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恶与罪恶的充斥,希望与自由的渺茫。
上帝视角的警察,实际才是无恶不作的罪犯。
处在社会边缘的垃圾场,混乱与秩序并存。
哪怕是善良的小伙伴,内心也有一丝一丝的邪恶,这是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的邪恶,只不过有的人能遏制住,有的人让他肆无忌惮。
家庭歧视,孝顺的道德绑架,还有校园霸凌,社会的常态,也是社会的阴暗面。代表希望的树种还没拯救他们就在路上死亡。还好鸟孩的灵魂最后拯救了蓝兔,带着蓝兔,漫步在希望的树下。
在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想逃离,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对外界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好的憧憬,意图摆脱一切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事物,但是许多人倒在了路上。我们也曾正如这群小伙伴一样,努力逃离这些代表这罪恶的岛屿,到最后却只能向生活妥协。
敢于逃离,便是很了不起了。
电影中混乱的岛屿,诡异的画风,讲这个小岛的暗黑描述的淋漓尽致:环境污染,社会暴力,家庭暴力等等等等许多黑暗,增加了动画的阴暗视角,却也将动画弄得混乱不堪,令人看的不知所以,主题不明确,但看到这么多问题,我们是不是便该警醒自我?警醒现在的社会?
黑暗童话的气氛 故事的一开头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主色调,一座充满垃圾和污染的小岛,一群异化而堕落的动物,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恶魔。本该可爱的动物却表现出畸形的形象,在画面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示出一种诡异的感觉。光影交错的合理应用,充分表现人所遭遇的阴影与困境。用剪影的方式表现血腥暴力的场面刻画,愈益加重了气氛的沉重和紧张。这种种都使得整部电影在黑暗童话的定位上塑造的非常成功。
走不出的孤岛,走不出的自己,善良的成本太高,没有几个人能够付得起。
被掌控的人生,究竟能否逃出?还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深陷其中?对一句话深以为然,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但是究竟是善是恶,取决于当时我们戴上的面具。没有一刻钟,恶魔不在你耳边低语,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抵挡这诱惑?还是洗脑般接受自己的出身?
地狱空荡荡,恶魔游走于世间。我想要变得强大,才能够保护好我爱的人,未来的世界太灰暗,幸福不过是一闪而逝的假象。
作为一个习惯时不时翻出宫崎骏的动画反复看的人,看完了《被遗忘的孩子》这样一部暗黑系致郁反乌托邦的长篇动画电影,视觉的冲击和心里的反差还是比较大的,得消化消化。(其实不用,我装的)
整部电影里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画面都直白残忍的反讽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啪的一下全拍你脸上。动画就是可以利用想象力的填充,将影像电影中有限表达的主题,在虚拟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动态的再次创造,视觉传达更加丰富大胆。
束缚,歧视,弱肉强食,暴力,贫富差距,邪恶,随波逐流,虚伪,重男轻女,自由,爱情,环保意识,还有最后点点星光的希望等等…
这部七十多分钟的动画其中的隐喻真的太多太多了,从高耸冰冷再也亮不起来的灯塔,到用血灌溉的罪恶之花。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真的很用力了,我在被画面带着一个象征到另一个象征里穿梭…多了就不免有些杂乱焦虑,不过结尾用了一句“从来就没有按照计划走的事情”的台词,加上开放式结局,及时刹住闸,也算是明智之举。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整部影片画面的红白黑基础色调。代表着生命力和愤怒的红色;代表死亡、悲伤的黑色;代表天真和迷茫无措的白色。灵活的出现在故事背景和心理变化的穿插中,也衬托出人物角色们的性格意志以及命运走向。
故事有些太过用力,画风制作的叙事效果还是非常优秀的。三分,看看也行,不看也没事。
由威尼斯电影节发起,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定八位导演各自拍摄七部以儿童为主题的短片,旨在唤醒世人对儿童的关注和爱护。通常这样短片集电影都会有很多大腕导演,之前看过云集了35位导演戛纳的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20位导演的短片集《巴黎,我爱你》、12位导演的短片集《纽约,我爱你》,这部短片集算是参与导演数量没那么多的,但是短片集里的七个作品几乎都属上乘之作。故事讲述一些孩子,他们来自非洲、布鲁克林、北京、圣保罗、那不勒斯…有黑人、吉普赛人、白人、华人小孩。而这些孩子都是被遗忘的天使,他们或被社会抛弃或需承担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命运。 印象很深的故事有《蓝色吉卜赛》(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Kusturica),即将走出少管所的吉普赛男孩乌洛斯,大墙外面的自由却看不到幸福的希望…少管所反而成了一方净土,而外面的世界却相比之下是那么混乱肮脏。他也想做个好孩子去上学,可是因为生活所迫却不能做到,因此只能重复的做贼去偷,他的理想是做个理发师,但愿,他可以实现。
被遗忘的孩子 开头的应该是岛上的核爆炸。人类为了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鸟孩带着小老鼠一起为了逃离这个黑暗的荒岛而努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就像垃圾场,里面生活的人都是被遗忘的孩子,他们别无选择。为了自身的发展,好像是在引喻一些什么东西。总得来说,很用心。我倒是被一开头的话触动了,会动的东西不见得是活的。
西班牙动画都这么暗黑吗?再加这部: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87626/
7.7 西班牙版的《大护法》,对这种一黑到底的成人动画片有一种谜之依恋,故事稍微简单了些。但是估计不妨碍和《看不见的客人》并列个人2017年年度西班牙语片最佳。我们迷失,错的可能并不仅仅在于个体本身,也许是整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大毒瘤。与其说是被遗忘的我们,更应该说的是被抹杀的我们。
恰巧应时的看了这么一部,突然恍然大悟:不是坏人变老了,也不是年轻人变坏了,是这片土壤,本就有毒。
最近几年有这类动画片几成风尚,阴暗的色调和阴暗的叙事,其实内里是虚无,假如你听够了哥特摇滚,回头看那些装扮自己的乐迷,你有什么想法。
西班牙版大护法。这里两种世界,一边是高压政策,一边是血腥的丛林法则。无生气世界里的孩子渴望外面的自由,野蛮世界里的孩子却忘记了自由只有自怨自艾和满腔等待发泄的愤怒。在这里,人们或挣扎或苟且,只有鸟孩父子,尽自己的努力,为这冰冷的世界种下一束光,而这光也指引着觉醒者小猪逃离的方向。
看画风还以为会是一部类似于【男孩与世界】的西班牙动画,结果更加的黑暗,像【大护法】式的成人寓言,最近三色幼儿园事件后,看这样的故事还蛮有感触的。
桃花源的斜阳,梁山泊的余晖,镜花缘的旅程
发牌的是命运,但打牌的是我们自己。
可爱又诡异的画风,血腥又恐怖的画面,冰冷又渺小的希望,凄凉又黑暗的故事……难怪《被遗忘的孩子》和《布景》风格那么相似,因为有共同的编剧+导演「阿尔韦托·巴斯克斯」。
海报neta老塔《牺牲》。观看前建议先看短片《鸟男孩》。救赎者的受难记,也太黑暗太绝望了吧……然而整体杂乱,断裂感明显,让人觉得那些渐黑转场都像是为了在电视上插广告而准备的一样。
用意象表现阴影与困境,没剧情支撑显得太单调。
9分。Super dark, stylish and cool. 04/27/2017
又一部致郁系黑暗童话。血腥。诡异。死亡象征。还有人心中的阴暗面。夭折的爱情,逃不出去的孤岛,隐喻在这个环境越来越压抑的大垃圾场,我们该如何救赎。偷盗。弑母。离家出走。每个人心中都有小恶魔引导向恶之心,就连萌萌的小黄鸭祈求孩子们带走它也透着恶意的眼神,那金色的橡果子,是象征希望么?
在血色的土地上,只有邪恶可以肆意生长。
6.5/10。末世感,每一个人物仿佛都在呐喊。篇幅太小,承载不了过于宏大的主题。
被狗警察不停“追杀”的鸟,互相残杀的垃圾场老鼠,被绑架在家人病床前的小猪,这些死了很多次或者一直在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状态下的孩子们,黑化后,没几个还能找回自己。隐喻太棒了,画面太美了,非常吸引人。
画风还不错,故事有点意识流,情节说深也深,说浅也浅。真爱环境,远离战争,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想做一个好人真的挺难,有时甚至是牺牲作为代价,但杀了黄继光,总有后来人吧!
西班牙版大护法,华丽外壳里暗黑抑郁
配合雾霾天看更带劲儿。我们都怕的情形,其实很多国内被污染的村庄就是那样,艾滋孤儿、艾滋村、贵州毕节、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孤岛,还有那里的留守儿童。
各种象征和隐喻。剧情环境中工业爆炸甚至核能爆炸对环境的毁灭性影响,垃圾围城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阶级上:学生内部有狗类流氓学生欺软怕硬、以狗警察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杀戮以鸟孩为代表的平民(邪恶镇压善良、驱散美好生命);垃圾岛上鼠类欺压逃亡的学生又反被暴走的鸟孩杀光,反向的阶层压榨。家庭上:小老鼠丁奇遭受父权的欺辱,其母依附与父权为虎作伥失去了本我,父亲喜欢家中狗而嫌恶女儿本末倒置反衬人性的丧失和变态。人性描述:吸毒和服用精神类药物对小猪母亲和鸟孩的影响,小猪母亲为了吸毒人性恶外化的黑蜘蛛强迫小猪干活养活无法自理的母亲;鸟孩孤独无依靠吸食小猪带的毒品抚平创伤放纵自己,最终内心黑暗爆发。全篇各种社会属性的投射,霸凌偷窃吸毒假货杀人各种限制级的呈现,真实残酷毫不避讳。16年才在欧洲大范围上映17年板鸭才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