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太喜欢Ana Lily Amirpour了!
就像豆友们的短评一样:Ana太酷了,酷到让作为一个十分不酷电影宅的我的每个细胞都在羡慕。
伊朗裔,英国出生,美国移民。首先她在身份上就已经获得了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从移民到非移民,几乎所有阶层影迷的好感。
这个伊朗裔的女导演的处女作是一部黑白的滑滑板的伊朗女吸血鬼电影,这真是太酷了!
她的第二部电影是残疾女孩和食人族谈恋爱的故事,选了金凯利和基努李维斯却把他们打扮得根本认不出来,这真是太酷了!
她接受采访的时候满嘴fucking,谈论把场景设置在沙漠的原因单纯是自己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正好在沙漠,所以想在沙漠上fucking见血,这真是太fucking酷了!
还有,我太喜欢Ana的第一部电影《独自夜归的女孩》了!
从《诺斯费拉图》开始,吸血鬼电影已经出现了快一百年了,早就已经从剥削吸血鬼本身发展到了解构的阶段。我们看到了调侃流行文化的《吸血鬼生活》,看到了评论high art的《唯爱永生》。但我从来没见过一部“伊朗吸血鬼西部片”(导演给自己处女作的定义)。里面那组女孩子穿着黑袍踩着滑板在大街上假装自己像鬼一样在飞的黑白镜头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电影画面。
但是我实在对《劣质爱情》喜欢不起来。
它仍然(试图)延续了《女孩》的种种特点,但是这些特点在Ana新的电影里面给我的感觉就只是导演耍的小聪明。
《劣质爱情》和《女孩》都有一个抓人眼球的基础设定:一个是生活在伊朗每天打击犯罪的女吸血鬼,一个是在沙漠里断手断脚和食人族斗智斗勇的女英雄。但是比起《女孩》里用穆斯林女性罩袍来解构传统吸血鬼银幕形象的绝妙创意,《劣质爱情》里食人族和独裁者的这种互文实在是太土了... 更何况这两年已经涌现了好几部和“吃人”有关的“主流”电影了(《霓虹恶魔》,《生吃》)...
《劣质爱情》也延续了《女孩》的风格化的画面,但是... “残疾人在沙漠的炎日里爬行求生”的场景怎么感觉在《血色将至》就出现过了;“霓虹灯似的打光”也在这两年早就被用烂了,连刚刚上映的《变5》指挥部都走的这个套路;更不用说“用重影来表现OD状态”这种史上最俗的嗑药镜头了... 唯一剩下的就是海报上的那个杀人之前每每出现的笑脸特写。什么你想到了《守望者》里的笑匠? 我也想到了...
但是我实在不敢不喜欢《劣质爱情》:这么酷的导演拍出来的这么酷的电影,我如果不喜欢不就说明我不够酷吗?
我喜欢这个导演已经这么久了,他拍出了所有我在心里想呈现却没有能力的画面,他过着所有我梦想却没有达到的生活。我不止爱他的作品,还爱他的人 —— 我不止爱他的人,还把他想象成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我。如果我否认了他的新作品,是不是就否认了我长时间以来的爱呢?
因为一部电影而关注一个导演,结果发现导演的个人魅力远大于他的作品魅力,便开启了追星模式。从一个非资深影迷进化成了一个资深粉丝。 如果说“恋物癖”的一种解释是把一种情绪错位的放置在了另一件事物上,那么我觉得我应该是得了“恋导演癖”了:太喜欢这个导演本人所以他拍的所有电影都是好的。
其实这种“恋导演癖”不久之前就有一次集中的爆发:“李安这么伟大的导演用4K120帧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给《比例林恩》差评的人不光不懂李安还不懂电影。”而下一次爆发也要可以预见的到来了:“诺兰的电影都要跪着看!”
P.S.
1. 吐槽一下片名翻译《劣质爱情》直接把电影剧透了个底朝天。直接用直译《次货》或者《贱货》不是更好吗?
2. 趣闻a:Ana 经常会在twitter上转发和留言别的导演的推,但是往往不会被回复(感觉好萌)。bad batch和edgar wright的baby driver在美国前后脚上映,她在bad batch宣传期间转了很多baby driver的推,但是edgar完全无视了bad batch...
3. 趣闻b: Ana在芝加哥宣传bad batch的一场QA时,被一个女性观众问起“为什么电影里的所有黑人角色全部被残忍的杀害了”和“女主杀死拾黑人荒者并抚养她的小孩是否有意传达用白人母亲代替黑人母亲”这两个问题时,回答“我把画面摆在这里你怎么解读是你自己的事情”导致提问者感觉受辱愤然离场。在之后提问者想在twitter上与Ana继续理论时发现已经被Ana拉黑了。 (Ana之后被批评种族歧视等等)
我看这部电影是由于看到金凯瑞在里面有角色,但当我看完后,我才知道我完全被骗了,因为金凯瑞并不是主角,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不过金凯瑞这一个小角色绝对是电影里面不可缺少的人物,很多情节发展和人物线索都需要这一角色来铺垫。而且金凯瑞把这一角色演的非常到位,这证明了他不仅是喜剧演员而且是一个全能的演员。
末日片,开头还有看点,但剧情发展到后面,编得很不合理、很离谱……阿伦被食人族吃了胳膊、小腿,为何爱上了食人族古巴男?因为他的绘画艺术?反正我感觉很离谱,不合情理……
下面是剧情简介:
末日之境,被认为次品(The Bad Batch)的人被联邦政府遗弃在围栏之外,围栏之外的木牌标语赫然写着“围栏之外不再是德州领土,生活在那边的任何居民都不被认可为美国公民,也不被联邦政府所管理。敬祝好运。”
不知什么原因,并非次品的漂亮女孩阿伦(Arlen)毅然决然地迈出围栏,踏入末世般危机四伏的废土荒漠,寻找她梦想的“舒适堡(Comfort)”……
在荒漠中心和边缘,各自生活着两个被世界孤立和遗忘的乌托邦式部落,——食人族部落与舒适堡(Comfort)。其中古怪和残废的居民、漫天垃圾的生存环境,无不证明着他们是人类的次品(The Bad Batch)。食人族生活在报废飞机里,听着老式迪斯科,健身、捕猎、烧烤;“舒适堡(Comfort)”的居民养着兔子,在盒式录音机的DJ台煽动下,搞着新潮电音派对,独裁者The Dream,拥有豪华宫殿、女子护卫队。
走不了多久,阿伦(Arlen)就被食人族俘获并关进一个飞机坟场。被注射吗啡后,阿伦(Arlen)的右肢与右腿被锯掉,成为食人族的烧烤盛宴……断了一手一脚的阿伦(Arlen)被铁链捆绑关进一地牢,因屎尿满身、臭气熏天,食人肥女将其拉出清洗……阿伦趁其不备,用铁棍击晕食人女,躺在一滑板逃出飞机废场……
在干涸荒漠,阿伦因失血过多、干渴而渐渐昏厥。幸亏遇到一位捡破烂大叔相救,被其运送到舒适堡(Comfort)……
装上义肢后,阿伦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继续她目空一切、大大咧咧的沙漠冒险……
食人族这边,曾经做纹身的古巴裔肌肉猛男温情脉脉的为女儿米娅画着肖像,之后,又将一倒霉姑娘杀死做了烧烤,但其黑人妻子却厌倦了吃人;舒适堡那边,派对资助人The Dream带着一支手持MP冲锋枪的女子护卫队,在DJ台上为联邦遗弃的次品们做着激情演讲……
黑人妇女带着米娅在一垃圾场翻找能使用的垃圾,发现一镜子,黑人高兴之余不小心腿部被划伤……阿伦在荒漠远处发现了米娅……知道了她们是食人族后,阿伦开枪打死了黑人妇女,但米娅一直跟在阿伦身后到了舒适堡。在舒适堡,米娅喜欢上了一只兔子,阿伦掏钱给她买下……但阿伦不想让米娅继续跟着自己……
古巴男到夜晚不见妻子与米娅回家,感觉不妙出去寻找,但只找到了被乌鸦啄食的妻子的尸体……经询问捡破烂大叔,知道米娅被带到了舒适堡……
在夜晚的电音派对中,阿伦嗑了The Dream生产的药,精神顿时飘飘然,恍恍惚惚地出了舒适堡……米娅被The Dream带走……
阿伦恍恍忽地在荒漠中遇到了古巴男……醒来后,古巴男逼着阿伦帮他找回米娅……但看到古巴男在烤吃一人胳膊时,阿伦愤怒地拒绝帮古巴男……暗处又忽现一黑男,开枪打伤了古巴男,救出阿伦回到舒适堡……
阿伦重回舒适堡,不知何故,阿伦毅然决定帮古巴男找回米娅……在假肢中藏一左轮,阿伦假装答应独裁者The Dream作为他的生育机器“妾”,混进其豪华宫殿挟持一怀孕女,将米娅从The Dream手中夺回,并逃离出舒适堡……
将米娅给了古巴男后,阿伦拒绝回舒适堡,毅然决定跟随古巴男过蛮荒生活……接着,米娅可爱的宠物兔被古巴男架在火上烤了,米娅含着泪坐在火堆旁,与阿伦、古巴男一起吃着烤兔……
安娜•莉莉•阿米普尔,这个拗口至极的名字,来自一位伊朗裔的美国女导演。她不同于任何一位我们所熟知的伊朗导演,无论是阿巴斯,还是法哈蒂、贾法·帕纳西,自幼生长在美国的她沉迷于流行文化和边缘亚文化,并不断地试图找寻两者间的融合。2014年,她的长片处女作《独自夜归的女孩》讲述了一个伊朗裔女孩在夜间寻找猎物的吸血鬼故事,奇诡又性感,气质迷人,拿下了当年的哥谭独立电影人奖。2年后,她带着新作《劣质爱情》(这是一个糟糕无比的译名)来到了水城威尼斯,第一次有作品进入三大电影节的她一举拿下了评审团奖。
一般来说,评审团奖是一个略带安慰性质的奖,它不常设,颁发给的是那些没有得到大多数评委认可,没有办法拿更高奖项,却在某几位评委中有着非常高的评价。评审团奖一般不甚完美,但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风格,让其在众多影片中足够脱颖而出。前两年的戛纳电影节平很团将《美国甜心》和《妈咪》就能足够形容评审团奖的评奖取向,《劣质爱情》拿下该奖,确实一点都不意外。
在威尼斯电影节的官方Program上,在《劣质爱情》的那一页的导演阐述中,安娜•莉莉•阿米普尔走了与其他导演的长篇大论相反的路,她只写了一句话:在我的大脑里,只有血,肉和源源不断的灵感。这句话恰恰也可以完美的形容她的这部《劣质爱情》。
《劣质爱情》拥有一个完全不给解释空间,也同样生猛的开头,一块儿上面写着“这里以外不再是美国领土,任何生活在这之外的都不是美国公民,联邦政府也不对其进行任何管理,祝你好运”,这样一句话,就将观众瞬间扔进了一片荒芜的德州废土,缺水干裂的地面,一望无垠的风沙,出现了一位身着西瓜红色短裤的少女Arlen,身材姣好的她一脸不屑的跨入这片无主之地。
她的无畏瞬间便得到了惩罚,她被食人族击晕,俘获,拖入一片机械废墟。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被绑在地,动弹不得,紧接着就被食人族用条锯锯断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变为盘中餐,烤热的平底锅煎熟她的伤口。这一切都发生的很快,快到Arlen连一句台词还没有说出来。
随后的故事中,Arlen拖着一条假肢,右臂整个不知去处,诡异的同时竟还带有一丝奇怪的美感,她逃出生天,来到一处名叫“Comfort”的末世乌托邦,在那里,她酝酿着,踏上了复仇之路,却发现这一切都没那没简单…
在《末路狂花》中,Louise宁愿绕出将近一倍的距离,也不愿驱车横跨德州,“你永远不会想在德州被抓”是她说的关于德州的唯一一句话;《德州巴黎》中,Trivas之身在这片荒芜中踱步了4年,只是为了寻找曾经逝去的爱人的痕迹,和孤立的那块锈迹斑斑的上面印着“Paris Texas”铁牌的故地;《德州电锯杀人狂》作为变态杀手片的代表之作,让每一个途径德州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脊背发凉。一直以来,德克萨斯州就好像独立于美国其他地区的存在一样,永远都有着一层神秘色彩。
《劣质爱情》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德州边境,一片荒芜的感觉就如同我们在其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一样。不过,安娜将观众放置进的却是一个更加具有迷幻色彩的德州:居住在坠机残骸中,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是疯狂迷恋于自己身体的食人族;自称“舒适”,聚集着一种怪咖和繁衍崇拜的末世乌托邦;当然也少不了金·凯瑞扮演的那个一身邋遢,装扮的像一个世外扫地僧一样的拾荒者和大胡子的基努·里维斯扮演的。这一切都让《劣质爱情》从始至终有着一丝诡异的基调。影片的背景没有多做解释,很多熟悉的元素的堆砌,组合起来却又是从未见过的奇诡风格。
这奇诡的风格渗透到了每一帧画面和情节中,在安娜的设定中,末世中的野蛮人眼中最具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鲜美人肉,而是镜子。这些生活在末世中的野蛮人,从出生就没有机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脸庞。所以当食人族头领Miami Man(杰森·莫玛饰)向拾荒者(金·凯瑞)饰打探情报的时候,拾荒者索要的,是让Miami Man为他画一幅画像。这样的设定充斥这影片,个中隐喻,没有解释,全靠个人理解。
但即便如此,但在《劣质爱情》中,我们还是能够依稀可见很多影片的影子,安娜在影片中大量的留白,平均镜头时间超过20秒的过场戏让影片的节奏在缓慢中徒增张力,就如同塞尔吉奥·莱昂内的西部片一样,眼神中的交流传递着杀机,一旦扳机扣下,砰砰砰三声枪响,肉身倒地。安娜在关键的动作戏也是用长时间的眼神和空镜做铺垫,到了真正下手的时刻,剪辑速度就突然加快,让观众绝对没有眨眼的机会。
但安娜作为一个绝对算得上酷咖的年轻导演,十分懂得如何将老电影中的精华和现在年轻人喜欢,也可以说是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做融合。纹身、电子乐、高饱和度的霓虹色、身材姣好的模特、LSD、断臂癖,将这些流行文化和边缘亚文化与有机结合,达到了奇诡和令人兴奋的混合观感。
《劣质爱情》在节奏和故事上做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留白,字字珠玑,全片的台词可能都不超过100句,更多的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像极了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影片风格。不法之地和复仇情节也和《唯神能恕》不谋而合。
与雷弗恩一样,安娜也是一个极爱在色彩上做文章的人,《劣质爱情》的制片方是VICE,对,就是哪个每天都在传播边缘亚文化的酷劲儿十足的媒体,VICE曾经是安娜处女作《独自夜归的女孩》的北美发行商,气质不谋而合的他们在《劣质爱情》中一拍即合。熟悉Vice的人一定对他们的中文公司名称异视异色毫不陌生,顾名思义,VICE一直都在致力以不一样的视角看不一样的世界,试图挖掘处不一样的色彩。
《劣质爱情》几乎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即使不谈它在主题上对于边缘亚文化的关注与探索,只从最单纯的视觉层面去分析,从Arlen西瓜红渐变的露臀短裤,到“舒适”的Party中的夜店风打光,再到吃了LSD之后的迷幻体验,这一切都和同样出自去年的《霓虹恶魔》异曲同工。
在处女作《独自夜归的女孩》中,安娜受限于预算,为了在美术上剩下些钱,安娜只好将影片拍成黑白,虽说这样营造出了另外一种诡异的神秘感,但对于拥有五彩斑斓奇异想法的安娜来说,显然还是玩得不够嗨。在《劣质爱情》中,安娜终于得以施展开手脚,高饱和度的霓虹用色,充满了张力与爆发力。这时,银幕就像一张天然的画幕,供这位年轻人在上挥洒灵感。
当然,就如同边缘亚文化和与之相似的那部《霓虹恶魔》一样,《劣质爱情》注定不是一部能够进入大众视野的影片,它在影片节奏上的反常规和故事上做的隐喻和留白一定只能得到小部分人的青睐,但就像一切小部分人为之狂热的事物一样,《劣质爱情》的生猛和创新是值得肯定的,虽然酷如安娜,压根不需要人们对她的肯定。
开场的十五分钟相当精彩:荒漠背景搭配突如其来的血腥暴力,慢镜头以及采用空镜头展示人物内心的手法深得王家卫真传,Ace Of Base那首All That She Wants更有画龙点睛之妙。可惜故事后半段逐渐沉溺于作者风格展示,自说自话的场景愈来愈漫无目的,叙述逻辑接近混乱边缘。其实,这个反乌托邦的故事有挺多丰富空间可供挖掘,然而这位女导演的野心太大,似乎根本不在意讲好一个故事,而是企图把各种电影类型嫁接起来,令情节难以预测地在惊悚恐怖、政治隐喻、浪漫爱情这些类型元素里摇摆不定。这种失败的风格实验导致整个架空的故事背景变得更加虚无,人物的台词也因此产生出莫名其妙的滑稽感。导演在处女作《独自夜归的女孩》中缓慢优雅的诗意感在此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个突兀的角色,一片片斑驳的末日图景。后半段的音乐甚至有喧宾夺主的效果,令部分段落看来像是大牌乐队的MV。
这算未来科幻片么?不知道。但肯定是一部爱情片。而且是少有的没有裸露镜头和啪啪啪情节的美国西部爱情片~男女主那种互相吸引的感觉都要溢出屏幕了甜。而且,我说男主怎么那么眼熟啊,原来是荷尔蒙爆棚的马王啊!!!
欣赏不能……
移民自伊朗的阿米普尔在她的新片中通过尽可能少的台词以及对镜头内视觉元素高效聪明的调度,为本片建立了极为视觉化的叙事,并以极为浅显的走出舒适区的隐喻,讲述了后末日荒漠中一位女性寻找自我的经历。正如映后Q&A中直言不讳的安娜其人一样,本片在创作层面也浸透着属于第三世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拾荒老头简直是个扫地僧,每当剧情陷入僵局后他就出来推动了……看的时候觉得怎么那么像金·凯利,结果真的就是金·凯利……
this shows that you can for sure do anything you want in the world of cinema, just doesn't mean that you can do it well...
67/100 batch=bastard+bitch,影片中的元素很多,都是作者描绘出的虚拟又现实的“川普墙”外的生态乱象,但故事几乎不为主旨服务,情节又太精简,难免产生一种“你到底要干啥?”的疑问,也许这就是导演的创作风格吧。
威尼斯也是啥片都敢要,前面乌托邦设定和大尺度画面惊喜,结果走向越来越保守。玩起了小清新呢。真是可爱:)
什么鬼,有毛病【熟度 /s/1qYQAvPq 码 q2nx 】
1.5 还是赶紧承认自己并没有驾驭另类美学的能力和灵气吧,两个小时没有显示出任何叙事功力也没有品味,并且奉献了今年迄今为止最差(土)歌单,不禁让人怀疑导演是不是没有上过学。(然后查了一下确实不太行。。行的只有那条黄色短裤和一只兔子
废土慕残者恋爱指南。
虚构世界观是个好东西。但世界观就像盛菜的盘子,而故事才是里面的食物。食物不好吃,盘子再怎么精致独特也发挥不出价值。
公然卖肉,C罩杯让女生惭愧男生落泪。女导演的随意MTV,剧情崩坏也不要紧,反正有很多大牌捧场,也是醉了·····
太散。不过有几点:1.结尾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去你妈的意大利面。2.金凯瑞你演的是个拾荒者不是中午饭吃多了的健身教练好吗,这一转身人鱼线鲨鱼肌腹肌啥的全都有太违和了。3.让人想起唯神能恕和霓虹恶魔,4.某些情节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幽默感,怪如无处为家。
世界观我还蛮喜欢的
这女导演猛啊,慕残、肢解癖、食人族、生育狂.....我需要缓缓。。。权利游戏里早早领了饭盒的马王跟这里变身为食人族,基努李维斯和金凯瑞都有出演,但需要仔细辨认。片子其实挺酷的,打三星是为了友情提示那些不习惯看B级片的就还是别选择观看了,忒惊人了。
包括戛纳的美国甜心,传达出的那种没有历史、文化包袱的野蛮、粗犷,有时挺动人的。
拍出来点佐杜罗斯基加格林纳威的感觉,但其实最多也就是个仿王家卫。美女导演加VICE出品早该知道是形式过于内容的东西
VICE和圣丹斯投的亚文化怪片,很合我的weirdo口味啊!开场就被截肢的不良少女爱上一身横肉但饱含温情的蛮族父亲,德州大漠两端连接着画风不同的肮脏世界,一个是迷幻嗑药者的DJ天堂,一个是锯胳膊锯腿的食人部落。飞沙扬砾的西部调调,酷劲十足的夜店歌单,基努里维斯戏份不多但够邪魅
跟导演的前作相比,没有特别的出彩,但也不差。情节很有特色,人物设定符合剧情,食人壮男族和舒适区,断臂女形象太屌,拿抢瞪人特帅,只是说话时太讨人厌,而且动机有点问题。莫玛的角色Man爆,宠溺女儿太可爱。导演的配乐选择依然高品位独特好听,电子配乐加上后末日设定好搭。空白互蹬太多,不好
断手断脚我也不要迷幻药的麻醉,走出舒适区、勇敢做自己,迎接新生活的女孩才是真cool girl!安娜莉莉招牌式的“DJ时刻”变本加厉,当然她选歌的品味从来都不用担心。继承《独自夜归的女孩》那份酷劲的同时,空洞的毛病也被成倍放大,但她创作上随性的态度太令人羡慕,我估计会永远戴着粉丝滤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