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韩多国明星云集的《大轰炸》,可以说是这几年最神奇的传说,阵容强大和一再跳票以及参演明星的丑闻不断,而10.26它终于被放出来了!却并没有在国内上映,反而在美国开演了。 影片还第一时间流出资源,于是我就抱着极大好奇第一时间看了,这果然是部传奇! 不足以口述之神,决定给大家截几个GIF感受一下什么是高级抗日神片!
由于美版96分钟,比传闻的国内完整版132分钟少了很多内容,所以有不少人物和剧情应该都是经过剪辑的。比如,我基本没有看到陈道明和汪东城。
两个争议人物:女星范某某出场戏份仅十余秒,基本可以不谈,女星黄某某出场戏份还不如范某某,也只有一眼的镜头。
而两位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奥斯卡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钢琴家》《超脱》)在美版中只有三场戏,并且人物剧情几乎是没头没尾。
布鲁斯·威利斯(《虎胆龙威》《第六感》)作为主演戏份自然要多很多,但有什么特别的推动性吗?并没有。作为中国空军的美国教官,他除了像老父亲一样心疼自己的士兵,就是叼着雪茄上天打飞机。
我终于看到如天宝、甜甜在好莱坞电影里串场打酱油表现自己是中国人一般的美国人在中国电影里串场打酱油表现自己是美国人。
那么正式介绍让我觉得一些逻辑和物理学诡异的剧情和镜头。
大家首先感受一下这部电影的空战场面特效,没错是这样的。
我们还要说一下谢霆锋戏份,当然比那两位女星多,也比布洛迪要多,可能有三分钟吧,也许是做饭太忙了。这段开篇的空战戏,谢霆锋在中弹后,看了看随身带的刚出生孩子的照片,对着陈伟霆几句托付,毅然撞向日军轰炸机,壮烈牺牲。 讲道理,看起来谢霆锋的人设很微妙,自他死后,陈伟霆和宋承宪都是一心报仇,然而这两人关系陷入僵局,这是什么白月光。
涩谷天马饰演日军的王牌飞行员,本来刘烨咬着他打,他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零式战机的敏捷,一个拉升就绕到刘烨身后,然后击毁对方战机,刘烨中弹后后空翻转体360°弹射出驾驶舱。
虽然日本三菱生产的零式战斗机要比美国的P-40灵活很多,在空中爬升占有优势,但是这种高速下灵活程度令人震惊。而战斗机弹射座椅这种东西,由德国人研发于二战期间,1940年成功进行地面试验,直到二战结束前装备才空军,所以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刘烨是自己弹跳技术过硬,自己飞的。
Wikipedia战斗机弹射座椅词条://en.wikipedia.org/wiki/Ejection_seat
另外,我们眼睁睁看着火华哥左肩被航空机枪打穿,(用中国空军暂时没有的技术)飞出舱外跳伞,掉进水里死里逃生,却在后来所有剧情里完全没有受到伤情影响,快速恢复就准备赶回空军基地,甚至在片尾脱了衣服连道疤都没有,您是金刚狼吗?
刘烨在成功逃脱后,开始了一段公路历险,吴刚、耿乐和马苏等人物在此上线。
老司机耿乐路遇哑弹横在路中,不慌不忙,破卡车也能特技上身,化险为夷。火华哥在旁边可能是为了搞笑。
宋承宪参加任务,为了给心爱的姑娘留信,打飞机上往下扔铁罐,顺利落在城里还辗转送到了。我觉得从三楼往下扔这种质量的物体,重力加速度都能砸懵路人,这啥飞行高度扔铁罐跟扔羽毛似的,牛顿和伽利略点赞了这个设计。
所以就说谢霆锋这个角色很微妙,陈伟霆为给他报仇,也中弹牺牲,死前抚摸着仪表盘上谢霆锋的照片,想着自己已经尽力了,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吗?
讲道理,这片子里两对BG感情线都被剪得莫名其妙,进展飞快,感觉不过认识三四天就准备结婚,绝对都不如陈伟霆和谢霆锋看起来感情更深一点。
宋承宪眼见陈伟霆牺牲,决定跟涩谷天马拼命,简直互相自杀现场,太刚了,居然只被削了一个起降轮。
而从地面上刚和马苏你侬我侬的刘烨,马上火眼金睛就看到空中的宋承宪的飞机坏了,于是他火速赶往机场,快到令人怀疑山城重庆只不过比天安门广场大一点并且被轰炸了几个月还交通异常顺畅,其实全片都在一种让人感到3D重庆原来这么小的感慨中,茫茫人海相遇是缘,然后他在跑道上开着之前那辆破卡车追着接飞机协助宋承宪迫降,是个狼人,而全程还有布鲁斯·威利斯在旁边那辆吉普车上跟着鼓掌。
这段迫降段落还很长,只能截图一部分,惊心动魄,比空战厉害多了。
但火华哥更狼的还在后面,他要和认识才几天的马苏结婚了,洞房的时候房顶上掉下来一枚哑弹,哥直接去接炸弹,还没接住。
于是楼下一群打麻将的群众垫着椅子把炸弹托起来,二楼的刘烨成功拔起了炸弹。
然后,抱着炸弹的刘烨一刻不敢耽误,穿着大红底裤一路跑下楼,跟人撞个满怀,撒手就把炸弹扔进范伟怀里,范伟也一刻不敢耽误,抱起炸弹就往屋外跑。
范伟成功应对了哑弹危机,抱着就扔出去并毫发无损,然后大家婚照结,麻将照打。
你觉得这些足够诡异了吗?
这还是只是一部分,因为全片充满了这样的诡异。但在这样的诡异中,开始出字幕。
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
什么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
那哪顶得上这么多大牌明星给你演卡车接飞机、徒手接炸弹来得爽呢?
《大轰炸》的十年不遇之神奇,从幕后到台前,可能真的也算是一段古今奇谈了吧。至于其他的故事,已经不是我可以分析得来的,但想想本片至今还在国内院线持续跳票中,到底是观众的不幸还是一种万幸呢?
一谈到抗日十个导演九个会导向神剧,不过这次裤裆里藏着的二个炸弹倒没有直接用来炸鬼子,毕竟国内不能上映主要是给老外看,得玩性暗示。
洞房的时候导弹戳破了屋顶,暗示洞房成功破处,但是个哑弹暗示男的无生育能力,说明日后不会有续集了,真是个赔本货。
导演的金钢钻还是有的,但是不能产出,这次是亏大发了。
现在的片除了洗钱就是恋爱脑,反正不谈就死,主角谈,配角谈。大家一起逃逃逃。逃税大片,洗钱巨作!
富人都来看看,学会如何正确捞钱烂片。再次说,这上面有的明星我都想进黑名单,不谢。那不是演员,叫明星。比安吉拉大宝贝老师都黑。演的啥啊,比智障强些吧。导演还委屈。我们还不委屈啊,烂还不让说了??摧残我们的眼睛,这特效网游都吊打你。导演不谢再见,一生黑。
推荐女版十一金刚,瞒天过海美人计,不谢。
给两星让我上去,让别人看到
什么叫豪华的廉价?就是用法国大餐的价格做了一盘苍蝇
豪华的廉价
什么叫豪华的廉价?就是用法国大餐的价格做了一盘苍蝇,豪华宫殿礼服餐具侍卫管家仆人样样齐全,锣鼓震天声中端上的就是这盘苍蝇,吃还是不吃,如同“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将观众逼入一种哲学境界,此等用心之苦,吾等若不掉下幸福的眼泪,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融汇了东西南北中,上下五千年的各路影红大虾们,背负的文化隔阂通过英语版影片,终于在流利的地沟油英语腔调中达到了终极统一。
曾经的布鲁斯在影片中像中国男足教练一样从头至尾引导着中国男足驾驶特效飞机翱翔在摄影棚的绿幕前,叱咤风云。飞行员英姿煞爽的面庞和发型在风扇的吹动下,像过山车般惊险有余而安全感倍增。与其说布鲁斯饰演的是运筹帷幄的将军,不如说是裹挟在导演和影红中的木偶,一个美国演员在异国导演指导下演的更像一个美国人了,布鲁斯若早接受恩宠,奥斯卡影帝一脸盆都有了。
狂轰乱炸的特效烟火,从各个视角,炸的果然是酣畅淋漓,惊天动地,那种消费着历史苦难的快感,和日军当年的战争暴行似有某种不谋而合的协调感,像是在历史疮疤上打了一针兴奋剂,关切地问着“还疼不疼”。
美国观众的评价(截图自facebook上的warmovie小组),基本反应出喜欢战争电影这一题材的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吧。
个人的一点评价:还未看这部电影,仅看过剧照,剧组能花大钱请来那么多中外明星,为何不能稍微花点钱请一个哪怕只懂点皮毛的军事顾问来把把关呢?布鲁斯.威利斯戴了了一顶一眼看上去就蹩脚无比的复刻二战款美军军官大盖帽,ebay上顶多花200美元就可以买一顶很好的原品,或者顶多花50美元买一顶原品二战美军军官船形帽garrison cap,历史照片里陈纳德在多数场合下戴的是船帽而非大盖帽。影片里,布鲁斯.威利斯穿卡其衬衣卡其裤子时,配了条蹩脚的棕色皮革腰带,而事实是来华AVG人员,大多是使用美军的USGI卡其色帆布铜头腰带,淘宝上几十块RMB就能搞定同款复刻品。还有一个小槽点,二战前和二战中,美陆军和陆航人员单独穿衬衣系领带时,几乎在所有时候都会将领带塞进衬衣第二颗与第三颗纽扣之间,不塞进去的时候也有,但非常少。帽子、领带、内腰带是很小的细节,大多数不熟悉军事历史的观众并不会注意到,但这点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脸吹嘘“大制作”?
baba变,历史,变来变去的历史。
大轰炸 果然就是大欺诈
影片一旦被拍摄出来,就有其独立的意义,它已经不再属于主创者本人。合理的态度是应该根据影片的内容、价值取向等来决定如何处理。
《大轰炸》的确是一部烂片,它用所谓“英勇和乐观”遮蔽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用大轰炸中重庆死难军民的鲜血,来洗去蒋介石、宋美龄以及国民党大大小小腐败官员脸上的污垢,歪曲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
《大轰炸》的“官宣”介绍说,电影表现了“重庆市民面对日军残酷的狂轰滥炸,依然向死而生、乐观坚强,展现了重庆不死中国不亡的民族气节。为了保卫家园,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在美国飞行教官的帮助下与日本空军展开了一系列惨烈悲壮的空战。”
《大轰炸》的广告,不管哪一款,都会打出四个大字:愈炸愈强!
预告片里,刘烨、谢霆锋等扮演的国军飞行员走下飞机时,都笑容满面,仿佛刚打了胜仗,甚至是刚刚轰炸了东京。
宋承宪饰演的双胞胎兄弟飞行员,还和战地女记者谈起了恋爱。
军人如此,市民也感觉良好。
茶馆里照样熙熙攘攘,麻将馆也人头攒动。甚至在防空洞里还举行了麻将大赛。
范伟饰演的麻将馆老板,更是照常提笼架鸟,到处耍贫嘴……
通过这样的镜头与情节,《大轰炸》成功地制造了这样的印象:重庆是一座乐观的、英勇的、团结的战时首都,最终挫败了日军的大轰炸。
真是这样吗?
战时重庆的真实情况,和《大轰炸》表现的情况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达10000人以上,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日机的轰炸除直接炸死炸伤市民外,由于长期轰炸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当时的重庆成为“闻名遐迩”的三多城市:垃圾多、污水粪便多、老鼠多,霍乱、痢疾、流行性脑炎和天花等相当流行,使大批市民间接致死。
由于国民党的腐败以及“空军之母”宋美龄的愚而好自用,日军的大轰炸开始后,国军根本就没有值得一提的空中力量保卫重庆,只有苏联的志愿航空队和后来的国民政府的雇佣军“飞虎队”起到了一些非常有限的作用。
因此,日机对重庆的轰炸是肆无忌惮的,除了天气因素外,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受阻碍。
当年经历过大轰炸的重庆市民朱绍臣回忆日机长时间轰炸时,重庆防空洞里的情景——
紧急警报又响了,洞里的空气紧张起来,已经挤出防空洞的人拼命往里钻,里面的人则使劲朝外挤,你推我攘。这时,有人惊恐地大喊“踩死人了!踩死人了!”人群更加骚动起来,你拥我挤,争相逃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踩死踩伤……
小日本的飞机仍然在外面轰炸,猛烈的爆炸声好像就在洞门口,防空洞一抖一抖的。渐渐有人晕倒了,有人有了轻生的念头,不断拿自己的头往墙上撞,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喉咙;体力好的年轻人撑着周围人的肩膀,试图从人群的头顶上爬出来,但他们都没爬多久,就被下面的人死死拽住手或脚,钉在了那里……
这种惨状,在电影《大轰炸》里,都被范伟的嬉皮笑脸和“哗啦哗啦”的洗牌声代替了。
面对日机的野蛮轰炸,蒋介石和国民党不仅没有从空中为重庆撑起一把保护伞,地面的防空、救护、消防等工作也一塌糊涂,大大加重了重庆市民的苦难。
仅举几例:
——国民政府为加强重庆空中防务,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
刘峙随即向军委会要求成立专门防空部队,下辖通讯队、防护大队、担架营、工程大队、机踏车排、警报台、对空联络哨、情报传递哨等部门,直属防空司令部。
但是,刘峙并不为组建防空部队征召新的兵员,而是用卫戍总司令部原有的卫戍部队顶替,然后用伪造的名册骗取军饷。国民政府发给防空部队的经费,大部分落入了刘峙的私人腰包。
重庆的防空,靠一支不是真实存在的“影子部队”来承担,其效果可以想见。
——1939年5月3日至4日,日机轰炸引发大火,把重庆市区的房屋烧去十分之九,人员死伤无数,是重庆空前的大惨案。
当时,驻在重庆郊区的国军有6个师,还有许多独立团营单位。火灾发生后,卫戍总司令刘峙下令所有部队立即出动救火,但无一响应,反而纷纷向刘峙索领救火器材,由于经费早已被贪污,根本没有器材可以发放,卫戍总司令部也就一筹莫展。直到第二天下午,在舆论责难下,刘峙才下令,担一挑水给一元钱,这才调动起数万军队参加救火。本来起初只有二十多处火头,此时已经是满城大火,广大市民的损失极其惨重。
国军开始救火后,又借救火的机会大肆抢劫。火灾之后,大量疏散市民下乡,很多未被烧完的东西都被留城的国军部队搜刮一空,烧剩的木头积存起来当柴烧,损毁的房子略加修理即占为己用,以后竟然向房主索取高价赎回。大火后,许多救火部队竟竞相比较看谁在火场发的财多。
——著名的重庆大隧道惨案发生在1941年6月5日夜。
当时重庆防空警报的发布和解除,都要有防空副司令胡伯翰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胡伯翰刚愎自用,不肯在敌机未临空时解除一下警报,让群众出洞换换空气。结果导致惨案,市民窒息死亡992人,重伤151人。
惨案发生后,防空司令部调担架营去抢运伤员。没想到这些人进到防空洞内首先干起搜捡死尸身上财物的勾当,大大耽误了时间。当时许多人还处在假死状态,如果抬出洞及时通风或施以人工呼吸,还可救活一部分人。而有些人并没有完全丧失意识,在被搜敛财物时还能挣扎,担架兵就把这些人掐死灭口。
当时,负责指挥搬尸的是卫戍总司令部交通处长姜吟冰和交通科长刘吉龙,当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后,马上下令搜查担架兵的腰包。一部分担架兵反抗,姜吟冰就下令在洞口枪毙了一名抗拒的担架兵,以示威吓。搜出的财物(金银首饰、手表、纸币之类)用小汽车向刘峙家里运送了三次。
需要强调的是,刘峙是蒋介石最亲信的国军将领,直到最后时刻还让他担任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的种种腐败贪婪,与蒋介石的保护与纵容是分不开的。
……
国民党所有这一切丑恶,在《大轰炸》中没有得到任何表现,蒋介石统治下的重庆,反而在影片中被表现成“团结、英勇、乐观”,这不是对历史的公然强奸吗?
有人曾困惑地问我:既然国民党也抗战了,为什么不能宣传呢?
我的回答是:
可以宣传,但不能美化。尤其不能把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美化成英勇、悲壮、牺牲。
也不能把蒋介石国民党的失败说成是胜利。
蒋介石国民党的抗战基本上是失败的。不仅没有在军事上战胜日本,也没有在文化、政治上战胜日本。
所以何应钦在“受降”时,才会在日军将领面前谦恭地低下头来——他也不认为自己是胜利者。
( 在受降仪式结束后,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还和这群日军侵略者军官把酒言欢,共诉衷情,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当年在日本的同学,国民党高层许多人,都对日本抱有好感,何应钦本人,就是个坚定的“亲日派”,还记得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吗?就是这位何总司令的手笔。他们许多人,都没有真正坚定地“抗日”过。就在日本投降以后,那个侵华日军的刽子手之一——岗村宁次,也躲过了审判,成为蒋介石的座上宾,成为国民政府“剿共”的军事参谋。)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胜利,绝不是蒋介石片面抗战路线的胜利!
相对于当时的日本,中国是一个弱国。蒋介石国民党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有限的国防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给日本侵略者以最大杀伤,加速日本的失败,反而由于腐败无能和官僚买办的阶级本性,导致了有限的国防力量的巨大浪费,极大地增加了中国抗战的难度,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因此,任何对国民党抗战的宣传,如果掩饰、美化国民党的失败,客观上都是在把中国再次导向失败!
有人说,《大轰炸》就是大欺诈!
如此看来,《大轰炸》还真就是大欺诈,只不过不仅是金融欺诈,也是对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欺诈!
范冰冰一出场就被炸死了。
范冰冰亮相几秒钟片酬3000万赚到手软,宋承宪和张钧甯、刘烨和马苏莫名其妙谈恋爱毫无铺垫,刘烨开卡车开得和飞机一样快还能迅速在悬崖边刹车,马苏料事如神秒变拆弹专家,范伟死了儿子还有心情比赛打麻将而且神功护体炸弹都炸不死,达康书记为了救两只猪不顾生命危险,艾德里安·布洛迪、布鲁斯·威利斯、任达华、谢霆锋全部是龙套没有任何意义……每个角色都天雷滚滚,无力吐槽,叠加起来的效果确实很“轰炸”。
没有质感,没有特点,没有史识,《长城》后又一部所谓中美合作出品的怪胎。
还真的是“大轰炸”...
没有比一星更少的评价了,所以只能给一星了。想想在所有的文字记述中,那都是一可歌可泣,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事件,怎么到了这个电影里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呢?拍不了呢,就别拍了,别再糟蹋了那些用生命去抗击侵略者的英烈们。
如果回到二战时期,6500万美元能购买1447架P40战机,就能把中国大陆至少一半的制空权夺回,重庆大轰炸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烂到家了,钱全花在请演员了,五毛特效,如此重要的重庆大轰炸被拍得轻飘飘
电视剧质感 五毛特效空战 真是8年拍出来的?
十七年前《珍珠港》的特效完爆这6个亿的水平
看得美版,配音相当出戏。排出掉电影之外的故事,影片本身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完全是一众明星出场刷脸的流水账式抗日神剧。导演的视听水准还停留在电视剧水准,特效CG泛滥可是却非常廉价粗糙,剧情混乱、剪辑失控而且很多人物的故事线索都没头没尾,更像是一部主旋律B级片,令人昏昏欲睡。看完成片之后基本可以确信,此片洗钱嫌疑很大,毕竟能烂到这个程度也是少见!
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
影片看得很过瘾,估计拍这么一部片子怎么也得一万多吧?我给9.5分…总分也是一万多…
大概是近几年看过的最差的明星幻灯片了吧。已看英文配音版,特效渣,剧情也不咋滴,听说有人吹捧成《无问西东》第二,也差太远了吧。这种题材,看完竟然没有任何感动点,就是它的失败。
叫这是电影仿佛逗我玩,一条一条故事线都不知道怎么就展开了怎么就拍下去了,而且完全是一种电视剧的廉价感,CG效果还差得一笔,英文版更加别扭,所有英语说得都带着中国方言味儿。
视效,剧情史诗级的灾难……ps2时代过场动画水平。改档,下映是因为自己觉着丢人么?
我倒是很有兴趣想知道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什么时候能被翻拍出来,感觉会很精彩的
剪成了90分钟都不到的“大片”。这个片子把整个电影圈娱乐圈一锅端了,一端端到了好莱坞。干脆圈灭了吧,没什么可惜的也,这个圈子本来就 可有可无。
导演一直哭穷卖惨,不如少请几个明星,少做几个爆破特效,多花点时间打磨一下剧本。幸好国内没有上映,免得我们国人看了尴尬浪费钱。明星,演技?哭惨,就能回归电影的质量?我看的是英文版,国外版,很清晰,但是很尴尬。超级尴尬。崔永元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就是大欺诈。
看的美版,我宁愿觉得是因为片子质量实在太差所以取消上映,拍一部揭秘这片的洗钱合同撕逼等故事票房可能都有10亿,现在国内没钱捞,国外净丢人,活该
陪都重庆确实被轰炸,但这是很劣质的电影。大欺诈!!!你找不出一点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