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播出的内容看起来是导师任务,其实不就是我们经常在单位中面临的“竞争上岗”、“双选”么?真的是职场真实了!王睿、朱光晔、丛广赫三位“王者段位”的人轮空,让我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能够和导师共事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不表现出努力,就有可能错过。毕竟职场中的机会不是藏宝盒里的宝物,它的出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虽然机会是随机的,但准备工作是可以随时随地做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你有所准备,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1.用自信的底色面对机会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机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职场中的机会是机遇,也是挑战。职场新人在面临未知挑战时,最基本的武器就是自信,要有信心来应对一切困难。因为当你表现出怯懦和踌躇时,很有可能你就会错过机会,像节目中的姜成一样。姜成能在海选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九名实习生,足以证明她的能力。但她的慢热,却让她在这次的实习中,一直处于“隐身”的状态。每一次的课题发表,都是她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可姜成却因为缺乏信心,表现欠佳成了最终的淘汰人选,从而错失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2.长久的积累能够帮助你抓住机会
职场不是风起云涌的武侠小说,我们每个人也当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没有从天而降的武功秘籍,没有好运山洞凭空变出奇珍异宝。普通人面对世界的制胜法宝是经验,而经验是长久的积累。很多事情当你熟能生巧就能够举一反三,面对新挑战也不会手忙脚乱。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第一期节目刚播出的时候,实习生们明显“愣头青”的模样,面对庞大任务不知所措,匆匆忙忙交上报告还是散装。但随着节目进入尾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习生们的进步,黄鹄举在演讲中侃侃而谈,何拜则也从小白变成了值得信赖的队友。而对于“有经验者”来说他们也有成长,王睿逐渐成为“六边形战士”,全面而稳定;朱光晔的心态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节目中的实习生们,在各个方面有了经验的积累,在未来面对机会的时候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3.另辟蹊径可能带给你意外惊喜
职场瞬息万变,完全的照本宣科不是一件好事。职场中的别出心裁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奇兵”、“奇招”只要用得好,就会更吸引人。有时候在职场中你需要被大家所注意,才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刘坤酿在“竞争上岗”环节的表现,无疑是给“奇兵”们做了一个完美示范。明确轮空这一设定以后,刘坤酿没有单一选择某位导师表达意向,而是做了两手准备。当他在和孟总展示之前,他先动员人脉,收集智慧出行的最新讯息,而后准备了自己的相关论文。由此可见他的用心程度,所以孟总会说这是他应得的机会。当然我们所说的“奇兵”从来不是不思考的盲目行动,就像马东评价刘坤酿的“谋定而后动”一样,另辟蹊径也需有一定积累。
职场是场打怪升级的游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甚至不同的玩法,机会是游戏里的随机道具,不会从天而降。职场新人想要抓住机会,拥有好的游戏体验,需要有所准备才能把握好时机。
这几天,作为一个近40的阿姨,也是金融行业从业15年的阿姨,把这档实习生去券商投行部实习的综艺节目看的如痴如醉,连着看了3天才全部看完,于是开始上网看大家的评价,居然发现大家一边倒的骂我其实还蛮喜欢的一个节目人物小薛,于是阿姨冷静反思了下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梳理出了一些小感慨。
首先我必须加粗强调,大家看到的小薛一定是节目版的小薛,所有观众都必须清醒的明白,小薛在节目中出场的时间一共加在一起就不过几个小时,而她在华泰实习,应该是一个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剪辑版的小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每一个人的缺点之所以成为缺点,要么是阻碍了我们自己的个人成长,给自己造成了痛苦,要么是妨碍到了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的。而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缺点用几个小时表达了出来,自然没有太多优点可以去占更多的时间去展示,那么我们就对这个人去下定论说,这个人就是个讨厌的人,这一点,是非常非常不公正的。且不说judge一个人的资格,针对个人去发表“我很讨厌她”、“她真讨厌”这样的公共言论,是不是构成了对个人的网暴?当然这一点我也要反思,我也经常在豆瓣上说啊我好讨厌丛广赫之类的言论,丛丛如果看到一定会伤心,嗯,我现在就去把这段言论删掉。
小薛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投行工作:
1、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小薛的教育背景是南加州大学的金融类专业。最近因为中金晒工资证明事件,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券商可以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于是谈起券商入门门槛高,非清北毕业生不要,于是又有很多人吐槽为什么学历背景这么重要。我想这个问题,要真正上过学的人才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我们从9年制义务教育至高中至大学至硕士甚至博士,请问你敬佩你们班那个学霸吗?你是不是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ta可以做到而我不可以?为什么同样的试卷同样的老师,ta可以考98我只能考88?是的,读书好的人绝对是凭实力读书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凭借的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和那一点点其实并不构成明显差距的智商,当然神童例外,但全世界才有几个神童呢。所以我们对教育背景的认可,认可的往往是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并且对ta这么多年的付出表达尊重,因为我们也读过书的自己非常明白,这是一种脱颖而出的优秀。当然这里我并不了解南加州这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我大概上网搜了下这所学校的排名,还是可以的,另外同样海外留学过的我,非常了解海外留学生的不易,那就是海外学习的辛苦程度,真是远远高于国内大学的辛苦程度。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觉得学习还是相对容易的,基本考试前两周抱抱佛脚,很容易考试就过了。然而我去国外读硕士时,真是天天都睡不够:案例太难做了!paper太难写了!老师上课怎么听不懂啊!刚去的时候真是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人生第一次72小时不睡觉也是在国外留学时经历到的。而且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学业,还有生活,还有人际交往。以至于至今,我都非常不爱听到老外说Chinese如何如何,光是这种nese的发音,在我看来都会PTSD的认为是种侮辱类的发音。这样的人生磨练,让我对海外留学生格外尊重。说回到小薛,我们看到小薛和组员的几次课题沟通会发现,她可以独立做DCF模型,可以提供CAPEX的意见(我记得是有,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说明她金融专业的知识是扎实的。说实话整体而言,这次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我发现都非常扎实,比我这个时代的毕业生好太多。我记得我当年面试一家国内hedge fund公司,WACC公式我都是临时抱佛脚去背了才去面试的,而还好没有让我搭模型,我看节目的时候都完全忘记了CAPEX的公式还要百度去搜下。
2、人际交往能力:这个其实在节目中是有目共睹的,她自己也多次在节目中提到知道她自己presentation的能力很强,在第一次做pre的时候导师们也有表扬,我们在她去谈判外资基金的时候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的英文表达能力有多强。她在小组协作中,尤其是和小黄的那次外资基金的客户沟通中表现得让小黄很有意见,当然其实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意识到因此也没有去承认那一次是她的失误,且如导师所说她没有认真倾听客户的话,导致占用宝贵的时间做了无用功。但其实我一直觉得小薛是个孔雀型的人才,孔雀就是很喜欢自己开屏,但一定会忽略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为她的重点全部放在开屏上了。小薛的人际交往能力确实有缺点,但整体来看,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好还是不好?我认为是好。
综上,小薛是符合投行工作要求的。
小薛这样的同事我们喜不喜欢和她相处:
这其实是网友主要吐槽她的一个点,怎么说呢,我一直觉得这届网友普遍内向自卑,一个人是否喜欢和另一个人相处,要看你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朋友相处,我们看重情绪价值。相比之下,同事相处我们往往对他的要求极高,我们首先会要求她要好相处不讨厌,这就意味着她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还要求她有所贡献,要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还要求她能低调,说白了,好方便我们展示自己。就怎么说呢,我们是不是更多的该自己去思考,我们要怎么和孔雀型人才相处,而不是说孔雀型人才好讨厌,我不要和ta相处?正如每个看节目的同学所说的,9个同学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那为什么别的同学我们觉得好相处,而小薛我们觉得不好相处,我觉得更多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和定位造成的,而不是这位同学有多大的问题。
我在自己的工作职场(金融行业),遇到过很多孔雀型如小薛的同事,其实作为爱展示的孔雀,在我的职场中,小薛已经是这些人中的最低配版了,她还是比较注意去和大家维护关系,比如用轻松的话题去拉近距离,比如张罗吃东西,比如在说了你怎么这么不专业(非原话)之后还去道歉说抱歉我说了这样的话,现实职场中我遇到的孔雀们,比这“嚣张”的乘以100。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公司的贡献,以及他们往往都会成为工作明星,因为领导更容易看到他们,客户更容易看到他们,他们更容易得到赞美,所以就会更多得到资源。有人会觉得小薛实力不够,在我的职场中,比小薛业务能力还差却得到了比小薛还多的资源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这里说我不喜欢这类人,我不要和他们相处,那这也意味着,我离开了那个光彩夺目的团队,更离开了那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团队。
工作做久了,对个人而言一定要坚定的一点就是,不要听爹味发言说我们要改掉缺点,力气永远都不要用在改掉缺点上,而一定要用在发挥优点上,很多时候,优点足够优,缺点都变得不再重要了,正是所谓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改短。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在意去伤害别人的感受,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缺点有没有伤害到别人,这是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底线高低的问题,我非常希望,小薛是一个底线高一些的好孩子,可以注意到有没有给他人造成困扰,可以改善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照顾到队友的情绪,这就非常完美了。
最后加粗强调,本文提及的小薛全部指代那个节目剪辑版小薛,绝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薛梦淇同学本人。
P.S.这大概是我最近写过的最正能量的文章了,果然正能量的文字和负能量的文字带给写作者本身的感受都非常不同!希望每一个写作者都能感受到,以后我也会努力多写正能量文字。明天处暑,处暑愉快~
在短视频充斥,甚至看短视频都要倍速的时代,我已经很久不能沉下来看一个剧,一部电影,更别提看一本书了…虽然已经工作多年,但当看到这帮青春热血的年轻人初入职场,并在高强度,快节奏的投行工作中不断触碰到自己的短板,软肋,在导师的点拨下突破自我,勇敢走出来,涅槃重生时我真的被狠狠代入并共情到。
第一季 林鹰谷 北大本硕 绝对的青年才俊社会精英 高大帅气 聪明睿智 有如雄鹰一般是天生的狩猎者 谋定而后动 但是正如某位导师点评的——他是孤狼 做事的出发点是“我要赢!”
韩滨蔚 颜值担当 且越看越喜欢 非常有韧性,可爱的姑娘。在行业研究那一part因为跑题沦为最后一名而没有任何被分配到任何导师和课题时,谢真过来安慰时她的那种委屈瞬间释放,太真实了
申子豪 学数学出身 长得有点像薛之谦 因为学过演讲,所以每次做pre总是演讲痕迹很重,非常不自然,挺尬的(播音腔好听的,但不适合面对面沟通)刚开始并不拉好感,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是一个宝藏男孩。在基因竞拍环节,他准确的一把all in拍得最高基金份额;在模拟交易比赛中,他能在巨大压力下反超林鹰谷多得头筹。优秀交易员的苗子,深得张继强总喜爱。
职场中总会遇到各种糟心事,打工人最满意的职场无非是满意的薪水、舒适的办公环境、体恤下属的领导以及能够和睦相处的同事,追完闪光2这几期节目,我发现这几种同事才是我的心头好!
体贴入微学长型同事“林鹰谷”
“鹰谷闪亮登场!”上一季的“断层C位”林鹰谷,本季以学长的身份强势回归。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炼,曾经“孤傲”的谷子哥俨然是一位靠谱内敛的好“学长”了。作为同龄人,同时也是第一季选手的林鹰谷更能准确理解实习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与实习生之间的两段谈心,他细心发现薛梦淇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主动找到薛梦淇沟通,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学长的架子,耐心听完薛梦淇的困惑,安抚她的情绪,并提出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建议。
当黄鹄举找到林鹰谷询问团队配合的问题时,他也真诚地提出建议: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如此看来,颜值高、体贴又耐心地学长,可能是每个职场新人最梦寐以求的同事。
全能补充型同事“王睿”
从招股书更新开始,不论是尽职调查,还是并购谈判,王睿一直稳定发挥,观察室也曾多次夸赞王睿是最令人放心实习生。在第九期继强总的任务中,薛梦淇也选择了王睿做搭档,而王睿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水准,各种细节上都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写会议记录、联系参会人员、做宣传物料等等,甚至主动揽下复杂工作,为薛梦淇的工作做补充。
我认为王睿就是我职场中最愿意相处的同事类型之一,第一是工作能力很强,不仅不会拖团队后腿,还会在我不成器的时候让我“抱大腿”,毕竟工作的时候,不怕遇到不帮忙的,就怕遇到添乱的;第二是工作态度端正,在团队需要的时候,从来不推脱,并且也不爱邀功,一切以工作结果为主;第三是性格温和,一季节目都快播完了,也很少看到王睿对同事有负面情绪,但不管谁有需要他都会帮忙,和这样的同事合作基本可以和团队内耗说拜拜了,谁不想拥有王睿这般全能补充型同事呢?
冲锋陷阵担当型同事“朱光晔”
除了林鹰谷和王睿外,朱光晔也是职场中难得一遇的同事,在尽调任务失败后,敢于为组员争取,愿意在团队中承担责任的同事让我感觉很踏实,会有一种“天塌下来有他顶着”的安心。毕竟在职场中工作做好了万事大吉,做不好就轻则背锅,重则挨罚,所以一旦出了事,大家不互相推锅就不错了,像朱光晔这样主动为同事出头的真不多见。
如果有幸能和如林鹰谷般体贴、如王睿般全能、如朱光晔般有担当的同事共事,那么打工生活可能就不会那么不容易了。
——遇见光,靠近光,成为光,发散光
首先聊一聊我吸收到的点:
1. 保持求知欲,实习生们在接第一个任务的时候,本以为只是简单整理,但实际领导问到材料中的专有名词,检验实习生对材料的了解程度。因此呢,让我们接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深入理解思考。
2. 在做pre 的时候一定要讲明白优缺点,并明确核心诉求。
3. 工作不流于表面,多方验证相关信息,这点是我从实习生去做奶牛的行研观察到的。
再聊聊我印象深刻的实习生,哈哈哈。
1. 薛梦琪漂亮
2. 丛广赫脑子转得快,灵魂的渴望是命运的先知。
3. 刘坤酿,我最喜欢。理由是他们做的行研让这部综艺上了一个高度。
4. 朱光晔的台风也值得学习。
5. 姜成,好好看,我天,耐看又踏实,自信又大方,我的理想型,爱了爱了。
最后聊聊感受。
1. 遗憾刘坤酿没拿到offer。
2. 九个人风格迥异,都在发光,各自未来可期。
3. 就像开头的副标题,遇见光,靠近光,成为光,发散光。抱着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心态来学习的,也希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职场综艺《闪闪发光的你2》已经更新到第三期了,干货满满,收获满满。
无论是实习导师,还是闪光投资团的嘉宾,都多次提到一个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带着「学生思维」工作。
什么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就是我只要态度端正,我在努力就可以了,60分和80分有差异,但是它不致命,我下次再来就行了。
什么是职场思维?「职场思维」就是他是对结果直接负责的那个人。
换句话说,「学生思维」关注过程,「职场思维」关注结果。
而职场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你一定要有「职场思维」。
千万别把「学生思维」带到职场了,这个错误你犯一次都嫌多。
在职场中,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呢?
《闪闪发光的你2》中的这3个「学生思维」,你一定不要再有:
大学里流行一句话,「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这种思想很有市场,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只为不挂科。
你考试60分,你是一个及格的学生;你工作60分,你就是个不合格的员工。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导师安排九位实习生共同完成一份招股书。
时间紧,任务重,好在第二天赶出来了。但是结果不尽人意。
当导师再次让实习生们重新自评估招股书分数时,薛梦淇打了60分。
她觉得每一个人都很负责,并且团结互助,所以可以给一个及格分。
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尽管我没有百分百完成任务,但是我确实是认真在做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继强总说的就很直接,「抱歉,60分的人,你早就被踢出门了,我们一定要追求100分的。」
学生思维下,这件事情我做得还不错,合格了就行;但在职场思维下,只有0分和100分。
不是说没有人情味,只是结果不会骗人。
哪怕仅是毫厘之差,你的工作任务也还是失败的。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了十五六年甚至于更长时间的教育,以至于我们对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习惯。
比如说,老师布置了什么学习任务我们就完成什么,很少有人会主动规划学习任务。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主动学习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学生时代的习惯,到了职场就未必适合。
领导安排的任务你当然要做好,但同时你也得眼里有活,要学会主动。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一期节目中,孟总问实习生有没有人安装了打印机,大家一脸懵,都说没有添加,孟总一脸无奈地回到了办公室。
在大家都无动于衷的时候,只有王睿和丛广赫两个人在尝试连接打印机。王睿测试成功后主动帮助孟总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眼里有活的人,领导问你有没有安装打印机不是关心你,而是此时此刻他需要打印机。
眼里有活的人虽然不见得能力比旁人高出多少,但是给人的职场印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最近大家都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有个朋友焦虑到开始找工作了,其中有一份岗位描述中这样写道:
「受不了压力和批评的不要联系」。
要知道,在职场上,没有谁有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对不起,你可能不适合职场。
学校里,奉行的是「鼓励主义」,哪怕你糟糕透了,老师都能找到你的优点;职场上,奉行的是「结果主义」,哪怕你是九十分,老板都可能把你骂成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花钱雇人工作。
结果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结果,反而你还要安慰他。
你会不会进行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雇他?」
「职场思维」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
《请给我结果》这本书提到,「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员工与企业之间是商业交换关系。商业交换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结果,或者叫做利益交换关系,或者买卖关系。」
企业付给了你报酬,那你就要提供与之匹配的价值,也就是拿出结果。
《闪闪发光的你2》第三期是要完成「给客户述标」的任务,在三组的角逐下,朱光晔和王睿两组赢得了述标的机会。
两组在去企业访谈以及准备述标材料的过程都是认真且艰辛的,可以说是有「苦劳」的。
但遗憾的是,朱光晔组的述标并没有打动客户,述标失败。
从过程上看,朱光晔他们很认真的付出了,苦劳满满;但从结果上看,他们的述标没有打动客户,功劳为零。
那么,就该「商业交换关系」而言,作为员工的一方,没有实现述标应当达成的结果,也就没有给企业带来利益。既然提供的利益不对等,那企业为什么要雇佣你?
闪光投资团王律师在谈到「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时有一个观点,非常经典。
他说,「学生交学费了,那么学得到学不到,这是你自己对你这个学费负责;但是在职场上是你拿钱,你对这事负责,你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这份钱才应该给你。」
由此观之,很多职场人都陷入了「学生思维」的误区。
你不能抱着「获得」的姿态进入职场,而是带着「给予」态度进入职场。
我们要把自己定位成职场人,而不是学习职场经验的学生。
做到这3点,轻松从「学生思维」向「职场思维」过渡。
只要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
记得前公司领导对我说过,「你需要什么资源,可以跟我说,你不说我也不知道。」直到离职,我似乎都没有寻求这位领导的帮助。
就这点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无论你是请求资源,还是处理工作,都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资源,你是等不来的;事情,你是等不走的。
唯有主动出击,方显职场本色。
凡事不要等都准备好了再去做,职场不是学校,不会通知你「考试」的时间。
凡事也不要只做个七八分,能做到最好尽量就去做到。
有时候你以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真正要达成的结果
对老板而言,他雇佣的是价值创造者,而不是请了一尊佛;对同事而言,他共事的是合作共赢者,而不是养了伸手党。
在职场中,没有什么理所应当。
没有人一定要为你付出什么,也没有人一定要替你承担责任。
你必须要为你的错误买单,请务必收起你的玻璃心。
写在最后:
做职场人,从思维转变开始。
从今天起,请你关注结果。
果然太难的综艺没人看。一直追看优秀王睿和成长的何拜,还有小黄。非常同意这句话:小黄的帅可能是他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
实习生质量、演播室输出、导师的干货,都在职场类节目里一骑绝尘,不管对刚毕业的孩子还是对多年职场人都提供了很多角度的思考。非常喜欢孟总!期待第三季
看到一半受不了了先留个评:什么时候淘汰薛梦琪……
节目时长上来了,一周双播了内容明显明显更丰富了,比第一季真实很多,也更卷了。观察室的嘉宾真的好专业全都是有效输出,职场经验很受益
我看到那个打一星的愤愤不平,说什么百度和加微信就跑了百度只是说你要去搜索的意思微信意思是传输文件不安全呗,其实就是各扫描件,你怎么就知道是机密文件。机密文件也不会让实习生知道了
越看越觉得孟宪君孟总是我的理想型,干练、亲和,同时气场恰到好处,说话很中听,有时候又很可爱。我想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成长为理想型的样子。 这个实习综艺有很多干货,很真实,熬夜通宵干活都是来真的。配合legal boys的reaction视频,学到了很多职场上的东西。
我居然觉得王一块最好看
感觉薛梦淇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先观望
终于没有明星了😭我看到了谁?王一快和香帅!!我的人生职场导师oh
巨真实的职场类真人秀了,光宇和家嵩两位导师太让人喜欢了,温和又有力量。这一季观察室嘉宾配置很不错,最后表白一下孟总,干练且温柔!
在职场中,我非常厌恶薛同学这种吊儿郎当且自high过头的人!
作为从业人员表示蛮真实的,一上来就实习生更新招股说明书还是压力蛮大哈
在线蹲一个前辈能够帮忙作答:如何应付薛xx这种同事——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困惑,真像评论里说的,和她生气显得自己小气,但是不生气又真的感觉很烦人!!
非常扎实的综艺,观察团和导师都有很值得思考的输出,实习生年轻朝气颜值高都很优秀,有收获有感动,感谢这么好的综艺!期待下一季啊
作为ipo从业人员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
期待王甜甜!太子!lavish!
无论多晚?bullshit!
终于不觉得演播室傻逼了
为啥没有面试的过程啊
贾光宇小组的组员配置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得非常好的蓝本:优秀的领头羊、负责的配合者、细心的补充者,最主要的是,态度积极,获得优秀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