那“另有其所”的真玉玺就是假的。这就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名言: “假作真时,真亦假。”影片中真玺最终找到,是没有意义的,虚构的日方因玉玺假而终于承认无效、向韩方谢罪,也不可能出现。把条约的合法性押在一枚印章上,是本末倒置,太儿戏。以此情节传播青少年,既传达了错误的历史观,也传播了不适当的行为准则。
似是而非 矫揉造作
剧中的中年历史学家在剧情主轴:真假玉玺寻访过程中,上下求索、煞费苦心。但剧情总有些似是而非、矫揉造作。剧中出现的条约、圣旨类历史文献,字迹都很大,不是微雕作品,无需用放大镜放大分析,因为放大为非常规状态反而不便辨别;印文更大,也无需放大鉴别。更不可思议的是,把皇帝死后的事情当成生前来表现。
剧中的高宗皇帝名李熙,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国王,倒数第二代国君,也是大韩帝国的第一代皇帝,一八五二至一九一九年在世,一八六三至一九○七年在位。古代历史上朝鲜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至近代的一八七六年,在日本的胁迫下“开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一八九五年四月签订《马关条约》,清朝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控制朝鲜为“保护国”,日本人杀害反日的明成皇后;一八九七年,在俄罗斯支持下,高宗宣布朝鲜独立,依据历史上 “三韩”(马韩、辰韩、弁韩),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年号“光武”。俄罗斯在俄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重新控制韩国,派出“统监”作太上皇,一九○七年逼迫高宗退位,传位给太子李土石;一九一○年,日本以《韩日合邦条约》吞并韩国。
剧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镜头,是历史学家研究的一份诏书类文献,落款可见“光武”、“皇帝高宗”等字样。“光武”是年号,下面应是年、月。然而“高宗”是“庙号”,与“谥号”一样,都不是他本人生前存在的,而是在他身后,由其继承人奉上的。庙号是将已故帝王神主奉入宗庙时,奉上的名号;谥号是对已故帝王一生功业概括的崇高评价,除实际存在的之外,也有溢美之辞。高宗谥号为: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干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太皇帝。其中前58字是描述,大约中国古代圣帝明君的功德都具备了;最后1字“太”是结论,意思是最大。简称可以是“高宗太皇帝”。“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意为功德至高无上。中国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代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文治武功功高盖世。李熙虽是朝鲜王朝诸君之一,但开创大韩帝国,与中国宋高宗地位类似,故后人称其为高宗。既然庙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号,怎么可以在本人生前所颁文书中作落款自署呢?这样的历史文献若是现实中真的存在,不用看就是假的。盖在这样的文书上的印章,不管是真是假都没有意义,因为文书本身是假的,后人伪造的,盖了真印也没用。
《韩半岛》艺术上的成功无庸置疑。但我一向认为,中韩两国都是重历史传承的国家,历史剧既然再现历史,编剧最好先过基本的历史关。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红极一时,但后来不精益求精,泥沙俱下,导致近年衰落。近年来韩国电影、电视剧等“韩风”席卷亚洲,影视界应居安思危,避免重蹈覆辙。
放下内容不说起码这部电影反映的精神是好的,需要我们去学习,思考!韩国的电影很写实,恰恰这也反映了当代韩国人民爱国的思想,相邻而居的我们是不是在看过这部电影的同时也应该想想我们的电影映射出来的东西,当我们还在为商业大片而娱乐的时候,韩国人已经拿电影作为教科书来演绎了,虽然内容都是虚构的,可是带来的效果不同凡响!好不容易有人拍一部《东京审判》竟然没有人投资!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悲,爱国教育的电影还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我害怕许多年后的中国孩子不知道我们屈辱的历史!不知道我们新中国走过来的艰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自取灭亡!
电影里韩国和日本的战斗,一触即发。最后日本高层命令舰队返航,日本自卫队的将军还有点不甘心。他们一定是想恢复大日本帝国的荣耀吧。可惜,这次没能实现,但他们还会回来的。因为他们走的不甘心。
按电影里韩国海军上将的说法,他们的军力只有日本的30%,所以这一战,是必败无疑。但如果难免一战,他们也会保卫国家的。感觉这个场面很悲壮,如果真的开打,他们这点部队,肯定是很快被全部歼灭的。因为毕竟这一次他们很孤立。美国已经抛弃了它,站到日本那一边去了。
作为总统,他是强硬派,要和日本打。但结果呢,他想过打这一仗给韩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吗?明明不敌,却硬要逞能,最后只能是自取其辱。谁说一定骄兵必败?哀兵就必胜吗?迦太基是怎么被罗马灭掉的?
鸡蛋碰石头的下场是什么?看看阿富汗,问问萨达姆就知道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咱惹不起,躲还躲不起吗?
我还是觉得电影里的那位韩国总理观点不错。离开了美国和日本的支持,韩国还剩下什么?如果美国 日本 俄罗斯 中国,都同意朝韩统一,那他们就真的可以统一了。
也许要等一百年,二百年。也许分裂状态,符合某些大国们的利益也说不定呢。
当自己处于弱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一战。因为只有战了,就会暴露自己的虚弱。1894年朝鲜,东学党武装起义,清政府和日本都派兵镇压了。之后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又免不了割地赔款。
当你弱小时,反抗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被无情镇压下去。
韩国人最擅长的YY之作,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忒肤浅了。
竟然可以如此意淫
三星给的是民族自尊心。对于片子本身的情节,不置可否。
韩国人YY日本的影片
23.3.7我想说,皇帝制作的假国玺签订的协议就不算了吗,这不是耍流氓吗。以前学书法的时候,不是太明白刻章为什么要用篆书,不容易被作假。韩棒子挺能自嗨,小日本子会给他道歉,痴心妄想!不过这种题材看上去还挺有意思的,像纸上谈兵一样,哈哈哈。
中文字幕翻译实在太雷人了,国印变成了国家封条,国家情报院变成了国家智力服务
艺术性角度一般,但在意图上,这是一部直面当今韩国政治和社会分歧的片子,没有掩盖矛盾,也没有脸谱化政客,这样的艺术我很赞赏!
QQ直播。以一个国印的真伪来决定外交?幼稚!
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先拿镜子看看自己。
对于韩国人的爱国/反日肃然起敬. 期待于中国有思想的导演们放弃对于'大片'迷恋 用类似的科幻为中国展望未来的崛起!
2006-10 一部完美的大师级作品,采用了《金刚》摄影组人员,技术,堪称豪华!
我怎么忘了这个片子呢,当年和《没礼貌的家伙》、《实尾岛》、《太极旗飘扬》、《朋友》、《狼的诱惑》等等一起作为我的韩影启蒙片啊哈哈哈~当年都没发现男主原来是金基德的御用男一号。全是回忆啧啧。
很少看韩国片子,但这一部,感觉比较震撼,将不同立场的人刻划得很真实。
末代皇后那一幕还是很感人的
蓝光重刷。在虚构的南北统一之际,日本借大韩帝国签下的不平等条约要求收回京义线(现实中这条铁路也曾一度开通),史学家赵宰贤要证明当年高宗李熙很奇葩的用假国玺盖的章。安圣基扮演的韩国总统,和高宗往事平行剪辑而构成民族命运轮回的映射——同样咄咄逼人的日本、韩国无法经济独立的生存压力,康佑硕是个不错的气氛组导演,古今两条线切换的顺滑,闵妃殒命的乙未事变也搬演的很煽情,对韩民族统一的执念也算热切,可整个故事的立意、节奏把控都不好——赵宰贤寻找真国玺的过程都莫名其妙,他用自制国玺骗车仁表和用爆炸来掩饰消防队挖地其实都没必要,日韩海军的对峙都让总统下决心开打,结果这条线忽然就消失了?总统与总理的分歧,强化总统只是为争口气而缺乏理性思量,让整个动机变得往“高宗—总统”这种强人政治上靠了,不高明
小国民天然的极端民族性。
对应我们的八点档内战主旋律片 就会感到惭愧
爱国主义大片
姑且不谈是不是篡改历史,教育意义还是很不错的,给了四星
历史学教授能“愤”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一种奇观,莫非这是韩国特色...另,大韩帝国在15世纪便已研制出决战兵器,可媲美战斧导弹,日本海自当然要闻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