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野蛮时代的氛围特别到位,就中世纪之前的画风很写实,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愚昧且暴力展现的挺好。问题在于故事情节过于跳跃连贯度不高,很多人的出现没有任何意义但竟然给了过多的特写和描绘。女巫得魔力实际也没啥,最后付出一切也只是同归于尽,太弱了。画风黄暴较多,但并没有什么实际东西,美观度也不高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值得大夸一番
或者至少说,这是最近几年难得让我一秒都没有快进,完整看下来的佳作
这主要归功于两点:
1、天马行空的剧本安排,令整个电影的走向往往超出预期,每一秒都令人期待着下面会发生什么。
2、恰如其分的美术设计,细腻又新颖,而且没有喧宾夺主,令人能专心地体验故事,整个观影过程都非常的舒坦
作为一部cult片,血腥和小众几乎是必然,但据我观察,很多人反而会觉得这部电影的画风,是最简陋和cult的一点。
对此,我表示非常地遗憾——大家如今对于审美风格的容忍度是否太低了?只要简单地留意一下各种场景中的背景插画,都是如此地精美华丽,就应该能想到,这种画风是来自对拍摄风格的选择,而不是成本所限。虽然cult片的成本捉襟见肘是常态,但在这部《夜脊》中,我没有感觉到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
我甚至不同意说片中的人物是丑陋的,但美是个很主观的东西,我这样来说吧,在这个庞大的原创神话体系下,片中的角色形象很好地展现了人类的普通、渺小、不完美,同时也表达出了他们的独特、不屈和温柔。
举一个例子来说,就是当中某个村庄被屠戮以后,剩下的一对情侣的戏份。这一段相当地耐心,没有惊天动地的发现,只是让观众随着两人的视角走过残垣断壁,仰视茫茫星空,最后两人沉寂于敌人无情的刀剑而作罢。
这对情侣的形象是如此地粗壮、朴实和似乎笨拙,但有任何人能够否认——他们的心灵是坚强、温柔和丰满的吗?如果换成一对型男靓女,在那里激烈地哭泣和抗诉,这份战争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的剥夺感会变得多么遥远?远不会有影片中那份沉浸的哀痛来得有分量。
人物本就应该服务于表现主题,如果全剧的立意就是在阐述人类和宇宙的不完美,那把角色表现得美轮美奂又有何意义?我不是说蛮荒和简陋比起文明会更加赏心悦目,但如实地描述一切并将之呈现出来,在这样的努力之中,确实存在着美感。
同时,这个画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体捕捉。这是这部作品非常核心的一个特色。我甚至认为该片其实是将真实的演员互动拍摄下来,然后再对照着画面进行描线动画化,期间增加各种服装、道具的细节。有点像那种将照片变成动画的滤镜app。
这个拍摄手法就决定了两点:
1、人物的动作会比较不自然,必须非常缓慢和减小幅度,用以节省帧数和避免激烈的形态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片中的人物看上去会非常的不灵活,虽然真实的人类比起很多好莱坞动作片中,本身就要迟钝许多,但我认为这种表演风格主要还是为了配合作画手段而选择的。
但作画本身也会影响故事表达,就像在《蜘蛛侠平行宇宙》中,在主角的早期,导演通过降低帧数的方式来营造主角不自信和笨手笨脚的感觉。在《夜脊》中,人物动作的收敛,一方面让角色显得贴近现实(虽然略显过头),另一方面,确实也营造出了人类渺小和普通的印象。
但我要批评的一点是,虽然这个作画风格我可以理解,但是在人物选择上,很多角色(尤其是在饥荒中)显得相较于那个时代过于肥胖,实在是令人出戏。尤其是考虑到后期可以通过作画来调整这一点,我不理解这个错误产生的理由和动机。
2、捕捉动画的方式令人物表情极度细腻。
在过往的传统动画工艺当中,人物的表情描写基本上依靠的是画家对于人体面部动作的理解和想象。所以会有很多固定的模式来表达特定的感情。这在过去的创作中是行之有效且颇成体系的,尤其是日系动画,某种程度上来说,表情包和颜文字的产生都是脱胎于这个体系,以及它在人们的审美当中建立的基础共识。
但是,人类的表情,或者说乃至于人类的情绪本身都是极为复杂的。远不能由几十甚至几百种模式来描述清楚。这次的作画就对我们展示了,在一个简单的场景当中,人类的面部变化可以有多么难以捉摸。
最具有这一特点的一幕就是审讯官和高苏尔谈条件的那场戏,当时审讯官的表情变化真是令人看得入迷,那掺杂着各种考虑,犹豫不决又贪婪流露的形象,让我不禁佩服演员卓越的演技,以及这种动画方式带来的神奇效果。因为在动画化的二次创作中,很多平时会被忽略的微表情会被线条勾勒加强,反而起到了真人镜头下没有的效果。
当然,这样的表情并不会很“美”,万神殿的女卫兵最后对着着魔的审讯官拒绝屈服的大喊,表情粗野难堪,但是一颗赤子之心却又呼之欲出。其实人本质是动物,肉体不过是组织,何来美与尊严,全是由于你对自己的看重和赋予意义,一切的价值才随之诞生。
观看这部影片时能体会倒这份感慨,真的是令我十分惊喜和满足。
更不要说,在一些史诗性的场合,作画的表现非常优秀。审讯官魔化后的塑造,是我在最近几年当中看到对demonic这个词最贴近的表现了。影片从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描写邪恶,并借由这种画风在关键的地方发挥出超乎想象的效果。或者简单来说,在描写超然之物或描写回忆和历史的时候,影片的风格会明显地卡通化、动漫化,这就和平时的人类形象描写拉开差距,从而产生了神与人,现实与虚妄在视觉上可以体会到的隔阂。
我认为这是通过画面讲述故事的完美演示,观看过程可谓令人陶醉。
讲完了画面,我们来说故事本身。
如果从结尾来看的话,这个神话并不复杂,甚至还有不少毛病。但是在影片铺陈的过程当中,你一直也不会接触到剧情的全貌。尤其是你会不断被各种新颖的叙事风格和庞大的背景所分心,你即使想到了一些发展,也不会特别能够信任自己的判断。更不要说影片本身经常穿插一些反套路的桥段。
整个电影其实可以说是一部悬疑剧,是引导着观众随着剧情思考的类型。在热门电视剧系列《怪奇物语》当中,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将故事的各个分支像拼图一样,通过人物关系的交汇来拼凑整齐,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观影快感。《夜脊》本质上采取的是类似的结构。
不过《夜脊》的故事碎片不是多条线并进的,而且大多不在同时出现,有些关键的角色到故事后期才登场,例如三只鸟人。甚至他们的奇葩外观,我认为都是为了让观众不会立刻去认真对待他们而设计的,莫西干发型,不合理的裸体装束,一直都在隐藏他们真实的战斗力和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废墟中的情侣那段我之前也提到了,是非常营造气氛的一段内容。但同时,如果你看到这一幕时依旧抱持着“每个情节都有伏笔”的先入为主想法。那么这段故事就可以打断你的节奏,告诉你,有些情节可以“毫无意义”。情侣俩捡到的圣花碎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使命,只是通过两个无比普通的人类视角,告诉你看到星空对于人类的体验和意义,来进一步补充完整这个世界的法则和设定。
类似这样的动作都仿佛在一次次告诉观众,不要着急,不要焦虑,其实故事是可以这样发展的。
但与《怪奇物语》有所不同的是,当你最后将《夜脊》的各条故事线汇聚起来,你获得的不是完成拼图般的畅快感。而是一种感慨和哀叹。
因为在一般的悬疑故事里,你寻求的是一种智商上的满足感,一种故事的合理性。而在这里,电影非常注意去避免让你执着于这样的目标。
首先,世界和圣花的规则到最后依旧并不清晰,所以你手上一直没有很多确实的信息来推理。其次,影片的整个基调都是在讨论生命的意义,传承于传统的克苏鲁神话视角,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这样一条用来反驳的命题。
但正如女巫向守卫描述的——在如此悲惨的世界中人类依旧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你从头到尾也都在看到人类的挣扎、坚持和抵抗。你被每一个普通的角色的选择和视角所感染。经历过这些,你又如何能够像往常一样轻松地说出“人类确实毫无意义”这句话呢?
正如我之前在《疯神》的评价中所表达的,实际上在我看来,每一部讨论神的作品,所涉及的神永远都是“人神”,也即是从人的视角和认识所创造出来的神。又即是——这里的神就是人类本身。
《夜脊》的故事,如果要打个比方,就是原本盘坐在地上的人站起身以后,对着自己原先视角的高度所写的。本质上是对于人类精神的讴歌。某些存在和神明,他们远远超绝于我等又如何?我们与之相比连尘埃都不及又如何?任何一个人依旧可以去思考——“诸神是否也与我们一样,无法违抗自己的本性”——这样的问题。
可以说,整个电影在讨论的其实是自由意志和选择。从这个角度,你就可以理解高苏尔作为反派的存在意义。请大家回忆一下,女巫对高苏尔所说的第一句话——“你进入阿舒尔前原本是谁?”,他回答,“无名小卒而已”。
以及女巫最后对他说的也是——“you are nothing”,虽然此刻高苏尔已经宣称自己是神了。
为什么?这里涉及到我看的版本的一个翻译错误。高苏尔说万神殿里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时女巫问他,“那其中有你所追求的东西吗?”
但其实原文是“to what end you seek?”,这句话其实和万神殿无关,而是直接质问高苏尔,“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或者“你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呢?”高苏尔答不上来,女巫就劝他“你好好想想吧”。
结果到故事最后,高苏尔都没有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只是作为了权力和力量的俘虏。正如故事中出现的王国“派”,无论如何易主,最后的权力者直到高苏尔都保持了这个国号。因为他们继承的不过是同一套东西。
正因为被权力和欲望驱使,高苏尔所走的路一生也只是在原地徘徊,从一个无名小卒而来,最后也回到虚无。
圣花固然强大,圣花固然是超越、高于人类的存在,但是当你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那样的存在之上,你自己就必然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只是那更高存在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女巫所谓的“让人类用自己的眼睛来看星空”的意义。
没有圣花,人类可能对着茫茫黑暗,什么都看不到,但却不会比拥有圣花之时更加盲目。这矛盾吗?我想一点都不矛盾。
故事最后圣花并没有被消灭,花孢又一次散播到全世界,但这已经是故事的最后一幕了,其实怎样写都无所谓。我个人的理解是,圣花的存在与否并不是关键,人类能够拒绝圣花、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在故事当中,圣花还和各种科技联系起来,如果要讨论人和科技的关系,我觉得过于复杂,咱们还是把话题局限在人和神的关系上吧。
或者在这个故事的语境里,是人和知识的关系?
总之,这是一部发人深省,且在拍摄手法上极为创新的优秀作品。由于题材和定位的关系,被豆瓣打到6分我表示理解。但我还是会向大家推荐,希望各位能带着包容的心态去看一下。
并无什么特殊,除了在画面上面稍微黄暴一点之外。剧情上面短小而且意义不足,在动画水平上面,更加是低劣不行,动作设计僵硬,人体和面部也毫不细腻。看起来是一个高大上的神乎作品,但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以值得称赞的内容。
深刻的不容易。虽然是原始的深刻
《圣花传奇》。权游既视感。
内脏和三点全露给五星!太小众了。不过我喜欢。
女性的历史。繁星众神不如人类的呼唤。从小到大,以一个男性的视角,目睹了太多女性的不易和苦难,也见证了不同秉性的女性以不同姿态蜕变的过程,以及她们迥异的归宿。文艺青年,先锋酷girl,奉行不婚主义且丁克;乐观开朗,阳光甜妹,早早结婚生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教会了对餐厅服务员说谢谢,影响了对音乐的审美,通过传阅小说启蒙了写作之路,以辩证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妈妈在家庭里温柔传统、逆来顺受,却又是个做生意的好手,她的身上混杂了家庭主妇和事业女强人的双面特性。也是因为如此,面对生活的不如意,面对命运的一次次重锤,她才能始终坚韧。她给了我生命,教会了我如何与黑暗共处,如何在野兽的利爪下生存,如何身受恶意却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真诚和热忱。我之所以是我,都是因为她们。
辣鸡电影,动画效果很渣,还有个沙雕写了个大长篇影评谈到动捕,真尼玛可笑
亚马逊女战士动画版,感觉过了20年才再出一部heavy metal级别的作品,角色的线条与层次太平,在20年前那种背景风格里可能还比较搭,放在这次的场景里就太割裂,背景每一张都是概念图级别,角色造型倒是更写实更露,故事第三段的蒸汽文明拉高了整体效果,血莲花和肚子里的眼睛是亮点。
很邪教盛典了。就很像森里之子和夜王在平行宇宙里的故事。作画好贫穷,粗糙,美国评论文还狂吹制作,有点好笑。有史诗感,但是细节比较空。不过故事主旨有点迷,真理只有虚无和死亡,所以不可让人类知晓真理?
“在旧时的著作中,我亦会迷失。”“清醒双眼,它将会永远出现在你眼前。”“不要误以为仪式就是真理,不要混淆了权力的渴望与对知识的渴望。”对力量的渴望,对权力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想要一切,我们想要理解一切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欲望的无限膨胀……愤怒的人类,连神也能杀!“我超越了星辰Iwent beyond the stars ,超越了时间beyond time .在那儿面对着There , I saw the truth .无尽的光亮时我看到了真相In the face of the endless light ,人类为之争斗为之死亡,为之活着为之期望的 ,都毫无意义,一切都是徒劳的。”“记住,灰烬也会褪色。”
Who are we to destroy the mysteries of the night. We merely stand at the threshold between the men and gods.
2022-02-19台词看似宏大但又说不上有什么深层逻辑,导演想表演一口吃个胖子,但实际上全都是泡沫。如果工作量太大转描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厮杀看起来都怪怪的,仔细想一下大概是刀还没用力肉就自己炸开的缘故
画面比较粗糙,结合了欧洲远古蛮族部落风格和蒸朋,胜在故事虽然很蛮荒,很野蛮血腥,但是很有神秘感。不过如果真人片这么拍,估计是铁定差评的。
权利的花朵。参考影片《血液机器》
飞贼行刺的段落比较有创意,但林克莱特那套真人转制动画的方法用来拍动作场面非常勉强,90分钟的片长对于这个庞大的世界观来说也属实捉襟见肘。另外,天寒地冻的,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穿衣服。
看不懂
其实还可以,故事的走向和叙事略微冗长与无聊,关于书本之城那段还可以精简,动画粗线条为主,生殖器和血腥画面赤裸,大背景切合主题混沌之风,女巫黑魔法的争夺战,帝国的崛起以及灭亡,人类的生灵涂炭,建筑在神话色彩的高台之下。当飞翔器升空飞行,有那么一刻有暗黑宫崎骏的格局意味,宫崎骏的电影强调万物重新生长,与本片结尾圣花的绽放不谋而合,而本片中更偏向的是,人类世界的暗涌与争斗终究退散成黄沙,只留圣洁丛生,还给世间原始的清静样貌,祈求一番平和的愿景,实则朴实又自由。★★★
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如既往的弱者获得「超能力」后成为新的暴君,被欺侮和肉体消灭的「亡魂」随机性的「返魂」复仇,最后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挺血腥暴力的。内核还是超级能力的拥有者怎样利用的后果。
有点爆裂,但是局限于画风
挺有感觉的,象征主义神话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