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了戴锦华老师《透过电影思考女性》的专题讲座中,我获知了这部 La Belle Noiseuse (真实的法文意思不知道),中文被翻译成《不羁的女人》(就很好笑的翻译名字)。在一顿好几个小时的艰难搜索之后,终于在某个在线网站找到了法文的3小时58分20秒的网站版。(我真的被自己感动到哭,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可真是太TM难了)
女主玛丽亚娜真的美到哭,我一女的都被她的气质深深吸引。
好了,回到正题,谈谈这部雅克·里维特导演下的电影的美。
首先,这真的不是情色片!这真的不是情色片!这真的不是情色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一部非常静谧、唯美的艺术片。戴老师说,她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一种男性与女性的角色较量,我很赞同这一点。电影里,身为画家的弗兰霍夫进行创作之时,总是用男性的视角去看待女性,而这种视角在女性看来充满冒犯和不美(或许男性觉得美的东西女性并不觉得),所以前期在创作过程中身为模特的玛利亚娜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围观的物品。到了后期,玛丽亚娜开始反抗这种被注视(或者说是不舒服),反倒是她自身感到自如的状态激发了画家的灵感,最终画家创造了只属于自己和玛丽亚娜的艺术作品。(可惜最后画家为了证明自己爱妻子,将这副画砌进了墙里)这个世界,存在两性,并不是为了谁压倒谁,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是一种和解、协作与平衡。或许,这就是导演想要传达的电影创作主题。
玛丽亚娜是美的,艺术是美的。这种美没有任何杂质,它是纯粹的,是上帝赋予人独特的美,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精神上宁静的美。有一次,在可话里,有个可友与我讨论,人是否穿衣服也是一种想象性建构呢?我听后,哈哈大笑,回复她,可能吧。她的这句玩笑话起源于我对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的读后感,书中提到了想象性建构,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人类所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否也是前面的人类塑造的一个谎言或说神话。一个东西一旦上升到神话的高度,就变得肃然起敬且不可置疑。比如,蒙昧时期的西方人都相信信基督得拯救。可实质目的却是教会为了控制人的思想,自己创造了一个上帝让大家膜拜而已。所以,我们对很多东西就可以保持怀疑,就像鲁迅所说,“从来如此便对吗?”比如,我们可以怀疑一下,难道进入21世纪的男性和女性就非得结婚吗?难道结婚就不是个想象性建构吗?是谁制定了这个社会规则呢?为什么我们这些男男女女就非得遵守不可呢?我们遵守这个社会规则(而不是规律)到底符合谁们的利益呢?(好吧,我这个好奇的大脑一天天想得很多)
我想说的是,如果人人都不穿衣服(为什么西方艺术家那么喜欢画裸体?),是否我们就对肉体这个东西不那么敏感?西方艺术家们或许就无法成为艺术家了,因为我们都一样,我们也可以成为艺术家不是吗?我讨厌很多人一谈到肉体或性,就会联想到那些色情的东西,其实这部电影正是要推倒这部人的刻板化观念,导演想说,你们的思想过时了,人类的肉体是可以用来欣赏的,美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事情,没有那么低俗和恶趣味。感慨在文化繁荣的法国、思想开放的法国可以大胆谈性,而在国内则人人闭口不谈,唯恐人家觉得自己色情。其实大可不必,都是成年人了,性其实就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平常不过的东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需要假正经。当然,这也是由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决定的,国人普遍比较内敛。
导演有一种处理美的能力,他虽为男性但却尊重女性,这点真的很难得。影片的色彩选择、构图、选景都很美,学摄影的人在这部电影里能学到很多关于色彩、构图的知识。好了,先不成体系地第一时间看完写这么多吧,极力推荐这部电影啊,毕竟也是戴锦话华老师推荐的。
很想成为像戴老师那样的女性,在以前得称这样的女教授为“先生”哈哈,有智慧、有个性、有灵魂的女性我真的很敬佩。
下面附上戴锦华老师《透过电影思考女性》的小破站视频,欢迎大家自取。有需要电影支援的也可以cue我(不保证时效!不保证时效!不保证时效!),毕竟找的过程能把自己整疯qaq……
畫室裡的一切張力,那先於女性模特/男性畫家、年輕/衰老的(當然,視野展開,整部影片可以説是男性謀劃讓女性成為模特,後者通過于創作過程的主動權試圖奪回創作,使創作結果成為砌入牆壁的遗跡和秘密,而男性仍蒙在鼓中將一件習作當作傑作的過程),首先是模特的「動」和畫家「不要動」的命令之間的張力,由此可以看到無處不在的流動與僵止、遊戲與pose、跳出身份的扮演與身份框架內的模仿之間的對立。 後者體現于傳統的畫家與模特間的關係,其中包含著非自然、強迫乃至暴力的因素,我們看到Marianne的抗拒。她的防衛和反抗,從以「動」抵抗僵止的律令開始,正如同開頭她和Nicolas扮演互不相識、拍照勒索(我們之後才知道兩人的戀人關係,遊戲和扮演似乎成為了Rivette關於世界的vision和真理,如《真幻之愛》開頭的沉浸式戲劇和《四個女人的故事》開頭的戲劇排練,我們總是在之後的某一刻才意識到那是表演而非通常意義所說的現實生活)。也正是在Marianne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真理性瞬間,Frenhofer找到了LE geste(姿勢),但它在下一瞬間又消失了。隨後兩人一時陷入不可控制的狂笑,由痛苦的poses帶來的一切束縛崩塌了,兩人進入近似孩童的平等狀態…
bouger(動)/ne pas bouger(不動)的對立也將我們引向關於繪畫的悖論。試圖蓋住Liz的舊像,Frenhofer似乎試在畫布上呈現歷時性的一維,然而祇有在被迫靜止的模特移動的瞬間畫面裡才能引入時間一維(Nicolas藉照片作畫的方式,甚至Frenhofer的踏過畫作留下腳印的貓,或許形成一種對照)。與動態的瞬間失之交臂,畫面留下的衹是「遗跡」,正如Rivette將電影看作僅僅是創作過程的遗跡(尤其對於像《出局》、《瘋狂的愛情》這樣演員即興成分極其重要的作品)。這也是為何La belle noiseuse最後衹能被砌進牆裡,因為在影像和繪畫的交叉點上,對最終畫作的影像呈現衹能是遗跡之上的遗跡。因此,將這一討論推至極點,最終能夠被看到的并被當作la belle noiseuse的「畫作」是幾乎剝離一切創作過程的(它在甚至沒有模特的情況下迅速創作完成),而那幅真正的La belle noiseuse則轉化為流淌于四個小時影片內畫筆與畫布的摩擦聲和畫室內鏡頭的緩慢搖移。
雅克·里维特是法国新浪潮的“作者论”忠实践行者,他始终坚持自编自导,保持对电影内容的绝对话语权,这部四个小时的文艺片——《不羁的美女》亦不例外,然而,电影里面却有相当多情节剧的因素,年迈画家与青春美女的搭档,画家妻子与美女男友的吃醋,画家对美女强硬式的要求。这些因素相当诱惑地吸引了市场的眼光,美国也剪辑出了125分钟的版本,以适应情节剧的要求。
然而,纵使拥有如此多令人遐想连篇的元素,这始终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文艺片,里维特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去迎合观众的娱乐趣味,他只是刚好碰到了这个类型的故事而已,这个故事改编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而且仅仅用了其中的人物与故事设定而已。
里维特家境殷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产阶级,在他的作品里,发生在资产阶层当中的故事充斥着丑陋与不堪。
这部电影的主题有两个,画家与模特之间的“性别战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老画家早年的作品为他积攒了足够大的名气与很高的社会地位,而女画模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全片两人的关系始终是处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画模面对着画家对她强硬的姿势调整时,始终是怒不敢言的状态,后面甚至有点SM式的暧昧气息,这种不言而喻的关系在一个对话里展露无遗,初次绘画后,模特告别:那我们,下次,在纽约再见了。画家低头看着他的画,头也不抬冷漠地说:不用纽约见,明早10点,我们继续。模特一脸怒气,但也只是拿包离去,明早依旧准时到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种不平等要求,画家始终默认践行着他的主体地位,他眼中,完成那幅画是他唯一需要思考的东西,女模就是一个物化的身体,甚至不需要去花心思想怎么留着女模。
于是,从此处开始,影片的性别主题就变得很清晰了。
如果影片从头到尾仅仅讲述了一个女性始终被男性压制的故事,那便落了俗套了,这部电影也会卷入电影大河中,迅速被人遗忘。然而,里维特是一个具有先进世界观且有深刻见解的艺术家,他知道无论是现实还是电影,女性都必然会反抗,并展现出令男性不知所措的主体精神,模特在电影下半部分,其主体精神开始觉醒,她不再认为这幅画仅仅是画家的作品,而更是她自己的作品,她不仅仅是一个物化了的裸女身体,更是一个足够能力去表达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从那一刻起,在两人关系中,模特开始主动去起到主导作用,她希望她的表达,她的坚持,可以使画家画出那副伟大的作品,这不仅仅是画家的成功,更是她自己的成功。
结果,画家确实画出了那副名作,作为观众,我们饥渴般地等待着那副画作,期待它将使我们由于极度兴奋而颤栗,由于艺术而产生的无比崇高,我们期待着,期待着,然而,只看到了画板上无意间露出来的一双蓝色的脚,其他什么都不出现,导演里维特不给我们看。
他是不是认为,画作只是一个麦高芬,丝毫不重要,我感觉被耍了四个小时。
既然被耍了,那就看看里维特究竟在耍什么心思。
画家画出了画,模特的坚持与自我表达奏了效,这意味着女性的成功,如果电影在这里接受,那就是双赢大圆满结局,里维特偏不,画家最终把画作嵌进墙内,不予公开,没多少人知道有这副画的存在,然后自己用一晚上画了幅简笔画,忽悠了大家,自称这就是那副名画。
为什么要这样?试着去思考一下里维特在想什么,女性真的成功了吗,女性主义电影里面,女性往往都战胜了男性,但现实真的如此吗?并不,完完全全不是这样的,女性在男性面前完全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里维特很巧妙地设计了画家妻子的角色在里面,画家妻子同画家一样,都面临着衰老的困境,画家失去了创作的热情,妻子失去了美妙的青春肉体,然而,伴随着画家的年龄渐长,随即而来的是巨大的名望与很高的社会地位,他在社会关系中可以一直掌握话语权,这里有个鲜明的对比,女模男友亦是一个画家,但由于年轻稚嫩,始终处于纠结气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地位。而画家妻子呢,她老了,她又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她失去了她最有价值的东西,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种男女之间的严重不平等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我想,这也是里维特想要表达的东西。
所以女模特依旧是输家,她期待着那副象征自己争取而来的真正的名作,却被男画家永远地嵌入了石墙,永无见光之日。老画家赢了,他将自己涌动澎湃的情感物化为一副不朽名作,了了自己一番心愿,我想每个有过艺术创作经验的艺术家都知道,艺术家真正满足的时刻,是作品完美完成的一瞬间,为了这一瞬间,艺术家就算付出多少努力都心甘情愿,而艺术接受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已经取悦了自己了。
那个秃顶,肥胖,不善言语,行为古怪的画家,又一次胜利了,无论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男性。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终于像赶due般在CC下架前看完了,确实是非同寻常的体验。
我常常思考艺术创作中“客体”的身份:作为被描绘的对象、艺术启迪的源头,他/她们在作品产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难道就不比艺术家更为重要么?而与此同时,这种对被凝视者的描绘和捕捉又何曾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剥削?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真的太美了——我依旧清晰的记得在许多个夜晚我打开这部电影并沉溺于每一个镜头中惊人的细节:真实地仿佛在呼吸的室内布景、艾玛纽贝阿绝美的侧颜、草稿纸上的水墨茵染、斑驳的自然光影在人物移动时呈现的微妙变化和缓缓摇移的长镜。里维特选择了直面艺术创作本身,用无限延宕的影像直观呈现了艺术被创造的过程,带给我们难以描述的智性愉悦。
作画时如同摄像头一般的事无巨细的记录和“不及物”的(摄影机)凝视、对身体的施虐般扭曲以及对越轨恋情所可能爆发的戏剧性冲突的禁欲式排斥构成了不羁的美女中基本的叙事零度,专断的将性别战争伦理剧倒置为对于主客关系的精巧辩证。
影片的冗长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对作画过程的事无巨细的记录,其中仅仅辅以画家的凝视,全无被画客体的反打。正如画家所言,“我要表现在你身体中又超出你身体的东西”,这让女主曾近乎歇斯底里的“超出”正是画家的凝视自身,是女主与画家眼中的女主之间的差异,而女主后来一度的反客为主也基于这一差异,让她短暂化身为超我式女性,要求“性无能”的画家主体完成由他开始的创作。
差异在女主自身的一端体现为“超出她自身的”理念与用于彰显理念的质料客体-身体之间的差异,后者是再现超验之物却永远“不够专业”的业余模特,而全片最唤起性遐想的段落也全部来自于画家对她身体的施虐式扭曲。这让我们来到萨德的世界:女主身上超出于她的超验客体-原质是萨德意义上的享乐意志,画家仅仅是这一意志的“工具人”,而女主的身体则是因无力承担这一物之尊严而被享乐意志借助工具人所不断扭曲和折磨,却又不生不死的“完美”被享用客体。
创作的结果有二,一是超验客体的“真正”化身,而它的毁灭性要求它只能被藏于墙后,永不可得。不如假设这一被雪藏的作品正是画家对女主最后姿势的记录,其中女主第一次直视镜头,作为客体将凝视返回到观看主体,让所有牵扯进这一情感纠葛的人都无法平静;二是进入了艺术品商业流通的“庸作”,它建立在对画家在剧情史前史中以妻子为模特所作画作的失败之上,这一失败所含的凝视的破坏性纬度被舒缓的蓝色盖于其下,好像经过消毒和和烹煮后的“安全”的罐头食品,而画中的姿势同样可以解读为模特和妻子经历艺术加工后对男性权力-市场交换逻辑的臣服。
谈生意的过程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得以缓解的过程,人们不约而同的准备“忘记这三天”,唯有女主对其男友的旅行邀约的否定成为这一社交场景的污点-噪声。她不准备像那幅画一样藏身于暗无天日的本体领域,或是让以自己的身体为基质的艺术交易循环完成最终封闭,相反,她以巴尔比特式的、伦理式、无法转喻为其他含义的否定拒绝这一再生产闭环,打开“无限判断”的不羁新天地。
艾曼纽·贝阿跟简·伯金差的不是几条街的问题,她充分表现出了又胖又矮又丑胸难看屁股超大的一面。
按照影片中的暗示,片名应该具有多层意思,是不可翻译的。电影的主题应该是探讨艺术与艺术对象的距离和关系。里维特不仅在影片故事中分析了一件艺术品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对艺术价值的构成意义,自身的电影摄制方式也是对艺术生产过程的特意强调。他处理场景时很简约凝练;色调也很考究;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使用两机,几个运动连接很出色,单机怕是费时或麻烦
看的是四个小时完整版,整个片子下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画家在绘画,贝阿在摆姿势,牺牲裸露的镜头不少,真正的好演员,不过给我最大惊喜的还是简·伯金的沉稳表演。总之,是个大闷片,但看完后你会佩服导演的功力,因为你能感受到导演想表达的思想,艺术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但是,不会想看第二遍
8.5/10。①男主的妻子曾给了男主很多灵感让他成为名画家,但现在面对她他却灵感枯竭。这时出现了一美女让男主重燃激情,他以她为模特作画,这过程中男主、男主妻子、模特、模特男友四者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影片大部分篇幅都是男主以美女为灵感的作画过程。②运用丝滑优美的高水平运镜/场面调度、诗情画意的高水准摄影美术、舒适的音响营造了诗意氛围。③时长太长,把诗意拖成了疲累,扣1分。
里维特让Jane Birkin来饰演片中画家的妻子还蛮有意思,现实中她的前夫Serge Gainsbourg总为别的女人写歌,影片中她的丈夫也为别的女人作画。
让身体摆出极度扭曲的姿势何尝不是一种榨取,像拧干一块湿毛巾那样,流出生命的汁液。在某一刻,他们捉住了彼此的姿势 ,可惜他们都移开了,人再也回不到初始的观察点,也回不到那个被观察点,两个人都只能依靠对方的定点来还原自己,可这是徒劳的。像彗星只擦过地球一次,但他们确实有一次捕捉了对方,那是唯一的、瞬间的、针孔与针孔的相逢。
画家弗伦霍费尔与妻子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乡村住宅中安静地生活。当年轻的艺术家尼古拉斯和他的女朋友玛丽安去看望他时,弗伦霍费尔决定重新开始创作一幅名为“La Belle Noiseuse”的画,他很久以前曾放弃过,他希望玛丽安成为模特。随后的创作过程将改变角色们的生活,它将变成一场对真理和意义、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的相互冲突的责任的斗争,关于艺术极限、艺术虐待、权力的问题就会出现。影片让我们看到一系列艺术品的持久创作过程以及它如何改变周围的人。在去世前不久日本导演黑泽明将其命名为他在 1990 年代最喜欢的两部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北野武的《火花》),他称其为最佳影片,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手艺斗争。这部电影因为没有技巧、长镜头、固定机位、深焦、自然光而有一种粗朴的赤裸感,画室中的裸体经常处在阴影中。
如果我是美术专业画人体的学生的话感受应该更深刻吧。另外艾曼纽·贝阿本片中不如在《天使在人间》时漂亮,差点没认出来。四个小时的加长版。跟情色一点关系也木有,是严肃地艺术作画过程。有意思的是艾曼纽辛辛苦苦摆了N个小时的POSE最后看到成品画却十分愤怒,但是镜头外的观众却看不到这幅画。
美丽的天使,艾曼纽贝阿全裸出演~~~~还是很值得看的,冲着大美女,加一个星星,本片很长,剧情较拖沓。
虽然我很喜欢艾曼纽.贝阿,可还是受不了此片的冗长
果真是美女不羁,画家放荡,当他把模特摆放出SM的造型并让她挣脱束缚默然内识时,我还以为导演要拍一部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哲学电影呢?噫!为什么浪漫主义者到了最后都会对婚姻生活绝望呢?说到底,道德君子并非人人都做得,各人形气才性不同,为什么要强求自己适应他人的想象呢?有人说哲学过时了,这句话很真实啊,你看看影片中的画家说起话来东一靶子西一锤子,他本就不适合学哲学啊。过时的东西还是留给念旧的人去学好了。放荡而不羁到底和放荡不羁爱自由是两个意思。把画封在墙里有点爱伦坡的意思,导演若是真有勇气,把墙壁一敲破,想必一整面墙里藏的都是画。本性难识,材性也不易,若真识得材性各人过各人的生活也会轻松一点啦。有人说删节版没有裸体,哈哈,那这个电影就真的一点内容都没剩了。
里维特电影的核心是秘密之为秘密.本片借用巴尔扎克原著与《彼得鲁什卡》(关于一个有生命的木偶)并提及《我们死人醒来时》的情节来记述一场追寻无蔽(a-lētheia)的斗争而直接显明了这一点.两性角力绝不是主线――恰恰相反,它始终是求索过程中的场外干扰因素;全片的重量系于画室中的合谋:艺术作品意在开启无所遮蔽的真,它自古以某种譬喻的形式与女裸体相关;模特决意与画家合力揭开伊西斯(Isis)的面纱,甘愿将自己的秘密敞开以充当她的形象,但自行遮蔽与拒绝被看乃是真之偏好――一旦完成的作品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澄明,这就势必意味着使显现者返回到隐匿之中.里维特把作画的时间凝固来让它得以被看,而令已被真所置入的成品-女人重归自行遮蔽者的扣留与庇护,以免我们不慎窥见卡吕普索(Calypso)的面容.
4个小时的美术课,画家与模特的唯美故事,不用看字幕也可以明白的那种爱欲纠缠下载4个小时左右,观影四个小时左右虽然不是自己想的那版4K画质的,想当年從VCD看到DVD(雙碟)多少年不看了,但是故事一直记忆犹新,早就听说2017 / 2018出了4K画质的最新版本;目前这个238分钟应该也是比我DVD影碟要多出好多,至于3碟的VCD我早忘了当初的时间了。一个10没有新作品的著名画家在对爱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后对介绍来的新模特产生了创作欲望和冲动,在不分白昼的创作里两个人从开始的没有交流到最后的心灵沟通直至产生了灵魂深处一闪念的创作激情,電影没有描写画家与女模特直接的情欲场面但是通过一次次的绘画摆弄把男女那种对情欲的理解*【2019 / 1 /5】蓝光下载高清238分钟版本再看(没有找到4K版本)
四个小时啊!想看色情镜头的人要失望了
在绵延时间、去戏剧化的情境下探讨艺术创作与人生现实的关系,应该是里维特最佳了
四个小时版本。作画的部分很牛逼很喜欢,也很吸引我,可以当大师作画的学习资料了。但其他部分就有点造作和无聊。专心看下来这么个片子一定很累吧?(我没专心看)画家的调情方式就是高级啊。。
绘画是一大看点,女人的裸体是第二看点,但要是将影片定义为情色片则大错特错。近四个小时,过于冗长。
http://m.youtube.com/#/watch?v=R4uQ0HQVbF8&desktop_uri=%2Fwatch%3Fv%3DR4uQ0HQVbF8
四小时,在公司看了三个星期。有精彩之处,也有没必要的拖拉。
太长了,没法看下去。第一场戏就快10分钟,老子可不要看钢笔画教学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