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的观感无限共鸣 直到看完整部剧最喜欢的都是第1集 对于初来乍到的新鲜人 比起温暖欢迎的人更多的是冷漠的人 不会去考虑甚或是刻意去忽视你的情绪 即便触到边角也会立刻如触电般跳开 刚刚作为社会新鲜人的第1年边流血边摸索前进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 之后即使不是能传授很多专业技能也要当一个温暖的前辈 合租房设定在大学生间也让我想起大学的宿舍生活 分室友都要靠天命 相处才是人为 即使前1天撕破脸打架第2天也可以坐在一起聊天 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了吧 与其是大家都在忍 不如说对于新闯进这个圈子的陌生人 大家都在观望 试探 看看这个陌生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1集是全局我最喜欢的1集 有共鸣 有生活感 接地气 只不过到最后一部分突然向着悬疑恐怖的路线走去(虽然也是一个表现各自内在的途径)
之后的剧情 人物的形象都开始变得饱满 虽然自从走上悬疑恐怖之路后已经觉得没有那么共鸣 和 接地气 剧情还是很引人入胜 在我人生的20多年中 从来没有过1次觉得 有人产生轻生的想法是合理的 看到尹前辈那么努力生活却还是会发生更难以坚持下去的事情 似乎头一次产生 这时候放弃人生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除此之外就是 一开始真的希望经理能是个好人呢 当做是懂得职场上也会有这样龌龊的一面来学习也是好的…我的第2喜欢场景是姜姐姐对着鞋柜自己想象出的鬼 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被负罪感牵住而自甘堕落的人生并没有什么新意 一直以来的噩梦直到现在才看清拉住自己不断往水下沉去的都是过去的自己 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那样的告别即使不觉新鲜也充满感动 宋是越看下去就会越喜欢的人 充满魅力 被谎言压迫也可以被谎言治愈 (宋的小黑屋采访讲到的名字好像没有交代到?为了宋的更多故事可以拍个第2部吗) 郑女士的故事带来的感谢大概是 对于男朋友本质上的问题真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耐吧 养虎为患虽然用在这里有点怪 但真的是 不管是男朋友还好追求者也罢 对于本质上就有问题的男生即使信基督也不要大发善心 保护好自己更重要 即使学妹学长那么甜 学妹也是全剧个性最阴暗的人物形象 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缘分 能够成为父母子女的缘分一定需要更多的积累 但即使这样 如若不好好珍惜 这世上所有的缘也都会散去 感恩 宋 的谎言 救赎了哥哥死后就一直活在害怕里的恩在(拍第2部吧 想看学长学妹恩恩爱爱虐狗)
最后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 另外4名舍友帮尹前辈在便利店打工后 早上一起搭公车回家的那一幕 当然心里想的是 瞬间的真情 其实宿舍生活就是这样 大家无法选择地走到了一起 一起生活 一起经历了许多 在这诸多的琐碎中 总是会有一些闪光的回忆 当下的感情是真的。另外我觉得恩在来之前的那两年大家已经磨合得很好了 所以才能打完架第2天又坐着聊天 已经变成相处模式了吧 感情在时间的积淀里 多么重要。
一向喜欢群居的故事。旁观着一个个人物在安排之下,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逐个登场,作为看客,会有一种激动却莫名的判断,这个故事会很好看。当然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像是一集下来便草草弃剧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但这仍不能阻止我对于群居生活的偏爱。
为何偏爱群居剧,这部《青春时代》就可以解释一二。
一般剧集,故事绝对为仅有的主人公服务,整个故事也不过是主人公自己的。就算有的剧集尤为优秀,故事的配角也有故事,并且人物本身也光彩夺目,但终归是着墨不多,仅为点缀。而群居剧不同,注定不是一个主人公,注定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闪烁着自己的光芒。
所以,乖巧到可怜的柳恩在,坚韧到冰冷的尹前辈,神婆到理智的宋智媛,游荡到放纵的姜姐姐,甜美到骄纵的郑艺恩。五个女孩,五个鲜明独特的标签,五个性格各异的女孩,五个水乳交融的故事。她们身上有让你足够对她们着迷的魅力,也有或这样或那样的性格缺陷。没有人是白莲花,也没有人是彻底的暗黑者。而当你一个一个慢慢认识她们,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观影的愉悦。更何况,她们身后的故事足够你感动,足够你喜欢她们。
群居故事,是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的,而整个大人类社会也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所以一般情况下,群居故事不管有多少误会,有多少摩擦,不管这些误会摩擦在现实中会成为一种怎样的悲剧,但在故事里,最终的走向都会趋向于大人类社会所宣扬的同修于好这个大套路。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对残酷现实的一种粉饰太平,却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
于是,最初我们会看到五个女孩是各怀心思互相防备甚至猜忌的。但是随着日子的流逝,善良的她们终究是会彻底敞开心扉,像家人般相处。就算不和,就算彼此仍是看不顺眼,就算会在背后说人坏话……但终会互相护持着一起走下去的。当五个女孩,在游乐园放纵嬉戏,谁人不羡慕正当青春的她们。当五个女孩在彻夜忙碌之后,一起走在晨光中,她们身上的光满比阳光更耀眼。当五个女孩为了彼此拼命,哪怕流血流泪……哪一种情景,会没有让你流泪满面的资格呢?
最后,关于主题“青春”。国内影视小说作品对于“青春”的诠释,已经被全国人民诟病。不为别的,只为全国人民无论是谁,谁能没有段青春的回忆呢?想当年,赵薇第一次把《致青春》捧到人民面前,人民那时候还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会被所谓的“青春片”轮番轰炸,所以还是买账的。而现在,多少都有过那么一段“青春”的人民群众已经觉醒,他们手里紧握着自己的青春,对和他们青春不沾边的青春片彻底摆手拒绝。这怨不得他们,谁让人人都会有过那么一段青春呢。所以,客观条件摆在这,我们对小说影视创作者们也得多多包容,他们毕竟是要实现喜剧冲突的。类似于车祸,堕胎这些情节,是他们创作时的一个梗,也是一个实现故事情节激进的惯用手段。当然,这些梗,这些手段,用得多了,也就显得创作者的无力了。
现在我们回到《青春时代》,这部剧也有点国产剧的这点毛病。不可否认,五个女孩各自的故事都足够精彩,各自的生活轨迹也是循着大学生的普通生活的。但是如果和人民群众手里的青春一打照面,这五个故事多少还是有些太戏剧化了。恩在的身世牵扯出家族的谋杀案,尹前辈的经历太过艰难,姜姐姐类似于妓女,宋智媛太过夸张,唯一一个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郑艺恩却又遭了绑架。故事足够精彩,其中各种人性也彰显无疑,但如果,你说这是我们的“青春”,多少还是有点过了。尽管如此,却终归是比国内的梗先进了一条长安街。
剧集的结局并不是完全完美的,这是最让人欣喜的。如果最后给我们一个大家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那就索然无味了。最终,智媛仍是没有男人,尹前辈去了中国,姜姐姐的重新开始到底能不能成功,被惊吓在街头艺恩最后能不能摆脱前男友,唯一一个前途明朗的恩在会和前辈嘿咻嘿咻吗?这个有着残缺,有着分别,有着恐怖的的结局,是最完美的结局。
暑假即将结束,同学们又要重返校园了。估计妹子们都忙着为偶遇“肖奈大神”“江念宇学长”做足准备,少年们也在为邂逅系花师妹、公主病校花计划路线。其实,新的学期,你更可能遇见的是阴郁同窗、奇葩室友、样貌普通还喜欢开不合时宜玩笑的学长、和你称兄道弟母胎单身的学姐。如果都没遇到,恭喜你已成功进阶深度宅,同时友情提示,出门一定要小心,因为分分钟都有可能受到对单身狗的一万点暴击。。。
你以为说的就是你?然而并不是,我只是在说《青春时代》。
已经很久没去想那段无病呻吟伤春悲秋的少年时光了,有空矫情,我还不如多看两部剧。但是看《青春时代》的时候,我确确实实在回忆那段平淡无奇打了鸡血的时光。老实说,我们上学那会儿哪有那么多玛丽苏杰克苏公主病白莲花啊,分明就是平淡得需要加盐好吗。。。(然而要相信,生活永远比电视剧精彩,不过是注意没注意罢了)刚去报道,搬到新住处时,绝大多数人都像乖乖女柳恩才那样,畏首畏尾,默默承受,觉得只有自己在受委屈,觉得大家都对自己不公平,情绪爆发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样啊,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陌生人们合租在一起,其实都在互相忍耐,小心适应,其实大家都是和自己一样善良的人啊。所以说,能用言语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冷暴力,放在哪里都适用。
看到这里你以为5个女孩的合租日常就要豆浆油条般地铺陈开了,那你就。。。答对一半了。(以下严重剧透即将开始,别说我没预报。韩国校内宿舍很少,大部分都是校外合租,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真的很幸福。)
性格坚韧的尹前辈除了学业,每天课后在西餐厅做兼职服务员,还兼了一份便利店的大夜班,这样就能挤出时间来看书。她无法轻易回应同在西餐厅打工的男孩的心意,也无法直接反抗店经理的性骚扰,她活得非常认真又十分辛苦,她有一个变成植物人的弟弟,6年里,她的母亲每日每日守在弟弟病床前,与她无话可说(妈妈好可怜,两个孩子只能选一个这种事,对一个母亲来说跟判了死刑无异,何况还是两次。看了就会懂我在说什么),她拒绝替母亲偿还因弟弟治病欠下的债务,她在绝望的时候也有过弟弟死了就好了的极端想法。在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之前,活着都是在忍耐,而当它落下时,如果无法自救,通常救你的是机缘(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是王子)。
与她人生理念完全相反的姜姐姐,容貌姣好,身材高挑,举止得体,性格开朗,满身的名牌任谁看了都觉得是有钱人家的女儿。她经历过事故,死里逃生,一般这样的人会比其他人更珍惜人生,然而她却是抱着游戏的态度生活,她做有钱人的情人,与其脚踏实地辛辛苦苦地活着,还不如这样轻松舒服,反正,都是活着。然而每个人的选择都有缘由,原因是什么,直到那场事故中一个遇难者的父亲出场才揭晓,那场事故中,她出于本能,挣脱了遇难女孩求生纠缠的手,她看着女孩沉入水底,连同善良的自己一起。
郑艺恩和所有这个年纪的普通漂亮女生一样,有点小八卦,有点小任性,有点爱占小便宜,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约会,去恋爱,去上课。然而,让所有人无法理解的是,怎么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的她,死心塌地喜欢一个渣男,明知对方人品有问题,依然无法自拔,好不容易终于分手了,还被对方绑架,如果室友们都是猪队友,还真不知她是怎么死的。。。
忙内柳恩才是十足的乖乖女,总是小心翼翼地放不开手脚,照顾这个的情绪又看那个的眼色,吃了亏也不敢大声说出来,然而说出来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原本喜欢的学长,却根本不敢和对方说话,结果被自己原本讨厌的男生告白后,又一点点喜欢了这个原本讨厌的人。这么个看起来实在是需要人保护的忙内,却有内心强大到吓人的时候。由于外婆、弟弟、爸爸都死于事故,保险公司怀疑并调查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又是一个爱撒娇的爱哭鬼,看起来真的是非常不懂事的大人呢。她的童年恐怕是活在深深的恐惧中,怀疑爸爸毒死了弟弟,又无法从妈妈那儿寻求庇护,初中时看到爸爸在妈妈的水杯里加了东西,于是偷偷把妈妈杯里的水倒给了爸爸杯里,之后,爸爸出交通事故死了,她一直觉得是自己杀了爸爸,无法对任何人倾诉。
粗线条的宋智媛在柳恩才看来是神一般的存在,恩才去理发店烫坏了头发,她领着恩才去店里理论;恩才去商店买东西上当,她领着恩才去店里理论;恩才点的餐里有头发,她领着恩才在店里理论。这样正义感十足,毫不矫揉造作的宋不出所料是个母胎单身。她也有小缺点,爱说点小谎,虽然大部分都不戳自破,“说自己(宋智媛)是宋智孝的妹妹还更可信一些”,但唯独她说自己能看到鬼大家都信了,原因不过是个人自己心里都有鬼罢了,当然宋也有那么一些小小的被称为善意的谎言。她是5个女孩里看起来最疯癫,事实上最正常的了。
整体人设是不是精神病人欢乐多。(现在回头看看你的室友,想想你的同事,再审视下你自己,恩,精神病人确实遍地都是。)
在这个“霸道羽皇、霸道学长、霸道黑帮都要爱上’我’”玛丽苏满天飞的暑假,这部《青春时代》终于把智商拉回线上水平。偶尔当机有助心情愉悦,太多就要永远下线了。生活总是要回归现实的,即便是回归迷茫。遇害者的父亲对姜姐姐说,如果当时死的是姜姐姐,活下来的是自己女儿,她会告诉女儿好好活着,不要愧疚。姜姐姐回头认真生活了,她发现认真生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模棱两可的年纪里她定了成为服装设计师这种模棱两可的目标,她还是迷茫,没有人能给出答案,除了自己和时间。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在让精神病人配合他的采访前,要先花很多精力与他们建立认同感,他说许多逻辑清晰,不具攻击性的精神病人被诊断为精神病只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异于普通人(非官方说法)。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不过是会不会对他人造成困和能否获得自己的认同罢了。
之前和朋友聊到学生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每天在宿舍葛优瘫,浑浑噩噩,不想自身问题只挑体制毛病,让老师痛心疾首,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活在信仰缺失年代的伴随反应?缺乏责任感(对己对人)?精神还没断奶?大概还有拒绝认清自己的问题(大家都有精神病,别以为自己很特别)。《青春时代》是开放式结局(没有解决主角们的问题),郑艺恩在经历绑架后与心理医生聊天时始终拒谈自己的故事,她说着笑着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然而故事结尾,她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仍然因身旁恶作剧的情侣陷入恐惧。真实地面对自己,是获得变化的前提条件。
另外就是,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别说什么先赚1个亿,除非你家600年前开始就是土豪),比如多跟精神病人交流下病情,坦诚地面对在心里想杀死某人的邪念,经济独立,之类的。
迷茫有什么可怕的,活得真实些,不然还是把你的青春时代拿去喂狗吧。
现在提到青春的片子,大家就会抑制不住自己想要吐槽一堆烂片的心,最开始看完所谓的青春片,我以为是我的学生时代太多乏味可陈,没有正经的谈过什么恋爱,没有喝酒泡吧打架抽烟,大多数的鼻涕眼泪都是关乎那群相爱相杀的姑娘,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学习、发呆、幻想和发疯之中度过,青春中仅有的几个男性角色基本也都是意淫对象,绝对不能真实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因为最好的王子一定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噢,这个最开始说的太长了,后来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的青春和我差不多,我是说大致上,其他的什么家庭的变故,莫名其妙不得不成长的过程我们无法复制和感同身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所谓青春,我们的心境仍是一致的。而我,在依然青春且已经历过部分青春之后,才真的喜欢 青春永垂不朽。
啰嗦了这么多,终于想起我是想写这部片子的剧评来着。嗯,在它还没有更新完成的情况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给它一个好评了。这五个人基本叉开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但却住在一个房子里,一起感受了彼此在这段青春时代中的好的坏的。第一集一开始,我就完全喜欢上了恩才,喜欢外加一点点心疼。她代表着每次进入陌生环境的我们,不知如何表现才能够更快的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喜爱,如何排解掉认识新朋友时的尴尬与不安,怎样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以至于时常用力过猛,导致自己过于敏感,对于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解读成对于自己的不满而不敢询问,忍气吞声而不敢表现,委屈满腹,直到后来才发现,不安的、隐忍的、所有自己感受到的别人也在同样忍耐,而我们都只是差一点点的说出口。记得上心理课的时候老师讲过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你期待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想说什么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方式说出来,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认真的寻求帮助,对于他人的缺点适当的包容忍耐,青春中这样一课,是为了以后那些时光,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时候,依然能让我们不孤单不自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已经28岁的真明每天早出晚归的兼职又学习,冷冰冰的字条让人觉得不近人情又拒人千里之外。只是想一想便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呢?神秘。好奇之后才发现所谓的神秘背后其实是普通而又更为辛苦的青春时代。早早的开始背负家庭的债务毫无怨言,不知采取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采取了冰冷的陈述,坚强的执拗的活着,似乎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强心脏,可是实际呢?也依然只不过是个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女孩子,甚至没有像其他人的青春那样,去恋爱、交朋友、学习、玩闹等等。但却仍能坚持着,学习,梦想着成为公司职员。其实青春时代究竟是什么呢?没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是那个,我经历了,属于我了,独一无二的成长。没有什么是我们承担不了的,我们永远比自己想想的要坚强,要勇敢。
看到高个子美女的时候我就觉得真的是有露出症的资本呐。像是在我们的青春时代里总会有的这么一个人,身材好长相好,总是很会和男生来往,让人喜欢又让人嫉妒的。只是她是这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学生的人。当然这不重要,青春和身份并没有什么关系。很难讲为何这样一个”靠男人“赚钱的定位却没有太过遭人反感,仔细想想大概更多的弱化了她这一部分经济来源而深入的去探讨了这个人青春的经历以及她背后的不安和心底的善良。几个人的性格里,她有着一种难得的帅气,洒脱干净的感觉让人即使是偷偷的也想要夸奖一番。总要经历过什么的人才能够对于人生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洒脱与放荡感(非贬义),而人要经历的最大的挫折,应该是死亡吧。在一场灾难中作为唯一幸运的人活了下来,劫后余生有的人会发生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从此以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过好活着的每分每秒;另一种是从此以后自私自利,要及时行乐,管好自己不管别人。而她似乎不属于前者亦不属于后者,又似乎属于前者也属于后者。慢慢的才明白,在那样幸运的活下来的时候,是求生意志过强时赶走了另一个人的求生机会。即使准备洒脱享受的热爱生活,也会不安的觉得自己曾经杀害了另一个人,剥夺了另一个人活下来的权利。也不过是一个小女孩,却经历这样的与生命相关的宏大主题,却也不得不成长。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过自己还在活着的生活。我没有经历过生死的时刻,无法妄言,但我有限的知识中理解,人在极端情况下的生本能确实会让做些我们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活着的欲望。所以,其实人的真实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而青春就是有些我们自己痛恨的但无法回头的事,就是有些我们无法再见的人,就是有些一想起就觉得对不起的回忆,但是又能怎样呢?除了好好的活着,记住那些感受,我们又能怎样呢?
艺恩也充满着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总是觉得恋爱大过天,那个男生变得美好的无以复加,然后自己爱的低到尘埃。像是爱情小说里面的情况,但却总是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分手时哭的歇斯底里,永远无法彻底的断开和这个人的关系,总是心软又回头。开心的,难过的,似乎在青春的这段时光里的每一件事都和这个人有关。这样一个融入了自己整个青春的人,总是觉得爱到了骨子里无法放下。可是,真的放下的时候呢?放下的时候,将自己所有和他有关的东西彻底的删掉,最美的和他分手道别,和最好的朋友郑重的举行分手仪式,把空白的时间用充实自己的曾经忽略掉的事物去填满,不哭泣不留恋,其实放下也就放下了。我曾爱过那个人,从不否认,充满感激,但那段时间已经过去,我已经放下,已经能够继续我青春后半部你以退场的时光。这才是青春爱情里最好的模样。其实仔细想想,青春里的爱情能够走到最后的少之又少,然而这段时间的爱情又弥足珍贵。就是这个样子吧,其实谈恋爱,失恋都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在我们这段交做青春的最好的时光里,曾经热烈的喜欢过别人,也曾真挚的放下过别人,也曾在爱情里勇敢的成长。
最后终于说到了宋智媛,一个吵闹、疯癫、又温暖的存在。她像是集合了很多人在一身的综合体,或者是那个总是和男生打打闹闹混在一起的假小子一样的姑娘,又或者是那个胆大疯癫的总是喜欢讲那些神秘故事的姑娘,再或者是那个总是看似没心没肺但却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拥抱和肩膀的姑娘。如果青春里没有一个这样的姑娘在身边,似乎是有些遗憾的。她能热场,能暖心,像是拥有大智慧的那种人。可是她也有她发愁的事,总是想要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却无法走到一起。能够被很多人喜爱却无法成为男女朋友。好在心态好,并不太过将此当作困扰。本来嘛,青春本就是可能经历点遗憾才完美的。而且,那些也正在青春的男生们,他们也只不过是还没能发现这个样子女生的美好。借用《小时代》里的台词: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嗯,其实有些时候,青春是需要等待的。等那一个人,等那一个水到渠成。
这五个人,在经历的是她们的青春,那些男孩子们也在经历着他们的青春,我们也在经历或曾经经历着我们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时代,走过同样的时光却因为不同的事件而有着不同的感受与成长,但无论怎样的感受与成长,那些只属于我们的青春时光都在度过的每一个瞬间定格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的回忆,带给我们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经历和成长。就像这一秒,我看过了这个剧,重新回顾了我自己的感受,觉得青春的时光真好,成长真好。就像下一秒,我还不能知晓,但我期待它的美好。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但我却希望着青春永垂不朽。希望着青春带给我们的所有笑和泪,永垂不朽。
很多影视作品融合多个主题,很难说它到底想要说什么,就像是文学作品,死板地给他们定下主题,概括出中心思想,仿佛给其他想法都判了死刑。好可惜,现在想要纠正这个观念,却发现自己多年考试皆受益于此,无法戒掉。面对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不敢声张,啊,这是不是正确答案呢?这么回答会不会太草率呢?或许是自己想偏了吧?还是算了,等老师说答案好了。
《青春时代》拥有最庸俗的名字,其中的演员也没有熟悉的。偶然发现的,突然想看一些青春剧,或许想知道自己的状态有没有变化吧。
12集的电视剧,像展开画卷一样,一点点将每个人的秘密与伤口揭开,将最细微的矛盾与感动裸露出来。如果只看剧情简介的话,估计会忽略掉吧。五个个性截然不同的女孩成为室友,然后表现她们之间的友情与矛盾。这个的架构电视剧有些像《欢乐颂》,早一点的还有《粉红女郎》等等(哦,对了,还有《小时代》),总之是很老的人物架构了,似乎看了人设就大概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了。不过就算是新瓶装旧酒,装的新瓶子怎么样还是有差距的,不是吗。
很多人提到的是这部剧有多真实,有多细节化,把女生相处那些事儿都写出来了等等。这样的话,似乎像是说女孩儿们之间事儿多,男孩儿之间就事儿少似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这样的,爱、喜欢、欣赏、不关心、羡慕、崇拜、嫉妒、讨厌、恨,绕不开这些,只是前面加了不同的修饰语罢了,哪里就有性别年龄之分呢。
很微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说不清,道不明。之前就说过一个理论是人终究无法获得完全长久的理解,无论你的讲述多么具体生动,他人也无法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在某种意义上,交际很无力,只到达信息传递和寒暄的作用,并不能撤出人与人之间的屏障。不过这样屏障的存在也是自我保护吧,无法想象身体或者思想赤裸地行走在人群中,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觉得委屈吗?我也觉得委屈啊,你不知道吧。”
电视剧在第一集的时候从新搬进去的恩彩的角度对其他几位室友进行了刻画,将内向怯弱的恩彩受的委屈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作为观者也会为她愤愤不平。可是,这不公平啊,你只看到了一个人,又怎知他人的想法呢,这样鲁莽地贴上标签就真的如了导演和编剧的意了。随后,当愤怒委屈到极点的恩彩狠狠地发泄出来之后,剧情才回归到上帝视角,将其他人也宽容地融入其中,这个时候,观者才理解拍摄者想告诉你的道理,这样的冲击力才足够把你拉进他们想要构建的观念中吧。
“还以为只有我在忍,以为只有我心里不舒服,以为只有我在看人眼色,觉得说出来也沒用,说出来只会遭人嫌的恐惧,被人嘲笑的猜侧。这样看来,我一直以为我和别人不同,以为别人比我无理,野蛮,粗线条,是我太傲慢了,是和我一样的人,跟我一样不安,跟我一样犹豫,跟我一样善良。”
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整件事情展开,像罗生门一样,毕竟总是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剧情发展会失去很多乐趣。
“我们是好朋友吧,那我们彼此分享彼此的秘密吧。”
秘密,secret,袒露秘密总会满足他人的好奇心与偷窥欲。袒露秘密似乎成为了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没有秘密,我将我的一切都告诉你,你一定会跟我亲近的”类似于这种思维模式。很多人认为,将自己的秘密表露于亲密的人是让他们更加理解自己。可是之前就说过了,完全而持久的理解是不可求的,如此一来,这样的思维就显得有些可笑了。揭开秘密从来不等于获得理解,即使秘密表露出来,面对的依旧可能是怜悯、同情、轻视、愤怒、嫉妒等等,感同身受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欺骗性,不要轻易使用。
宿舍中的五个女孩,姜莉娜隐瞒着自己的职业和曾经在灾难中获救的真相,尹真明隐瞒着自己对母亲与成为植物人的弟弟的情感, 刘恩彩隐瞒着自己可能弑父的真相,宋智媛依靠着各种谎言过生,郑艺恩不断对自己隐瞒情感,大家都有秘密。而当剧情慢慢展开,各自的秘密一点点揭开,获得原谅或者宽慰。但是很有趣,一直说谎的宋智媛,在面对尸检结果,为了让恩彩卸下罪恶感,再次撒了谎,再次拥有了秘密。
那个自始至终看起来最没有秘密的郑艺恩,却是连面对秘密的勇气都没有,一直对自己撒谎:“没有鬼,是送在说谎”、“他还是很爱我啊,都是别人勾引的他”、“我没事儿,都好了”,以此骗过他人。面对心理咨询师,她不曾讲述她的生活和情感,总是在讲她的室友们,当咨询师询问到她自己时,她以“吃的也好,睡得也好,真是平凡啊”一笔带过。可是创伤哪里会那么容易痊愈,在大街上被一对情侣的玩笑行为惊吓地愣在原地时,这个秘密便拆穿了,不过不同于他人,这是对她自己拆穿罢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表露自己的秘密,也是在让自己轻松下来,背负着秘密的人会很累,一旦有了分享的人,这份负担便也得到了分担。这样看来,若是所托非人,那么情况会有两种:心怀善意的人会为此感到困扰,心怀恶意的人会觉得掌握了你的把柄。总之,秘密,真的是一个麻烦呢。
“你看到的他们,是你以为的他们,不是真实的他们啊。”
想要了解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与多数人相处并不可能拥有那么长时间,所以我们开始贴标签,似乎用几个词就可以将这个人概括出来。然而总会有一次,我们会在这个上面狠狠摔一跤,得到一个教训。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背后蕴含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分析得到的,如果真是如此,那心理咨询师早就被清空了。再者,他人总不会将自己的真实状态完全表露,就像是“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等等这些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啊,自以为的他们不是真实的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很多时候,我们离真相、事实很远,毕竟个人的主观情感总会影响到对于某一事件或是人物的描述吧。
电视剧结尾时,交流的无用性更是凸显,也将没有谎言的世界揭示出来。恩彩在跟男友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服自己记忆也可能出错,而男友却在想两天一夜的旅行要怎么安排。艺恩收到因对她施暴和囚禁而入狱的前男友寄来的忏悔信,正被其所感动时,镜头毫不留情地切到前男友那里,看到他暴躁地问自己的辩护律师这样的信要写到什么时候。姜莉娜剪了短发去见大叔,将买好的香水送给大叔时,大叔内心却在吐槽为什么不送水乳,香水又用不到。内心的话语、真实的话语,有时候不说出来才不会伤人啊。结尾真狠心,把一切都戳破了给观众看,连一点谎言都不留。
在等待最终尸检结果的时候,恩彩找宋聊天,宋安慰她说,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恩彩茫然地问:怎么才能好呢?要怎么做呢?这种茫然在后来五个人大扫除时也有体现。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像是《出租车司机》里男主问“巫师”说自己该怎么办的时候一样。他人只能说一切都会好的,却从不说如何去做,或许其中的过程真的无法形容吧。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一个结果。
通篇看来,似乎太悲观了,没有理解、没有真相、人际交往很虚无。可是,即使没有完全与持久的理解,我们依旧渴望着他人的情感,从他人那里获取慰藉或给予他人慰藉,我们依旧会三五成群,过着群居的生活,避免形只影单,会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社交,从中获取信息或者寒暄,以此填补空白。是啊,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人际处理好复杂 世界好糟 」世界没那么糟 给我一点点的示好我就能活过来 比roommate真实多了 像roommate里一直互相送礼物做食物示好互赞的关系 才可怕呢
同样说合租欢乐颂踏在地上,她飞在天上。五个女生性格特点鲜明是20代女生的五个不同位面,每个位面下又有很多分支共同组成的独立人格很饱满很真实那些性格中显而易见的缺陷也因为太真实太理直气壮而显得可爱十足。同样说青春,请回答说情怀她挖人性一点都没输,比起来,别的青春片像小说,而她像生活。
这剧唤醒了处于漫长剧冷淡期的我,一口气看四集,而且打算追下去。日常细节很真实,而且能看到前后呼应这点非常戳我。第三集姜欧尼在自己房间里总是问闻到奇怪的味道,后来发现是屋子里的盆栽腐烂。结尾的时候她说嫉妒尹前辈,所以会有味道,是嫉妒有了腐烂的味道。很喜欢这种叙事手法。
好多人说是韩国版的小时代、韩国版的欢乐颂,但是我觉得都不是,我觉得要更真实,而且叙述的要更细致更贴近我们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不满总会有,情绪总会有,但总要找到出口,或许要是早上几年或者晚上几年看就不会有这种感受了。总之喜欢,期待更新🤗
我的嫉妒里有腐烂的味道。
还以为只有我在忍,以为只有我心里不舒服,以为只有我在看人眼色,觉得说出来也沒用,说出来只会遭人嫌的恐惧,被人嘲笑的猜侧,这样看来,我一直以为我和别人不同,以为别人比我无理,野蛮,粗线条,是我太傲慢了,是和我一样的人,跟我一样不安,跟我一样犹豫,跟我一样善良。
细节处理很到位,简直是大学女生寝室的现实写照,谁又偷吃了谁的东西,偷穿了别人的衣服,谁又吵到谁睡觉了,电话声音太大。这些生活的琐碎简直完美还原。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委屈,都觉得自己忍了很久,最关键的是不要忍在心里,坦然地说出来。对于我这样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人很有帮助啊。
在w 任意依恋里突出重围 更中我心 虽然是细小的生活琐碎 真实平凡 就像自己的故事 看到了彷徨不安也努力向前的自己
这部剧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角色都像我们身边的人 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继<请回答1994>之后关于合租和友情的刻画最细腻贴切的一部剧 真实却不刺骨 平淡中有温情 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委屈 我们该怎么做 看完之后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
好看的!没有用力过猛,较为真实的女大生。假的地方主要是住得太好,长得太乖,学校里帅哥太多。而且里面有个高配版朴信惠。
到最后也没说之前搬走的那女孩发生了什么。。。。。。。。。。。。
終於還是看完了 其實是一直捨不得看完 如果能做成季播劇就好了 真的每個角色都喜歡 完全沒有爛尾 連結局也完全喜歡 會是年度前五的作品 人物塑造、故事情節、導演手法、配樂全都上線 這編劇會fo的~ 希望老了也能像房東老太太一樣
感觉像在讲青春其实是在讲秘密
最心疼尹前辈 她不允许自己被爱 但其实她最温柔 看这样一个人苦撑下去的青春 泪流满面…
10分钟就能入戏的剧,今年的神剧莫属.
很真实的一部电视剧,大学里鸡零狗碎的事情拍的很好,仿佛看到了自己。希望可以继续保持高水准
矫情。
赐个主厨欧巴
近期总算有一部想一直看的韩剧了 希望我们国家的男生能够学学隔壁20代的穿搭(重点错
蛮好看的!!比W两个世界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