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02年的电视剧,看已经是小学的事了,这次趁放假又在家里重温了一遍,感受全然不同。当时年幼,对主角刘彻印象深刻,他年幼登基,立志于改革,把大汉朝建成一个强国,敢于和匈奴斗争,把汉朝之前持续了70多年和亲的屈辱史改写,也是在他那个时期,提拔了底层出生的卫青,霍去病这两名在汉武帝时期最出名的将才,史家司马迁写出史记,张骞出使西域,有了汲黯、董仲舒等名臣,有了东方朔、主父偃等千古难遇的谋士,亦有念奴桥、秋婵这一类侠女帮助他,那时候小,知道的明星少的可怜,都是多年之后才开始意识到念奴娇是贾静雯饰演,很自然地对黄晓明影响深刻,他在我心中当了好久的偶像,现在重新回去看这部电视剧,以前的感觉一点点儿被消磨,新的感觉一点点儿重新形成。 汉武帝是西汉乃至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出名,排名最靠前,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但是看历史剧就是一个不断看见君主集权制诸多弊端的过程,刘彻被称为千古明君,可是他的众多行径,还是令人齿寒。 最起码在这部剧中,声称任人唯贤的同时,还有那么多庸人当道,远的管不着,可是近臣田鼢害死了多少人,刘彻还是轻信他的话,差点害死卫青;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做出最大贡献的历史学家之一,就因自己的喜怒哀乐被处以宫刑;在自己刚登基需要人打仗的时候,重用了具有真才实学又有救驾之功的卫青,可是后来还是怕功高盖主,几番怀疑并夺取他的帅印;自己慢慢明白,不管什么时候,一个人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可是你真的有真才实学时,会遭人嫉妒,乃至陷害,你最基本的愿望也会被有权的人给打压。西汉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张骞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具有重大贡献,那是因为张骞先有这种想法,他立志于西出玉门去看看那边的世界,张骞的功劳最大,而汉武帝只是作为拥有权力之人,给予了一种认可罢了;即便是这样,刘彻任性地出兵大宛,因自己之私不调查清楚就贸然出兵楼兰,千里迢迢的辛苦,他又没去打仗,怎么会理解,而这些行为会把张骞之前的努力付之一炬,他就是一个冲动的,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想干啥就干啥,任性的孩子,哪有一国天子的气度? 这部电视剧拍出来的汉武帝,并没有显出大汉天子的气度,而是一个不断展示汉武帝是如何蠢,如何任性,如何听信别人的谗言,如何不相信真正对他好的人一个过程,当一个人拥有权力时,他会让政见不同的人在他身边,让他们相互挟制,削弱他们的势力,可是他自己根本不能保证,他能从中听取最好的意见。而西汉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功劳,都是一个个真正具有才学的人去死谏才得来的结果。历史上真正具有学识的人希望遇见明君,可是明君可遇不可求。 可能是自己的要求变高了,重温这部电视剧,当初的好印象都没了。当然,不能因为剧本本身迁怒演员,但是,演员呈现给我们观众的, 就是演员自己本身角色的定位,演大汉天子,却并非天子。
汉朝强大的影响力不仅遍及丝绸之路,还跨越千年直至今天,我们自居的汉族出处就是大汉王朝。汉武帝时期武力强盛,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也影响深远,中央集权费穿后世,绵延不绝的儒家思想就从独尊儒术开始,汉武帝的故事比几个美人心计或秀丽江山加起来都丰富。可为什么喜欢杨晓雄这一版,因为大汉天子系列从个人的角度讲故事,让我们想到了自己。
第二部的故事基调比较复杂,第一部朝气蓬勃,第三部日薄西山,第二部是最壮阔的时代,雄心壮志,勾心斗角,儿女情长,家国天下,差不多的元素都有了,故事还没有讲乱,因为点了题:止戈为武。
这四个字东方朔写过,主父偃又接过来交给霍去病,最后由秋婵说出,提醒汉武帝。第一次东方朔告诉汉武帝,没有领悟,经历了多次胜利与失败,才能体会其深意。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就像念奴娇与李娃,代表了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意义。也像李勇和霍去病,代表普通人和英雄,每种人生都不想放弃。
战争的洗礼,波及到所有人,深切沉重,不可回避,这是大汉天子的主题,功业背后是牺牲,强国之下的个人寂廖无声。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超越了国家界限,注入了宽广的人文情怀。中国人历来追求和平,战争的阵痛在第二部体现得最贴切。大汉王朝从来不热衷战争,战争的目的永远是和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汉武雄风的终极意义。
转载自://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1818867964914.html
刘彻本身又不是嫡长子,按照立嫡长子的封建传统,刘彻的大哥、栗姬之子刘荣被立为太子。而刘彻在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这样他长大后也就是一个小诸侯王。没想到就刘彻一个小猪和王居然能,得贵人相助,成为太子。
这个贵人就是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待人宽厚,与姐姐的关系密切,长公主刘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陈阿娇,刘嫖对她非常宠爱,一心只想着让她做皇后。刘彻自小聪明伶俐,很受长公主喜欢,他就当着景帝的面,问刘彻想不想娶阿娇?
当时阿娇有十岁,而刘彻只有六岁,然而,小刘彻很认真地回答:“若取了阿娇,一定要造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听了非常高兴,就怂恿景帝赶紧答应,景帝对刘彻的回答也很意外,也就答应了,后来刘彻当了皇帝,就真的造了个金屋子给皇后阿娇住,由此,便有了成语“金屋藏娇”。 …… 刘彻当了太子,就开始接受正统教育,他不仅学经史文学,还涉及骑马射箭,为后来他的文治武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141年,景帝驾崩,16岁的刘彻继位,即汉武帝。
王刚给人装神弄鬼的感觉.......还记得“天山的。。。”
除了王刚替掉了周道明,剩下都记不清了。
其实这部拍的不错的!
宁静并不适合卫子夫,她更适合演吕后
宁静和黄晓明实在不搭啊
宁静出场了,我就崩溃了。
没有第一部的爽快,但竟然感觉到了一些厚重和人心的刻画。这是怎么回事儿?!
童年回忆之原来我看过这么多电视剧,一概三星略过记录
主父偃没有东方朔有意思啊
补遗
王刚演的那个逗逼 哈哈
沒看過第一部。就記得很像陳阿嬌的那個女人很醜。還有主父偃的“長鋏歸來兮”和那西域美人。
主父偃+1
先把教主的好剧先评一下分,我觉得大汉天子系列都还不错我比较喜欢看
这一部的主父偃不如上一部的东方朔吸引人啊
x
三星
弃了
第二部的卫子夫换人了,一点都不温婉了,宁静太霸气了,看的时候有种姐弟恋的感觉。
对宁静一直喜欢不来,她超不适合卫子夫,看到她演差点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