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故事的开头结尾都有小女孩来介绍总结,还是挺喜欢这一点的。四个故事完全独立,互不影响。每个故事的立意也很容易理解。 第一个是《鸡汤泡面》,用极其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代很多网络鸡汤文打着鼓舞人心的喙头干着强行洗脑的勾当,实际上害了一批心智还未成熟,还无法辨别毒鸡汤还是真鸡汤的人。其实我把这部当成了搞笑片来看...哈哈哈 然后第二个故事觉得太吓人,没看... 第三个就是一个关于爱要及时说出口的故事,有点无厘头...但是很好懂 第四个推荐!《驯兔记》,表示演技都很棒,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家长,或是那个为了以后全兔班声嘶力竭奋斗的班主任...当怪物越来越多时,真的人类也就变成了怪物。人们总是想同化自己身边的人,每个人都长成了一样的模样,没有个性,尤其是心智未全的孩子们更容易被同化,成为老师家长眼中乖乖的兔子🐰而无论你选择被不被同化,你迟早也会过上带着面具生活的日子来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你以为这是童话,殊不知第二天醒过来还是那个面具,岿然不动的摆在你的床头。
小时候酷爱童话,格林安徒生,还有一本超级厚的托尔斯泰,乐此不疲,自然也少不了郑渊洁。可惜年代有些久远,故事基本没有一个能够记得,但看到《驯兔记》里的“皮皮鲁”“鲁西西”这些名字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亲切感的。
驯兔记的故事不长,却压得观众和小主人公皮皮鲁喘不过气来。
即使故事的最后,客串出场的郑渊洁安慰皮皮鲁说,孩子,没关系,这只是一个童话。
观众却仍久久不能释怀。
因为我们不能确信,这真的只是一个童话吗?
如果我们也期盼孩子们温柔,顺从,不调皮捣蛋,不惹事生非;如果我们试图打断过孩子的天马行空,校正以“标准答案”;如果我们心底深处也认为变成兔子是存活于这个充满无可奈何世界上最好的前路。那么驯兔记的故事,其实不可避免的每天都在发生。
然后呢?叛逆的个性终被磨砺成温顺的兔子,渐渐地,适应了这个丛林的所有规则,变成了自己曾经最为讨厌的样子。
想要逃脱这样的命运,也许唯有像皮皮鲁一样,带上假的兔头头套生活,孤身一人时才可以把头套摘下。
带上了头套,虽然没有没有变成真正的兔子,可是隐藏在面具下面的那个人,还是那个自己想要保护着不被侵蚀的自己吗?
睡着的时候,桌角的兔头套眨了眨眼睛,它好像在笑。
小学时期的郑渊洁正是因为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开除的。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古训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很多孩子被长辈教诲的话,似乎只要勤奋,不管朝哪个方向发展,都会“有虫吃”。事实上,首先要弄清自己是鸟还是虫子。如果你是鸟,因为早起,可能丰衣足食。但是如果你是虫子,一旦早起,必将引来杀身之祸。作为虫子,还是睡懒觉比较安全。要么干吗有“懒虫”之说?
据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要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类语言中,最荒谬的一句大概要算得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让所有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其结果必然是无数人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众多虫子由于按照鸟的规则去早起,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他人作嫁衣裳果腹,悲哉。
学校对于一个学生施教十几年,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是分清该学生是鸟还是虫子,然后教给他早起或者睡懒觉。如今的学校只怕是把所有的学生不论是鸟还是虫子都按鸟的待遇施教。
退一步,就算你是鸟,也应该避开就餐的高峰。所有鸟都早起去找虫子吃,虫子再多,摊到人你嘴里能有一只就不错了。你晚起,就你自己吃,即便全世界只有五只虫子,也全归了你。你要是吃不了,还可以放在冰箱里防患于未然,万一暴风雪来了,高枕无忧。
再退一步,即便你是鸟,为什么非要吃虫子?老子不和同类竞争,改吃苍蝇了。如果你作为鸟真的*吃苍蝇维持生命,等待你的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形容你“一夜成名,震惊世界,人类益友”属于词汇贫乏。
早起没用。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条件起得恰到好处
【8.0】 故事1—鸡汤泡面:心灵鸡汤,一步一步麻醉自己,产生依赖。鸡汤泡面吃完了,梦就醒了,还是需要面对现实!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但请不要伤害他人!结局一醉一醒!两个都醉,或者一醉,还是可以维持(第二幕结婚)。两个清醒的人,就维持不下去了(第一幕结婚)!婚姻的真相? 故事2—鬼打墙:渣男做的渣事太多了,夜路走多了,难免遇到鬼打墙! 故事3—官能许愿:没有勇气说爱你,来不及说爱你,有爱在心口难开,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故事4—驯兔记:谁正确谁对,没毛病。迷恋盲从权威不是啥好事!听话的‘好学生’,全兔班!在父母老师的压力下,被同化,变成了兔子,也就变成老师大人口中‘听话懂事’的孩子!最后的一个故事简单,但是讽刺意味十足,很搞笑!
泡面那个其实讲的是人要懂得自我认识,这样才能更完美,鸡汤什么的都是毒药。鬼故事的其实类似恐怖游轮,也就是说为人不正陷入无限的深渊轮回,不能自拔。器官那个讲的是真爱的永恒,互相喜欢的人就要敢爱,结局也是美好的。兔子那个是大师神作,讲的是传统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束缚,根深蒂固。大师儿子就是没上学,自己教的,意味很深。
还不错的国产电影,4个小故事,感觉最精彩的是第二个恐怖故事,虽然剧情不合理有硬伤,但好歹国产电影能有这种鬼吓人情节也算是进步。最后一个驯兔记改编自皮皮鲁和鲁西西,是小时候的童话回忆,其实抨击了现代的教育体系,有点深刻!总体及格没问题,三星可以有!另外也希望豆瓣能对国产电影宽容一些吧……给国产电影加一颗星鼓励下,希望能有更多进步!
第一个故事最恶心,创作者眼中的“真实”就是恶毒又刻薄,当中揭人短?通过后面几个故事又发现,导演真的很自豪自己的“嘴贱”。唯一有点价值的,就最后郑渊洁那个兔子的童话了。
最后一个才是最惊悚的…
有奇幻,有悬疑,有童话,有故事。尽管各有不同的味道,也有不同的深度,四个小故事撑起一个电影的篇幅。
像是中国的世界奇妙物语,驯兔记满分
确实最喜欢的还是《驯兔记》,关于现实和教育,其次是讲述痴情故事的《官能许愿》,然后是《鸡汤泡面》,讲述的关于做真实的自己还是要伪善欺骗地活着(当然,中庸点比较好),最差的反而是《鬼打墙》,就那么点事儿,神神叨叨,也没把故事设计讲的圆润。
由短做长,用小剧场做“帽”串联短片,赋予现实意义,是网大未来的出路。还是喜欢《驯兔记》,在原著层面做减法,对路的创作团队配合,做出忠于原著的影像还原。其他三部还是有点捉襟见肘。爱奇艺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希望未来能带来更多多样性。
爱奇艺多做点这种网剧的话就行了
就是太露骨了
还算有点意思吧
低配版《世界奇妙物语》,成本所限,编、导、演基本都存在很多问题,剧本层面,四个故事参差不齐,前两个故事比较浅薄,后两个故事拍得太平庸,大有强行凑数收场的感觉……
鸡汤泡面和驯兔记两个故事不错,另外两个太落俗套(扶他柠檬茶还是比较适合写小gay文呐)。扣分点在于明显看出经费不足,每个导演调色也跟闹着玩一样。希望以后可以多点这种类型的片,拍得有钱一点。
全都是吃拉拉了吃的老梗,全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演技?群戏?摄影艺术?不存在的!就地一个股市相对好点……这两颗星给第一个故事,只是为了鼓励而孤立。
这是想模仿世界奇妙物语吗?其实很喜欢这类短片集,看到评分我不信邪接着点开看,很失望。鸡汤泡面:角度不错,拍得不行。7分鬼打墙:what?作秀电影?4分官能许愿:呃...4分驯兔记:被这个吸引过来的,看到它的时候我已分身乏力。8分综上,希望能多多锻炼再来个更好的《故事贩卖机》
只有驯兔记可以看看……两星已经给多了
《驯兔记》和《鸡汤泡面》,两则荒诞寓言,好看。《驯兔记》毕竟原著基础在那儿,立意已胜,难得的是《鸡汤泡面》拍出了自然的日系奇幻感,非常惊喜。另外两个请无视。
川航上看的,模仿世界奇妙物语的吧,串场小女孩演技生硬
前排 第一二个故事非常精彩 超出对网剧认知范围了 但第三四个则显示平淡了 表示没看懂训兔记 求解释
四个都是五分钟内能讲完的故事,第三集强行真爱篇傻逼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郑渊洁那个稍强些,但也实在是太过时的东西了。“你不是喜欢权志龙吗,那我找师傅扎一个权志龙烧给你”这种台词,绝对绝对是恶臭直男写的……
中国版的《世界奇妙物语》由四个故事构成,一个关于女人吃了泡面会变Ayawawa的故事,一个做了亏心事吃春药都能被吓死的故事,一个超能力有缺陷的男人为了拯救爱人不顾一切的故事,一个关于乖小孩就会变成兔子的故事,郑渊洁加蔡骏,曹云金加赵达,作为网络电影必须高分鼓励吧。
郑渊洁的《驯兔记》很有意思,讽刺意味十足,细细想后不由得脊背发凉。“驯兔”是一个象征,但放置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一点都不显得魔幻,对异端的指控不由得联想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如果“听话”是唯一的出路,那孩子就没有出路了。只可惜故事的影像化做得并不好,前面的故事更不值得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