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津子是个年轻漂亮却苦闷的女人,男人整天在外面鬼混,她只能在家洗衣做饭,照顾公婆,所以她想要离婚! 公公镇雄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老伴已疾病缠身多年,就靠这个媳妇维持家庭。在天主教文化里,离婚是一大禁忌,所以公公是绝对不允许加津子离婚的。 在温泉中,加津子在为公公擦背。安静的夜晚,孤男寡女,加津子吐露了她的心声:留下来,是为了公公您啊!一场豪雨及时到来,道德似乎无法企及这无人的角落,两人接近犯罪的边缘… 作为天主教徒,公公压抑自己的兽性,但为了解决加津子的欲望问题,他竟然给她介绍别的男人… 如此复杂的一个家庭,榎津岩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加津子的丈夫,那个已沦为杀人犯,诈骗犯的恶棍。 《复仇在我》,由今村昌平执导,绪形拳、小川真由美、三国连太郎、倍赏美津子等主演犯罪剧情片,于1979年在日本上映,获1979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电影第一名。 该片改编自日本1963年的西口彰连续杀人真人真事。主人公榎津岩成长在20世纪初的日本动荡时期,先是日本侵华战争,军队强行征用榎津岩家的船只,父亲一再隐忍,年少的榎津岩凭着心中怒气奋起反抗,却被父亲阻拦压制,从此父亲的高大形象崩塌。 日本战败,美军横行,国家的秩序崩塌。期间,榎津岩偷窃倒买美军装备,被抓坐了几年牢。好不容易出狱,与加津子奉子成婚,然而很快又因诈骗入狱。再次出狱的榎津岩,得知妻子与父亲的关系,离家出走,从此开始走上杀人与诈骗的堕落道路… 今村昌平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再现了一个恶棍的由来和他的犯罪历程,并对国家,家庭背景进行剖析,试图绘制榎津岩的犯罪图谱。时空的切换频繁,但是通过导演的有机结合,全片一气呵成,用短短两小时勾勒了罪犯的一生。 作为导演中的人类学家,今村昌平善于反映底层人物的命运,并喜欢用性这一原始动力来说明问题。在开头的那场温泉情欲戏中,人性,兽性,伦理和道德激烈的冲突,做人啊,太难了! 片中,导演采用中立而冷静的态度用摄影机描述的事实说话。在导演的镜头之下,人物蜕变为蛆虫,在本性欲望驱使下,走向宿命的结局。在榎津岩逃亡的穷途末路,他假扮大学教授与小客店的暗娼互相取暖,然而犯罪必惩,他那虚无的人生也即将终结… 绪形拳主演的榎津岩充满玩世不恭的邪性,而三国连太郎主演的父亲老辣保守,二人飙戏场面张力十足。倍赏美津子主演的加津子眼波闪烁,在温泉情欲戏中,展示了绝佳身材,把一个独守空房寂寞妇女的饥渴演活了。
据说这是今村昌平最好的作品,也是旬报当年十佳电影之榜首。我想说,纵然从70年代的眼光看来是有其先锋的调度和叙事结构。但老爷子的陈腐世界观并没有超越时代的力量。 这世界并没有纯粹客观的观察。作为导演,要说不加主观评判地拍片是不可能的事。在浩瀚的现实真实里选择哪一种的观察角度,即是一种主观判断。所以,有评论说老爷子以一种冷静第三者态度创作这个连续杀人犯的生平故事,我是不认同的。他明明塑造了一个男性沙文主义的偶像,性欲旺盛,桀骜不驯,来去自如,永远不用负责任。没有任何人和事能成为他的羁绊,父母不行,女人不行,社会道德规范也别想。直到最后被捕归案,也没有给过一个镜头一句台词体现一丝丝的反省与悔过。杀人犯永远高昂的头,一场接一场的船戏,和一个个被杀的人,正代表了导演的态度。他无所谓探究悲剧的始因,或引发观众的内省,在消费了这个恶魔和那些可怜的女人后,在满足了自己的恶趣味同时又能搞出一部卖座商业片,就是让人满足的成功了。 今村昌平的这种男性优越感,道德模糊感,对女性的蔑视和压榨,让他无法成为超越时代的创作者。
访谈花絮里,今村昌平特逗,说很感谢绪形拳和三国连太郎他们如此优秀的演员,因为他被上一部戏《 诸神的欲望 》的演员给气坏了……那意思息影十年,全是被他们坑苦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对《诸神的欲望》该片演员印象不佳,甚至导致我对演员很反感,演员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落千丈。。。因为资金困难,加上拍摄时的痛苦经历,让我对电影演员心存怨恨。。。”老头坐在那里,抽着烟,一脸苦大仇深,侃侃而谈,完全不在乎他这样说的结果,太可爱。1968年,今村昌平执导。十年过去了还心存怨念,气性可真够大的,哈哈。
老爷子还说,他在拍一段床戏时,他会以好奇的目光观望,心里希望他们能“演出新意”——解锁新知识?!这个色老头!!!——然后绪形拳就对老爷子说:您观察我们表演时,脸上的表情既冷淡又关心,您这是。。。
老爷子还大大夸奖了三国连太郎,说大多数演员只想着自己怎么演,不在乎其他人,甚至宁愿别人表现不好。三国连太郎就不是这样。三国连太郎曾经跟人提起以前和今村昌平发生过争执,红过脸,老爷子就因此认为三国连太郎拍摄时大概不会买他的帐,但情况不是如此。有一场三国连太郎和绪形拳在监狱的对手戏,三国连太郎一口啐到绪形拳脸上,老爷子说这不是他的设计,这是他们现场发挥,大胆的付诸实施,这样的想法为影片增色不少。
深夜门解读真实杀人犯系列电影之二:日本1963年的西口彰连续杀人事件。
本文首发于“深夜门”微信公众号。
真实历史,无论从杀人数量还是杀人动机上,西口彰并不出彩。
先看他的杀人数量,他一共杀了5个人,量不够上穷凶极恶。
再来看他的逃亡时间,从1963年10月开始杀人,到1964年1月被抓。逃亡时间仅仅78天,所以要说他有多高的智商,恐怕也很难信服。
再看他的人生经历,16岁开始诈骗,经常入狱,之前都是小打小闹。38岁开始杀人,三个月后就被抓了,这就是个普通罪犯的一生。
唯一有传奇性的,是他的抓捕经历。他是在冒充律师行骗时,被一个11岁的女孩认出来,报警后被警察抓到。
除此之外,一切看上去就是个普普通通。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作家佐木隆三探访西口彰的成长经历,将西口彰化名榎津严写成了长篇纪实小说。而后名导今村昌平又在小说的基础之上,拍摄了电影《复仇在我》。
1979年电影上映后,在日本各大影展斩获17项大奖,并获得年度十佳影片第一名。
今村昌平被称作导演中的人类学家,深夜菌之前在戛纳系列中曾介绍过他的《楢山节考》,要是看过的同学们应该了解他的风格。凛冽的写实风格,和绝对旁观者的态度,当然还有他对情欲画面的痴迷。
《复仇在我》不是一部传统的罪案电影,它对犯罪场景做了一定的淡化处理,犯罪画面远不如床戏多,它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过程,影片抛弃了真实中“11岁小女孩抓捕罪犯”这么有戏剧性的情节,恶趣味的今村昌平是让一个暗娼报了案。
虽然电影把罪犯当主人公,但它同样不是一部反派人物志电影,没有为犯罪行为找情感托词,观众也不会从榎津严身上找到情感共鸣。
整部影片非常冷静的描写了榎津严的成长经历,并对他短暂人生中登场的各式角色进行了描写,试图通过这份成长履历去探析他的犯罪动机。
在影片中登场的人物各有各的凄惨,各有各的可恨,而最荒诞的是,将片中各色人物串联起来的除了榎津严的犯罪之外,就是榎津严旺盛到可怕的性欲——这可不是深夜菌为了自己的恶趣味牵强附会。
从榎津严第一次犯案之后,警察就介入了调查。让我们态度端正的跟着警察看看调查的结果。
第一幕对榎津严公寓的走访。经常偷听房事的邻居对警察说:
“榎津的那玩艺儿可不一般,棒极了。”
他的同居姘头千代子说:
他是个每次不干三遍不肯罢休的男人,时间很长、很长……
在火车上,警察问到另一个和他同居的脱衣舞女市川时,市川抱怨说:
“他一天到晚的和我做AI,搞的我都神经衰弱了。”
而一旁已经听腻的警察露出了谜一样的表情,一脸无奈的往远处看了看。
谁也不知道这个表情里面究竟是厌烦,还是嫉妒。
我想,警察在自己的探案手册上,关于榎津严的记录第一条就是:性欲强,能力也很强。
另外,逃亡期间,榎津严冒充大学教授喊了暗娼启子,第二天一早,启子一直睡觉。老板娘阿春说她不务正业的时候。启子埋怨说:
“你知道什么啊,那个教授整个晚上都不让人睡觉。”
我心怀嫉妒的给你点个赞。
一个性欲强的男人背后至少有一个性福的女人。
榎津严身下有很多女人。但背后的女人只有一个。
榎津严身后的女人是加津子,同样是一个性欲强的女人。
有一天,一群浪荡的美国大兵在的时候看见了加津子,他们淫笑着把加津子围在中间,摁到草堆里面。
紧急时刻,不良少年榎津严挺身而出,从群狼手中救下了加津子。
然后,加津子就怀孕了。
然后,他们就结婚了。
再然后,榎津严进了监狱,性欲强的加津子和公公开始洗鸳鸯浴(年轻时候的倍赏美津子真是一副好胸!)
该死的娃娃逑朝天!榎津严估计每天都有几个小时是朝天的。
但如此之强的欲望,谁敢说没有基因的遗传?性欲强他爸是镇雄,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虽然镇雄表面看起来谦恭随和,但内心也有被一个性欲强的灵魂在嗷嗷待哺。只是这个灵魂的上面还有一个严苛的上帝高悬着。
儿媳妇勾引他——至少电影中是儿媳妇先出的手(其实是出的胸),他揉了半天,还是担心背上扒灰的恶名,临阵退缩了。
他眼瞅着儿子不在,儿媳妇天天欲壑难填的痛苦样子——性欲强的痛苦他必定感同身受。本着慈悲为怀的精神给儿媳妇安排了一个野男人。
他也许能想到,当野男人和儿媳妇滚床单的时候,儿媳妇嘴里喊出来的名字是:公公!
儿子出狱后得知这精彩的剧情,跑到他跟前发火,老家伙满脸委屈,拿起斧头对着自己脖子喊:
你小子有种就把我剁了。你在监狱害你媳妇一个人独守空房容易吗?我给找个男人怎么了?整天对着你这个活色生香的媳妇我也在很痛苦的忍耐啊(这段是我瞎编的)。
逃亡期间,榎津严遇到了一个叫春的女人。阿春给别人当二奶,用男人的钱开了个小宾馆,顺带拉皮条赚点好处费。最擅长的是春心荡漾花钱养小白脸。
榎津严一开始是她的客人。最后成了她的情人。
阿春命运悲惨,她妈妈久乃年轻时候是个杀人犯,被关了很多年刚放出来,偏偏还是个偷窥狂,每天看客人和暗娼云雨。
她被人瞧不起,找不到好人家,最后只能给人当二奶。
经营个宾馆兼鸡窝,帐又算的稀里糊涂,就这么个悲惨的傻女人,偏偏也是个性欲强,被窝里的小白脸只要张开嘴,她二话不说就送钱。
假冒教授的榎津严几乎不用勾搭,两人就滚到了一起。
榎津严一开始是打算杀掉她的。但后来也许觉得这个女人实在太傻了,动了真情,想和她一起私奔。
后来阿春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先是浑身发抖大哭一场,然后仍然死心塌地的要和他一起私奔。这是多傻的女人才干出来的事。
即便你是连环杀人犯,我还是想和你一起白头偕老。
如果说整部影片中有一个人让榎津严害怕,那就是阿春那个偷窥狂老妈久乃。
久乃是真正的老狐狸,榎津严一动杀机她就能闻得出来。她也是杀人犯,她知道杀人是什么感觉。也知道想杀人是什么感觉。
久乃知道自己害了女儿一辈子,但她从来不在嘴上说后悔,因为说了也没用。
一开始她认为榎津严是大学教授,所以怂恿他去勾搭阿春。因为她明白,阿春不能一直这么和小白脸鬼混,而该给自己找个长久的靠山。
后来她知道榎津严的真实身份,希望破灭。嗜钱如命的她在赌博赚到6万元之后,立刻把钱交到榎津严手里:“拿着这些钱快点走吧,别再害我和我女儿了。”
最让榎津严害怕的并不是她的狡猾,而是她的杀手本色。正是她说出了整部影片最点题的那一段对话。
她对榎津严说:我了解杀人的感觉。我杀人从来不后悔,我心里其实非常痛快,因为我一直想杀她。
榎津严有点茫然:“我杀人没有这样的感觉。”
“那是因为你不敢杀你最恨的那个人。你是个懦弱的人!”
这其实点到了“复仇”的主题。
我上面的记述中有一些自我发挥的地方,整部电影固然情欲场面较多,但看起来仍然是压抑严肃的。
就像我在开头说的一样,今村昌平站在完全中立的立场来拍摄这部电影。任何一个人物都非常丰满,既有可恨之处也有可爱之处,导演本身不做任何评论,它仅仅是把事实摆出来。
影片大部分篇幅在讲述榎津严逃亡的那78天,杀人、骗人、逃亡、骗人、杀人、被捕。
看完之后你也许有很多感慨,但想到名字难免会有点疑惑,为什么叫做“复仇在我”?
为什么不叫“我要复仇”,至少听起来更顺耳一些。
但又一想,从头至尾都看不出任何复仇的字眼,一个谋财害命的逃犯,一个性欲强劲的逃犯,他究竟在向谁复仇?
自然是向他父亲。
“复仇在我”的名字取自圣经·罗马书第12章第19节: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简单翻译就是,哪怕觉得自己有冤屈,也不要自己报仇,而应该让上帝替你报仇。如果你自己报仇了,必然会遭到报应。
其中“伸冤在我”采用的是目前广泛的翻译,这句话的日文原文是:“復讐するは我にあり”,刚好就是电影的题目,也就是“复仇在我”。
回想到榎津严家天主教的背景和道貌岸然性欲刚强的虔诚父亲,主题就非常清楚了。
最后镇雄探监时对儿子说:我们都流着恶魔的血液。
但区别是,儿子肆无忌惮,但父亲装模做样。
榎津严心里想的是,
上帝不让“复仇在我”,老子我不信什么上帝,我偏要“复仇在我”!
“我要复仇”是一个动机,而“复仇在我”是一种人生态度。
公公和媳妇成了最后的奸夫淫妇,他们往空中抛洒榎津严的遗骨,而遗骨却停在半空不落。
你个老不死的睡我媳妇,你想让我落地,我偏不落!
这个世界的虽然有规律,但我偏不服。
行刑前榎津严对父亲说:若我必须杀人,我必杀你!
而父亲头也不抬的说:你杀不了我,你没那个胆子。然后用力往儿子脸上啐了一口:你只敢杀你不恨的人。
即便一个复仇在我的人生观,最后仍然没办法复仇。
真的好好惨!
你只杀你不恨的人,远远的观望
今村拥有非常先进的调动视听语言的能力,尤其在于通过机位关系调度空间层次来塑造人物关系,他的镜头关系和人物关系作用的非常紧,这点在现代亚洲影坛里实在是少有敌手。影片对男主人公的塑造很成功,复杂人物形象塑造的典范。有一场双重空间在同一镜头中联结简直吊打无数人!真正的瑕不掩瑜。86分
8/10。荒郊外按倒同事拿铁器砸其要害,事后小便冲洗血手又镇定地置车内另一同事于死地,将路途结识的律师杀死放衣柜里坐下喝酒,掐死情人再杀其母片刻后变卖母女的家产,骗自己母亲上楼接着母亲从门外出现的含混时空。导演以间离的角度回顾主角一生,让乱伦、偷窥和扣人心弦的细节形成叙述的原始动力。
7.5 如果先看电影后读今村的回忆录应该更有意思;也许在导演心中所谓的复仇是对日本近代社会的一种报复 天皇 权威 父权 大男子主义这些交错于近现代日本中的封建残渣 宁可自由自在负罪潜逃也好过活在看不见的封建传统下的精神压迫;此片与今村上一部故事片相隔接近十年 亦算是导演的辛酸史
一个事先张扬的谋杀犯。结构上之所以早早亮出底牌,是因为今村昌平所要刻画的不是结果(一如杨德昌在片名就揭示少年杀人),而是可怖的作案过程:他没有详细的计划,在通缉的高压下,却仍处在不紧不慢的生存状态中,气定神闲地扮演另一种人设。所谓“复仇在我”,如果“我”指的是杀人者,那么“复仇”就清晰地指向父亲:儿子的第一个精神偶像(父亲)受辱,背叛了男人立足的根基,而家庭内宗教的禁锢又让欲望被长久地压抑,于是男人的精神世界彻底垮塌——用这种精神分析法去构筑津严的动机,其实相当陈旧且无力。结尾一句“你只能杀死你不恨的人”,又让弑父的动作彻底破产;最后父亲和儿媳抛掷罪人的骨头,超现实的定格揭示出一种悬浮/搁置的状态,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所在:它拍的是极变态的人性,但从始至终没有完成深入、彻底的反思。
今村昌平的巅峰之作,无明确动机的连环杀手的一生。1.冷冽而直露,今村将难以解释的暴力与无法抑制的情欲一定程度上同日本的社会背景相缀连(如侵华战争时军政府的强取豪夺与战后美国占领军的肆意妄为)。2.主人公家庭的天主教信仰充当着张力或反讽,对父子儿媳三人造成了不同影响,或隐忍或爆发或放纵。3.尽管人人都有罪,但除了男主是纯粹杀欲的化身,其他角色都可怜又可叹,在执念之痛楚与对欲望的压抑间徘徊轮转。4.倒叙回溯+交叉叙事相结合,几次跨时空转场非常惊艳(尤其是男主拿绳跟着老太上楼的场景,男主母亲突由纵深入画,旋即切为母亲对家人的窥视,似[雨月物语]),不少低机位和透过门窗隔栏的镜头。5.成群的鳗鱼,又见今村式动物意象。6.结尾父媳抛掷骨灰的不断定格,是什么阴魂不散凝滞空中?7.你只会杀你不恨的人。(9.0/10)
你为何不敢向你父亲复仇?因为这就像你父亲不敢向天皇老子复仇,就像旅店老板娘不敢向他丈夫复仇……在父权、等级、人情包裹下那个时代日本人变态人格的展现——“不是我想逃,而是我要自由自在地跑。”
今村昌平真的把人当成蛆虫拍,丑而美,非常荒谬的组合。开头部分有点难以适应,直到后面几场精彩绝伦的大戏让人不得不叹服,尤其是温泉情欲戏、父子最后的见面、杀老太太和扔骨灰几场,几乎都是可以写入影史的。今村的连环杀人犯就像小孩儿,影像因此成为无从解释的现象学,但他又忍不住要在闪回里给出一个交代:一切的起源来自战时的屈辱和父权的首次崩塌。世界的秩序瓦解,随之而来的是无法抑制的逆反、堕落、杀戮和对自由的索求。然而,明知女人怀着自己的孩子却依旧无法停止屠戮,这未尝不是最极端意义的父权的一次回光。正如父亲所说,他永远也不会杀死他恨的人,最终也只能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他鄙视自己多少有些可鄙的父亲,却永远也给不出更好的答案。
最后一个镜头:极恶将永恒凝固。很少见这种冷漠而漫长的切入视角,今村昌平无穷尽逼近了为兽的人。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如何放弃。
宗教/父權/性將其產生的惡(骨頭)拋向世界定格,狂妄且一針見血。 太愛那檟津嚴爬上樓梯準備獵殺旅館老太婆,檟津嚴那臨亡的母親則於同顆鏡頭內的樓梯暗處邁出,死亡的氣息凝結了兩個空間,相互指涉,神來一筆,真是萬般滋味在「鏡頭」。
也许是今村昌平最强的片子,冷峻残暴生猛有力,秒杀朴赞郁、奉俊昊、金基德等一干韩国后生。
日本人的变态,家庭的乱伦,丈夫的男权,儿子的胡作非为,妻子的低声下气,母亲可以因为赌博而出卖自己的女儿。日本人好色,性癖好更多,表面上假惺惺的和和气气,实际上却是下流坯子的传统。这些感想是看过此片所得。
8.5/10 真的邪恶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故事骨子里的冷让人寒颤。
榎津严上楼杀人和其母回家出现在一个镜头、榎津严被抛撒的尸骨定在空中,被这两处超现实处理震住。几处交叉剪辑印象很深。“你只杀你不恨的人”,“你没杀过真正想杀的人”,或许他本质上是一个冷酷强硬的“懦弱”的人。不知如何正确抗争,只能依靠伪装和杀戮苟活。
“你只敢杀你不恨的人”,在父亲的威严下被阉割掉血性的儿子,在诈骗和犯罪中消磨掉自己狗一般的生命。只有同为杀人犯的老太太看出了他的软弱。开场的谋杀戏兽性十足。三国和绪形拳的对手戏光彩四溢,三国阴阴的,更老辣些。2:05分那个楼梯处老妈出现的超现实处理很有意思。还有家族的天主教背景。
很多人都说什么“皇权”和“父权”,我倒不这样认为。其实电影探讨的是人性的两个极端,父子两人正好一左一右,父亲冷静克制隐忍,近乎“伪”;儿子放纵放肆放荡,接近“疯”,悲剧源于人性的两极分化。
在今村昌平的电影中,人类经常被放进兽性实验室进行观察和剖析。没错,又是一部今村式的极度邪恶的影片。穷凶极恶的连环杀手,乱伦畸形的家庭,变态龌龊的母女,…整部影片陷入了一场疯狂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的极致实验。今村也许用力过猛,但把人性之恶放在显微镜之下,“夸”大了,却真实打脸!
1、奔腾向前的列车,象征了槚津严狂奔的犯罪欲望;2、利用玻璃的不平整,表现出了严父扭曲的面部形象。欲望与宗教的纠结挤榨,能不扭曲么?3、槚津严和情妇的两场床戏,明暗光线相继变换,正如鳗鱼的设定,诠释了槚津严内心的善恶交替。【9】
手法纯熟,镜头也很厉害,然而人渣就是人渣,我不认为这是片中用宗教或父权坍塌就能解释的。事实上是看完这部电影,依然没有被打动,创作者如果挑此类真实犯罪事件来拍摄,定需展现自己独到的视角,才能让人认同,可惜并没有感受到,反而感受到不适
大师今村昌平的经典作品,好结构,把血腥和情色发挥到了极致。犯罪总是有根源的,也许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但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当你寻求复仇的时候,无意中播下了下一起复仇的种子,你自己将会变成被复仇者。虽然也许太过变态,但我想很多观众,包括我,还是希望父亲和儿媳最后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