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大太监李莲英

HD

主演:姜文,刘晓庆,田少军,朱旭,徐帆,刘斌,牛星丽,丁嘉丽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1991

 剧照

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2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3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4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5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6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3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4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5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6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7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8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19大太监李莲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太监李莲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同治皇帝病重,李莲英(姜文 饰)力荐慈禧(刘晓庆 饰)二次垂帘听政,不久同治身亡,慈禧立载湉为帝,继续把持朝政。1882年,李莲英陪同醇亲王巡视北洋水师,返京后却遭都察院纠弹,被革职处理,在慈禧的主张下,李莲英官复后宫大总管原职。李莲英为使侄女有个好归宿,将其带入宫中, 岂料只落得奴婢下场,他心中充满愧疚。光绪日渐成长,不甘受慈禧摆布,试图从慈禧手中夺权却被强力镇压,李莲英畏惧慈禧淫威,奉命将珍妃处死。不久八国联军入侵,清军连战连败,李莲英随慈禧微服出逃,途中在农户家中落脚,农妇的一席话,令李莲英与慈禧若有所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洗冤录功夫(普通话版)星学院2之月灵手环幽冥时代3疯狂警探正义黑客2022产科男生孤注一掷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假面骑士时王:盖茨王权大地拖错车末世第二季神探阿蒙第一季红高粱夜火般的爱恐龙国语私事第一季早餐中国 第二季数学荒岛历险记第二部茱莉亚1977探世界巨型漏洞失恋33天2013中国人要来了谢文东第三季我会好起来

 长篇影评

 1 ) 方言-姜文的利器

演员的演技自不必多说,这部李莲英和鬼子来了,姜貌似都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唐山方言,让原本就有趣的人物更有趣,试想改成普通话演绎,那得逊色太多。对老佛爷的体贴入微(不是那种明显的假模假式),一定符合历史真相,否则慈禧不会如此宠爱李总管(老佛爷多聪明的人),与丁嘉丽的一段对手戏,可谓一朝权在手,也发自内心的让自己要体验一下高高在上的感觉,情绪的大起大落,也应该符合太监这种从身体到心里应该已经变态的人的状态

 2 ) 最后李莲英吃的到底是啥?

影片最后,李莲英临死时,从自家房梁上取下一个坛子,把里头的东西拿出来吞了下去,这才安心到东陵神道上去送死。
  对于他吃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还是存疑的。不过经过一番猜测,大家都比较一致地认为,这是他的杰宝。。。
  古时候,太监的确是必须要跟自己割下来的杰宝一起下葬的。不过,大概并不需要吃下去。
  金易在《宫女谈往录》里,通过伺候过慈禧太后的小宫女,了解到了太监如何处理他们的杰宝。
  ——————————————————————————————————————————
‘割下来的东西,净身师全像宝贝一样地收起来,被净身的人无权要,统归净身师保留。净身师事先预备好一个升,升里边盛着少半升的石灰。把两个丸一个势,整齐地摆好,用石灰吸干水份,免得腐烂。然后把净身契约用油纸包皮好,放在升里面,再用大红布把升口包皮好捆紧,小心地把升送到屋顶下面房梁之上,这叫红步(布)高(升),预祝净身的人将来走红运,步步高升。有朝一日,净身的人发迹了,赎回自己的身上物,那时就要量财索讨了。

“‘咱们中国人有个好传统。一个人不管东南西北跑到天边去,但到老年也要回归故土,死后埋在家乡,虽然说到处的黄土都埋人,但讲究的是用故乡的土盖脸,这叫落叶归根。一个当太监的不管一生受多大的坎坷,也要积蓄点钱,把自己丢失的东西赎回来,预备将来身死以后装进棺材里,随身下葬,否则就不配进祖坟,不能埋在父母的脚底下。这叫做骨肉还家。年轻的人是不懂得老太监心情的悲苦的。据说不赎回来,死后阎王爷 也不收容的,不男不女,六根不全,阎王怎么收留呢?所以,我们太监苦啊!

“‘骨肉还家这是太监一生中最大的喜事。多在四五十岁来办。必须有了过继儿子,让儿子出头,磕头捧升,都是儿子的事,才能够显出份儿来。本来一个净身的苦孩子,托人投靠,当上了太监,苦熬了二三十年,熬出点小名堂来,靠皇帝、主子的恩典,手底下积攒下几两银子,回到家乡,伸一伸腰,出几口粗气,花钱买脸,这也不算什么。可最得实惠的要算净身师。

“‘事先托出本乡本土的头面人物,带着礼物到净身师家中拜望,说明来意。净身师都是父一辈、子一辈的江湖人物。海阔天空、胡 吹乱捧地说了一通,摸清对方有多大举动(指办喜事的规模)。他们是很会看菜下筷子的。等了几十年,终归是肥猪拱上门来了,所以要狠狠地咬上一口。讲好价钱以后,事先把银子送过来。

“‘到正式迎升的日子,要用娶亲一般的仪式。花轿抬着过继的儿子,捧着红托盘,里面放着整锭的银子。这银子算喜钱,不在赎价之内。在净身师的门口,鞭炮齐鸣,大吹大擂。这叫给净身师贺号壮门面。净身师在这时是名利双收的。

“‘正式送升接升的仪式十分隆重。

“‘净身师家里摆着香案,铺着红布,把升请出来,摆在香案中间,四周宾朋满座,由前来迎升的老族长主持。老族长先向净身师一个揖,然后打开升上的红布,取出原订的净身契约,向亲朋好友朗声宣读,说明这个契约同升里的东西今天我们取回去了。这时门外又一次鼓乐齐鸣,鞭炮喧天。继承人三拜九叩地谢净身师、谢族长、谢宾朋,然后把升放进红托盘里捧着,坐在轿里奔向坟地,后面族长、净身师几辆轿车跟随着。
  “‘到了茔地,太监本人早就恭候了。当老族长在供案桌前朗读净身契约,宣布今天骨肉还家时,又一次鞭炮声、鼓乐声交 杂在一起,太监和他的子侄辈罗跪满地。就在焚化净身契约的刹那,突然一声长号,摧肝裂胆。太监满地滚爬,抢天呼地的喊着:爸爸给我的骨头,妈妈给我的肉,现在我算是捧回来了,今天算我重新认祖归宗的日子啦!他把净身的悲哀,半生的辛酸,满肚子的冤屈,统统倾泻出来了。他用手拍打着父母坟上的土,嘶哑的嗓子高声呼喊着:爸爸、妈妈的血肉,当儿子的一天也没有忘掉哇……

“‘纸灰飞扬,朔风野火,空中飘荡着几声干嚎,这就是我们当太监的一生。’

“老太监张福气喘吁吁地说完一大段话以后,用手端起了茶杯,掩着他的半边脸,分明他的眼睛里噙着两大滴热泪。我们像木头似的坐在两旁,谁也不好意思再看他的眼睛。
———————————————————————————————————————————
  除了太监并不需要吃杰宝之外,电影中的情节与书上记载的内容十分相近。
  可以说,这本电影很多情节都是参考了《宫女谈往录》这本历史资料。很多地方演员台词就是书中的原话。
  比如李莲英给七爷洗脚这件事。
——————————————————————————————————————————
“光绪十四年,太后钦命七王爷 奕视察北洋海军,让李莲英陪同,这等于七王爷 是正的,李莲英是副的。太监当钦差大臣视察海军,在大清朝还是第一次,因为祖宗的制度非常严格,太监不许过问政治。李莲英非常了解这一点,于是把二品顶戴换成了四品顶戴,因祖宗制度太监最高不得过四品,规规矩矩地随着七王爷 出发。在海船上,他不住给他预备的仅次于七王爷 的豪华的舱舍。他说:我怎能跟七王爷 、李中堂(李鸿章)比呢?他坚持住在七王爷 的套间里,不和任何官员接触,白天只是在七王爷 面前站班伺候,拿着七王爷 的长杆烟袋,提着子皮的大烟袋荷包皮,往侧面一站,低眉敛目,自认为是太后钦派来伺候七王爷 的。晚上,预备好热水,要伺候七王爷 洗脚。说:我平日没机会伺候七王爷 ,现在请赏脸让我尽点孝心,感动得七王爷 连连地拱手。一趟差事回来,李莲英的名誉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七王爷 、李鸿章争着向太后称赞,老太后更喜滋滋的,显然是给老太后露了脸,争了气,堵住了一般朝臣们的嘴,连说:‘没白心疼他。’到了万寿节以后,十月十七日就是李莲英的四十整寿了,老太后特意赏一桌菜。说是一桌,其实他本身就在寿膳房吃饭,随意有多少桌都可以,但他只请了老一辈的太监,同辈的好友,几个徒弟,悄悄地过了四十整寿。用他自己的话说,多给老太后磕几个头,多给皇上、皇后磕几个头,多给爹妈磕几个头,我就心平气和地过生日了。拿李莲英的行为和安得海对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显得安得海是那样的卑下没见识,狗肚子里盛不下二两油,而李莲英呢,屎克螂变知了,飞上天了。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从来不脑袋发热,总是冷静地来处理事情,这是他最可贵的地方。再说,平常日子,太监犯了错误,他永远是恩威并用,暗中维护,所以太监们都服他,也愿意亲近他。
——————————————————————————————————————————
  以及崔玉贵把珍妃娘娘扔进井里这件事。
——————————————————————————————————————————
“‘到了颐和轩,老太后已经端坐在那里了。我进前请跪安复旨,说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颐和轩里一个侍女也没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个人坐在那里,我很奇怪。

“‘珍小主进前叩头,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头听训。这时屋子静得掉地下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当地说:“洋人要打进城里来了。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话说得很坚决。老太后下巴扬着,眼连瞧也不瞧珍妃,静等回话。

“‘珍妃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曾给祖宗丢人。”

“‘太后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就这几句话戳了老太后的心窝子了,老太后马上把脸一翻,大声呵斥说:“你死在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老太后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

“‘珍妃说:“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

“‘太后说:“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头去。来人哪!”

“‘就这样,我和王德环一起连揪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珍妃自始至终嚷着要见皇上!最后大声喊:“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我敢说,这是老太后深思熟虑要除掉珍妃,并不是在逃跑前,心慌意乱,匆匆忙忙,一生气,下令把她推下井的。

“‘我不会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经历的最惨的一段往事。回想过去,很佩服25岁的珍妃,说出话来比刀子都锋利,死在临头,一点也不打颤——“我罪不该死!”“皇上没让我死!”“你们爱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应该跑!”——这三句话说得多在理,噎得老太后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只能耍蛮。在冷宫里待了三年之久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

——————————————————————————————————————————
  很多慈禧太后西行路上的事,也是参考了历史事实,没有凭空捏造,算是良心。
——————————————————————————————————————————
“正赶上我上夜(值夜班),到丑末寅初(三点四点之间)的时候,突然听到四外殿脊上,远远地像猫叫,尾声很长。我最初不在意,宫廷里野猫很多,夜里猫叫并不稀奇,只是没有这样长的尾声。夜深人静,仔细地听,猫叫的声音在正东方,过一会儿,东南方也传来猫叫声,后来东北方又有猫叫的声音,宫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猫叫声。我悄悄地出来,知会外边守夜的人,因为我们心里有鬼。俗话说,远怕水,近怕鬼。知道昨天珍妃死在井里,以为她冤魂不散显灵来了。宫廷里特别害怕神鬼,吓得我们浑身起鸡皮疙瘩。等老太后寅正(四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朦朦亮了,按说猫叫应该停止了,可恰恰相反,好像东南北三方有几十只猫的乱叫。老太后也仔细地听,打发人到外面去看,但也看不出什么。就在这时,李莲英惊慌失措地走进来了,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什么避忌,说‘鬼子打进城来了’。老太后说:‘你仔细讲!’李莲英说:‘德国鬼子由朝陽门进来了,日本鬼子由东直门进来的,俄国鬼子由永定门进来,把天坛都围上了,全都冲着紫禁城开槍,槍子一溜一溜地在半天空飞。’据说这是护军统领澜公爷特来禀告的。我们这才知道所谓半夜猫叫原是子弹在空中呼啸的声音。‘为了不惊圣驾,请老太后暂避一避。’八国联军进北京,我们是在七月二十一早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我们在老太后身边才能听到一些信息,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信儿,就连皇上也在内。这时老太后铁青着面皮,一声没言语,半晌说出一句话来,吩咐李莲英‘就这儿伺侯着’,我们屏着呼吸在一旁站立,大家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太后不停地在寝宫里来回转。
“正要准备传早膳,突然石破天惊,一粒流弹落在乐寿堂西偏殿的房上,听得很清楚是由房上滚下地来的声音,李莲英喊一句‘老佛爷快起驾吧!’老太后这时才真的惊慌起来,吩咐人去请皇上,传谕皇后、小主、慈宁宫的太妃们,在宫里住的格格们,迅速到乐寿堂来。另外派太监告谕大阿哥换好行装,随时准备出走。

“皇上来了,还是旧时装束,回禀了老太后几句话。我们也不知说什么,皇上在老太后面前说话,向来是细声细语的。老太后有些发急,急谕李莲英,让在护军那里找几件衣服给皇上换上。李莲英自然吩咐别的太监去办。

“李莲英不知从什么地方提一个红色的包皮袱进来,里头包皮着汉民的裤褂鞋袜,青腿带还有一绺黑色头绳,一应俱全,另外有我从来也没看见过,也没听说过的蚂蚁蛋纂(当时汉族妇女把发挽在头上叫纂,有一种用马尾编织成呈腰子形、上面涂黑色涂料,中间留出空白能把发髻露出,四边又能把发扣住,俗称蚂蚁蛋纂)。还有一个别纂的针,像小勺子一样,叫老瓜瓢,扁扁的,一头细,一头粗。在粗的一头稍稍有点弯曲,约二寸上下长,是铜的。另外还有一支横簪子。这些东西后来听说是李莲英早给准备的。李莲英有个姐姐在前门外鲜鱼口里兴隆街一带住(我只听说,没去过,刘太监到那儿去过),这包皮袱都是她姐姐给安排的,无怪鞋、袜子都很合脚。另外,在包皮里还有个小手娟,包皮有四五个头发网子,都是圆圆的,直径有两寸多点,有细网眼的,有粗网眼的。这是梳完头,怕头发散了,用网子把头发罩住。让人一看,就知道安排的人是非常细心的。这些事全是我亲自经手,所以记得非常清楚。我这里说句闲话,伺候老太后务必要留下心眼,不管什么事,做完后要多记几遍,心里要默念三四回,记牢靠了,因为老太后不定什么时候问起,一定要有明确的回禀,任何事情也不许模糊。这使我养成了记事的习惯。

“这回真的轮到李莲英给老太后梳头了。在我的眼里还是第一次。从外表看来,李莲英笨得像头熊,可做起活来却非常轻巧。先把老太后的发散开,用热手巾在发上熨一熨后,拢在一起向后梳通。用左手把头发握住,用牙把发绳咬紧,一头用右手缠在发根扎紧辫绳。黑色的绳缠到约一寸长,以辫根为中心,把发分两股拧成麻花形,长辫子由左向右转,盘在辫根上。但辫根的黑绳务必露在外面,用一根横簪子顺辫根底下插过,压住盘好的发辫,辫根绳就起到梁的作用。这方法又简单又便当,不到片刻的工夫,一个汉民老婆婆式的头就梳成了。最后在辫根黑头绳上插上老瓜瓢,让所有盘在辫根上的发不致松散下来。再用网子一兜,系紧,就完全成功了。李莲英说,不要用蚂蚁蛋纂,不方便,不如这种盘羊式的发舒服。老太后这时只有听摆布的份了。这一切都是我在旁边当助手亲眼见到的。

“老太后忙着换衣裳了,深蓝色夏布的褂子,整大襟式,是下过水半新不旧的。老太后身体发胖,显得有些紧绷的。浅蓝的旧裤子,洗得有些褪色了。一对新的绑腿带,新白细市布袜子,新黑布蒙帮的鞋,袜子和鞋都很合脚。全收拾完了,老太后问娟子:‘照我的吩咐准备好了(指带的东西)?’娟子回禀:‘一切都照老祖宗的口谕办的!’老太后说:‘娟子、荣子跟着我走。’我俩赶紧磕头。这是天大的恩典,无限的光荣,在这生死关头,能有老太后一句话,等于绝处逢生。我们俩全感激得满脸是泪。娟子和我爬两步抱住老太后的腿,嘴里喊着:‘老祖宗!’老太后愣了片刻,突然喊:‘荣子,拿剪子来!’老太后坐在寝宫的椅子上,把左手伸在桌子角边,背着脸颤声说:‘把我手上的指甲剪掉!’这等于剪掉老太后的心头肉——到现在,老太后才算真正下定决心出逃了。老太后几年精心养长的指甲,尤其是左手无名指、小指指甲足有两寸来长!这指甲是经我的手给剪掉的,我到死也忘不掉!

“皇帝也换装了,深蓝色没领子的长衫,大概是夏布的,一条黑裤子很肥大,圆顶的小草帽,活像个做买卖跑外的小伙计。皇后、小主、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这都是被传谕换好衣服伴驾出走的人(大公主没在宫里)。其余像晋、瑜皇贵妃没有被传谕换衣服,当然是留在宫里了。在这大难临头的时候,鬼子进来,不知将落到什么结果,所以各人有各人的心事,各人有各人的委屈。但所有的人都如丧考妣,脸色青白。这时一个人由廊子里跪着爬进寝宫门,爬到老太后的脚下,用头叩着金砖地,说:‘奴才老朽无能了,不能伺候老祖宗外巡,先给老祖宗磕几个响头,祝老祖宗万事如意。’听说话的声音,才知道是张福。屋子里所有的人都随着张福的声音痛哭失声了。老太后环顾四周,说:‘宫里的事听瑜、晋二皇贵妃的,张福、陈全福守护着乐寿堂。张福,听清楚,遇到多困难的事,不许心眼窄,等着我回来!’张福双手捧着脸答应了。这是对张福说的话,也是对大家说的话。庚子年老太后出逃前,在宫里这是她说的最后的几句话。就这样领着人,向后走,绕过颐和轩,路经珍妃井,直奔贞顺门。
——————————————————————————————————————————
  最后,安利一下《宫女谈往录》,很大程度满足想知道慈禧还有光绪秘密的人的好奇心。行文有点老套,但是故事很好看,讲述十分口语化,简单易读。夹带了一些叙述人的私货。叙述人作为慈禧太后的宫女,看到的大多是太后生活上的细节,对太后娘娘闭眼吹。同时由于叙述人比较同情珍妃和光绪,对隆裕皇后也很不看好。隆裕皇后为人比较执拗傲气,气性大,嫉妒珍妃,常常生气发怒,虐待动物的事也时有发生,让人对她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但是她在处理政治事务上还是有几分傲骨的,也不至于一无是处。

 3 ) 本来是冲着姜文去的

本来是冲着姜文去的而看的电影,抱着硬汉是否能给这个角色带去非当今影视作品中娘气冲天的正常人类形象的刻画而去,果然没有使我失望,多余之情增添我对历史人物的多角度看待和刻板印象减弱。

李莲英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大太监,在我看来姜文演绎出的更是个没那个的天天劳心劳力谨小慎微的奴才形象,减弱了按照老佛爷吩咐指手画脚出谋划策的谋士色彩,增加了人类对于情感无边界的给予与控制能力和无可奈何的生命处境。

让我最惊奇的一点是关于人类的阶层与心理的界限之间关系的描绘,让人感叹于田壮壮导演在打麻将之余的电影功力。慈禧在凌驾于万人之上的位置也需要有人给她梳发陪她说话,李莲英在背着慈禧的时候也像在背着自己的老妈,生命最后用力爬到慈禧陵前,然后死去。

言而总之,无论是自己内心浅薄也好没看过几部好电影也罢,这电影,我爱了。

 4 ) 。

光绪十四年,太后钦命七王爷 奕视察北洋海军,让李莲英陪同,这等于七王爷 是正的,李莲英是副的。太监当钦差大臣视察海军,在大清朝还是第一次,因为祖宗的制度非常严格,太监不许过问政治。李莲英非常了解这一点,于是把二品顶戴换成了四品顶戴,因祖宗制度太监最高不得过四品,规规矩矩地随着七王爷 出发。在海船上,他不住给他预备的仅次于七王爷 的豪华的舱舍。他说:我怎能跟七王爷 、李中堂(李鸿章)比呢?他坚持住在七王爷 的套间里,不和任何官员接触,白天只是在七王爷 面前站班伺候,拿着七王爷 的长杆烟袋,提着子皮的大烟袋荷包皮,往侧面一站,低眉敛目,自认为是太后钦派来伺候七王爷 的。晚上,预备好热水,要伺候七王爷 洗脚。说:我平日没机会伺候七王爷 ,现在请赏脸让我尽点孝心,感动得七王爷 连连地拱手。一趟差事回来,李莲英的名誉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七王爷 、李鸿章争着向太后称赞,老太后更喜滋滋的,显然是给老太后露了脸,争了气,堵住了一般朝臣们的嘴,连说:‘没白心疼他。

 5 ) 这一次马走日成了太监,还吞了。。。

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某日有排片,一查,演员是很喜欢的演员姜文,这个长着浓密胸毛,男性荷尔蒙满溢,撸起袖子就是干鬼子的马走日居然也演过太监,对此我表示非常感兴趣。

这部电影我给三星半吧,1星给姜文,1星给年轻不整容的刘晓庆,1星给导演田壮壮,半星给半途领盒饭的珍妃。

整部影片采用回忆录的记叙方式,衣装整齐,年轻时的李莲英,和满头白发,落魄不堪的晚年李莲英穿插出现,给观众留下一定情感铺垫,对比强烈。因为本片并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多的是通过细节,人物之间对话,相处方式,比如李莲英帮七爷洗脚,帮慈禧冠衣梳头等,反映人物真实历史形象。所以这里主要聊一下片中几个比较重要和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首先是李莲英在洞房时的那部分戏,算是整部电影比较有戏剧冲突的部分了。当时看电影对于太监娶妻这回事,内心也WTF了一下。不过随机查阅了一下资料,原来太监在古代也是可以娶妻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太监也是一种权势,尤其是当时混的好的地头蛇太监,被太后赏赐娶个妻,走一下表面流程,证明自己还是个正常的“男人”可以娶妻,满足一哈自己对于男人尊严的渴望(太监也是人嘛)。

从来没有过女人,也从没享受过征服女人的男人尊严的李莲英,学着皇上在床上挑逗女人,以此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征服感和所谓男人尊严,没想到这寡妇cross the line,也就是碰了他的XX地方,这一碰,就点爆了老李。因为他没有萌萌。没有萌萌却还借着权势这块遮羞布来娶妻,娶的还是个带着个孩子的寡妇。 寡妇的这一碰,在李莲英看来,不仅是这块遮羞布被捅破了,而且是连寡妇也在羞辱自己,对比之前支着手,似个老爷一样躺着的挑逗此寡妇的姿态,简直就是一种无情,深挖到骨子里的嘲讽。

然后,寡妇被暴打了一翻。

更要命的是,寡妇这个时候还叫他老爷,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男人”的头颅按在地上摩擦。因为李莲英自己心里其实比谁都更加瞧不起自己,不仅没了男人的神圣器物,每天还要在一个女人面前点头哈腰装孙子,伺候她,只为了活好这条狗命,所以老爷这个词对他来说,可能就像21世纪有个人骂你是条没有尊严的狗一样,甚至更恶毒。

于是,寡妇迎来了第二次被暴打。

所以,当你见过李莲英在洞房时被一个寡妇羞辱后,披头散发的歇斯底里和痛哭流涕,就会越发觉得在慈禧面前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他,有 多 可 悲。

李莲英洞房时模仿皇上床上挑逗寡妇,以获得男人尊严

然后是扔珍妃。这一部分对李莲英没有过多的细节拍摄,没有过多的表情展示和强调。珍妃求助——李莲英沉默——李莲英下跪沉默——慈禧发话扔井——‘喳’完之后动作迅速干净,丝毫不拖泥带水——‘扑通’,珍妃领盒饭。但是这部分却极为重要,因为这样话不多,动作干净利索服从命令的场景,可能是李莲英一生中最为常见的场景之一,李莲英是如何在皇宫中安然度过一生的,以小窥大,我们由此可得知。在皇宫中,朝廷上,想要保住自己的太监狗命不掉脑袋,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帮什么人,走错一步,那可真是幸福二选一了。虽然珍妃和皇上是在自己的小动作下联系上的,但是这种时刻,如果同情珍妃,说出真相,可能现在故宫导游介绍这口井,怕是就要叫莲英井了。明哲保身,服从命令,才是李莲英这个人设的正常操作。所以再纵观李莲英这一生,卑躬屈膝,明哲保身,不仅没有男人尊严,也活得没有血和肉,唯一幸运的是,有慈禧一个人宠爱就够了。

好了,来到最后一幕吞杰宝环节。一开始我还在想那个篮子里是什么,是米吗?还嘎嘣嘎嘣脆的。朝廷有规矩 死之前要吃饱?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太监最重要的东西———杰宝。又看了一些百度百科关于古代太监割礼后器物的保存和赎回问题,可以说是涨了很多姿势。

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杰宝也是父亲的骨,母亲的肉啊,人死要有全尸,太监也不例外。这玩意就算死之前带在身上,但也不属于这个肉体,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死的时候当一回真正的男人?吞了它,这样的话,杰宝就和自己的灵与肉融合在一起。这个画面细想还是有些引人不适的。看的人都已经浑身难受无法自持,那么吞的人呢?李莲英深知自己的死期已经到来,默默拿下篮子,目光狰狞且含泪水吞下自己失去了一辈子的男人的尊严,吞下受了一辈子的耻辱。我在想,吞下去的那个过程,李莲英在想什么,是在想慈禧?还是在回想自己的一生?

慈禧死了,李莲英是为慈禧的死亡难过,还是为自己即将没落的命运而难过?

田壮壮导演在选演员方面从没让我失望过。马走日这部戏演的漂亮。这不是一部有强烈剧情冲突的电影,更像是一部历史纪录,个人传记类影片,平静,却让人有一丝忧伤。

 6 ) 李莲英=姜文,两个极端的奇妙结合

我是从中央六台的电影频道了解到这部电影的,立刻就产生了观看的兴趣,所以在国内的在线影院看完了。姜文大家都很熟悉,生活中的纯爷们,电影银幕上比较典型的阳刚符号,雄浑威武,霸气外露,比如让子弹飞啊,红高粱啊,鬼子来了啊。 所以他演李莲英这个太监形象,这种颠覆不亚于让他去反串一个女性。然而李莲英不是普通的小太监,权倾朝野,一人之下。这种权力的膨胀,反衬着他作为一个奴才的渺小和压抑。 有两幕体现得特别到位,一是李莲英去服侍光绪临幸妃子,在别人床笫交欢的时候,他像件家具一般杵在一旁伺候;二是李莲英这太监娶妻,娶了个拖着孩子的寡妇,行过对拜大礼后,他让妻子像那晚光绪的妃子一样伺候自己,结果妻子的“无礼”触怒了他脆弱的神经,他毕竟是个不能人道的太监,是“少了那根鸡巴的男人”,依靠权位自我欺骗的自尊荡然无存——于是他开始痛打自己名义上的妻子。 下手之后,他又后悔,坐在床边搂着她安慰她,谁想她再次措辞不当,又引得他大打出手。这一段描写他内心中的惶恐和扭曲,相当出彩。 影片中穿插着许多老年李莲英的倒叙镜头,那是慈禧死后,失去靠山的他孤独地在陵寝边上的小屋守灵。那个妻子带来的拖油瓶的男孩陪伴他,在野外,男孩站着撒尿,他却要像一个女人一样蹲着撒尿。他缺失的男性人格就在他独特的沙哑的公鸭嗓声中回音。 他是可以禁锢光绪自由,亲手淹死珍妃的大内总管,是老佛爷少不了离不开的竑股;却是大臣眼中的狗奴才,哪怕是身穿黄马褂的他,只要被参了一个僭越犯上的本子,就可以轻易地失去一切光环。 他蒙受清廷宠爱,却无法改变清廷的祖制,眼睁睁地看着光绪临幸了自己的侄女,却没有办法给失身的侄女一个正当的名分;他的族人来请求他收留一个男孩入宫当小太监,只说了一句:“家里人都说他像您小时候一样机灵”,就引得他雷霆震怒,歇斯底里地大骂这同族:“活着得像个人!” 一个中国最爷们的演员,演绎着晚清中国奴性最重的那根脊梁,田壮壮选角乃一大妙笔。 影片没有刻意去给李莲英这个曾经被严重符号化,失真的历史人物“翻案正名”。一如田壮壮执导的一贯思路,充满隐喻和暗示,留给观众自己的想象空间,去咀嚼李莲英这个角色身上的人性和人性弱点。 唯一遗憾的是,田壮壮的风格中的弱点也特别明显,试图以一个尽可能客观的第三者角度去叙述,会给一部分观众带去影片平淡,故事薄弱的感觉。 但是我希望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不是那一部分会计较跌宕宏大的所谓高潮的人。

 短评

女王与gay密的故事。

8分钟前
  • 力荐

田壮壮也就那么回事儿,第四代的路子,此片儿最大的意义在于供姜文秀演技

1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悲悯。

11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最爷们的太监?

15分钟前
  • luc1en
  • 推荐

他是演过大太监的姜文,他是想演程蝶衣的姜文,他也是你们口中男性荷尔蒙爆棚的姜文。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讓他一世不痛快!!”老佛爺霸氣外泄.. 能在皇太后和皇帝之間的鬥爭中倖存,並且大紅大紫 他可真行啊 這一點挺佩服李諳達的.

22分钟前
  • 皇馬小媳婦兒
  • 推荐

两个当时中国最会演戏的演员。

24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推荐

几乎可以发五星了。完全没想到壮爷打着麻将能把这片儿拍得这么牛逼!竟然还剪出来一个心理结构!细节非常讲究,足见功力。这片还在柏林得了个special mention。太监的性生活实在是神来之笔。虽说片名是[李莲英],但实际上是……慈禧和李莲英的爱情故事啊啊啊。有[末代皇帝]和[楢山节考]的梗。

2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这片里有关于XX的描写 当时我就惊了~~啧啧

30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姜文的演出十分出彩,全片充满第四代的影子,田壮壮当时还是有点力道的。影片有很多地方还是不符合历史实情,但是场景的构架有那么点真实的意味。

32分钟前
  • tikey
  • 推荐

田壮壮拍得真心好啊,姜文演得也好。这是他俩唯一一次合作吧?

35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小时候跟老爸老妈在电影院看的。

40分钟前
  • swan
  • 推荐

国内最爷们的演员演了个非常娘的角色,可见演技。除了这个,本片还真是方方面面的无聊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姜文披头散发闷骚劲儿堪称美景……

47分钟前
  • Merov Mugatu!
  • 还行

留待复习。记得最后一段似乎是自个把当年阉掉的部分吃掉了,然后奔到慈禧坟前死,那种凄苦沧桑的心境啊,儿时看了非常震撼。洞房时的扭曲和悲戚,对老佛爷的相依为命的感情,老了就像哄着老母亲,哄着妻子,哄着小孩。说不清楚的细腻。姜文演的一点儿不落俗套。一个苦命人,也是一个明白人。

48分钟前
  • Saloptus
  • 还行

资料馆2014.12.31.7pm 稳且细腻,拍出了太监(残缺男人)与晚清(残缺国家)的哀愁,选择用历史罅隙去放置历史时刻,提供了不同于“较主流的家庭伦理剧”的差异化的历史想象影像。虽有不足(没有给予有力的历史思考-解释),但可给予加分。

5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慈禧的干儿子与亲儿子,田壮壮的文人气质让实景与考究的诸多细节显得尤其真实。刘晓庆的老佛爷平民化立体化,姜文的太监形象复杂用劲,尤其那带口音的奴才口气,梳头那段的手活儿还有两人各自的蹲蹲接手。老电影胶片。

56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不至于完美,但拍出了“民族精神”……

57分钟前
  • Hushnore
  • 力荐

田壮壮的风格就是这样,每一个桥段背后都有一段可供解读的“意图”。就是太直白太不晦涩了,且试图把帝后太监都还原为人,第五代太多电影都是如此,人为设计的痕迹过重。刘晓庆和姜文的演技是很好的,只是刘和《红烧圆明园》比并未有什么区别。哎,也许慈溪和李莲英的确是真爱呢。

60分钟前
  • danyboy
  • 推荐

姜文!

1小时前
  • 狂琴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