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友这个角色不得不说塑造的很成功,刻画了一个解放前未读完初中、解放后借着街道办芝麻绿豆大的官职作威作福的小人物,表现力入木三分,红卫兵们丑恶嘴脸让人见之生厌。公私合营期间内行指导外行的滑稽、Wen革时期造反派的狂热、基层公务员拿腔作势的虚伪,无一不体现我国历史上走过的歪路。集体暴行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反思,不能让历史的教训再次重演。
如果你不理解陈雪茹为什么那么上赶着追着徐慧真,她干什么她也要干什么;如果你不理解徐慧真为什么那么优秀,那么宽容,还对陈雪茹宠上天;那么你就把这个剧看小了。
这个剧看似家长里短,实则人间百态。这部剧的人设实在是有意思极了。往小了看是徐慧真的家庭,往大了看或许更像一个国家。徐慧真从最开始积贫积弱一无所有,到背靠老农民祖产小酒馆起家的个体工商户,再到结合了实干兴邦的无产阶级蔡全无,凭借自身努力、跟紧时代潮流、放眼整个世界,即便过程中有起有落但一路摸爬滚打也成就了如今富强的集团公司。陈雪茹一出场就是城市小资产阶级,比徐慧真当时的个体工商户实力雄厚。要人脉有人脉,要资源有资源,要经验有经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此时陈雪茹都胜过于徐慧真一筹。而徐慧真坚持真诚的经营理念,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敢为人先尝试新鲜事物,能够放下成见摆平家里家外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强大自我,这是徐慧真一贯的风格和可贵之处。
越往后走,陈雪茹和徐慧真的差别就越明显,陈雪茹一碗水端不平,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体现出来,制约了她做大做强,最终她棋差一招,输了。然而在徐慧真看来陈雪茹也是先进生产力量,并且与自己实力不相上下,两人社会关系盘根错节,产业经营相辅相成,这种情况下她俩和则双赢斗则双输,所以徐慧真要海纳百川团结陈雪茹,为的不是仅个人情感而是大事业。陈雪茹也最精明,她深知成功路上不能没有好朋友,更不能没有好对手,跟着最先进的对手走一走,才知人间有没有哇。好朋友好对手,巧了,都是徐慧真。(这俩是真爱,锁了!)
为什么徐慧真那么嫌弃但还是要团结范金有?因为不论在社会的哪个阶段都会有范金有这种人,他们没有高的思想觉悟,不能自我进步自我审视,他们没有主心骨就会走向旁门左道,要说能力是有那么一点,但翻不起水花子;要说心眼也就那么一点,耍起来还挺膈应人。所以这种人需要被正确地领导,跟什么人走什么路,因此这种人也是团结的对象之一。
为什么徐慧真那么恨却还是要团结贺永强?因为过去的许多伤痛是有历史原因的,贺永强一开始和徐慧真走在一起就是阴差阳错的包办婚姻,而且那个时候老农民的顽固思想真不能和现在比啊,但是多多少少他也在进步,也在跟上时代,不能因为他曾经犯错就不配拥有未来。后期贺老头不是被徐慧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嘛哈哈哈哈哈!徐慧真帮他把这农家小院搞得有声有色,和气一到财自来,徐慧真做到了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真理平天。退一万步说,贺老头是静理的亲生父亲你说气人不?如果心里的疙瘩不彻底解开,静理怎么能够毫无顾虑地放手拼搏呢?心底总是有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听五月天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的时候还是会哭……慧真妈妈不忍心。
为什么是徐静理最后掌握了整个集团?也只有徐静理能成为最终的接班人,首先她是徐慧真内外交困最艰难时生下的孩子,其次她是无产阶级蔡全无细心呵护手把手带大的孩子,再次她是城小资陈雪茹的大儿媳妇,但最根本的是她也是农民贺永强的孩子。所以也只有徐静理能有立场平衡并团结各方力量,无论对哪一方来说,徐静理都是与其有深厚情感联结的亲人,所以徐静理就是那个被选中挑起大梁、带领大家向前进的人。(不得不说编剧真的有心,这剧里充满了政治智慧…)
剧中的许多细节需要了解历史的同时细细品味琢磨,一些决定或许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在个人和家庭生活层面能达到的境界,甚至我们有时非常不理解,但是站的角度高了可能也就明白了。剧里没有真正的坏人,一切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毕竟改革开放都四十年了,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美好生活。
看到30集,高开低走,越看剧情越尬,完全演成了圣母,外甥女个个似亲女儿,看完觉得这世界真美好!!!演技完全没问题,编剧背锅吧!文革完全撼动不了主角的光环,各种开外挂!我满心期待的这些老戏骨都被这剧情毁了😤觉得这剧很大一个毛病就是什么都想讲,但什么都讲不透,跨度从刚刚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演员年龄跨度大都不是问题,你怕观众跳戏我也各种理解。公司合营都算你讲的最细致的一部分了,你怕不过审不怎么讲文革我也理解,到了改革开放你总可以细说了吧!好吗,主题就放在孩子搞对象身上了!大女儿去了趟南方没有激发做生意的欲望,突然就想出国了?请问被激发的灵感来自哪里?超市这么时髦的词汇老爷子张口就来,你不给人努力学习几个镜头?编剧你也是可以具体讲讲人家扩大生产的具体过程的吧!可以理解你想塑造一个在任何时代都坚毅勇敢的女人,那你就专注一点深挖呀!就像写作文一样,每个段落单看都好,但拼在一起怎么就那么别扭呢,我的创作水平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编剧的各种痛苦,编好剧不易啊,但是这剧看到现在越看越别扭,弃剧了
看着这剧分数从8.1到7.9,我觉得我是尽力了
看到一半,气得我看不下去了。最气的就是徐慧芝一家,贺永强说他本来喜欢的就是徐慧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徐慧真,那还和徐慧真生孩子,男人的性和爱果然是分开的吗?! 徐慧真生孩子的时候,没一个人送她去医院,徐慧芝嘴上说的好听,也没有送她姐去医院的想法,住在姐姐家,和姐夫勾搭在一起,后来徐慧真一家帮了他们那么多,饥荒年每月给他们送粮食,自己家吃窝头,徐慧芝住了一年院,把徐慧真家底都要掏空了,没换来感谢,反而变本加厉,理所当然让徐慧真帮他们女儿找工作、找对象、念大学。 徐慧真经营了那么多年的小酒馆,徐慧芝和贺永强竟然想直接分股权,小酒馆的原主贺老头死了贺永强都没管过,怎么有脸要股权啊?! 还有范金友真是让我匪夷所思,人怎么多变到这种地步,一会儿帮徐慧真搞事业,一会儿又找她麻烦,像个神经病一样。 后面看不下去了,看了看剧情介绍,更气了!!!徐静理认真的吗,蔡全无从小照顾她,知道不是亲爸就不认了?还有那位安徽茶叶,我没发现他一点好,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了吗?剧情为了让徐慧真和陈雪茹她家当亲家也没必要这样吧!
徐慧真一直标榜她的准则——真理平天。我看也没啥真理,就是圣母万岁吧!陈雪茹一家和徐慧芝一家整天算计她,她倒好,以德报怨到了极致,打拼那么些年的家产全是给别人打拼的。我个人没有这种境界,欣赏不来如此伟大的品德,只会更加生气💢
说到演技,可能是我觉得这个剧唯一还行的地方了,全员老戏骨,演技在线,虽然前期一堆中年人演青年比较尴尬(我无数次给我姥爷解释蔡全无在剧情设定里和范金友年龄差不多,不是老头),但也没有让人太出戏。但是,不知道是人物设定还是怎的,蒋雯丽演的徐慧真总让我和我妈觉得扭扭捏捏的,我仔细找了一下原因,发现镜头总是打在徐慧真正脸偏约45度角的方向,就那种斜着眼看人的感觉,加上本来可能想表现出的…娇俏?就有一种妖媚的感觉,像是要勾引人😓
我不理解😰😰😰😰😰
跟着姥姥看了几集(从第七集到第九集前面),竟然没有感觉到两个加起来快100岁的人谈恋爱的隔应感。尽管磨皮磨的倪大红老师的眼袋都没了,但是演技很好的掩盖了这一点。虽说说的是小女人,但是里面的女子各个能顶半边天。没有那种我是条贱命,我就要生儿子的恶心剧情(说的是谁请自行对号入座)。决定在网络上看下去,暂时5星。要是以后有别的幺蛾子再改。
这部剧一开始看了几集,昨天是顶着一夜没睡看到第二天十点多才结束,实在是想一口气看完。
好的电视剧对我来说就是有代入感,这剧也算不错了。前几天看了《北方大地》,比它要好看。
对我感悟很深主要有两点∶ 1 为什么蔡全无在多人竞争中取胜,最后和徐慧真在一起了? 容易满足,老实做事,不放弃努力,金子总会发光 2 徐慧真为什么能做这么大? 关系多,思考深,大胆做,方法多。
蔡全无的容易满足,不就是无欲则刚嘛。欲望大,烦恼就会越多。
看电视剧总会有好的和不好的,我的态度是去之糟粕,取之精华就好。
这种写女人自强的才叫正能量,比娘道那种封建糟泊强多了,蒋雯丽倪大红都是演技派,看了一点还不错
这部剧前12集剧情还紧凑,虽然有点玛丽苏,但表演基本在线,13集后徐慧真,陈雪茹表演太浮夸了,走路像在跳华尔茲,说话脸上五官飞场,孩子们长大后的戏不好看,演的最好的是片儿爷,今日弃剧。
有演技的演员不论出演什么样的年纪,我都可以接受,也并不觉得尴尬,只是觉得他们应该被好好珍惜。
1、那天看他们首映礼 演员说这是一个体现大爱的角色 原谅了她最大的敌人 我?????这就是圣母啊 大什么爱2、范金有 贺永强 贺小夏 真是这部剧的三大搅屎棒3、徐家大女儿也是 要翻脸找你那亲爹啊 跟你妈耍啥脾气 还拉着人家猴魁下海 结果接了个电话又要回家 人猴魁啥都没了跟你出来 你说不干就不干了 太任性了……4、陈雪茹强调劲劲儿的 有时候他们的剧情太过于真善美的干 5、好笑的有尴尬的有做作的有气人窝火的更有(10.26)6、圣光磨皮的太突兀7、这往后的这几集都什么啊 那个美国博士的演技是个什么鬼啊(10.31)
女主角在文革期间被害,千钧一发之际,是她以前在家招待过的红卫兵小将奋起造反,拯救了她。现在的电视剧已经开始美化文革了,披着老戏骨和好制作的皮。
最讨厌这种以德报怨、恶有善报的逻辑。情节越来越无聊,简直看不下去。
激情邀请郭靖宇导演过来看看这部剧。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批判封建思想
甩娘道八百条街就对了,蒋雯丽演戏真好看啊
苏联出来的时候我笑了,这一长串名字。讲到公私合营,结合当下特别有感触,最后想说,蒋雯丽这个年纪还是很美啊
看着舒服,蒋雯丽演戏就是不一样!!
比那个什么娘道好多了!自立自强!演技派!脸看着也舒服!
开头还以为是个不错的剧,结果越来越圣母,受不了,圣母得过分了,要感化所有人?
剧情紧凑 角色繁多但人物各有各的风格 整体感觉老北京民俗风味很浓厚 还有全员扎实的演技
挺轻松的片子,不过还是脱离不了圣母心,好人吃苦受累最后过上了幸福生活,坏人作恶多端有的吃了点苦但是最后也过上了幸福生活,还比好人少几十集的磨难,你说,图啥?
跟某封建裹脚布形成鲜明对比,女性自立自强,这才是影视作品应该传达的东西
一开始打了四星,现在改了,女主真tm圣母白莲花,女配男配一会儿变好一会变坏,什么东西,女主天天以德报怨,无语
比娘道的立意高出很大一截,新时代的女性自立自强自尊,不是生孩子的工具
这美颜镜头磨皮磨得得有十级了。
3.5。烟火气里出人情味。这个立意有点借鉴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你一言我一语所构筑的生活气息;也以酒馆这个场所,映射出时代变革。北京话真是最好听的中国方言。主旋律属性有些扫兴。
要看只看前十三集半。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就没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