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步都市情感剧,小学的暑假,在乡下的外婆家,或许很热吧,也许屋外也会有蝉鸣吧,但也许什么都没有,根本就不记得了。
剧情基本都忘了,但我记得因为这剧年幼的我懵懂的知道了“白领生活”,知道了“广告创意”行业,知道了“爱情的滋味”,是一种启蒙吧。也曾心生向往,也曾抱有幻想,现在那里好像有了一个按钮,不能碰,碰就溃不成军。
打多少分对这部电视剧应该都不那么重要了,已经20年了,会回头看的人应该都是报以怀旧情怀去重温的。然而20年里我没有回看过它一次,就让它留在记忆里,哪怕回忆不起来,我怕回忆起来会伤感,那些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的青春。
还有白眉大侠、甘十九妹、布袋和尚、镜花缘传奇、寇老西儿,都是儿时的回忆,没有重播过的回忆,这么一提,很容易看出真情告白和他们不一样了,因为它(可能是)是我的第一部都市情感剧。
如果我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白领,最好从事广告业。工作地点在CBD,取一个英文名,每天穿着OL装,带着创意分镜表,在不同的客户面前游刃有余。有时在落地窗的会议室,有时在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住在loft式的小公寓,闲暇时间打打网球、跑跑步,或者加入皮划艇俱乐部成为VIP会员。累了就听听巴赫,想到巴赫的第一任妻子是玛利亚芭芭拉,第二任妻子是安娜玛德琳娜......
11年后,我刚好在上海,刚好工作在CBD。
这部剧是我记忆中对上海白领职场最初的印象,洋气、干练、专业,还有许诺的座右铭“永不言败”。剧里的爱情来来回回,现在想来不太感冒,男生格外优柔寡断。而刻画的职场却成为我渴望上海的理由。在有限的篇幅里,让我看到主角们分工明确,认真策划、认真presentation。细致到办公桌的设置、会议室的预定都与我多年后实习过的外企环境并无二致。而号称职场剧的《上海女子图鉴》连客户部和创意部的职责都分不清。如今回头看剧,有些恍然如梦。
以前不曾注意,许诺小时候是袁弘小妹郭晓婷,玲玲前男友是综艺咖埃里克斯,田国荣勾搭的有黄奕、女友还是沈傲君,主题曲是梁翘柏,导演和编剧之一还都来自TVB......
人这一辈子能记住的不多,能留下的大抵都只是些片段。因为《真情告白》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如同《天国的阶梯》中的肖邦小夜曲,抑或《我的野蛮女友》中的卡农。旋律每一响起,记忆便会随着鸡皮疙瘩而起......
确实好看,对张世扮演的“田国荣”印象太深,好戏之人!2000年之前中国内地的都市青春时尚剧拍摄得比现在好太多,起码很自然。2000年之后受炫富做作的《流星花园》影响质量就一落千里了,看现在湖南卫视那些鬼玩意真想摔桌啊
我就是记得张世和张本渝 《梦醒时分》
我的V998的发源地
曾经让我向往过一阵儿的都市白领生活啊~~
童年的回忆啊
这片子拍出来干什么
和妈妈一起看的
记得一幕是他们熬夜到天亮,喝一杯咖啡,回家。那时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当年觉得胡兵和瞿颖肯定是一对
好久以前了阿
算是《粉红女郎》的前世篇,两岸合拍,如出一辙的拖沓,信息密度很低,集幼稚狗血烂漫温馨于一体,打着言情的名义,对待感情懦弱又混乱,部分话题切入单身母亲,颇有新世纪女性独立宣言的风尚。演员气质是真的好,现在的时装剧,哪怕美女帅哥如云,都不见这种气质,一种可以穿越皮囊的神采,不只明星,对比大街上的路人,也能觉察这种变化,私以为思想越宽松,人们越有灵气,如今思想统一收紧,主流思想影响主流文化,文化思想共同塑造群体面貌,感谢有这些影像,可以警惕多元化在溃败,时代在褪色
哎,胡兵真是一朵奇葩
是个标志
What is that?
当年大概以为胡兵和瞿颖儿真是一对来着...
瞿颖好丑
胡兵与瞿颖的CP组合还是很养眼的,想当年这部剧的收视率也是不错滴。也是第一次了解白领生活是酱紫滴呀、
真心希望瞿颖嫁给胡兵,实在是太讨厌两个人了
99年在《真情告白》里第一次听到《梦醒时分》这首歌。
好喜欢呢。。。还有《梦醒时分》现在发现原来跟杜拉拉有点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