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得知电影《慌心假期》的英文名字叫做Midnight fly。是的,midnight fly,午夜飞行,是娇兰的一款香水。想起了这部老电影,很久以前看的,听说真是梅艳芳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个人认为也是最经典的一部。
午夜飞行是已经绝版的香水,以前不知她的大名鼎鼎,机缘之下买的分装里面有2ml的她。那是一种很特别的味道,刚喷上去,感觉甚至是燃烧的臭皮鞋,臭塑料的味道。平静之后,又给你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是的,这不是我这种普通女人能驾驭的,她应该是那种看淡红尘,沉淀历练的女人的,而她又应该是那种虽然沉静,又偶有涟漪的。就像电影里的Michelle(梅艳芳)和Miki(纯名里沙饰)的混合体!
和丈夫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之后Michelle一个人到法国旅行散心。与旅行团中一个日本女孩Miki(纯名里沙饰)产生了误会。不过二人很快就冰释前嫌,Miki对生病的Michelle照顾有佳,两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接触中Michelle了解到,Miki爱上了有妇之夫,并且怀了孩子,作为情妇的她内心深处极为痛苦,决定放弃孩子,所以环游世界,只为让整个孩子有机会看看这个未知的世界,Michelle只有尽力安慰。法国之行很快结束,但Michelle却不愿回到香港,独自在街头游荡的她又再次巧遇miki,二人于是再次结伴去摩洛哥旅行。原来 Miki就是Michelle老公的情妇... ...
记得Miki失踪以后,Michelle一心想要找她。此时老公却只想和她重修旧好,叫她放弃Miki。但是,时不时的,他脑海里面都会想起Miki,Miki的一切,都是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抹杀,Midnight fly就是她的味道,总是在身边萦绕,这也算是对他的惩罚吧。如果说张之亮导演的作品大部分表现的是女同情节,我认为《慌心假期》应该例外。最后,Michelle为了救Miki付出自己的生命,而Miki扶着她,在空旷中大喊:谁来救救我们,救命... ...或许这是一种对于冷漠人性的一种呐喊!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没想过去面对。不是害怕现实,而是害怕看见真实的自己。 Michelle本想逃避,才开始了这场慌心假期,最后,她勇敢地去救Miki,明知道被司机欺骗,明知道环境凶险也不放弃。Michelle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在这里并不想去争论男人是冷血动物,女人是善良的天使,每个人的认知角度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在残酷的剧情里,我想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定位。电影是虚构的,人生却是真实的... ...
慌心假期是一部令人精神壓抑的電影,看時和看後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感覺,開頭的輕快,兩個陌生女子不打不相識。互相因為自己的感情問題走出國外,是療傷還是思索?日本女子暈車浪嘔在她身上,買咖啡陪罪,香港女子又不小心把咖啡弄在她的身上。兩個人在法國的旅行中漸漸成為朋友,特別是Michelle病了,Miki一直都照顧她。一個是別人的太太,另一個是情婦。互相談著大家對愛情的感覺,走到上帝面前一個說想離婚,一個想結婚。旅行終於要結束,二人要分開多麼的不捨,大概大家對於彼此友情的建立都感到分不開。終於再見了之後又遇上了,她們去了北非的摩洛哥。那是對Michelle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地方,兩個女人在摩洛哥到處闖盪。直到終於知道原來大家最愛的人是同一個人。
在是敵是友的情況下,Michelle有恨意但那卻是朋友,她選擇回香港去黯然離開之時。Miki卻失蹤了,被賣去了妓寨。她一心想找尋她,當她的先生去到摩洛哥勸Michelle不要再找Miki時,Michelle沒有放棄找尋。因為她的內心卻充滿了愛,對朋友的愛,對同性朋友的愛。這種愛已經超越了永恆,超越了蒼穹。此時,Michelle的心很混亂,先生希望大家回香港可重新發展,但實際上自己仍很掛念Miki。Michelle問了她先生一個問題,點解要對所愛的人付出只是那麼多,愛的付出是不能計算,但在女人的眼中男人永遠是最笨的動物。以為只要送禮物給女人,說幾句甜言蜜語就可以欺騙女人,當女人為玩物。Michelle一個人帶著自己的行李再去找尋Miki,自己在火車軌再走上路。因為她背著很重大的包袱,自己的責任。
終於最後找到,但終究Michelle還是離開了。這不是一部同性愛電影,而是一部女性電影,可以看到的是女性的觀點。兩個女人不為搶奪男人為目標,情婦遇上大婆,是一部很挑戰的電影。很喜歡Anita Mui的演技,很美,她是香港的女兒,是我們的集體回憶。她的作品是百的不厭的,看到她就知道是信心的保證。看過她的電影不多,但真的很喜歡她的演技,做喜劇,做這令人抑壓的劇情片,都會令人感動。
這部電影,感情真摯,敏感。多麼多麼的喜歡,雖然悲涼,雖然可惜。Miki身懷六甲帶著肚中的骨肉看世界,卻被強行墮胎,那一幕令我不禁想起霧中風景,雖然這部片的鏡頭不及那部大師電影令人心痛流淚,但我卻想起了Anita在片中說的一句話「Life Doesn't come easy」,確實生命是得來不易。
推介。
http://szeman.mocasting.com才开始就觉得两个女人一定会发生什么,魅惑的深夜,异国的情调,昏暗的灯光,明艳的色彩,摇曳着的高脚酒杯,两个东方面孔女人喝酒聊天,舒畅自在,只有女人才最了解女人。
miki说自己的恋人有家世,michele说早知道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我在想应该是同一个男人,或许小三是有备而来,果然,michele在彻底将miki当做知己后,发现竟然,miki就是丈夫外面的女人。她不能再支持miki,再冷静的女人,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还是会沉不住气,她没办法不好奇丈夫与miki的事,没办法再去理解miki,说那都是男人的错,没办法不发脾气。
我以为miki故意接近她,故意让michele理解认同怜惜她,故意让michele知道她怀孕的事,故意让michele知道丈夫对她不满,拙劣有效的伎俩,我以为她成功了,michele决定放弃最后的希望,回去就离婚。可是,原来miki是好女孩,她确实不知道。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命运让她们遇到一起,从此,一生改变。
得陇望蜀太好理解,一边是灵动开朗豁达快乐的miki,一边是沉静优雅智慧有成熟女人魅力,他永远懂不了的michele,越是懂不了,越是心头的朱砂痣,这样的不同,他怎么舍得放掉任何一个。miki在危险的异国失了踪,茫茫人海,或许已经遇害,即使没有遇害,也是非人折磨,找得到或者找不到没有哪种境况比较好些,亲密爱人决定放弃,最爱自己的人最理智。
电影的后半部,我只看到满目的沧冷,无奈,绝望。男人决定放弃寻找,和妻子回香港重新开始,michele过不了自己这关,落日时分,昏黄的天色,一个人提着行李箱,踏上自己的寻人旅程,孤独,坚定,执着,海报里的场景让人过目难忘。
miki被坏人抓住,胁迫成卖淫的工具,坏人的玩物,逃不掉,非人的折磨。面对这样的厄运,我们像蝼蚁一般,怎么挣扎都逃不过去。我们不知道michele最后被救了没有,miki受此磨难未来将如何,我们不知道,我们只听到miki抱着中枪的michele,哭喊着,谁来救救我们!背后是荒凉无人烟的沙漠,枯枝。那个帮助她们的中国男人,奋力地奔跑,可是神色尽是迷茫。
最后,我想说,胆子小一点真不敢出门旅游了。太可怕了。
看《慌心假期》之前,我刚看完《可可西里》,这已经是一部令我很抑郁的影片了,没有想到《慌心假期》令我观影抑郁心情达到顶峰,致使我这几天都不想看电影了。《可可西里》是可以预见的难过,是因为我在看之前已经做好了这是一部令人很纠结很痛心的影片,而《慌心假期》这种抑郁和痛心是完全无法预料的——谁能想到一部带着“假期”二字的电影居然是这样一部晦涩灰暗毫无希望与救赎的电影?
有人说受不了这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扭转”,其实,就影片的基调来说,这电影一点都不逆转。梅艳芳刚出场的时候是天将明未明的清晨,她挂掉了一个以“对不起”收尾的电话,一个人踏上了一辆满是外国人的大巴车——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她要去做什么,直到她身后的女子将秽物吐在了她的身上。张之亮给了这件价值不菲的大衣好长时间的镜头,可惜我还是没有看清楚这是一件什么牌子的大衣。两个异国女子在异国他乡用生硬的外语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二人个有心事。在法国的旅行中,整个电影的基调就已经出来了,灰暗的晦涩的,夜将走未走天将明未明,Michelle的心情不好,整个两个人的交流和碰撞都呈现出一种压抑的色彩。——这个假期注定不平常,而且这个假期注定不是那么愉快。miki在Michelle的大衣上洒下了她常用的香水midnight fly——连这也是一种暗夜的隐喻,午夜飞行——注定是不明媚的不快乐的充满了寂寞和忧伤的。
法国之行结束后,Michelle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给miki。如果这只是萍水相逢,注定就不会有故事。在法国的街头,她们再次偶遇了。下一个镜头,直转去热火朝天的摩洛哥。连这种热火朝天也给人不舒服的感觉——那不是一种热情和欢乐,而是一种充满了热气的阴谋的感觉。在酒店里,她们第一次就这款香水找到了某种共识。miki从情夫身边取走的打火机让阿梅神色一震——不过我在想,一个人找了个外国人做情妇,并且让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情妇在同样不是她们的母国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少?拜托,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而午夜飞行,不过刚刚开始。
知道别的女人做情妇做的很辛苦,甚至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却不让他知道想要偷偷打掉,女人都是有同情心的,你尽可以安慰鼓励和同情,然而,知道这个女人的情夫竟然是自己的老公,那是另一码事了。阿梅很快呈现出一种斗兽的姿态,如果,此事二人能面对这一切,坦白这一切,这扭转的一刻也许也不会到来。问题是,Michelle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和痛心,miki毫不知情——毕竟,做小三的在外国预见另一个外国人的大婆的可能性太小了。于是,当miki知道自己伤害的那个人竟然就是Michelle的时候,她跑了出去——她跑了出去——她跑到哪不好?跑到一个七拐八拐的胡同里,跑到一个根本就见不到外国人的偏僻地方。然后她就消失了。
Michelle——大婆开始疯狂的寻找小三miki。她失魂落魄丢了钱,在街上用最后的零钱给自己的老公打电话。接到电话的老公很快赶了过来,Michelle对他说的竟然是——谢谢你能赶过来。当你的情妇遇到了事情,与情与理来说,都应该是这个老公猴急,大婆应该冷笑的在一边看闹剧才对。然而,就像Michelle所说,我不知道女人对你来说究竟是什么,一个你说你爱的人,你竟然也就只能为她付出这么多?眼看小三不保,任达华马上弃暗投明,哄着Michelle和他回港“重新开始”。半路上,Michelle下了车,只给他留下了一条纸条——很多事不能当没发生。
Michelle知道,她留下会面临很多事情很多的危险。既然日本人miki能凭空消失,那么中国人Michelle为什么不能呢?她只是一个女子,她不知道投靠谁依靠谁,她只能用钱去买未知的安全感,虽然她看着自己的钱一次次的被骗进赌场,可是她能怎么办?终于,她和消失了的miki见面了。场景令人肝肠寸断,她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她的身上遍布被蹂躏的痕迹——她已经不再是miki,但她又是miki。如今的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Michelle带着miki跑了,可是这个陌生的国度,哪里才是安全的?mike挡住了第一次的袭击,Michelle挡住了第二次,随着一声枪响,miki的世界崩塌了。她拉着受伤的Michelle大喊:你不要丢下我,你不要丢下我吗,谁来帮帮我帮帮我们……
电影在mike在丛林中不断奔跑和寻找中结束……
这个假期注定是悲伤的没有未来的,我想到从前看《sex and city》,我的好友对我说的一句话,当男人伤害我们的时候,只有最好的朋友在身边。在电影中,任达华所饰演的唐医生一直是一个模糊的存在。我想张之亮的女性视角表达的很明白——在《自梳》里也是如此,男主角一直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存在,他的最大意义是将一种只属于女性的情感和世界烘托出来,然后就淹没在阴影中,从电影中剥离出去。可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并不认为Michelle和miki之间存在着很深厚的友谊,或者是一种近似爱情的同性之情,但是毫无疑问,她们之间有羁绊,而这种羁绊几乎是以一种两性的样态展示出来。她们之中,总是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一个是索取者一个是贡献者,或者一个是存在者一个是消失者,每一种对立的羁绊关系几乎都会出现在男女两性中,然而她们之间的羁绊是相互调换的。miki更多的是无辜的索取者和弱者,而阿梅的角色更多的是男性的隐忍的承担者。miki在受伤害的时候只知道忍受而Michelle会去反抗。她总是挡在这个女孩前面,最终也结束了这个沉重的假期。张之亮不会考虑男性的未来,他关注的只是女性的现在,而电影呈现的残忍也正在此处。一名男性,可以伤害或者不负责任,只要一句sorry,但是结果总要有人承受,它的承担者是女性。
然后我得出几个小tips:
1 不要做小三啊,小心遭雷劈啊。
2 不要一个人去孤单旅行啊,看着挺拉风的,实际上有个啥危险你就和猫没啥区别。
3 不要没事跑到没人的地方哭啊,最脆弱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最后,我想说,我看完这个电影真郁闷。招谁惹谁了这是,这样的假期,不要也罢。度到自己卖身为奴度到自己丢了性命,张之亮,你是有多残忍,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没有女人可以大度的把自己的老公贡献出去,这从梅艳芳知道美姬是老公情人前后的态度就能看出,但是女人的同情心却可以却可以和谐一切的恩怨。
汗,这个片子唯一让我打起精神的就是前后的类型转换,其他真是无感
當你丈夫的情婦真的「遭報應」你真的會覺得稱心如意嗎?還是作為女性的同理心覺醒?這部電影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男性不是在重要時刻缺席,就是以不靠譜的形象出現,關鍵時候總是女人在堅持在支撐。你問我為什麼成為女權者,因為我是女性啊,女性就應該站在女性一邊。
俗套的三角恋情却拍出了别具一格,不俗套的故事,十分难得,北上之前的张之亮是一流水准。开场便建立起米歇尔和米奇之间深厚的友谊关系,这为之后米歇尔得知米奇的真正身份却选择原谅她,以及米奇失踪后,米歇尔千方百计的设法找到她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故事一波三折,后半段寻找米奇更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期间米歇尔的情感转变以及她身上所蕴含的那种坚强刚毅和牺牲精神也足以让观众动容,四星。
绝对是港片中的异色电影;梅艳芳的表演没的说,中意她
2015-07-16 thur.全片调的色调 感觉让人很压抑不舒服,故事的转折也是只转之下,结局悲催~哎,真的不明白 阿梅电影里的形象不是女侠就是女强人,现实里和电影里反差颇大。。宁愿她是电影里面的角色~
梅艳芳的魅力真的是无人能敌啊 即使普通的打扮 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明星魅力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啊!!!这片很奇怪的架构 又没有特别给演员演技的发挥空间 不懂拍出来的意义 三星完全给梅艳芳 和miky重逢那里演技很好
梅艳芳的不出名的电影总是比那些出名的更加令人记忆深刻。
张之亮的《惊狂记》,同样是异乡旅伴失踪后的寻人故事,只不过加入了一点两性关系的探讨。影片风格和色调大概随着旅游地点走,在法国时是阴郁冷漠,标志着两人关系刚开端时的误解;到了摩洛哥之后则有一种沙漠式的炎热和窒息,也象征着两人关系从火热到发现对方真实身份后的焦灼。妻子不顾一切地救助情妇,而丈夫任达华却选择抽身离去,偶遇的华人小贩谭俊彦也只能通过「嫖尽摩洛哥的东方女人」这种啼笑皆非的方法来帮忙,这其中是张之亮的女性主义视角,任谭二人和《自梳》里或懦弱或好色的男人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一个想离婚的香港女人,和一个想结婚的日本小三,偶然在旅途中结识并且成为好朋友,港女意外的发现是日本女人居然就是自己丈夫的情妇。不久,小三就人间蒸发了!本来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完全是悬疑片的节奏,可后半段完全跑偏,扯到了人性。总归都是男人惹的祸,搞外遇辜负了原配,一句仁至义尽又撇下了
终极矛盾之一:两位进步女性,当她们互为大婆和小三的时候,她们还会互相理解吗?本片给出的答案是会的,因为人性超越社会强行赋予的身份伦理,你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别人的妻子或情人。遭遇危险之后一直缺席的男方才姗姗来迟,用一个看似理性实则冷血的理由来包装最先退场则是打破了最后一丝温情幻想,将场景设置在穆斯林社会为一场女性的逃离设置了更极端的困境,似乎永远是在同性身上才更容易出现同理心。前半段的自省过于浅白空洞,后半段的类型转换对于导演来说显得很生疏,始终不是张之亮擅长的,该有动作的地方处理得一塌糊涂。这是我见过任达华最文艺的一次,梅姐的气质实在不可多得,都市、独立、看透一切又富有韵味的成熟,其实同女生在一起比同男生在一起更有张力。3.5.
导演想说的是,男人靠不住,还不如靠女人
不管是香港的丈夫还是摩洛哥的皮条客,作者意在铺垫出一个薄情寡义和金钱至上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只有女人和女人才能彼此给予保护和慰藉。电影里很多细节都很有意思,比如用自来水的水流大小来象征Mike由精力旺盛到精尽人亡的状态。这类巧思是一贯追求高效叙事的香港电影里很少见的。
觉得任达华演的那个男人太讨厌了,印象很深的是梅艳芳问他:对一个你曾经爱过的女人你能为她做的就这么多?让人很心寒
挖掘人性的文艺港片。梅姐演绎的Michelle这个角色打动到我了,多有气量,多有胸襟,神马面对婚姻,面对自己老公的情妇,人性,人性始终摆在第一,大赞!呵呵,片子里另一角度告诉女人通过情敌有时更能看清男人的本质更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心声和肯定。
是不是最后只有女子最诚心真意?
摄影、音乐调调不错,半个王家卫的感觉,可惜拍得有些冗长,整体沉闷,短发的纯名理沙有些像药师丸博子。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这部电影应该是梅艳芳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谭俊彦的入行处女作,很早之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就觉得很好,二十多年后现在再看,觉得前半段特别好,但中段节奏有点垮,但到女二失踪任达华出现后,又逐渐变好,女性的友情有时远胜过男人对女人的所谓爱情,正是大奶和小三的身份巩固了这份友情的可信度;梅艳芳的演技巅峰之作,可惜被忽视了,谭俊彦那时还有点婴儿肥,还一直以为他出道就是中年人呢
英文名夜间飞行,同为午夜飞行,一款著名香水的名字,但没想到这样一部千禧年的港产文艺片,情节走向居然是,女主女配再遇再次旅行,女配被摩洛哥当地黑帮拐卖控制做妓女,女主一直不放弃去营救她,最后牺牲自己。总而言之,放到当下的时空来看,女性关系的处理的整个思维是超前的,不是三角关系里的雌竞,反而是萍水相逢里的不离不弃。
看得我可虐心了~~ 女人啊~ 再喜欢对方也不可能把自己老公送给人家分一半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