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较差,是因为对本片要求高了一些。
剧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指望,但这部片把故事完全拿戏来做的态度,情节编排得完全没有合理之处,实在叫人无法忍受。
九十年代初,一个生日之夜,带着弟弟决心看一场电影来庆贺。去晚了,就随意买票入了戏院。
银幕上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正一本正经在颠簸无比的火车上教训晕车晕的一塌糊涂的弟子梁宽“太失礼了”,镜头一转,旁人眼神不到处,他自己却飞快地往车窗外呕吐一把——这个搞笑小动作马上将一代宗师的人情味给带了出来。比起某些大电影大电视的弄个主席出门微服私访忘记带钱要逼真得多。
最喜欢徐克版《黄飞鸿》系列的前二集,原因不仅仅在于一代宗师的搞笑和小小缺点,而是他塑造了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中国人,给了他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正常人所必要的疑惑——大清将覆,列强环伺,国难当头,民生维艰的时候,究竟怎样才能强国,才能帮助所有的身边的亲人乃至身外的芸芸众生
1992年,处在离二十一世纪还有不遥远的七八年时间,面临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后环境可能的改变,面临着改革开放多年的中国要怎样崛起……诸多思考的那个时代,精英们用各类书籍进行探索,而真正利用通俗易懂的传播途径来思索的,竟然是一个来自越南的香港导演——徐克,在他的景别我,把这种思考交给了一个恰好100年以前的一个中国人。
当影片结束时候,汽笛声中,浩瀚的音乐响起时,有哪一部武侠电影能带来《黄飞鸿》这样的震撼与思想深度呢?
虽然电影中,似乎黄飞鸿用功夫解决了一切难题——第一集,保护了被骗到美国的中国难民,甚至打败了轻易击破铁布衫功的洋枪;第二集,粉碎了白莲教的神怪宣传,击杀了清廷高官,解救了一群学习洋文化的孩子,还挽救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孙中山……
但徐老怪影像中的黄飞鸿不像今天的叶问一般,仅仅是为了打败了洋人出口气,他在期间不断地加深黄飞鸿的迷茫——小小洋枪、几粒不起眼的弹丸,即刻能杀死无数个苦练多年的中国功夫师傅,而如他黄飞鸿一般能勉强躲避洋枪的中国人有多少?
洋人高傲的火轮车逼进中国,晕车的中国人却在被这些现代化惊吓之余,还相信所谓神功护体、画符念咒能抗击一切;甚至,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却站在道德高地上,拒绝外来文化,并且肆意审判和处死清醒明白功夫不能救国而愿意学习外来先进的国人?
究竟怎样才是解救国人之道?
功夫吗?教个三脚猫给十三姨,最多保护一时。拥有一身本领的严师傅、绝技在身的清廷官员纳兰元述,他们在做的是什么?一个为了生存,内部斗殴,一个满身正气却无能为力地在苦苦支撑着将要倒去的大清江山……
《黄飞鸿2》开场没多久,用很长篇幅的南音小调《客途秋恨》来唱国难唱民艰,也唱国人的无奈,乃至武术宗师的无可作为……
也因此,当最后黄飞鸿不可为而为之地与纳兰元述对打,中国人杀掉中国人后,一面蓝色的青天白日旗在晴空下展开,雄阔的音乐随着巨大的轮桨的启动而响起,我们才仿佛在压抑中解脱,忽然之间荡气回肠,以为找到了希望,开始有了对未来期盼!
徐克在二十年前想到这么深,却再也没有想下去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步伐猛然迈开。
迅雷一般的时代走近,光影瞬间变换,旧的事物急剧被推土机被霓虹灯被灯红酒绿所替代,中国人忽然之间地走向另外一个新世纪,过去的苦难仿佛猛然之间不见了,而所有人的脚步无法停顿地被推到了一个完全没有时间听下来继续思索的空间中……
徐克自己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黄飞鸿的疑惑了。
即便他有时间,也未必有一个结果。因为这个疑惑,早在上个世纪的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就一直在思考,一直没有答案。
所以,这些疑问,民间武夫的黄飞鸿无法解答,殿堂之上的文人雅士也无法解答。湖南走出来的那个乡间读书郎却在1949年向世界宣告了他的答案——只是,如今50年光阴过去了,他的答案正确吗?没有人关心,大家关心的是享乐时代来临了,怎样将沉重卸去,以便明天更好去面对沉重的生活,而不是百年前沉重的祖国的未来。
所以,《叶问》也好,《叶问前传》也好,再精彩,也只不过是一个享乐时代的产物,他们不需要达到徐克的高度,去思考民族前途,思考中国人该在世界上如何立足和行走。
导演们只需抛弃徐克镜头下的思考,而保留那些畅快淋漓打打日本人,打打美国佬,甚至去潘朵拉星球打打纳美人,让观影者无需有危险地,将自己幻想进去,然后同样畅快淋漓一番,就已经很好了。
这个评论最初想写给《叶问》,后来想给《叶问2》,最后,却留给了更加不值得一写的《叶问前传》。
开头我说过,剧情基本不用提。看这个本就是看打斗的。
可惜的是,真正能算得上打斗出劲力的只有一场——樊少皇替代精武馆与日本人交手。他的身手与劲度把握得非常漂亮和准确——毕竟打了二十年了,明白在镜头下怎么表现出来。
而出演年轻叶问的杜宇航动作好看,但对打起来,大部份时候其实留力留得太明显。毫无拳拳到位的感觉。加上被洪金宝和甄子丹设计的那种30多手老拳都不能打伤敌人的武打给误导了,所以总是缩手缩脚。
我在江门生活,见过咏春,动作难看,总是舒展不开的摸样,更没有见到高踢腿之类的漂亮拳脚。如电影所说,那是女人拳,讲寸劲,不宣扬不高调。
现在的电影人也许能思考的就是这么深了——咏春正宗不正宗不重要,要求变求新,才能有所突破。突破来做什么呢?就是在电影上表现中国人打中国人,然后去打打日本人,打打西洋人,将来也许再打打纳美人。
也是二十年前,李连杰一部情节老套无比的电影——《精武英雄》也深入了一下,设问:天底下最厉害的是什么功夫?
答案是“手枪”。
这种思考二十年前已经有了答案,那么中国人还对功夫那么迷恋做什么?
真的还有人相信功夫能战胜一切吗?
有的,李一就是一个例子。
但更多的中国人其实很聪明,他们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典故,他们更知道中国功夫有什么用——
可以装点外国科幻电影,赚钱。
可以卖给外国熊猫,赚钱。
可以给外国小孩做功夫梦,赚钱。
如此看来,中国人留下功夫还是有用的,对吧?
电影中有一个桥段,青年叶问在香港上学时,为了外国人的一句东亚病夫而发怒,用咏春教训了那个歧视中国的外国学生,自此叶问在香港的名声也渐渐流传开。与外国人切磋的叶问一套整齐的白色中山装,这不禁让我回想起甄子丹版陈真的一袭白衣,一身凛然正气。相似的情节,相似的话语,不同的是,叶问的眼中少了戾气,多了谦逊和不争。 早就对 叶问前传 这部电影有所耳闻,却一直不敢看,害怕毁了心中甄子丹版叶问的经典形象。看了主演杜宇航的剧照,觉得和甄子丹长得挺像,琢磨着大概这就是请此人演叶问的原因吧。算是凭着对甄子丹版叶问的执着看了这个电影。看后发现,其实也许真的不是长得像的原因,杜宇航塑造的叶问也是极具自己的特点的,起码在片中我没有把他当成甄子丹的错觉。杜宇航自己本身也是练家子,武术冠军,参演过叶问一二,对咏春有一定的研究。感觉杜对叶问的谦和把握得还是蛮好的,青年叶问的性格是夹在血气方刚和谦和之间的,本身就难以把握,虽然杜的面部表情还有待琢磨,但是整体感觉是对的,还是蛮出人意料的。黄奕的张永成个人认为还是可圈可点的。最早认识黄奕是新还珠里的小燕子,大概那种角色太容易给演员定型,也不容易超过原版,所以一直以来对黄奕的印象也不太好。但是这次的张永成个人认为还是蛮成功的。少女青春期的情丝以及活泼烂漫的情调到位。但就是没有太表现出大家闺秀,毕竟是市长的女儿,有些情节可以端庄一点,天真烂漫和端庄大方穿插在人物行为里,性格会更加饱满立体。 整个电影给人的感觉不差,起码节奏画风以及动作就要甩 刚刚下映的 叶问外传 张天志 几条街,但是也基本说不出什么过人之处。电影剧情不能说是完全能够像海报说的那样与叶问一二连接成三部曲。叶问早年谦和低调,是不主张开武馆的,但电影里青年叶问的理想就是开武馆把咏春发扬光大,不得不说有点蹭叶问一二热度的嫌疑。电影剧情是个大问题,主要阐述了叶问生平中的几件事:咏春师承陈华顺,跟师叔梁壁学习改良版咏春(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实验梁壁的叶准老人,老人很精神,一把年纪了拳脚依然灵活),与发妻张永成的相知相恋。看似内容很丰满,但事实上每一条实线都没有深挖,反而莫名的把一个虚构出来的叶问的兄弟叶天赐与叶问的爱恨情仇拍成了主线,最后叶天赐居然还是个日本特务!?感觉导演想把民族大义和叶问青年时期的快乐生活硬扯到一起,营造一个我要打十个一样的燃点,但事实上剧情一锅乱炖,不知所云。片头叶问对着堂而皇之的日本侵略者攥起了拳头,但是后来剧情并没有发展那一步就结尾了,不知道是编剧忘了还是本身只是想造个噱头,总之完全没有呼应。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更想看到的对关于叶问性格和中年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细节的解释,比如叶问那样一个传统的人,为什么当时会认可梁壁的高脚咏春;中年叶问为什么只喜欢穿长袍和短打;叶问“贵在中和,不争之争”的武学理念是怎么得来的;梁壁因为改良咏春与家人不合再无来往,晚年时后悔不已引发青年叶问的思考......可惜这些点导演都没有深挖,有些根本没有涉及到。于是这个青年叶问的形象有时会跟叶问有一点点脱离。 电影的动作戏很棒,俗话说拳怕少壮,杜宇航的咏春拳打得真的是干净利落,其速度甚至比甄子丹犹甚,再加上杜宇航个子高挑,加入高腿的咏春极具观赏性。印象最深的一场动作戏是最后杜和樊少皇的咏春对咏春+空手道+柔道,动作的好看让人想到了叶问三叶问和张天志关于咏春正宗的对决。 被生活打磨过的叶问的是谦逊端庄的,但是正当壮年的叶问是什么样的呢。显然,导演对此也拿捏不来,青年叶问也在谦逊随和与血性冲动之间试探,在谦逊的叶问和血性的陈真两个形象之间的试探。于是我们看见,本是佛山富户叶家少爷的叶问在电影中变成了从小被父亲送到武馆学武的穷小子;叶问与张永成门当户对的婚姻变成了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设定;佛山武馆的总部成了精武会(就连旗上的标准也和电影精武风云中的一样);青年叶问的服装经常是纯白中山装。叶问和陈真(虽然是虚构的)同属一个年代,相似的情节和造型已经让人有相似的感觉,再加上叶问时常要透露出一副谦逊的表情,刚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也许最后导演自己也迷茫在两个英雄人物之间了...
黄姑娘,你好啊
片商组织我们内部观片。。武戏还不错,其他的都很雷,,尤其是所有的演员都很丑,以男主角为首的丑。另外,,假发更雷,我都担心他们假发会掉下来
感觉一般,不如1和2的亮点多,打戏还不错。
全中国找不到人了怎么的?还用1、2的演员,玩穿越啊!樊少皇够倒霉的,每次都是奸角;徐娇拜托你好歹上几天学去吧;张敬轩果然是Gay!恶心女主演,看到她瞬间怀念卫生球眼熊嫂……本片的文戏极端脑残,武戏还算好看。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新人武星杜宇航,Finally!真的快断代了,还长拳冠军
除了黄奕,这部电影简直堪称完美。
男主角长得...
说什么佛山叶问,分明是精武陈真。
下次不如找你妹演五枚师太好了
确实挺山寨的;黄奕演的张永成好做作阿,衬得熊黛林像天仙一样。dennis演技有待提高,明显同性对戏时自如,和黄奕对戏就抽筋了。。。。。这娃太害羞,不够放得开!
邱礼涛的快手之作,流畅,同样也流水。杜宇航的样子太奸,怎么看也不像个主角。
演员很山寨,不过动作场面不算山寨……
年轻版叶问青涩并愉快着~~~
就是打得爽
樊少皇演的日本人12岁就当兵了?还来中国卧底?我勒个去……不过叶准老爷子饰演梁壁倒是个惊喜!
虽然很多情节欠展开,但还是值得看看的。毕竟,叶问是我喜欢、敬重的一代宗师,如同太极的众多前辈名家一样。
审美疲劳了要,整天叶问。。
太扯
杜宇航很有型
咏春打的真流畅
咏春变,妹纸变,唯少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