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3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金钱世界》开了小口子,让普通人窥见真正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与我们“生活在不同星球”。这种不同,并非锦衣玉食,骄奢淫欲,甚至不是对大事举足轻重,而是脑中观念,以及由观念驱动的行为准则。比如他们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是以买卖估价决定的,甚至对血亲的性命也如此。这种观念反差,导致意大利绑匪自以为开价1700万美元能让世界首富、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及其家人付帐买他16岁亲孙子的命,但事实并非如此。
好莱坞一流商业片大导雷德利·斯科特还原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代质感,将这个轰动一时的首富之孙绑架案改编得戏剧感十足,悬疑紧张,价值取向还相当主流。雷公呈现的保罗·盖蒂铁公鸡行为的细节,都已为人所知,并非揭发。比如在宫殿般的宅邸底楼,设置投币电话亭供外人打电话,还上锁,比如收到孙子一只耳朵之后,终于同意给部分赎金,还琢磨省赎金税。雷公对这个自比为古罗马帝王的富翁之吝啬顽疾的诊断,只是缺乏安全感。
扮演盖蒂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但他的吝啬、贪婪、缺乏安全感和由这些特质导致的子孙悲剧,是一系列不幸事件烘托的中心,所有主角、配角,多少都成为反衬他的功能性角色。他装慈善搞避税成立基金会,买天价艺术品毫不手软,但他不仅舍不得赎金,还在小孙童年时就用一个10美元纪念品假古董买了这孩子的心,所谓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货。发现真相的绝望儿媳在博物馆门口瘫下,米歇尔·威廉姆斯比普卢默更值得奥斯卡提名。
法国名演员罗曼·杜里斯演了个不太洗脸的粗俗绑匪,他对小孙持续关心,甚至在最后一分钟解救他,反衬盖蒂连绑匪都不如。意大利黑帮有正常、团结的家庭、爱情关系,盖蒂都没有。影片把小孙塑造得讨人喜欢,但盖蒂认为物质比人心更可靠,在空荡荡的大屋抱着丢勒的《圣母子》——永远不会变化的美丽孩子——死去,哪会是他雇佣的安保、谈判人员几句臭骂几句威胁“你家宅安全在我手”所能震慑的?雷公应该去读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对守财奴打击到何种程度他才肯悔改,去看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大资本家对用钱能买到一切有多笃定。说白了,雷公也未必懂盖蒂的星球。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虽然盖蒂没电影里死得那么时间巧合,让获救的小孙马上获得大量遗产,但盖蒂也逃不过中国这条古老谚语,没人能买通死神,而小孙,将重复他父亲因痛苦而迷失于毒品的悲剧。
1、
这是一部哪怕你2倍速、3倍速、5倍速快进播放,都能看出米歇尔·威廉姆斯演技华彩的影片。
据说马克·沃尔伯格出演此片片酬是她的1500倍。难以置信。沃尔伯格这两年演痞子(《变形金刚》)演警察(《恐袭波士顿》)演经理(《深海浩劫》)包括这次的前CIA……他演啥都同一副叼样子吧,也就是穿捡垃圾套装or精英套装的区别呗。快50岁还这个样子真可谓是长青偶像了。
米歇尔·威廉姆斯自己也是时运没到。奥斯卡给她的《断背山》提名女配,给《蓝色情人节》提名女主,给《我与梦露的一周》提名女主,《海边的曼彻斯特》提名女主,可惜一座奖杯也没发到手。考虑到她并不高产,12年4提中选率很高了。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之后,国内新增一批“原来希斯·莱杰前女友现在这么厉害了啊”型粉丝,全球范围内知名度也很高了,明年请给威廉姆斯涨工资吧。
2、
内地首映日当天下午,我想看这部电影,在家附近4个影院找排片,一家也没有排。
大元宵节的,逼人坐车出远门。
再仔细查,今天全城只有121家影院放映252场《金钱世界》。我又不是住在山沟里?
对比已上映2星期的《红海行动》排映2577场,是它的十倍。此刻应该围笑吗?
查了下,影片目前总票房2500万美元,然而预定成本是4000万,踢走凯文·史派西之后补拍又花了一千万,肯定回不了本了。
心疼雷德利·史考特。
3、
雷德利·史考特八十多岁了,一年之内给咱们拍完《异形:契约》又拍现实改编题材容易吗。
你们不要光盯着他的科幻惊悚,一会儿说《银翼杀手》影史丰碑,一会儿又说《异形》经典无可替代;《火星救援》卖到近6亿的时候纷纷跪舔巨导,转头人家换个题材就翻脸不认人。
人家的代表特征明明是“风格多变、题材广泛”好吗?只专注一种类型片的,那不叫喜欢电影,只是喜欢感官刺激嘛。
可是说白了,又有什么感官刺激,比直刺世界首富的权利中心,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更刺激?
4、
影片最触动我的一个细节:片中的老头子以“哈德良”自比。
哈德良,古罗马五贤君之一,那是除了秦始皇外另一位筑建长城的皇帝。在众神已灭,基督未显,唯人独存的时代,哈德良为纪念死于青春的娈童美少年安提诺乌斯,在安提诺乌斯溺亡处建了一座城池。
何等深情而雄伟,岂是简单“贪婪”二字可概括。
他的风度与温柔,他的自私与残酷。他自成一派的金钱世界,万事万物遵照他的逻辑法则运转。
标题叫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这世上所有的钱”。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尽在他手中。
片中饰演他孙子盖蒂三世的查理·普拉默,也正是一位古典又放浪的金发美少年,穿缀小花的白西服招摇过市,是活着的安提诺乌斯。
然而这次哈德良要放任美少年去死。
5、
往深了讲:其实我对史考特的期望,会超过目前这样一个“世界首富孙子被绑架了却要靠穷儿媳自己想法周旋”的drama剧。
虽然本片已经讲透了风云雷电。但我还会希望他说多一些,比如他从不吝于议论的,哲学。
借用我偶像影评之神焚纸楼的话,本片背后其实悬浮着一个只有终极富裕的家族才能后验的终极哲问:
“能够交易所有价值的价值存在吗?”
——这是比补拍或放弃、票房或获奖、反思或揭秘更有意义的事。
这是当且仅当顶级艺术家触碰到顶级财富时,才有可能去探讨的议题。
可惜史考特导演眼看答案滑落,却没有问起。
而这个真实故事的主人公,现实中的那位富豪保罗·盖蒂,仅以实际行动和他的漫长家族后史作结语。
6、
我的友邻中有至少一半在感慨“还挺想看凯文·史派西版本的”。
但我个人偏见,觉得靠化妆化老22岁的史派西,未必能比普卢默老先生对八十岁的理解更深。
用去年的流行语来说:史派西太油腻、太铜臭了。
除了奥利佛·斯通外,没人能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更适合这个角色。虽然绝对不想在现实中认识这种人,但不可否认他很有魅力。
影评区一面倒地感慨老头吝啬,这类judge也是过于简单粗暴。世事哪有那么二元对立?面对不成器的孙子救不救如何救,本来就是多视点辩证来看更有趣。
除了善与恶、慷慨是好的吝啬是坏的、你是哪个星座这些粗暴评价模板之外,电影中还存在更多复杂微妙的交锋,更多深奥精巧的调度,更多幽微难测的心思,以及突破这一切复杂的真挚力量。
所以还没看片的影迷,对于《金钱世界》这部片子,不妨仅以品鉴美的眼光,去看一个优雅的老魔鬼,和一个金刚石般闪亮的女人,如何以演技吊打(片酬奇高然而在哪都一样冥顽不灵的万金油偶像)男主角,也很有意思。
在今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中,没有哪一部比《金钱世界》经历更大的波折。韦恩斯坦性侵事件爆发后,包括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在内,众多资深电影人的不端行径接连遭到爆料,好莱坞掀起又一轮男女平权运动。
《金钱世界》两位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马克·沃尔伯格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同属WME经纪公司,两位演员在运动风波中被爆出补拍同工不同酬,沃尔伯格在舆论压力下捐出了这部分片酬,此事在媒体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史派西因为性侵丑闻被《纸牌屋》剧组除名,演艺生涯基本完结。眼看他参演的影片《金钱世界》也可能因丑闻而遭到市场抵制,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迅速找来老演员克里斯托弗·普拉默救场,以最快的速度重拍了史派西的所有戏份。
老雷真是条汉子。越是紧急时刻越能看出一个导演的掌控能力,好莱坞过往有过太多临阵换将而以失败告终的案例,老雷和普拉默顶住压力,最终让影片保证质量顺利完成,如期在北美上映且口碑不俗。普拉默获得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是对他以最高级别的职业精神完成救场工作的最好褒奖。
《金钱世界》的剧本在前几年位于“好莱坞黑名单”,也就是质量高但暂时没有进入制作阶段的剧本名单。原因并不难理解,本片故事取材于盖蒂家族的天价绑架案,题材比较耸动。保罗·盖蒂个性鲜明,家族成员之间的为人处事异常冰冷,构成奇怪的家庭关系。他的发家史神奇而独特,在中东开掘石油,制造超大型船舶,既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又体现出他无利不起早的贪婪本色。
中东金黄色沙漠,绝美之城罗马,美国豪宅生活,让这个绑架案故事充满异域风情,完全可以同时位居警方悬赏头条和八卦新闻头版。绑架案的事态发展不走寻常路,CIA专业技术手段破案,媒体全程跟踪,与其说是惊悚,不如说是猎奇。
剧本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大量使用场景转换和时空交错的编剧组合拳,在形式上给足了戏剧性和情绪的波澜起伏;保罗·盖蒂吝啬刻薄,盖尔对孩子真挚强烈的爱、CIA特工弗莱彻·蔡司果断强劲的执行力,三个角色性格迥异,这三人对戏能擦出火花,也很容易过渡煽情,引火烧身,让整个故事情绪失控。
由于上述原因,这个剧本拍成电影需要导演极强的掌控力,一般人找不到很好的角度下手工作,面对这个剧本自然是望而却步。老雷可能是最适合执掌《金钱世界》的导演之一,他稳如泰山,经历过风浪,类型片领域资历足够老,能镇住年轻演员,也能请得动功勋前辈合作。
老雷对影片最大的贡献就是控制住了节奏。天价绑架案这样一个猎奇故事,故事线走向出其不意,如何能够让它在调性上下沉,不让观众和奥斯卡评委们觉得它太过于滑稽和轻盈。与此同时,如何能够让影片主题超越绑架案本身,适当探讨一个富可敌国高高在上的人物,他不为人知的内心,特别是内心刻意隐瞒的一面。
针对上述问题,老雷适当删除了剧本中的冗余情节,大胆保留打乱时空的故事线,着重表现了保罗·盖蒂矛盾的人生轨迹。这位亿万富翁已经拥有了一切,他可以调配世界上所有的金钱,但他仍然缺乏安全感,他对可能失去自己的财富这件事的恐惧,让他努力挣更多的钱,尽全力支撑自己狂妄自大的外表,也让他在面对咄咄逼人的绑匪时失魂落魄。《金钱世界》绑架案只是串联影片的线索,保罗·盖蒂和他的金钱帝国是强大还是孱弱?意义何在?这是更接近影片主旨的问题。
无论是豆瓣的短评,还是电影的官方推广文案,都围绕着“贪婪”和“冷漠”这两个词。不过如果我们剥开这些为了刺激眼球而包裹的宣传外衣,就会发现老盖蒂的内心,比这两个词更有分量的,是不被人理解的温暖。
老盖蒂的错,真的是贪婪吗?
不,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是老盖蒂的过度自信和乐观。
多年从商的经验告诉他,绑架只是双赢的利益交换而已。绑匪的需求很简单,大笔的金钱,而老盖蒂想要的是他的小孙子。因此,如果杀了或者伤害了小孙子,自然也就不会得到钱了。所以小孙子的处境是绝对安全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何要浪费多余的金钱呢?相比1700万,用1000万甚至更低的价格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
所以电影最开始以金旺达为代表的初级绑架团体,在理智和谋略上不是老盖蒂的对手,在这场隐形的谈判中占下风。如果拖下去,在多重精神压力下,很可能就低价成交了。
令老盖蒂没有想到的是,这本来是一场只有一个买家的交易,愣是被初级绑架团体找来了一个第三方买家。而且这个第三方还是一个高级玩家,懂得商业规则和心理战:老盖蒂你作为买家,你不是已经假设了我们为了维持交易所以不敢破坏货物(小孙子)吗?好,那就打破这个你心中让你不肯全价付款的所谓“筹码”。让你看看什么叫卖方市场。所以老盖蒂在看到耳朵后,有了尽快支付赎金的举动。
老盖蒂真正的错误,是他的过于乐观和自信。这么多年商战中谈判的经历,让他无比了解自己的对手,而由此产生的盲目自信,让他相信绑匪会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也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老盖蒂无情吗?并不,在得知儿子盖蒂二世没有工作需要帮助时,立刻伸出援手,直接把副总的职位给你。以盖蒂企业的影响力,找到一个比盖蒂二世更加优秀的经理、能为老盖蒂创造更大财富的经理绝非难事。但老盖蒂却选择了并不聪慧的盖蒂二世,这难道还能说他是漠视亲情吗?
如果老盖蒂真的漠视亲情,直接和这家人断绝往来岂不是更加省事?何必要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呢?在得知小孙子被绑架后,直接把他妈妈轰走不就得了?
老盖蒂的看似冷漠,是一种对家人的爱。就如同他说的那样:“我有十四个孙子孙女,这次我给钱了,下次绑匪就来我家排着队绑架他们了。”表面上的冷漠是给公众看的,是对家人的保护,是在告诉全世界的恶人,绑架我的亲人拿不到钱,别打我们家的主意了。在转身之后,他指定了自己最得力的干将和谈判专家去协商营救。这难道不是一种爱吗?如果老盖蒂冷漠,那就直接让自己的干将去把油田的事情先谈妥,何必要让精英们把精力放在不赚钱的事情上呢?
有人说老盖蒂得知小孙子被绑架后,连一滴眼泪都没流过,太无情。可是试问,如果流泪了就能解决问题吗?流泪了小孙子就回来了吗?只能靠理性来解决的事,感性注定提供不了帮助。
老盖蒂并不贪婪,他只是比世人更加明白金钱的运行规律。
普通人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赚钱,可惜人的脑力和体力终究是有限的。老盖蒂这样商人深知,要想获得更大的财富,就要用钱去让你工作。一块钱变成两块,两块变成四块,这样的赚钱方式,才是没有上限的。赚钱只是一场价值交换,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用有上限的能力来交换,有的人选择让无上限的资金自己去交换。
举一个影片中的例子,盖蒂二世投靠老盖蒂的时候,在酒店里老盖蒂说,酒店的洗衣服务要十块钱呢,我为什么不把衣服拿到外面更便宜的干洗店呢?
这个举动引来他家的反感,都这么有钱了还舍不得花钱,自私的守财奴!
可是在老盖蒂眼中,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我需要洗衣服务。酒店里的价格是十元钱,外面干洗店的价格是五元钱。我让秘书把衣服送过去再取回来,不需要我额外付出时间成本。两者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我购买一样的服务自然选择价格最低的服务供应商,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招标活动。再老盖蒂眼中,这并不是贪婪、自私,甚至不是一种节俭,只是正常的一次商业交易而已。
那一个正常的守财奴会怎样做呢?他会非常不情愿的服了十块钱,然后再用一天的时间去抱怨和咒骂,酒店的洗衣服务真TM贵。
说到底,老盖蒂并不是一个贪婪、冷漠的人。只是他的世界不被世人所理解,不被那些资质平庸的亲人所理解,正是这种误会,让他背上了骂名。
早年的老盖蒂,因为工作而疏远了家人和孩子,和盖蒂二世产生了隔阂,可不善表达的老盖蒂也不懂得如何去主动修补这个遗憾。
纵观现在的美国,为了躲避高昂的所得税、遗产税等等,大家都会成立基金。用基金去投资,然后用投资所得购买艺术品,艺术品是不断增值了,也就是说你的资产也是在不断增值的。当你需要钱的时候,这些艺术品就是你的通货,当然也可以把他们变卖为现金。所以老盖蒂的钱,创立了自己的艺术品基金,实际上就是把这笔遗产留给了子孙们。而且相比于巨额的遗产税,子孙们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财富,要比直接拿现金多得多。
老盖蒂太优秀,而世俗的眼光太肤浅,导致了大家对他形象的误会。“贪婪”与“冷漠”,只是电影发行商和影评人包装的话题而已。
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他的电影作品是用真实来打动人,他们锐利的双眼可以在烂大街的狗血故事里挑出一个不需要过度渲染、添油加醋就可以抓住观众的好故事。并且大师深知如何去讲述这个故事才能更精彩。而被世人捧起来的大师,只知道利用自己脑中飞来的空想,打造一个做作的空中楼阁。
就如同两个厨师,大家喜欢的厨师,在熬汤过程中会拼命的加盐加鸡精,再放上华丽昂贵的虫草,然后对大家说“看,这汤多了不起,味道多么鲜美”。而另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厨师,他们知道,控制好火候,正确的处理食材,把土鸡里本身鲜美的滋味熬制出来,才是一锅真正美味的好汤!
雷德利·斯科特的新片《金钱世界》是我的年度期待,前几天看完果然不负众望。电影展现出人性的黑暗、深邃、脆弱、无耻。但电影中的真正赢家并非那位世界首富盖蒂先生,而是看似有形实则无形的财富,它像吸血鬼一样寄居在人身上。片中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盖蒂拒绝出钱救孙子,蔡斯很不解地问他,你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你到底还想要多少钱?盖蒂回答“越多越好”。
有人说“雷神”这部做得太戏剧化了,我承认这部电影从创作理念到实际完成都很戏剧化。只不过,有些戏剧化是创作者可以度量的,开拍前雷德利可以将每一个镜头精准到故事板上。但有些戏剧化却是天意,因为雷德利没有预料到凯文·史派西的性丑闻。能制造戏剧化的导演是多数,但能改变戏剧化的导演却是少数,而“雷神”绝对是少数中的杰出代表。毕竟雷厉风行的“雷神”名字不是白来的,当凯文·史派西退出后,雷德利顶着巨大压力决定补拍凯文戏份。雷德利说:“一部电影是800多名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不能因为一个人就彻底毁了。”为了这次补拍,索尼增加近1000万美金预算。
在成片中我们看到雷德利多变的类型创作,因为他不仅喜欢拍《异形》这种科幻片,还钟情政治悬疑片,以及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比如他之前的作品《黑金杀机》,虽然很多观众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雷德利个人还是比较满意。《金钱世界》不是悬疑片,但在观影过程中你会从头到尾保持紧张情绪。而电影的剪辑非常低调,没有任何花哨的手法,却看得人手心冒汗。雷德利·斯科特的节奏处理带有诱导性的递进感,从调查到揭露真相的过程,简单说,导演知道观众想要什么,就马上给出准确线索;另一方面,导演也懂得观众怕什么,所以才会巧妙设置“炸弹”(希区柯克所倡导的“定时炸弹”理论)。这种巧夺天工的手法才配得上大师的称号。
配乐方面,《金钱世界》用轻柔的钢琴主题曲混合着意大利民族乐,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是《To Be A Getty》。举一个生动的例子,本片的配乐就像是一位步调迟缓的芭蕾舞者,或优雅、或神秘,细微的情感波动伴随着脚尖与地面的触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但这位舞者总是背对着你,直到情感高潮那一刻,她惊鸿一瞥触及你的神经。
技术方面很出彩,演员的表演也是火药味十足。不得不提一下米歇尔·威廉姆斯这次太惊艳!完全值得一个影后提名。她有很多表演细节值得反复揣摩,比如她入画第一场戏,一开始她没意识到这是绑架,因为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对此马上做出反应。当她确信儿子被绑架后,她的身体从平静变得抖动。但这个动作转换非常细微,观众虽然可以看到她颤抖,但在米歇尔的眼神中你看到了一种沉静的力量。看到这里,我已经可以肯定这是个不简单的女人。还有母亲发现儿子衣服时的细节处理,她先是翻他的口袋找出钥匙,才确信这是她儿子,然后继续战斗下去。这些设计都更像一个日常母亲的心理反应。另外,米歇尔这次的服装搭配也值得学习,有几个套装非常美。
然后回归到角色本身,米歇尔此次饰演的这位盖尔和其他女人不一样,前文提到,第一场戏雷德利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不同。当上百个记者蜂拥而至时,她明白这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绑架案,而是关乎权力和尊严,这让她变得异常冷静,甚至不像个女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她深信执行力大于情感。所以,雷德利有意加重了盖尔身上的男性色彩,削弱了她丈夫的雄性魅力。在真实事件中,绑架之初曾有媒体暗示盖尔情绪过于平静,不配做一个合格母亲。但雷德利说盖尔是个坚强的女人,她敢于反抗盖蒂,也善于利用媒体舆论,而且自始至终你从未看到她掉过一滴眼泪。
除了惊艳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老爷子这次上演了一场完美的救场表演。9天拍完的戏份,竟也如此精湛,令人叹服!对于凯文·史派西来说,盖蒂这个角色有点太老了,化妆师为了给他找到完美造型花费两个星期时间尝试各种化妆方式。结果等到老爷子演时,却比原型显得老了一些,所以,此前的努力又都白费了。不仅如此,老爷子只有两周背台词时间,但最后结果是出乎意料地好。老爷子演活了这个极端吝啬、自私、冷酷无情、可悲又气场强大的世界首富,他的谈吐与举止沉着冷静,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威慑力。
盖蒂这个角色非常复杂,首先他是个天才,他是盖蒂石油公司创始人,1957年美国《财富》杂志称他为最富有的美国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只有他有胆识去买下一片荒漠然后开采石油,你只看到他的自私无情,却没看到他的才华和远见。
也正因为他是天才,他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都不同。当保罗第一次见到爷爷盖蒂时,盖蒂给了他一个“稀世珍宝”,并告诉他“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有价钱的,没有无价之宝”。不过,看到后面我们知道这“稀世珍宝”只值十几美元,这看上去就是一个玩笑。是的,从故事开场雷德利就已经暗示这就是个玩笑,就像盖尔刚听说儿子被绑架时也以为这是个玩笑。
雷德利把绑架案拍出古老、庄严的莎翁悲剧效果。因为他从未站在事件本身去审视这个故事,他一眼看穿盖蒂的孤独。其实,真正孤独的何止盖蒂一人,盖尔是孤独的,她有一段破碎婚姻,而她的儿子在被释放后长期精神抑郁,在现实生活中死于吸毒过量;那位CIA特工蔡斯也是孤独的,他看起来体型健硕英俊潇洒,但他结了三次婚,他找不到真爱,只有将愤怒发泄在工作中。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盖蒂在开头对孙子说: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价钱。但他唯独遗忘了,孤独是无法等价交换的,所以最后他败给了孤独,在影片结尾他在无人知晓的夜晚悄然离去。
盖蒂蹒跚地来到大厅,仿佛置身罗马宫殿。周遭的名画是血肉,牵连的警报是经脉,身处在金钱铸就的母体里,他没有一刻感到安全。盖尔捧着至宝来到展馆,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展柜上雷同的旅游纪念品居高临下,褫夺她最后的希冀。千份报纸漫天飘飞,万元美金付之一炬,富可敌国的老头终于也落寞得一贫如洗。
这回真的是对米歇尔的演技免疫了!看厌了她一如既往调动五官的“抖脸式”演技。什么是“抖脸式”演技,只有在努力控制倾巢而出的情绪却又控制不住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这种抽筋式的表情。比如小李子的抖脸演技也是如此!#虽用9天时间重拍,还拍的很棒外,真实的想看凯文·史派版本#
雷导这部质感很不错,重心也跳出常规的犯罪惊悚片,而是人性黑暗剧。除了普卢默,小米的表演很出色啊。
给雷爷三个响头。老盖蒂的戏份占全片三分之一,这么短时间说换就换填得毫无漏洞,普老的表演至少值三个影帝好像角色就是为他写的,我绞尽脑汁也不能史派西塞进这个人物里,普老身上散发的不(只)是铜臭味,他如戈雅的惊悚和伦勃朗的阴霾里走出来的幽魂,是最可怖的绑匪和罪人,史派西相比还是太油了。
希望有人拍一部王思聪被绑架的电影。
威廉姆斯表演过火,看到最后都快条件反射性厌恶了;但两个八旬老头都很有勇气:一个当机立断来止损,一个江湖救急不露窃;不过说到底这还是部典型的"马克·沃尔伯格综合症"电影:明明其饰演的角色可用可无或是重要性不高,但因为他是Marky Mark,就必须得钦点、硬点,最后破坏整体性。
把真实案例改编成了一樽艺术品。绑架事件的外表下,展开的是亿万富翁与普通人不同的世界观。母亲夹在绑匪和盖蒂之间的走钢丝,各种视角相互作用,而盖蒂的终极目的是在衡量自己的得失,金钱与亲情的辩证相映成趣。由人物推故事,由故事写人物,绝佳的写作范本。九天大量补拍,也显导和演的绝佳功力。
这部剧情驱动的影片在多条叙事线间完整保持了本案最大悬念直到最后,这使其成为一部不错的犯罪悬疑片,然而其剧情驱动的叙事在角色方面的野心令人困惑,小米与普卢默两位实力过硬的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强势于文本层面的角色塑造,缺乏力度与支撑的结尾镜头则是影片在剧情与角色间不对等野心的直接体现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有钱人孤寒起来真叫人叹为观止。窃以为雷德利老爷子没必要补拍,像Getty这么天怒人怨的角色就该留给史派西演,好让观众一次把仇恨值加满
总觉得哪儿缺了点什么?绑架不够刺激,贪婪也不够令人咋舌。正好都姓Plummer的爷孙俩演得不错。但是,还是忍不住更想看2017第一禁片:有凯文史派西版的《金钱世界》...
人物立不起来,全部扁平脸谱化:一味冷酷无情的金主、无助焦急的母亲、莫名仁慈的绑匪,全程噤声的受害者、擅长谈判却一场没谈过的鸡肋保镖,全片下来都是缺乏血肉的角色,米歇尔的能耐也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结局传达的内容更是俗到发指!大好的素材、值得探讨的人物关系摆在眼前,编剧偏偏视而不见。
D+/ 多亏了雷公的导演能力与小米杜里斯普拉默的表演,不然这个剧本真是平庸得令人惊叹。
“我很爱我的孩子”,“我很爱小保罗,他很特别”,“我们是一家人”,“小保罗被绑架了要给钱”?! “给你根毛!”。
金钱可以买来价值连城的画作,但他永远都无法懂得艺术家创作时的爱与激情,纯粹的美不是可以握在手上的,而对此的误解总会诱发罪恶。这个切入点非常斯考特,但整个故事还是缺乏对抗的张力,对庞大帝国的描述也过于单调
3.5,基本是个女主带的电影,米歇尔·威廉姆斯真的非常厉害,奈何今年不是她的年。普卢默的部分除了两处CGI其实都很好,雷导的补拍很成功了。这个故事很interesting,但感觉电影讲述的时候欠点什么。题外话,沃尔伯格的片酬是威廉姆斯的1500倍,完全想不通。
少掉了读原著时又兴奋又紧张的吃瓜气氛,这版让雷公把一个富豪故事点缀得有点浪漫、黑暗又悲剧。大多数事件平铺直叙,看得大起大落、紧张操心是真,但似乎又把时代背景和Getty家族的“奇葩”给弄弱了。保守打一个三星半,更期待月底由Sutherland老爷子、Hilary Swank还有《沙滩鼠》男主演的剧版。
3.5 看似复杂的文本实则封闭(延展约为零)、层次单一(走马灯PK三观,进行老套三观演说)且赘笔过多,节奏失调,于我而言看起来是一种折磨。但老雷对影像的精准控制与米歇尔、普卢默的精准表演又看得人很过瘾。如果将人物关系简约化并集中凸显盖蒂角色真正的复杂性(而非只是悭吝人),会更迷人。
老Getty的戏份不少,最后那么短的补拍时间有这样的成品效果很惊人了。时代细节和黑意大利警方狗仔队的地方都不错,配乐和节奏也是亮点。但是整个观影过程都是KS会怎么演和河马肚那意大利口音是什么的不间歇出戏感
在影片上映一个月前,因凯文·史派西的性丑闻,决定紧急换角,用9天时间拍完新的戏份,并且保证了按原档期上映…雷老头子和普拉默老头子厉害了!去掉20分钟戏份,或许更好。
泼留希金碰到这种事都会把自己那堆破烂攒一攒卖点儿吧,做抠逼的孙子真惨,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没有一分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