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产剧动不动就是五六十集,甚至八九十集都不算事,通常是大量填充,各种拖沓,对话全是废话,剧情全是灌水。比如武媚娘,青云志,楚乔传,龙珠传奇,那年花开,甄嬛传,那年花开还算OK,甄嬛传相当不错,可是武媚娘、青云志、楚乔传、龙珠传奇是什么鬼?演了十集跟演一集差不多,几乎没什么剧情推进,有的什么为了灌水,演一些大量跟主线无关的剧情,虽说也是悬念迭起,但是没有一点内涵!
所以英国那种三集五集的迷你剧格外让人追捧。特别是阿婆的改编剧,无人生还,无妄之灾,控方证人,还有神夏系列等悬疑剧,黑镜系列,还有名著改编系列等,都让人看的十分过瘾!简直和国产那些裹脚布形成鲜明对比!国产剧是十集当一集在演,英国迷你剧是一集当十集在演啊!我们一边看着这些英剧大呼着过瘾,一边望着国产烂剧,感觉国产剧已经彻底没救了,觉得我国是不会有这么厉害的剧了,毕竟都在埋头赚黑钱呢,可是这部东方华尔街给了我们新的希望。
前几天已经被腾讯的三集迷你剧罪途给吸引到了,同样是很棒的剧,剧本用心,演员到位,已经相当良心了,但整体感觉,还是一股浓浓的网大廉价感,虽然挺好看的,但能感觉到成本局限。可是这部同样来自腾讯的东方华尔街,演员各个是影帝影后的演技派,连一众配角,也全都是TVB金牌配角,有不少都是你看过无数遍的熟面孔!这样的演员阵容,拿来当院线电影都可谓是超豪华了!而且画面精致到和院线电影没区别,剧本也棒,剧情同样一集当十集。
虽然目前只出了两集,已经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了,一些闪回画面,简直是播速×10的剧情交代!虽然是金融经济题材,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点懵,太专业太职业了,但是用心看还是能被爽到的!逻辑严谨,剧情铺垫给力,立意高端大气,基本上可以说,我们也终于有了好看到爆的迷你剧了!而且狠狠的打脸国内那些什么翻译官谈判官的职业剧,那些简直连过家家都算不上!看看东方华尔街,什么叫专业的职业剧?这就是!曾经一度以为国产职业剧已经彻底死绝了,没想到终于有一天还能死灰复燃,好样的!
国产迷你剧,东方华尔街,一集当国产烂剧十集,脑子完全不够用,一秒钟都不敢错过,你值得拥有。
1,你活了那么多年,竟然还相信人?当然是相信钱啦。把他喂饱就信得过了。
2,你知不知道炒市,不单要当一个市商,还要做一个会说故事的人。
3,只需要用谣言和假新闻,就可以炒热一只股票,还人人都信。
4,我记得一本书里说过,一个强势的政府,喜欢它的人一定比反对它的人多。
5,其实没有输赢的。股票市场就是这样,一旦输了钱,就找人借钱,以为可以赢回来。赢的人想继续玩,以为可以赢得更多。结果又都输掉了。所以,输和赢是没有分别的。
6,这些年在江湖,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赢的人通常不是靠本事,而是靠拼到底。
7,有故事就有股市,还能赚到钱。
8,股票不是你们能玩的。你不要以为我们是在炒股票,其实我们是在搞经济。你不懂股票,就会被股票玩死。
9,只要不违反法律,那么人人都有绝对的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10,我们没改变任何东西。金融海啸,经济风暴,这是自然现象,十年就是一个循环。要改变人?就连身边的勤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人为金融海啸跳楼,但也有些人等着金融海啸储备子弹,发国难财。在CASH这十年,我只学到一句说话,就是我们没办法改变任何东西。
东南亚的“高云城”,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地方。不过观众看了就会明白,《东方华尔街》所讲的或者说所影射的,其实就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
在评价《东方华尔街》之前,我想先说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
2010年左右,有一帮香港电视人曾经掀起过一场不算成功的“电视革命”。这些人里有导演、有编剧、有演员,他们加入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的HKTV(香港电视),誓要打破长久以来香港本土电视节目被TVB一台垄断的局面。
无奈的是,HKTV多次申请的免费电视牌照被政府一拖再拖,导致这期间HKTV制作的《导火新闻线》、《选战》、《警界线》、《开脑儆探》等多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迟迟无法与观众见面。直到2013年,HKTV只好将这些作品先放到网络平台,开播后当属《选战》获得的反响最为强烈,这部剧的导演叫黄国强。
同年底,香港政府终于做出公布,但否决了HKTV的申请。这一令人咂舌的结果,引发了极大风波,包括电视台员工、演艺界人士在内的上万人更来到公民广场参与集会,继续为HKTV争取电视牌照。
在这场众人支持、希望香港电视可以百花齐放的活动当中,让人意想不到也令人鼓舞的是早已不再涉足电视领域的刘德华也站出来发声:“这一周,我见到职工会、台前幕后的同业,努力向政府争取你们的诉求,我见到你们非常克制但又非常团结,令我非常感动,我希望职工会能尽快得到一个交代,加油。”
后来,人们没等到什么交代。再后来,HKTV电视节目制作全面停止,台前幕后工作人员也陆续离职。
《东方华尔街》和HKTV毫无关系,我只是不禁猜测当年这场HKTV的风波是促使刘德华在2018年以幕后身份带着这部新剧重回电视界的契机。他可能看到了香港本土其实并不缺有想法、有才能、希望有一番作为的电视人,缺的只是一个平台。
于是,刘德华的映艺集团成立了专责电视节目制作的公司,拉来FOX和腾讯的投资,刘德华亲自担任总监,由黄国强导演与几位新人编剧,打磨出了《东方华尔街》。
《东方华尔街》虽然算作两岸三地的合拍作品,在看过第一集后,我觉得还是把它定义为港剧最合适。(在香港、台湾等地通过电视台播出也不应该算网剧)。长久以来,以TVB为主导的港剧一般在30集上下,这个数字是TVB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算计。加之面对高水准的海外电视剧,TVB模式化的合家欢港剧早已在香港本土、大陆、东南亚地区丧失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以集数定价的国产剧近年也都越拍越长,大多免不了变成情节拖沓的注水剧。但放眼世界,紧凑精短的迷你剧才是大势所趋。
《东方华尔街》只有五集。单考虑篇幅,就足以赢得观众的期待。涉及金融政治犯罪,是国内罕见又相对敏感的题材,所以由原定的“香港华尔街”改为《东方华尔街》,将地理背景虚拟化,最显然的目的是为了能顺利播出,而把它定义为港剧,不仅因为核心主创源自香港,更因为这部取材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电视剧,实际上讲述的仍然是一个散发着强烈香港本土特色,内里充满侠义情结的故事。
*以下内容涉及前2集剧透
张孝全饰演的男主角韦航,出场时的身份为仰光交易所的创办人,然而他却不遗余力告诫穷人们:“不要再碰股票”。另一边,吴镇宇饰演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叶抱一,在同僚面前毫无顾忌坦承自己收了几千万:“大家同坐一条船,我一旦出事,整个城市都出事。”
几年前,地产、建材两家大鳄文启山、霍坚与发展部陈部长勾结,投资30亿拿下“数码金融城”合约,然后转套给20多家承包商左手倒右手,从政府拨款中取利。现在项目超支,他们准备利用立法院批准政府再拨款继续捞钱。于是,韦航与叶抱一一明一暗联手配合,为他们设下了一个局。
通过叶抱一牵线搭桥,韦航利用谣言效应和大众跟风心理,半天时间炒高了一家饮品半新股,取得大鳄的信任,随后又下套放黑料,让他们赔掉了整副身家。叶抱一也将顶头上司的受贿证据送到反对派手里,卖人情的同时将陈部长拉下马。最后叶副部长撤回拨款议案,金融数码城被无限期停工。
如果说侵吞纳税人血汗钱的大鳄们倒下是罪有应得,那么小承包商和工人们因项目叫停而付出赔钱失业的代价则该由谁买单?于是,突然失去饭碗的工人们与抗议官商勾结的群众之间发生了冲突。叶抱一本想借机上演一出好戏平息事件赢得双方民心,不料却被执法部门暴力打断。
显而易见,叶抱一不择手段打击私吞国有资产的金融大鳄,并不是什么心系劳苦大众的当代海瑞。之前我们就从他与廖启智饰演的财政部首长的对话中得知,其实最低工资这件事已经拖了两年,只不过这次他为了能让立法院延迟拨款投票,才出手解决。
原来这次叶抱一和韦航二人联手对付文、霍这两个大鳄,是为了报十年前的私仇。而韦航复仇的下一个目标,也就是叶抱一。
翻开世界经济危机史,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是不可不提的篇章。
随着不断的闪回交代,《东方华尔街》的故事也将这两段真实历史融入进来,叶韦二人之间的前因也越发清晰。
1997年,以美国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公司瞄准亚洲,相继做空了马拉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汇率从中盈利,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刚刚回归祖国的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在《东方华尔街》的世界中,1997年的叶抱一,在大学任教的经济学教授,韦航是他的学生之一。师徒二人与谭耀文饰演的卓意宁、张可颐饰演的章秀颐这两个金融管理部顾问一起,临时组建了金管部心战室,利用政府资源,成功抵抗了索罗斯的狙击。四人因打赢这场城市保卫战而结下深厚友谊,并抱着同一个理念成立了一间脱离政府体系和干预的公司“CASH”,立志于专门对付像索罗斯这样扰乱金融市场的资本大鳄。
可是这个世界上哪有绝对的黑白对错?有的只是相同的利益与不同的立场。资本大鳄靠吸食普罗大众的血为生,而CASH的所作所为,在打击资本大鳄的同时,也同样少不了拉着散户们一同陪葬。
转眼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房产泡沫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香港也未能幸免。此时,罗家英饰演的通信大亨张融请来以打败索罗斯为名的叶教授,希望他出手帮助他与文启山、霍坚三人避免这次金融海啸的损失。然而就是叶抱一的这次出手,间接导致了章秀颐、卓意宁一死一伤。从此叶抱一开启了从政之路,而他也和文启山、霍坚等大鳄一起,成为韦航眼里为CASH成员的报仇对象。
要搞垮叶抱一,韦航组织人马,锁定了一个叫百传媒的传统报业公司。韦航通过以股权换片酬,画饼拍电影的方式,大肆炒热百传媒股票,再拉投资赚钱。韦航计划将叶抱一的黑料通过百传媒公布,让他身败名裂。意想不到的是,叶抱一反而扶摇直上,被任命为新的金融部总裁。
以上就是前两集的大致情节,《东方华尔街》追起来并不轻松。它并不只单纯的讲了一个“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故事,官场更是人情买卖的交易所。在这个虚幻的背景下,《东方华尔街》直白赤裸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可以被轻易操控的股票市场,一个充满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政治环境,几个自以为正义的救世主,以及一群乌合之众。这也许才是最真实的世界。
就前两集来说,如果对比同期的港剧、国产或合拍,《东方华尔街》无论在演员表现、还是拍摄制作等方面都称得上高水平。但是要以海外迷你剧作参考标准,《东方华尔街》显然存在差距,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开篇表现不同时期人物状态在衔接上有些突兀,所有反面人物均比较单薄,市场博弈的部分也略为浅显。另外创新不足,第一集出现的由于饮料产品污染使市民入院导致该公司股价大跌的段落,和同类题材美剧《亿万》在去年播出的第二季曾出现过的重要情节十分相似。总而言之,看得出《东方华尔街》是一部难得用心同时也有野心的作品,我也看好这部剧未来的上升空间。
2018.05
【持续更新】
后续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密斯特原】
A conviction lobbyist can’t only believe in their ability to win.
---Miss Sloane
【韦航和叶抱一】
《明日基金》即将进行投票表决,叶抱一和韦航进行票数争夺。一开篇就告诉我们要想拿到选票就得抓住别人的痛点,在政权体系中没有人是一直坚定的。每个投票者都会受到多方力量的压力,关键就看谁的最致命。
「我一直认为投票是个极为复杂的游戏,它不像考试可以用标准答案去检验。」
小学时候,班级里选班长,很多情况下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性格稍微活泼开朗的容易赢得选票,大家都认为成绩好就理应当作为班级的领袖。
到了中学,部分人开不觉得成绩好不一定是班长的主要标准,会选择性格开朗的或是特别善于交际的,也会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有的人成绩优秀,性格活泼,但是我们不熟,所以我不会把票投给他。
大学就变得更有意思,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有。社团里总会有一些人表现积极,贡献颇多,一般都能成为社长。但在学生会,有的学校就会充满了社会气息。富二代可以带会员各种吃饭玩耍,交际花想尽办法和每个会员做好朋友,踏实的人则做更多事情。
每种人都有各自取胜的方式,但最后投票的个体不一定买单。接受富二代好处的人可能内心不安,把票给了踏实的人。交际花的好朋友可能觉得她和每个人都做朋友太虚伪,把票给了富二代。他们做这些选择大都是依靠「感性」,自己的喜好而已。有时结果也会出乎意料,投票当天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名字,于是大家瞬间“默契了”。
到了社会,不得不考虑利益的问题,但「感性」和「理性」并存。有一个综艺叫做《完美假期》,每个周要投票使一些人推出这个比赛。有的人会占边,有的人不占;有的人为了胜利会投自己的好朋友出去,有的人会为了感情做出牺牲,他们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大多数人的投票心理。
而在《东方华尔街》这个巨大的名利场,每个人都是极为理性的,每件事都是经过缜密的思维和慎重的思考所做出的选择。投票也是一样,一个简单的选择会关系到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仕途,自己的财富,或许没有一个完美的选择,于是只能衡量各个选择的利弊。
一切都需「calculation」。
香港立法会共70名成员,组成为香港的各个团体,如工商联、劳工同盟、民主力量等。票数过半,议案就能通过。
获得选票的三种方法,用「钱」解决、用「权」解决、用「枪」解决。
韦航帮忙办事处主席解决了拆迁问题,获得了选票,算是用「钱」解决。这种方式最为简单直接。
叶抱一汇集多位议员,直接表明投反对票就是在和财长作对,大家都在这个体系里混,难道不担心财长的秋后算帐吗,而赞成我们就表明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以后相互照顾。不易留下把柄的用「权」解决。
叶抱一将阿莎名誉这把“枪”放在了韦航胸前,韦航妥协了。韦航的内心始终是善良的,他永远不会为了赢伤害一个自己很在乎的人,或许这就是他不能赢的原因。
最后,《明日基金》顺利通过,叶抱一赢了。
【方璇】
「我是很想上位,但我不喜欢靠别人,更不会为了上位去卖笑。」这是方璇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原则,到了最后也没有改变。
方璇帮助韦航非法进入了证监会的系统,查到了议员的违规资料并以此要挟议员投反对票。搜索资料的记录被发现,领导竟然派方璇的下属来审问她。对手也跑过来嘲讽方璇,如果内部资料丢失,你的职位估计悬了,在这个圈子混必须背后有人,你这种不合群的人,得自己为自己买单。
方璇一方面为了自保,一方面为了上位,和叶抱一达成了交易,出卖了韦航升了官。但她的做法还是遵守了她的原则,我并没有靠卖笑上位,而是“自己的能力”。
我没有权利评价这种行为的对错,但我知道她们这种人都会在自己定义的原则下生活,我的做法只要不违背我的原则就可以,不会在乎外界的看法。不在她们的环境下,很难理解她们的原则,如果践踏了原则,生活就会变得虚无,就如「西西弗斯」那般。
【道琼斯】
「信任,很难建立,很易摧毁。」
道琼斯将韦航的动作出卖给了叶抱一的助理,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瞬间破裂。于是道琼斯回头找叶抱一的助理,更是被嘲讽,可以背叛自己好朋友的人又怎么能值得我们信任呢。说到底,道琼斯的悲剧还是因为太蠢,不明白想象的世界的现实世界是差距甚远的。
【阿莎】
「事与愿违」
阿莎的复仇策略是包装一个复杂的金融产品卖给梁佳,而这个产品估计是和明日基金相关的股票挂钩的。阿莎相信韦航的能力可以让明日基金不通过,于是该产品就会疯狂赔钱,估计可以让梁佳一无所有。
但是无奈明日基金通过了,帮仇人赚了一大笔钱。策略失败后的她想直接杀死梁佳报仇,但梁佳毕竟是黑道大佬,雕虫小技迅速被识破,被打伤在地。阿莎全力帮助韦航想否决明日基金,但最后是因为她明日基金得以通过,因果循环,耐人寻味。
【汤之雅】
汤之雅这个身份目前仍然是迷雾重重,可以确定的是她和卓意宁并不站韦航和叶抱一。她将阿莎视频给韦航的动机也不清楚,最后给了叶抱一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这其中暗含了什么交易也不清楚,期待第五集能给出答案。
【彩蛋】
韦航搜集资料打印的网页上还有小广告。
后续更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密斯特原】
此剧无疑是内地剧的一个突破,对比那些流量剧,剧情就不是一个档次。但是,这个故事的构思太过庞大,你根本没办法做到5集把它讲完,总体观看就是叶抱一太装,从头到尾深沉,韦航跟个二逼一样,恨着自己不该恨的人,当然,这都是人设的问题,并非演员演技问题,演技肯定是要比那些小鲜肉要强的。
它讲的是一场关于金融的智斗,金融二字看上去高大上,但其实稍微懂点金融常识的都能看懂,那么问题来了,那些能建立起公司,身家几亿、几十亿的老板都是脑残吗?被主角随便一糊弄,立即就跟个小弟一样追随他了?这主角光环未免也太夸张了吧,别说什么上帝视角,平心而论,就算是来糊弄我这个小老百姓,我至少也得多考虑考虑,可这些老板二话不说,仿佛智商不在线,立马就被糊弄住了,我本来想说是剪辑原因的,因为太过精简了,所以就造成这样的侮辱智商的结果,不过,现在看来,其实编剧也有一定问题。
正如前面说的一样,这个故事本来就不是你5集就能搞定的事,硬生生的用这么短的时间来讲完一个故事,结果就会令人觉得那些老板都是脑残,有些侮辱观众的智商。
跟福克斯合作,想做到跟美剧一样的精简,但你也要看看剧本啊,美剧一集就一集的内容,讲的是细节,不会刻意的把一个西瓜装进一个可乐瓶里,不会像你装的这么厉害,太过将主角神化了,编剧不如去看看《亿万》吧。
说实话,这部剧看了是有点失望的,不过比起其他内地剧算是一种突破,值得肯定,但是什么样的剧情就需要什么样的拍摄方式和剪辑方式,不要刻意的去追求美剧化,难道你就不能做出中国式的精简剧?哪怕你是跟福克斯合作。
整部剧看完就像是在看那些几分钟快速解读电影的视频一样,甚至还不如人家几分钟的视频做的好,可叹,可叹。
金融,俯仰之间处处金钱,这是利益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性最扭曲的地方。
本剧就像是披着金融的外衣,讲着俗套的恩怨情仇。对于金融,股市,危机的涉及,只是转述一些既定的历史事实,连一个金融参与者的深刻感悟的经历都算不上,更没有不同寻常的真知灼见。就像是水面上漂了一滴油,一直悬浮在表面,浸不下去。
人性,多么复杂的一个东西。可是在剧中缺被一刀切了。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善即恶。试想如果面前放了一百万,你能做到看都不看就走开,或是在第一个念头就去寻失主?这是反人性的,我想人都会一瞬间浮现自利自私的想法,而后又被理性的判断所否决。这是人性,人每天总是在善恶之间不断切换。一千年前这样,一千年后还是这样,历史变迁,科技进步,但人性永恒,古人贪名好利,今人贪名好利,后人依然贪名好利。所以华尔街没有新鲜事,金融危机不知疲倦地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简单和肤浅,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我理解的金融:失败者在失败前除了贪婪还有自信,在失败后除了绝望还有希望;胜利者在胜利前除了睿智还有恐慌,胜利后除了兴奋还有不安。他们在利益和道德之间权衡得失,在希望和恐惧之间变换角色。他们是一群复杂的人,他们是一群活不明白的人。他们的人性扭曲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华尔街之狼》、《大空头》、《利益风暴》,这才是真正的金融,一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
致敬或者说模仿美剧Billions的痕迹是肉眼可见的——人物结构上都是金融世界的双雄对决,一官场一商场,亦敌亦友,时和时斗。差距也是明显的,叙事上看得出试图努力加快节奏,多线索叙事加上伏笔与反转,但有时还是会突然脱线,张孝全的感情戏部分坦白讲非常拖沓,过分煽情。王菲的《暗涌》是港乐的不朽之作,但在这里反复出现和整剧的气质实在是违和,看得出是剧作者苦心经营的“泪点”,当然让人真的哭不出来。
作为一部职业剧,看得出主创在金融的相关情节、台词、机制设计上是下了硬功夫的,在专业程度上至少不会像很多国产职业剧(xx官)之流让人出戏。但瑕疵在于,主角光坏过于强大以至于损伤了剧作的现实感。剧中张孝全基本是上帝附体一般在操纵全局,韦航可以以一己之力轻松操控媒体、证监会、大财团、民运组织,打几个电话开几个会就能让整个股市猛涨或猛跌。这种金融业的个人英雄叙事,大多数时候只是局外人对于这个行业的浪漫想象。舆论的走向、企业的活动、政策的变幻、市场的波动,最终反映在股价的变化,这种种变量之复杂之难测,远远不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机构能预测的,更遑论控制。但在东方华尔街里,股市似乎是完全可控的,精准到纳米的可控——只不过拿遥控器的人可能是韦航,可能是叶抱一,可能是政府或财团。
但这一点反过来讲,却又是这部剧和Billions不同的创新之处。东方华尔街的世界观里隐藏着非常尖锐的批判眼光——在这高云城里,股市、政府基金都不过是权贵们宰割平民百姓的工具,股市的涨跌起伏不过是权贵们撒网捞网的往复操作;而百姓之所以总是会被权贵成功宰割,是因为他们愚蠢而又贪婪,他们让人可怜又可气。东方华尔街的最终价值观是悲悯的,这与亿万不同,亿万是成王败寇天地不仁,彻底的精英叙事,平民等于是不存在的。
东方华尔街,在这个意义上真的是“东方”华尔街,主创加入了更多东方式的“文以载道”的关怀,这是一部在价值观输出上有野心的作品。第一季看下来,遗憾有很多,叙事的节奏、风格还有待统一,人物线索线头放出去很多,但不知道收不收的回来,这都是跟“西方”的华尔街剧作们相比差的地方。但我肯定会期待第二季,我也真心的希望第二季能拍的更好。希望它能填补国产网剧中高定位、精细制作、职业剧、季播剧这些领域的空白,像韦航说的那样,成为众人皆输之后的Restart.
fox进军华语剧的野心之作。放在港剧中,确实难得的精品之作,无论是演员阵容故事格局,还是视听风格,都堪称难得的华丽之作,一帮香港的老戏骨加上大气磅礴的摄影,冷色调的风格与美剧式的片头表明了该剧在制作上的诚意,然而空有噱头,剧本平庸,节奏混乱,剪辑生硬,对于金融斗争的表现也非常幼稚
张孝全吴镇宇荷尔蒙爆棚,节奏很快,港剧在这方面真的不错,会继续看下去
迷你电视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时间短并且剧情紧凑,所以说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相信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
难得遇到剧情和卡司都满意的剧。
节奏快!剧情曲折有趣!还蛮好看的!这种片子还是要看tvb的啊!
好看!
卡司满意,看着挺爽,无聊刷一下还挺有意思
电视剧质感不错哎,剧情和演员都喜欢。准备继续看完。
以前没看过港剧,看了之后发现以前那句现在的中国不会拍电视剧是错的,是内地不会拍!
剧情紧凑烧脑,卡司很满意
电影级别的画质,蒙太奇剪辑手法,故事线交错密集,近几年难得一见的港剧,可惜余男演什么都是一样腔调,太出戏,这部剧男人演技都很好,女人除了张可颐,没一个能看。这部戏精彩的不只是金融战场,还有涉及舆论操控、议会抢票、工人讨薪,主创团队的野心极大,糅合多个社会尖锐命题,完爆内地的情感剧
好看,我大学专业是经济学,看这个还是没什么压力,但要仔细看,不能放过每个细节。看完涌现在我思想中的主题,面对陈腐,是温良改革还是革命,重新洗牌,是长痛还是短痛
香港老一套的内容了!
开篇画面就挺有质感的,吴镇宇演的真不错,情节也挺紧凑的,很期待接下来的
“我地救佢地唔到噶!”——永远不要以为你能看透股票。再牛逼的精算师也没有估值的能力。每一个代码的价位都因为市场、人性、情绪而千姿百态,但无一例外的是:杀人如麻,见血封喉。儿戏的《大时代》已成历史。我们需要一部更当代的作品,告诉我们:投资是不可能的,股市就是赌场。
太棒了,完全就是电影的节奏,顺便表白张孝全,真是太帅了
把余男、张孝全、桂纶镁的角色全换成香港本土演员,这部剧的整体观感会好很多。
开头剧情真的有趣,拯救我的剧慌症。
这不还是“天凉了,让王家破产吧”型商战片吗?剪辑太乱了,看着根本不像迷你剧,更像是从五十集电视剧里剪出来的超长片花
开头很吸引人的一部网剧,很像以前看的窃听风云。很有紧张感,而且都还是老戏骨,演技都在线。香港hk能登陆腾讯视频,我也是蛮开心的。又是一部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