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微电影之后感触真的很大……虽然我的环境与处境相较于片中四位少女都要好很多,但我觉得无论环境如何,那种“逃不出去”“无聊”“被困住”的感觉我是十分有共鸣……
当时看完之后我写了一些随想:
唉。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是这样的红色金鱼吧。看完之后,我也把自己的微信名称改成了红色金鱼……一边在嘲讽自己就是红色金鱼,一边又不甘成为红色金鱼。
那时候心情也很丧,感到很痛苦,觉得这部微电影完全符合自己的心境……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不觉得自己是红色金鱼了呢
解析金鱼代表着谁、什么样的情绪会错失这类影片的真实意味---邀请你在虚无缥缈的情绪里沉沉浮浮。狭山的人们生下来便看到死亡,看到定局且没有希望的未来。或许有人功成名就,但随机选中的幸运儿从不是真正普通的人。重复和没有意义的每一天,粉刷上不同颜色的无聊的每一天,都在昭示绵长不断的绝望。得知未来不具备可能性,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消耗生命。没有意义的犯罪只是让未来的结果变得不那么平静。
我喜欢其中的大部分分镜构图和拍摄手法。
全影片的篇幅很短,讲了很多东西,可是细细品味一下,却又会发现什么都没讲。
影片的内容讲的就是四个少女将金鱼放入泳池的缘由,平时在学校,无聊;平时在街道上,无聊;平时在家里,无聊。总之就是无聊无聊无聊。这个无聊似乎是属于这个小镇的一个不可更改的属性,这个无聊似乎是属于这四个少女的不可更改的属性。可是,当我看到她们日常生活的时候,我是由衷的认为,她们活的还蛮精彩的。至少,她们做了很多平常人不会去做的事情。
“你以前得过县上游泳冠军喔”
这是女主她那个“无聊又温柔”的父亲对她说的,虽然这只是随口一句。像这样的日常对话,在很久以后想起来或许也会是很感人的吧。
她们表面上一直很丧。
一直都是,
也不全是。
当女主跟她伙伴在KTV里面唱歌的时候,虽然每个镜头都把“无聊的快乐”尽可能的展现了出来,但是到后来女主并没有盲目地,无聊地跟其他伙伴一起高兴的k歌,反而是哭了出来,我想在这里,她一定是喜极而泣的,在庆幸在此时此刻她在这个小镇上所拥有的一切,即使她认为这是一个吃人的小镇。
她们也是很酷的。
当有人搭讪她们其中一员,要分离她们(可能她们是FFF团的)的时候,她们会拿刀(假的)砍来搭讪的人,拿枪(假的)崩来搭讪她们的人,来巩固她们的小团体。
当她们从大叔哪里知道,夏祭过后,这池子里金鱼都会死掉之后,她们便偷偷把金鱼“打包”到学校泳池里面。虽然这样做只是为了看一眼金鱼在泳池里会变得更美的样子(并不)。
想什么就做什么。
酷吧。
其实这个酷酷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名字。
它叫做青春。
私たちはいつも結局だ
結局真っ暗で
結局綺麗な金魚は見えなかった
結局結局結局…
結局その夏は終わった
結局私たちはこの町から出ないだろう
結局何も変わらない
結局私たちがやったことに
意味なんてひとつもない
。
金鱼放在游泳池里真漂亮啊,但是消毒水里会杀死它们的吧,也许金鱼就该呆在夏日祭大叔的充气水池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反正青春期干的尽是无聊又没有结果的事。
——浅析《金鱼少女的日记》
日本短片《金鱼少女的日记》与其说是一部影片,倒不如说它就如同纪录片一样,用诗意化影像描摹出四个少女的生活。影片分为了九个章节,叙述出了青春多样、多元化的体验,点出了关于青春、家庭、自我以及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四个少女对待生活的麻木却又想反抗百无聊赖的青春,表达的是少女们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以及挣扎过后却又不得不活在当下的无奈与悲哀。
独白作为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工具,也契合了青春的叛逆姿态。短片中的独白展现的不仅仅是少女们表面上的呓语,更是诠释了少女们极力想反抗麻木生活的决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像是诉说了少女们被禁锢,被束缚属于峡山的不满。片头摔碎的被子代表着少女们破碎,麻木的人生,更是暗示了后文少女们无声的反抗承载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徒劳无获。她们通过偷金鱼后又放生金鱼展现出少女们对于自由的渴时望和向往,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寄托于金鱼,宣泄自己的情感。独白更是打破了“第四堵墙”,不仅是在与观众对话,更是在对镜头外的生活对话,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丰富新颖的视听语言彰显出青春的活力。箱子、手机等物件的主观镜头模拟了少女们的主观视点。一方面呈现出带有第一人称的视点,营造了主观情绪,形成他者的视角,同时也让这种情绪蔓延至观众。还运用了众多慢镜头,使述说更加的真实、深切,具有写意性、诗意性。在电玩城中手持镜头的运用突出了青春的独特姿态,展现青春情感的不稳定性。
独特的意象表达的不仅是少女自身,更是少女们对于青春情感的寄托。在影片的开头,一位少女站在水里独白,之后便像鱼一样游进了黑暗之中,隐喻着少女们的未来也是迷茫,未知的,她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片中金鱼被偷的新闻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这个事情,更是述说了少女们无聊的青春,用真实的事件来引发对青春的思考。被困在鱼缸中的金鱼如同被困在峡山中的少女,展露出少女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狭窄世界的控诉,陷入其中无法逃出。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困境。最后金鱼被放生暗含了少女们渴望自由,渴望离开峡山,但“活在当下”的歌响起呈现出少女们只能活在当下的消极、厌世之中。
《金鱼少女的日记》展示了少女们对现实的不满,对重复生活的抗拒,对成人世界的唾弃和对青春自由生活的向往、憧憬。这些少女天天梦想着要离开这个小地方,却只能日复一日地度过无所事事的夏天。多元化的青春背后的指向却是精神的空虚和青春的叛逆与迷惘。
所有片段在微博上。有微剧透。
【片段1】
“第33届圣丹斯电影节短篇获奖作品,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4名少女把400条金鱼放入某中学泳池,电影围绕着少女们犯罪前后的日常生活展开。” 30分钟的短片(准确也不准确地说是28分钟左右),由好几个短小的片段组成(准确地说我并没有去数和详细记录)。带着日式惯常的抑郁和厌世感,却并不感到过分得晦暗,有着一层奇妙的治愈力。少女们就那样无伤大雅地反叛着,她们人生中最刺激、最难忘、最大胆的事,莫过于把400条庙会上即将被处理掉的、无人会感伤的金鱼放进了深夜学校的泳池里。在平淡的小镇上,她们成为了轰动一时的头条和自封的英雄。用那样的方式去感受和祭奠自己的存在、彼此之间姑且称之为友谊的感情、还有大把转眼即逝的青春,也不失为一种自我解放和治愈的方式。夏日里偶尔的疯狂,就像夏末绚烂的火花一般,短逝得都看不清具体的图案和纹路,只记得那一瞬心头簇放的炸响和模糊的色彩,意外清晰得妖娆。 明明是那样苟且得没有一点人生波澜和热情的如同丧尸般的枯燥绝颓生活,为什么还能一脸青春、洋溢笑意、绽放着毫不介意的满脸痘痘和胶原蛋白、对着镜头自拍欢畅?“积极得可怕!” 多么准确而又微妙的形容,心炫颤动了一下。 有一个画面,体现了平和的残酷和讽刺的矛盾。少女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下山坡的时候,夏日独有的呱噪的蝉鸣显出乡间的静谧,少女们有气无力地感叹:“这里就不会发生战争什么的吗?父母就不会突然去世的吗?这个小镇就不会突然地爆 炸吗?” 但是少女四人却没有一个走在大马路上,没有一个不顾惜生命地增大意外发生的机率。这就是青春无力而又让人冷笑的矛盾和平、奢侈而又触目的残酷。 而片段2里这段虚拟空间内沉默交流的“友情”片段却又是如此真实得心寒,那些笑脸灿烂诡异得可怖悚然。
【片段3】
真实和虚假本就栖息在同一付身体里内,被同一个母亲“痛苦”孕育长大,只不过一个拥有“宽容”的父亲所以成就了真实,另一个具有“颜面”的父亲促成了虚假。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嘶喊着坦露着真实的自己,无人搭理。所以,只能虚假地交叠着面具,却不意外地成为了宠儿。然后在压抑得快要自 爆的那刻,喊出内心真实的残酷,末了,巧笑一声,开玩笑的啦!搪塞而过。。。 在黑夜里的奔跑,是这部短片中唯一激昂雄壮的战斗序曲,唯一让人心跳加快热血涌出一小波的片段,与白日里焉掉的自己和故作的青春不同。夜晚的少女们,真实、冲动、有着呼之欲出的生气和灵动,放佛她们在那一瞬首次找到了生存在这个小镇上十五年以来的全部意义,狂喜得好似得到神谕一般。夜里,她们的眼珠仿若簇生着鬼火般,澄亮得不忍直视,与白日里死鱼眼般充满着对这个世界敌对的怨恨完全不同,好似得到了脱胎的重生。所以那一段背景音乐用了最激吵的摇滚。摇滚不愧是最直白的发泄式音乐,把体内所有郁结的毒素全部端了出来。承受的了的,对音乐一脸变态的激爽。承受不了的,认为进耳的不过是一堆垃圾不如的废物。 “我们总是要一个结局。结局又很黑暗。结局是我们没看到金鱼。结局是明天这将成为案件。结局是被抓住被骂被停课了。结局是海的表现很完美,马上从深夜档节目消失了。结局是我妈出轨了,但没离婚也没吵架就那样维持着。结局是我没向老师表白。结局是夏天结束了。结局是考试马马虎虎。结局是我进了一所普通学校。结局是我们逃不出这个小镇吧。结局是什么也没改变。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结局是 ... ” 那些走调的、残破的、永远成为不了偶像级的歌声,混杂着泪水,和不知道怎么就混在一起的同样孤独的灵魂们,扯破喉咙也没人会拍手鼓掌的那些高歌,伴随着内心所有的苦涩疼痛最终麻木地凝成了一坨结实的黑色厚痂,嵌在了心底,抹除不净,再如何抠挖只会使那个深洞更加触目惊人、血肉模糊得不忍直视。只在每年夏末的时候,脚底会抵不住热气地滚脓刺痛着那个依旧弱小的、没有任何结局的自己。好像就这样,那年夏天的疯狂会继续持续下去,永不完结。
到最後 我們也沒有看見泳池裡的金魚
两星半。导演可能以为少女+犯罪+青春就等于好片了吧,邯郸学步不知所谓,学岩井俊二只学到了皮毛,连摄影都刻意贴近岩井俊二御用筱田升。鼓励分给演员,有几段特写表现的不错。
我能记起来的六年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天朝的应试教育,而我最放肆最欢乐的小学青春却因太过久远而渐渐模糊。青春的本质就是无聊,其实人生的本质也是无聊,但我只能把那段最无聊的时光诉诸于文字,汹涌在脑海,而肉体,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完成他人的期望。做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意义,只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青春?不,是人生的本質就是虛無,我們不站在任何價值之上,但認清了本質又如何,活著就會變得更美好?小鎮確實困死了我們,誰叫這是悶死人的地方,大人世界更無聊。我們就像那些金魚,無名無姓,無特色,只能走向平凡。只是以無聊對抗世界又有何不可,世界一點也不好,何不來一場搗蛋?至少有趣一點點
看这部片子,让我想起高三那年,我和同学差点把烈士陵园的花圈点燃。青春就是这样,有人颓废有人丧,因为无聊而疯狂。
青春,就是百无聊赖。丧,一成不变,并且没有什么恋爱可言。
为什么20来分钟还要矫情地分成九章,为什么拍短片的就喜欢把学到看到想到的技法全部炫技用上,这不就是明明短暂却要花一生去追怀的青春本质嘛。想要出逃没有恋爱的少女,只能把那么小的金鱼,丢到了黑暗中的泳池,青春止于黎明前的夜行。
剪的真是太好了。
岩井俊二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寵溺她;長久允把少女放進魚缸,為的是告訴她妳只配活在消毒水的混沌不配活在大海裡。非常有大林軒彥的影子,尤以那股廣告人出身貫有的風格先於藝術的脾息,例如認為大量推軌變等同電影感;這樣一想,《小殭屍》開場就扔的那碗金魚,無疑是在宣告自己將捨棄這種不夠成熟的思維吧。
相比之下,更凸显了中岛哲也的厉害,这个新人导演还是值得特别关注一下,这样无聊的青春也很招人喜欢。
非常酷非常喜欢,中二病的虚无主义,然而也只有那个年纪可以把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用这样一种毫无意义的浪漫方式爆发出来。主演们的厌世脸我给130个赞
这里有通不到任何地方的高速公路。
小镇姑娘生活手记。K歌房摔杯子,盲目乐观粉手枪,出轨老妈宅老哥,商场遇见未来,刀劈表白男……又一个中岛哲也广告风新导演出现了
炫技炫得我頭暈,好像生怕人不知道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似的,多餘。山中崇長得很像青木崇高啊。
青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挥霍时光,这么抱怨无聊。影像风格与状态都充满活力,拯救这通往绝望的人生。好看
看完没啥感觉。年纪大了,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十五六岁就这样的话,你们还是早点跟金鱼一起沉进游泳池吧。
无聊,空虚,绝望,朋克,冷漠,傲娇,白痴,悸动,嫉妒。青春就这操行。28分钟分九章怎么了,比动不动就臭裹脚布一样n长也说不清楚,好太多。
手法上算是极多主义吧,很有少女感,小镇少女无聊的青春。这是每个电影节策展人都会爱不释手的那种短片啊!
希望立法强迫所有拍青春片骗钱的华语导演每天观摩此短片4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