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害了自己
未成年的乌娜虽被看成是受害者,但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像她自己说的,除了名字没变,其他的都变了。
邻居大叔雷因为她被关进了监狱,拐骗未成年少女的罪名成立,从此雷就是犯过罪的人,影响到后半生。
雷喜欢乌娜是铁定的,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带着乌娜离家出走,说明他不缺少性,但他喜欢未成年少女多少也有些问题,如果是爱的话也说得过去。而乌娜喜欢雷也令人信服,但是她毕竟是孩子,这一点她非常明白,所以在外人面前她叫雷爸爸,这不仅是年龄的悬殊,更说明她明白与雷的关系是不正常的。然而在她的心里有对雷的好感(或者说一种爱,但绝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她还不懂得爱),也有一种好奇,或者是冲动,如果这就是爱的话,那给两个人造成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个悲催了。
二、伤害了社会
家庭受到了伤害,乌娜的父亲英年早逝与此事不无关系。而雷的女友也愤愤不平的把怨气撒到乌娜身上。再有,就是践踏了文明社会的公序良俗!最关键的是触犯了法律!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一种社会伤害。
然而,若干年前,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娶未成年人为妻的事情少吗?即使在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那么,今天又有多少老夫少妻的年龄差异大过父亲?前者违反了文明社会的法律,而后者哪,法律允许道德造成?!为什么被称之为不伦之恋,是用法律还是用道德来解释!
三、再次伤害
十五年后乌娜仍然放不下雷,她找到雷而雷却说不能和她继续爱了。
其实,乌娜找雷有爱的原因,也有自己救赎的成分,她不明白为什么雷离开她后就永远的消失了,她更想探究的是——什么是爱,雷对她到底有没有爱!但是结果是她不愿意看到的,尽管雷已经结婚,她仍觉得雷与自己是命运相同的人,因为她忘不了曾经的爱,那种偷摸的爱,同时这种爱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不是为了弥补而是为了给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她要让这个错误的爱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如果那样,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雷还有雷的妻子,雷所建立的家庭,而雷的拒绝正好又伤害到了乌娜。
乌娜最后离开雷的家是见到了他的继女,一个和当年自己一样年龄的女孩,莫非雷又有了新的目标?想起当年雷为了接近自己假装天天修车,而现在会不会为了这个女孩与她母亲结婚?雷最后的表示是,我只爱你一个,我对小女孩已经没有感觉了。此时,有个镜头会浮现出来,那就是雷与女孩的母亲做爱时那痛苦的表情……
茨威格说:“人最不能原谅的莫过于被迫从真诚的热情中醒悟,明白过来那个曾令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人正是让他们失望的人。” 电影由话剧改编,仍旧保留着话剧式的封闭空间和正面冲突的漫长对峙。工厂的机械声随房门开闭轰响随即消匿,间或穿插闪回,加之由男主躲避上司斥责所致的场景转换,皆为对话构造出自然区隔。叙事采用与《洛丽塔》迥异的少女视角,从越轨关系的另一端出发,跨越15年时光展开质询。当然,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中有更多欺骗、强迫、一方狂热孤独的满足与另一方的不断逃避。这里的关系则借回忆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暖色,两情相悦的追溯直到旅馆之夜的分离才戛然而止。 13岁的乌娜问:“雷,你去哪儿了?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丢下我?雷,你听得到吗?我爱你。” 庭审现场在这段录像结束后一片唏嘘。事情的荒谬在于,乌娜有着“超出自身年龄的聪慧”,因深爱而愿以身体取悦对方;法律以四年监禁惩戒这成年人的罪,少女则在完成法律程序后的十余年始终自舐伤口,无法原谅他的不告而别。她甚至没能改换地址,与母亲关系生疏,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她仍然爱他,怨恨他,想见他,想惩罚他,想找回他。
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份爱意开始的动机,也不知道13岁的她头脑中爱的意义来自于哪里。是迷茫之中的自我说服吗?又或者,模糊的依赖感被另一方标注为爱情,就当它是爱情了。至于相处时该做什么,就模仿大人的样子。唯一确定的是,这一切让乌娜在接下来的一生中无法拥有任何笃定安全的依恋关系。而对那个在女孩头脑中定义爱情的成年男性来说,他所享有的或许只是无区别的欲望罢了,喜新厌旧,转瞬即逝。 雷总力图将自己与恋童癖划清关系,并坚持说那天离开宾馆并非想要逃离,只是喝酒平静一下,回去却发现她已不在。乌娜歇斯底里,但始终清醒。她清楚对方的软弱游移,清楚“逃离”与“未能及时回去”本质上毫无区别。当二人再度拥抱爱抚赤裸喘息被雷中断,她在请求未果后抬高声音质问:“是因为我已经太成熟了吧?” 雷尝试遮掩的生活情境在片尾晚宴上终于无处藏身。在乌娜看来,雷的继女除了作为新的“猎物”存在,似乎再无可能。 雷追上夺门而出的乌娜说:“自你之后我再没有爱上任何少女。只有你。”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一个人的话呢? 一切可供追忆提炼升华的爱恋细节归结到底,是否都只是循环往复的欲望本身?
看完了本·门德尔森和鲁妮·玛拉主演的这部剧情电影:《乌娜》,挺烂的,剧情太过于平淡松散,白白浪费了两个好演员,又是一部禁忌之恋的洛丽塔,其实老少配从来都不是问题,大叔爱萝莉,大妈爱鲜肉,都没有错,但是错在用自己特有的社会资源和个人价值诱拐坑骗未成年萝莉和鲜肉,两厢情愿,合情合理的年龄差爱情是值得包容和尊重的,但是变态的占有和欺侮则是猥亵犯罪! 影片改编自大卫夏洛瓦极具争议的舞台得奖巨作─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黑鸟》。未成年少女乌娜与邻居叔叔雷私奔,不伦禁恋遭揭发,雷随即入狱,出狱后销声匿迹。乌娜执迷不悔,无法接受现实,15年后,终于找到改名换姓的雷。为了解开积压多年的心结,乌娜硬要介入雷辛苦建立的事业、家庭及新生活…
作为一个恋童的男性,出来攫取激情 肉体,还不排斥被侵儿童带来的依恋,享受着这种精神依恋和肉体高潮,而不“自知”,从头到尾坚决不认“恋童癖”这个称谓。女主带着疑问带着怀疑,来找答案,来追讨一个说法或者说是“道歉”,可是 没有,男人并不歉疚,只是觉得“受吸引” 无法戒除 和“不应该…”,
女主忽抱希望 忽感绝望 忽又心生不甘,要找到答案结果就去了新婚的男人家,嗯,他没有亲生的孩子,可是突然突然突然地发现 他有一个 继女,像个儿童的漂亮女儿……好似一切皆了然了。
这 就是他,一个不自觉的“恋童癖”。甘心了,也死心了。继续活下去,只是不再和“他”有关。再见了,青涩苦难的 爱。
而这段女主所谓的“虐恋”也可以真正结束了,因为晓得了,这个爱恋原来只是单方存在的,它 没有意义,这样 女主才算找到答案,才可能真正脱离“恋童癖”带给自己的“爱”和逃出“伤害”。
I was never one of them. You were the only one. I loved you. I was just attracted to that young body of yours and I couldn't help it. Wait, what did I say?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与一个成年男子、邻居发生不伦之恋。当初他们试着私奔,以逃离现实的种种问题。结果却被法律和道德剿灭了关系。问题是,这样的故事,对于两个人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以至于当小姑娘成年后,依然无法摆脱困境。
它让我们从一个诡异的角度去思考爱是什么。也许电影本身阐述的爱仅仅限于“性吸引”与“性迷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爱”也是一种“社会定义”“法律定义”,想想,在歌颂自由浪漫的欧美依然如此限制“爱”(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不然必定有人利用“爱”的观念去侵害未成年人);更重要的,我们可以思考“爱”的惯性,尤其是被打断之后的更强大的反作用力或者撞击效果。17.10.7
T
洛丽塔永远的道德禁区,导演引发了一丝政治不正确的疑问,如果他们当时私奔成功的话会怎么样?事后烟毁一生。
帝国白孔雀和小飞行员的蜜汁交集
是为了我们玛拉来看的,眼神里感情太多太细致了。场景及人物的单一让电影透着一股无法消解的沉闷,沉重的主题和言语中细致的性描写又让人觉得不适。构图和光是很美的,可真的太闷了。
对一树梨花压海棠式道德的讨论,整部戏的基调都特别平静,保留了不少舞台剧的痕迹。鲁妮妹子最近演太多苦情戏了,考虑一下适当接点喜剧吧
13岁,15年的等待,现实与过去的交织,『洛丽塔』的现实版和续集喜欢的题材。准备高清下载或者收一张BD。
不管別人怎麼說它,本片對我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多少有點儿她的癡頑他的柔邪,但這不是主因。更教我著迷的是 那些圍繞著卻又閃躲回避著往事壞軌和語言鋒刃的閃回跟示現。有些事只能演出來,不能說。有些事只能說(謊),不能演。有些事既不能演也不能說。層次分明,秩序井然,都說受傷的心需要獸檻。
Rooney+本爹+Riz...这个卡司太好,再加一反同类型题材的固有视角,所以有太多期待。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剧作电影化的问题,片子整体干干的,很多地方突兀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必须又一次表扬Rooney:那种诡异的迷恋,混杂着对年少时的伤痛回忆。她的一个眼神就可以去概括这段畸恋中的所有心绪。
好美的爱情,好美的人儿,没这么爱过,但是懂而认同。电影拍得非常高级,如同马拉的气质。叙事克制而情感泛滥,做一个爱如潮水的女子,和一个处处留情的男子。
改得很不尽如人意,其实可以做得和原剧一样很简洁很实验(摄影和音乐其实已经往这方面走了还是很喜欢的),败笔主要在对留白毫无必要的填充以及糟心无比的剪辑。场景扩展和手法叠加导致独属于戏剧的情绪连贯性和递进过程被破坏,被剧情框死的两个演员都有种使不上劲的感觉。
麻辣兔兔又脱了,加一星
他捧着她的脸说,你是唯一一个,我曾爱过的女孩。她眼睛忽闪了几下,仿佛从今夜的酩酊中惊醒。摩天轮里他攥着手说这里是永远,海岸线边他指着远方许诺私奔。他从没对妻子坦白,也并非没有子嗣。眼前的男人从未诚实,一如十三岁那晚他并没有回来。公园葳蕤的长草里,厂房林立的铁柜中,情话剥开皆谎言。
三观略不正。为了一根事后烟,老男人抽身而去,女孩心里从此有了填不满的空洞。白兔非要跟自己较劲儿的结果就是发现他丫的就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惯犯。海报修图师是赵国去的么,怎么把俩人都修得亲妈不认也是牛逼。
这种心结真的太难了
这就是一段恋童故事从洛丽塔视角看过去时的面貌,也是另一个房思琪or郭晓奇的故事。房思琪直到死前采访里都在谈爱,没有人来告诉她们,如果她们真的爱上了那个与自己肉搏过的老师or邻居叔叔该怎么办。而“爱过”之后被抛弃,一段感情无法闭环,成为永难愈合的伤口怎么办?片子太苍白,全靠鲁妮演技撑。
原本intense的剧本被改得平淡得要死,为了凑够电影时长强加戏,使得原剧本身的一些开放性内容被强行填充,最后那个本该炸裂的包袱也毫无力量可言。
2017年1月10日,Shaw Lido. 如果不是那个有点酷的PJ Harvey的Down By The Water的开头并不想给这分数呢,可能确实是我没有经历过无法感同身受吧,但一个被诱奸/拐的少女成年后无法平复心灵创伤找到当年对她不齿行径的男子却是用非常literal的语言跟他回顾当年场景,excusez moi?!
Rooney Mara到底拍了多少部这种无聊透顶又骂不出口的片。
个人倾向性解读是男主惯犯,女主痴情。中途差点信了Ray的话,后来觉得大概只是被Ben大叔的颜值和演技所欺骗。画面风格干净,冷淡却禁欲。
几处有限的场景切换,现实与回忆的来回剪接,就像真实与谎言一样让人扑朔迷离。回没回来爱没爱过都不重要,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错,小女孩不懂感情,老大叔欲擒故纵,最后才酿成女孩的悲剧。所有成年人与未成年的感情都是流氓行为!
una 对他产生了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