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漫改电影,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日本这个国度。近年来,愈来愈多的漫画被真人化,《一周的朋友》《今日的吉良君》《银魂》,这些都是优秀的漫改电影。而《卫生间的圣母像》算是一部半成的漫改片。为什么称之为半成品呢?因为它仅是从原作中获取灵感与框架来进行重塑。《卫生间的圣母像》来源于阿童木的画师手冢治虫日记中留下的一段话。在其中大体的构思已经给出。不幸的是,由于病症,手冢治虫未及将之画出便已去世。导演继承了他的遗念,将尚未成型的漫画改编成电影。与大多数的漫改片不同,该片极其地现实。现实中的惨烈、苦闷、温情、无奈通通充斥其中。《卫生间的圣母像》,初看影名,我们难免不解其意,但是慢慢融入其中,就会得到答案。概括地说,故事围绕着一个将死之人缓缓展开。男主角,是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绘画青年。和每一个家境不好的城市游民一样,他失去了恋人,埋没了梦想,每日为了生计做着擦玻璃的低下工作。才华得不到赏识,常听到的只有同行大叔的黄段子,稍有不慎就会失足摔死。在这种情况下,他日渐麻木,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与兴趣,放下了从小喜爱的画笔。背负着本就沉重的人生,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可怕的玩笑,当男主从一次昏倒中醒来时,得到的是一张癌症诊断书,这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男主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转变成了绝望的挣扎。因为不甘,他也有过抗争,但在病魔面前努力都是徒劳。带病工作,频繁地呕吐与肚泻却打碎了他的幻想,逼迫着他用仅剩的存款去化疗,去延长仅余的寿命。影片刻画了这个转瞬即逝的弱小生命,令人心痛、同情,同时也勾起观众对死亡——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在医院里,他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孤苦的公司职员,身患绝症,只能用无聊举动寻求存在感。有单亲妈妈,为了给孩子希望强颜欢笑,背地里却失声痛哭。也就在这里,男主与女主相遇了。女主是个十几岁的女高中生,表面上看,她不近人情,待人刻薄,但其实这些不过是保护自己的壳。年纪那样小,却得为暴躁母亲做饭,帮痴呆婆婆洗澡,遭班里女生排挤,承受种种重压,苦苦成长。一个时日无多的青年,一个孤独缺爱的少女,两人在相处中,萌生出了朦胧的爱情。男主作为世上唯一愿意倾听女主的心,满足她无端要求的人,买了两大袋金鱼倒入了泳池里。女主追随金鱼跳入水中,裙摆在水波中浮动着。金鱼与少女,在一片幽蓝的水中游着,这个美丽又忧伤的场景,着实引人落泪。影片借此传达以及营造了一种孤独感。为了寻求所谓的灵魂自由,主角在这一狭小的封闭空间内获得了独一无二的释放与快乐。就在这里,女主向男主献上了初吻,并强求他负责,妄图以幼稚的方式挽留他。但这是不可能的,男主始终将要因不治之症,在最后的夏天中死去。不过女主勇敢的示爱还是给予了他直面死亡的勇气。他选择了放弃化疗,回趟老家为后事做准备。在老家茂盛的树林中,男主边走边吹起了口哨。炎炎夏日,蝉叫不止,他凝望着晴空、远山,还有四周无尽的翠绿。在那一刻,他想到自己即将告别世界的美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被一片绿色拥簇着啜泣的瘦削身影,是片中不多的情绪爆发的镜头。一反之前的阴郁暗沉,极具张力的悲泣表演,无疑给了观众心灵一记重击。在最后时光,男主住进了医院的卫生间中,并开始在墙壁上、天花板上,用油彩不分昼夜地画画。如梦方醒的他,突然觉得自己不能一事无成地死去。之所以作画,是为了在世上留下点什么,而地点选择在卫生间则是因画作隐喻了“净化与升天”。当画下最后一笔后,他满身油漆地坐在马桶上,像是被身后五彩斑斓的圣母像环抱着。这是本片最震撼的画面,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片名的含义,同时心里也激荡起难以忘怀的观感。男主创作的全程都被病友录了下来。直到男主离开了人间之后,女主才再次来到病院,得知男主已死,又看到那幅以自己为原型所绘的画像,她忍不住流下泪水,跑了出去。即将入夜,女主行走在大街上,咬紧下唇抬起了头。她回想起刚才录像中男主充满力量的一句话:“嗯,我感觉自己现在活着。”至此,全片结束。整部片配乐很少,表现悲伤的手法也较为克制,因此片尾曲响起时,予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效果,旋律、歌词也与剧情十分贴切:“第一次狠狠抓住这个世界的衣袖,即使被百般抖落,我依然用力抓住,我们是不足以称为奇迹的微光。”值得一提的是,演唱者正式片中的男主,也就是“radwimps”的主唱野田洋次郎,该片也是他初次出演的处女作。《你的名字》中的“前前前世“即是他所唱。他虽然不帅,自带的忧郁气质却是与”悲“的比重占主的情节极为契合。女主则是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杉咲花,虽然年少,却将一个缺乏安全感、缺失亲情的少女形象演绎得细致入微。选角的成功,也成就了这部高分电影。相比同样以癌症患者为主角的《滚蛋吧肿瘤君》和《小花的味增汤》,《卫生间的圣母像》显得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在艺术造诣与深度上更胜一筹。比起乐观豁达,它更多的是平静。在男主重执画笔之前,电影氛围一直都是沉闷而压抑的,节奏也是控制得如日常生活一般缓慢,那种无力感正是身负绝症的人的最大感受。纵观全片不难发现,这部影片的精髓,在于“对生命的尊重”。我想它传达给我们的是,我们虽然没法延长生命的时间,但可以通过专注某件事让时间变慢甚至停止。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就不算白活。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主演有很强的洋次郎风格与气质,消瘦还有点颓,最重要的是他的气质中有积极向阳的引导,温柔的力量就在即使没有波澜起伏的逆袭励志的情节,洋次郎用这种青涩的演技展示他想表达的心意,仍然记着通过出租车的窗外,看那个穿着学生制服,大口喘着粗气在温柔阳光下努力骑行的女孩,还有他回头说着我在活着时眼里闪出的光亮。
手冢治虫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我有一个很棒的构思!名字就叫《卫生间的圣母像》吧。被宣告患有癌症的病人不想就这么一事无成地死去,于是开始在住院病卫生间的天花板上画画……(中略)净化和升天。这就是这个将死之人对世界的挑战!”
我们对于死亡充满了恐惧。也许是恐惧即将面临的未知,或是恐惧个体生命的消逝。为此,人们通过宗教,通过仪式来寻求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无论在世界的那一个角落,这种人类原初文明留下来的残印仍影响着当下的我们。在西方,是基督教的临终圣事;在东方,或者说在日本便是本土神道教的净化升天。但时至今日,信仰稀薄的人类早已不受众神的眷顾,如何才能再次寻求这种直面死亡的力量,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作为一部典型的日式文艺片,导演用特有的缓慢节奏和细腻的叙述视角将剧情铺展开来。整个故事以男主原田宏患病至去世为轴,穿插了诸多人物身心俱疲的问题少女宫田真衣,同病相怜的色大叔横田亨,痛失爱子的母亲桥本敬子。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是这个本身单薄的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故事,变得丰富生动。导演对于故事是裁剪分割的,除男主原田外,其他人的故事交替展开,通过不多的台词来营造一种氛围,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大量运用暖色调的镜头,将冷冰冰的现实封装起来,同时也加上了一丝“自欺欺人”的味道。
人间百态,在临死之人的眼中显得更为虚假,亦或说全然的真实起来。生与死,在这个空间下,扭曲成花。向死而生,这个词用来形容原田是再合适不过了。胃癌对一个青年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想过一了百了,可其内心的恐惧,不甘让他不能面对死亡不断逼近的现实。他逃避,在公路上飙车,在酒吧厮混,可等待他的只有医院那个冰冷的床铺。他一次次的逃亡,又一次次回来,死神总以巧妙的方式提醒着他生命的流逝。在生存和灭亡交锋之中,他的灵魂被一次次的鞭挞。向死而生,便是在必定的黑暗下,一次又一次地追逐着光和热的幻影。
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仍是有人会带来光和热,尽管他也不一定幸福。病友横田,被下属断定为毫无用处被公司养着的男人(日本的“社畜“文化,没有价值的人就不应该占据公司的位置),却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积极地去品尝难吃的病号餐,去收藏成人杂志的裸女图片,去拍摄护士小姐各种色色的相片,去担心着公司的运转和那些”不靠谱的后辈“。他的行为看起来是丑陋无疑,违背道德的。但是他却是积极的对待生活,以一种扭曲变态的方式。他在原田抗癌药副作用发作时,去唤醒他人类的本能,带他进入癌症患者的世界,希望这个年轻人不要这样颓唐的等待死神的降临,而是努力地去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虽然这个世界已经在所难免地将与之告别,但仍要去珍重存在地每一天。横田地性格有着大和民族原始的一面,对一切怀着敬畏之心。正如日本人用餐前对食物的祷告,横田也是在用心地去度过自己的余生。
比起横田,真衣对原田的影响更为重要。恰好相反,真衣对于死亡有着一种别样的迷恋。青春期的她,比起其他女孩子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重量。单亲的家庭,冷漠的母亲,痴呆的奶奶,生活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五光十色的,也正因如此,养成了她暴烈古怪的性格。但她毕竟只是个孩子,死亡对于她来说太过遥远,她知晓死亡的存在,死神却从不对她露出微笑。这也许是上帝对人类开了一个玩笑,事与愿违罢了。可就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却使身在灰暗世界的原田看到了一束光芒。生命也可以像她一般,痛苦而又坚强的活着。当下诸多年轻人不也同真衣一般,一边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一边咬着牙努力的活着吗。
原田开始挑战这个世界,他重新拾起他早已丢下的画笔,拖着羸弱的躯体,在那间不足几平米的卫生间,创作他的绝唱——那个魂牵梦萦,带给他生命的女孩子。横田陪着他,看这个孩子努力地生活,努力地作画,努力地抗争着,和他一样。原田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坐在卫生间的抽水马桶上,被“真衣“怀抱着,他是幸福的,他死的时候理想和爱情伴他而去,他借由这次创作,重获洗礼,净化,升天。真衣来到了这个房间,知晓了一切,用刀子扎向自己的手臂,不会死。对于她来说,死亡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原田自顾自的就死了,自顾自的画了她的画像,自顾自的丢下了她。世界是不公平的。
这部电影是不公平的,原田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卫生间是祭坛,圣母像是装饰,而他自己本身便是祭品。人直面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原田将自己献祭,用生命为真衣留下了最好或是最坏的礼物。他在作画的时候说:“我感觉,我还活着。”他那时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被医学,被社会,被整个世界下了判决书,但他活着,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么,他知道这个世界有人清楚地记得他的存在。名字自古都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真正的消失,是被遗忘,如果有来生,我知道他一定站在那里,等待着那个记忆中的人。
生与死之间绽放的绝色,不过是人世间的痛苦与希望浇灌出来的一株曼珠沙华。
没有刻意煽情,也不存在歇斯底里的乐观,看完让人很平静。开始觉得男主很丑,到后来才发现是个气质男
五星全给主唱,不能再多了
五星给ピクニック这首歌 不如说就是想去理解这首歌而去看的电影。 看的时候没哭出来的眼泪在这首歌出来的时候全部都流了下来 “这个时候感觉自己活着”的我,和“想知道死的方法”的你 那个晚上的泳池大概对我们来说就是全世界也说不定
你知不知道呢?你的存在,对我就是救赎了。电影本身节奏慢缓,但不甘挣扎与反抗的情绪一直于暗处汹涌。人之将死,其行也实,在黑暗中有温柔的手牵住你,除了爱与感激,再不知可以以何报之。
小女孩有点过,看莉莉桑演戏是真舒服,厕所里的圣母像如折纸一样打开时的画面还挺美的。为了看扫地的佐藤健看了本片。
治疗是心存侥幸的祈祷,直视死亡才是生活。在得知死亡即将毫无意外地降临时,会有不甘和羞愧,是对自身的才能和未来的幸福还保留着期待吧。
一直站在距离希望最远的地方等待,仿佛横贯着巨大无人光临的雪原。狠狠地抓住世界的衣袖,尽管被狠狠地抖落。
孤独是恒温泳池里的金鱼,也是葱郁森林头顶的眼泪。
他们会觉得我还活着
艺术造诣和深刻度,比《翻滚吧,肿瘤君》大概高两层左右。
新人导演,第一部作品还算不错,杉花稍微有点过
前半段实在太慢。。。后半段还不错~只是有时候觉得霓虹人的情绪很捉摸不透,说的话,做的事,总觉得莫名其妙==
少女和金鱼同游时倒真有几分像人鱼。这片唯一美女是男主的路人配角ex。日本片如今不是谜之二次元化就是日常tv感,时常觉得不是在看电影~
很久没看到这么自然的电影了
野田洋次郎有赞到
人的意义总归在于活着 无论我怎么恶毒诅咒你 发脾气打你骂你 甚至赌博式献上了我的初吻刺激你 你知道的 我只是想你可以好好活着。看到最后女主哭着悬着快要刺进手臂的刀问身患癌症的中川大叔怎样才能死去 真的觉得好心酸!幸好他回了说不知道。对呀 我们都不知道啊 因为我们都在努力认真地活着呢!
野田洋次郎就是那种,看着很舒服,听着很温柔的人。
以为尽力跑就肯定能死掉,卑微地哼着《威武进行曲》,很遗憾所有的痛苦皆无意义,至少还能为自己创造归属,“总觉得,现在我活着。”
三星半,厕所里的圣母像。男主角与他的前女友,折射了艺术的现状,做一个犬儒,你就能成功。我们都在生产垃圾,顺便混口饭吃。人生最后都归于虚无,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人生啊,就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顺便做点喜欢的事情吧。
世界上多的是人比你还惨,愁眉苦脸个锤子!PS1:泳池玩鱼和厕所画像那段拍得太好看了。PS2:野田快回去唱歌吧,虽然你演得不错,可还是不要来抢森山未来的饭碗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