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博这个演员选的与电影中角色太配了,帅气的花花公子,其实他本性应该不是这样的,第一次遇见女友果汁还是很纯真的,阴差阳错,分手后让自己堕落了,开酒吧也许是对果汁的眷恋。也幸好有了朋友得绝症的最后告别,让他得知真相,有情人终成眷属,酒吧从此也扭亏为盈。
再来说说这个朋友阿德,家境就没有博那么优越了,其实那次他大可以眼睁睁看着博被列车撞死,失去这个情敌,但他没有,而是选择去救博一命,从此友情天长地久,阿德也体验了有钱人的生活。
整部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调酒师”,博一路开车帮助阿德实现最后的愿望,去见了三位前女友,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酸甜苦辣咸,对应着不同的鸡尾酒名字。
阿德的人生结束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一杯“芭堤雅酸味”再次点起了博的新生活。
总体来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电影。人生这趟旅程中,总是有些人,陪着走一段下车了,然而能够陪着走到底那个人一定要珍惜。
人生就是这样,在该遇见的时候遇见,在该相爱的时候相爱,在该离开的时候告别。未来很长,山高路远,那么就释怀吧,喝完这杯酒,好好道个别,继续向前走。
有幸提前见证这场以告别为目的的旅行,看着他们遇见、相爱、在人生的岔路口挥手道别。这部电影将四个女性角色塑造地很丰满,印象最深的角色是露娜,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爱情之外的东西,阿德的爱曾是她生命中的一束光,后来这束光熄灭了,成了阻碍她追寻梦想的枷锁,那这段感情就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和阿德分开后,她坚持自己的事业,奔赴自己的热爱,故事结尾露娜主演的剧开播,她笑得真诚,真诚到让我感动,她是自由且热烈的,她在闪闪发光。
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总是去想之前做过的什么事情是让自己后悔的,都在忏悔。何不在人生的过程中就好好爱自己,爱他人。
博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放下纽约的酒吧回来泰国。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吧,博忘不掉他的初恋,从学生时代到他成熟,这个女生都陪伴着他。很喜欢最后的结尾部分,两个人在海边听着海浪,聊着回忆,畅谈美好的未来,喝着调酒,美好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片中罹患癌症的男孩,他想着是去道歉,结果把伤害又增加了一些。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这么的神奇、两个人的美好回忆也许会随着吵架而消失。
喜欢的女神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很久不见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泰国再次见她。
优缺点都特别明显,先说说整体感受,就是:公路片+城市小电影+绝症片+致我们曾追过的女孩们=什么都有,什么都要,虽花样丰富、结构工整,但多少细思后有些空洞了。
每一条线的画面都很美,配乐选曲也很妙,有泰式幽默和泪点。一幕接一幕,每一幕都有不同感觉和韵味。但这种工整的形式下,支撑电影的剧情有些空,很多地方不仅是落于俗套,太表面。像是全球顶尖广告大片合集,一些片段节奏把控也比较奇怪。非常典型泰国电影,优点缺点都是。
但整体来说,放在大银幕上可看性还是强的,亮点不少,对眼睛相当友好的取景和画面、扣剧情扣得相当妙的配乐、一些结构和元素上的小巧思...对于将电影作为娱乐去消费的年轻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只是作为电影来批判,缺陷肯定是明显的也是降分的,因为亮点不是一个好电影的全部组成部分。
这个道理就像喝气泡水,多打点气泡是好,不能光有气泡,而没有水啊。最后气泡消了,啥都没得到。
——————
观众最后被吸引到的,大概不是那两个懦弱花心缺点尽显的男主(虽然男主真的很帅哈哈),而是那些让男主也让我们走出影院时还念念不忘的ex们和故事背景的那几座城市。
红发舞者少女的张扬明媚、神圣庄重教堂里女演员的情绪爆发、暴雨天女摄影师的清迈小屋、午夜纽约怀揣着调酒师梦想的女孩走过的灯红酒绿....电影利用好了女演员们身上和每座城市的独特味道,反过来赋予了电影高光和气质。
每一次相见都像打开了一个不同的宝盒,各种意想不到的发展等着主角们。
而每一次告别都像部不同的戏剧谢幕,也像被定格下的不同滤镜照片。
我最喜欢的是女演员那条线(虽然也有缺点),戏剧性拉满了,泰式幽默十足。女演员一直完不成的表演,却在被男主激怒后成功了(我特别喜欢她一走出教堂所有人就尽快就位紧接着她表演的那段,不拖泥带水,戏剧感十足,是这部电影需要的节奏),而她在接受赞美后便转身穿过教堂,最后男主们透过车窗看到她穿着婚纱在教堂后一个人痛哭。这个慢镜头拍得太好了,看完电影还一直深深刻在脑子里。
城市画面也是拍得很好,好多镜头都让人看完还印象深刻。我尤其喜欢每一段感情配上一座城市、一盘磁带、一组风格音乐这样的形式设定。总体来说,离场感很是不错。
-----
剧情空洞,人物动机不足,像是为了凑满几个剧情点而硬过了个形式。
中心情节推动过程中夹杂着插叙,一个动机目的中贯穿几条感情、人物、回忆,但每一段感情都不清不楚。看得出来不是刻意追求朦胧,而是明明可以三言两语或者通过伏笔细节安排好的事情却被忽略了,相当形式化、任务化。
第一条线第二条线拍得都够美了,但吵架和相见后落泪都很任务感,突然就掉眼泪了,又突然就和解和好了,不但没有交代清楚,还让人觉得特别莫名其妙和煎熬。
比如,第一条线相见那里画面切换,明媚少女和舞蹈老师之间的身份跳转,物是人非让人鼻头一酸,但这一段很快就过去了。倒是后面两个人莫名其妙掉眼泪和解的慢动作画面放了超级久。以及那个舞蹈老师拒绝去见男主时态度那么坚定,后来相见时却又秒变态度nice的甜妹,也没有交代为什么一开始那么恨。
还有第二条线,女演员试镜的回忆里,男主莫名其妙就暴躁到揍人,还有和调酒师女孩的争吵里另一个男主又莫名其妙就让人啥都别干。纯属什么都没说清楚,看得人一脸问号:大哥你不至于吧。
没有伏笔、没有细节,到点走个形式,而且导演还扬短避长了,把大部分篇幅放在了这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像是几杯迷你份量的鸡尾酒,有韵味有小醉,但还没喝个明白这一小杯就没了,让你浅尝辄止后还要花大部分时间去洗杯子。
有些设定就像集邮,为设定而设定,但毫无意义。
野心十足什么都想要,丰富是很丰富,但想要的太多,既想做剧情、喜剧,又想有爱情的深刻,结果就变成啥都不是,哪条都不讲清楚、不深入。
这就像几个高分泰国广告片串起来,好看是好看,但经不起深度思考。最后啥也没品出来,光赚了个养眼。
————
绝美画面,狗血感情,画面和音乐绝妙,非常郭敬明,或者你可以说是郭敬明旗下安东尼这样的作家的风格;
公路历险,兄弟情深,在感情和剧情上又有点韩寒的味道;
诗和远方,虽然读不懂诗,虽然远方也去了个寂寞,意义方面这就很像总爱写什么云南、藏区的大冰。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我觉得放几年前,年轻人还有小朋友们简直要爱死这部电影了,它生不逢时啊!
不过,电影虽不是很好的电影,但还是美的,还是值的。尤其是你怀念10年代的国产电影时。
泰国电影《一杯上路》,应该算是小众的文艺片吧,王家卫监制,也有王家卫的味道。在光影流转间缓缓叙事,故事情节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回忆,慢慢串起来了整个故事。画面很唯美,配乐插曲很好听,慢慢欣赏,才能理清爱恨情仇,才会明白如何面对爱情、友情、亲情。余生已有限,且过且珍惜;珍重当下事,惜取眼前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身患癌症的帅小伙拖着朋友开启了寻找旧爱的道歉之旅,里面有舞蹈老师、梦想成为明星的女友、摄影师、励志成为调酒师的女友其中穿插着爱情、亲情、友情、就像味道不同的鸡尾酒让人着迷,虽然故事平平无奇但是仔细观看下来却耐人寻味,电影里面的音乐也很好听,推荐喜欢爱情片的朋友们去电影院观看
前后半段呈现俩极端,前半段特俗,后半段特狗血。这一部片你就可以看到《摆渡人》,《前任攻略》,《心花怒放》这类三流情感片的影子。唯一与那类片子区分开来的可能就是质感,镜头和音乐都比他们强多了,至少这一点它不至于五分那么低。
王家卫“摆渡”了两回“摆渡人”,也没能拯救两个摆渡人的电影。除了炫酷的镜头和泛滥的煽情,全片只记住了那杯鸡尾酒。【HBO/4.2GB】
前有贾木许的破碎之花,又何必一杯上路?
公路旅行、磁带音乐、美酒,一杯上路。去和前女友们一一见面道歉和解,去向好友坦诚布公,揭开秘密,了结心愿。居然直接来个《爆裂鼓手》主题曲《Whiplash》开场!飞扬的配乐释放出饱满情绪和满腔情怀,怀旧老歌不绝于耳,《One》、《Tiny Dancer》、《Father And Son》……曼哈顿、清迈、芭提雅、玛哈沙拉堪,流连美景迭变。视听和蒙太奇劲力抢眼耳,情节松散,节奏温吞,观感冗长,越到后面越泄气,凤头蛇尾,明明可以拍成95分钟,顶多105分钟的体量硬要拍成136分钟。爱丽丝的演员长得像金敏喜,看完之后发现男主两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尤其男二号。静谧抒情的英文片尾曲拨动心弦,一听就知道是亚洲歌手的作品,因为风格和编曲比较韩式哈哈哈?[3.23看的,业务提前看片场兼品酒观影会]
【泰国】美酒、美景、美人,穿梭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和人世间的种种感情;仿佛入座一个由锅物和清凉饮品组成的宴席,在这里跟着视角去等待各种滋味与趣味发生。尽管更多的感觉像是屡见不鲜的人生告别课以及载着遗愿清单上路的老友鬼鬼式公路片,但这种精巧、复古的质感可贵,也能整体给人一种舒服的感受。圣丹斯参赛时的137(136)分钟最终在院线和Netflix上线时调整到了128分钟,但依然感觉过长;没有告别式以及这类电影常常具有的潇洒,更不懂得适时做结尾与转向;反而塞下了源源不断的争吵、陷入无用回忆和所谓真挚倾吐,它可以更好。
2021 Sundance:整个电影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美”。画面美、音乐美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了。看之前并没有留意到是王家卫监制的,但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整个画面特别“王家卫”风格的色彩。整部电影的音乐片段使用得非常恰当,片尾曲的吸引力更是max。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完整部电影还倒退回去听了数十遍片尾曲的观影经历了。虽然故事本身不太“独立电影”,商业化比较强,甚至比较“狗血”(前半段看出了《前任3》的感觉…),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今年Sundance电影节中各方面表现都很在线的一部fiction film了!
她们不是物品,不是购物袋,奖杯和胶卷,而是跳舞时踩到的脚,表演时噙着的泪,拍照时吹起的风。在铁轨上将你救起,那列车却将我杀死。从此我住进嫉妒的房间,渴望体验你的人生。我们羡慕别人,向往远方,在泰国调制一杯纽约味道鸡尾酒,呛出眼泪。我们相遇,互相信任,然后必须分离,可能这就是人生。
★★☆ 沒覺得多麼《擺渡人》,只覺得《後會無期》式《破碎之花》。如果結構的重點是在對應磁帶A面B面,那麼,A面反復閃回插敘便更讓我不太理解,明明可以把遐想的空間留給觀眾,若不是B面讓故事回到正軌,就很難讓人耐著性子看下去了。所有視聽的部分,都寫著監製王家衛的名字,只是一個關於放下的故事,影像未免有些過於端著了。
2021 Sundance | 本届看的第一部。前半段看完一度想弃,以为又是个形式大于内容的矫情东西。没想到后半段竟然让我有点感动。一场向过去告别的roadtrip,归根结底是与自己和解。但有没有想过,对别人来说,却是揭开不愿想起的伤疤。这是不是很自私的行为呢?这着实戳中了我的点,因为我也有想与之和解的人,男生女生都有。另外,女主Prim太美也太好了,调酒的样子简直英姿飒爽。
糖水片儿
圣丹斯的首映,美学颇受制片人王家卫的影响,高浓度的色彩对比和浪漫到死的气氛节奏,立马爱上此片。通过公路片的方式,来回穿插着两人的过往恩怨情仇。本片是一部一直在道歉、忏悔且离别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电影,是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平庸煽情。对绝症片无感就容易睡着...
有点像《摆渡人》混搭《心花路放》,特别狗血淋头、结构失衡、表达空洞乃至崩坏的电影。精致的摄影视听下,是剧本的巨大狼藉。(豆瓣5.6分显然是偏高了...
1.7/10 Sundance2021Virtual 基本上是最糟糕的那种大锅炖,试图把爱情友情生死公路片和俗套的喜剧元素杂糅的时候一定会出问题,所谓绚烂的技术也只是能在静态的时候有一点魅力,动起来之后和镜头之间的组织都不足够有趣。音乐严重溢出。
评审团特别奖(创造性视野)冗长,摄影 音乐
是有一点点无聊的追忆
不管拍得多水 但是看了前面我就哭了 特别是奴娜把那个奖杯扔在地上的时候 我想到了自己和她 她肯定也很讨厌我一点都不想见到我一点都不想再记起有我这样的人 不奢望她会说“我很想你我想和你跳舞” 我只想把她一直留在我这里的尤克里里还给她。或者这也像阿武一样还东西是借口 我只想看看她 可是我没有绝症我没有快要死掉——我要有绝症我才能去看她 我真他妈没用哈哈哈哈
【圣丹斯2021】一出《摆渡人》+《心花路放》般的渣男救赎记,男二得癌症,借和前女友告别的理由,撮合兄弟和前女友复合,音乐摄影处处模仿王家卫的品味。至于王家卫为啥要监制这么个片子?只能解释为王家卫看到《摆渡人》的本子很喜欢,于是攒局让张嘉佳执导,谁成想张嘉佳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片子连及格线都不到。没办法王家卫只得另起炉灶,拉着泰国导演搞了个泰版,但王家卫的风格真的只有他自己能驾驭,任何模仿他的导演都只会变得矫情,虽然这次及格了,但绝对算不上好看。
闪回用不好,真的就是这种反面教材,只剩下狗血泛滥的情绪堆积。一再闪回的爱情戏也打乱了故事的节奏,架空了故事原本的戏剧张力,让人一再想关掉这种浮夸空洞的垃圾。好在导演还是能将故事扳回正轨,把这个渣男自我救赎的故事讲完整,可能这也是片子唯一的优点了吧。
感觉像是跑到泰国去监制了又一部《摆渡人》,剧作过度依赖于闪回显得虚假乏味,让炫目的摄影、剪辑甚至场景设计都显得更为浮夸空洞,不过有翻拍改编成国内院线电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