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难得的周末,打开电视看NBA,可是在换台的时候被CCTV6放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吸引住了-----《天书奇谭》,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部1983年出品的国产动画作品,依然深深感染了我。剧本改编成功、人物塑造典型丰满、台词辛辣幽默,留有余味,小至服饰等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无不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让我始终没有换台,将这部动画电影看完。 《天书奇谭》改自罗贯中《平妖传》,描绘了中国等级社会各种常见的代表人物,为了突显人物身份、性格及其特色,人物形象设计匠心独运,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比如中国剪纸、戏剧生旦净末丑的扮相)的同时,却又运用西方黑色幽默的手法将其置于生活化的场景之中,使得各色人等在故事演绎的过程中逐渐被剥下虚假的面具,原形毕露,讽刺之极。 老和尚的道貌岸然,小和尚的心口不一,农民的艰辛卑微,小商小贩的精明灵活,官役的狗仗人势、欺下媚上,造型如鼠、贪图蝇头小利的县官让人想起诗经中的“硕鼠”,肚大肠肥、眼光长远的府尹就像一个在官场游刃有余的“不倒翁”,放虎咬人的小皇上是娇生惯养、被宠坏了的小孩,玉皇大帝则是一位不辩是非、昏庸糊涂的老头子。 着墨最多,最为出彩的并不是现实中也许从来都不曾存在过的神仙,而是装神弄鬼、愚弄众生、兴风作浪只为骗取钱财的三位骗子,他们或者如老旦造型的黑狐诡计多端,或者如花旦模样的红狐妖媚无比,或者如小生加丑角的蓝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然而无论在哪,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发现制度漏洞的他们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最终平步青云,直至获得小皇帝赏识封为法师。 记得前年一位朋友和我聊过,现在的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观沦丧,我们两人叹息良久。种种丑恶现象就如《天书奇谭》的反映。先辈们曾经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无数人为之付出生命、青春、鲜血。而现在善的东西又留下多少?现实中去哪找袁公这样有正义感的神仙主持正义,去哪找蛋生这样人小鬼大、武艺超群的小英雄打抱不平? 而我,在看到可爱的蛋生蹦蹦跳跳,要为劳苦大众排忧解难,竟然忍不住有流泪的冲动。那单纯美好的童年,那满是憧憬的少年,那磕磕碰碰却不乏热血青春的青年,而现在的我,要躲进哲学,要难得糊涂,要内心气愤依旧用麻木来压抑自己,看不到光,看到的满是黑暗和丑恶。 时隔三十年,袁公你身在何方?你被押解天庭后可否安好?
————————
2020年新感受
当时写作的2014年,袁公出现了,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些年政治生态变好了
日前上海交响乐团对《天书奇谭》进行了重新配乐,对画质也进行了修复。一个美妙的夜晚,说上几句。
重配
由于技术原因,这次的配音基本都采取了重配。其中乔榛老师代替当年的毕克老师配了袁公,苏秀、曹雷、丁建华、程晓桦、刘广宁、童自荣老师配了自己的旧角色。新的配音名单里我只能辨认出刘风老师代替于鼎老师配了老方丈。
之前我曾经整理了一下昔日配音老师的一些变化,摘录其中一些离开的朋友:
附配音演员表(来源:中国配音网)
小和尚………………杨成纯(出国) 男狐狸………………施融(出国)
府尹…………………翁振新(离开行业)
袁公…………………毕克(已故) 老方丈………………于鼎(已故) 土地…………………胡庆汉(已故) 知县…………………尚华(已故) 知县的爸爸…………杨文元(已故) 地保…………………伍经纬(已故) 太白金星……………富润生(已故)
三十五年的时间,当年就并不年轻的老师们很多已经彻底离开了我们。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已经退休的老师这次重新回到了话筒之前,其中苏秀老师已经年逾九十,曹雷老师还差两年也整整八十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重新配音我觉得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丁建华老师说自己的中气比当年更足是因为变胖。调侃之余还是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对当年的角色毕竟是有了更深的感悟。
其中我想重点说说乔榛老师的袁公。
乔榛老师当年也是参加这部电影的配音工作,配的是和严崇德搭档的饭店伙计。他配一个袒胸露乳的胖厨师,让人忍俊不禁之余,想到在《虎口脱险》里配的那个动物园看守员:改成衬衫,可以穿到战争结束。
乔榛老师基本属于儒雅温存那一款的。年轻时候总觉得温厚有余,刚毅不足。如今的他算是炉火纯青,这个遗憾算是弥补了。譬如他说:“学会法术,你要惩恶扬善”“天书一百零八条,我已经尽数传授于你。”,悲天悯人油然而生,饱经沧桑尽在不言。
这次重配的版本算是最大的亮点。
续集
小时候有两部剧一直觉得该有续集。一部是《西岳奇童》,另外一部就是《天书奇谭》。总觉得蛋生学好法术,总不能看着师父不救。隐隐更有看着他杀上天庭,大闹天宫加一的憧憬。这次重看也一直在想如果有续集该怎么开脑洞呢。
蛋生会法术108干翻天庭搭救师父恐怕还是不行。譬如你对着斗战神佛来青龙蛋白虎尿?又或者对着天兵天将丢金银财宝,粮肉米面。对着雷公电母五雷轰顶?他学会的法术基本属于工商联范畴,大概属于法术大全黄页部分。暗网部分的法术感觉没有。聚宝盆拿出来都干不过朱元璋。所以可以考虑变成民科版索罗斯扰乱金融秩序以影响天庭的愿力供应链。袁公被派下天解决香火通胀体系。相对应的,袁公会发觉瘸腿狐狸作为幸存者变成蛋生基金CEO。
岁月变迁,我已经不再期待大闹大战,稳定压倒一切,岁月静好,省得那么多人默默前行。
配乐 这次的主角严格说并不是修复后的电影,而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改编。把之前部分的民乐部分也完全西洋乐器化了。引用官方的报道就是:【上交和美影厂在在尊重和继承吴应炬原配乐精神的基础上,委约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博士、青年作曲家沈逸文通过改编、增补、重新配器等手段,以交响乐团与民乐音色、拟音共同呈现的方式,使影片在上交音乐厅焕发新的光芒】。
我是在开头的时候听到了编钟的声音(不知道是否是拟音?)
据沈逸文介绍,与吴应炬前辈的遗孀联系后,原曲总谱已经丢失了一部分,目前仅存的部分在三分之二左右。所以不得不根据总体的风格做了一些补充。这样的缝补工作也让人觉得善莫大焉。
见面会
电影放映完毕,有个小型的见面会,著名的燕子姐姐陈燕华主持,这其实算是我在现场第一次见到燕子姐姐。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惊喜。
老导演钱运达已九十高龄出席并发言,更是非常难得,他特别拿过话筒模仿了曹雷的那句台词:我就喜欢鸟,很多很多的鸟。大家哄堂大笑。
这样的演出和夜晚,对于三十五年前在南市影剧院大银幕上观看本片的我而言,也算是一种心愿已了。
善哉善哉。
-END-
◆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天书奇谭高清修复版,首先修复得不好,谈不上高清,有些地方或许可以解释为阴影,至于边缘模糊和重影,比如狐女腮红时有时无一圈闪烁轮廓线,却再明显不过,这个程度的修复,恐怕谈不上用心。审美大概也有问题,有一处水纹疑似电脑效果,不太确认,中间一段魔幻变色效果特别糙,是不是修复的人员其实外行,或者指挥的人是那种自以为有个拥抱新技术的态度,其实不尊重专业,以为基本操作就够用的“开明老领导”,类似给老漫画电脑上色鼠标写字的洪佩奇。总之全片质感不佳,并没有手绘该有的惊艳感,但即使以原作的画面构成来说,亮点本身也不多。
寺庙里的菩萨环绕,是大屏幕上最惊艳的一幕。动画方面,方丈和小僧的夜间搏斗挺有特点,童年印象深刻的老虎咬人如今看已经感触不多,也因为节奏实在拖沓沉闷,挺到这已经很疲惫了。观影前的期待值很高,开场配乐就凉半截,看到一个个各具特点的角色又有期待,等到逐个出场却又只觉无趣,没有对生活的热情,细节空洞,导演的热情或者创造力的用武之地只能参考戏曲舞台,现实里的复杂性是绝对不能参考的,毕竟工农兵立场不可撼动,自然不可能热爱生活以及表现对生活的敏感,结果就只好玩味那些陈年老套,一看就取自戏曲舞台所以相对安全,比较不会被领导和观众整。
三个狐狸因为是反面角色还可以有个性,所以有些人味,甚至还有彼此关照的友情,要比常常只能造假的大公无私可贵。正面角色中袁公完全找不出行为逻辑,你说他模仿普罗米修斯为众生盗火吧,也没看出来真有这意思,只有溺爱孙子的糟老头一面立住了,令人生厌。蛋生那种革命小将的面貌和配音,算是时代标配了,那种胜券在握,永远正确的主人翁意识,自信到令人生畏。
“你是蛋生的,所以叫蛋生~”蛋生的师傅好帅啊~~~~~~~~
这是中国动画中的又一部里程碑似的、绝对顶级的、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作品,从故事情节的编排到人物造型与性格的设计再到动画技术的运用都堪称无以伦比,它虽然没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在国际上那么知名,但我相信不少人还是会在自己心中将其列为中国动画的第一,因为《天书奇谭》绝对有这个实力。
开场配乐一出我激动得几乎当场决定要二刷。对于80后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爷青回”。动画设计十分精妙,看得很感慨。然而,有个巨大的槽点我真是不吐不快:蛋生全程每一声“师父”字幕打出的都是“师傅”,真是太不应该了。小和尚叫老和尚也是“师傅”,弄得我非常闹心,既想听蛋生喊师父,又不想看到大银幕上的师傅……院线版多出的11分钟是一则小小的幕后纪录,挺好,很感动。20211106北京槐房万达
这里出现了历史上最猥琐的玉帝形象……
虐片。师父死的时候老子哭得肝肠寸断
可以打10星
畸形性格的形成跟这些家伙绝对有关
看了很多遍.喜欢.那个年轻的女狐狸精真美,声音也动人.
令人奇怪的是,在当年那个人们思想观念比较禁锢的时代里,上美能创造出如此多卓越的作品,而在“自由”的今天,我们却很难再创造出如此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或许这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丢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刚看的。天书中性论,既能用作好事也能用作坏事,袁公秉承现代普罗米修斯观,认为还是要传给人类,但这也可能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式结局,蛋生过于天真的禀赋使他无法独自克服三位狐狸精的诡计和暴力,而袁公在被抓上天庭后,将不再存在机械降神,也就是说,蛋生将面临存在主义之后的荒诞处境,等待戈多不再归来,而他心头词典里的天书将如何传给后人却不遭恶用,这将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当然,如果我小时候看的话就不会说这堆东西了~
不知道大家都记住了什么,我记住了,所谓天庭,高高在上,不管人间疾苦,所谓朝廷,愚昧自私,追求无度的欲望,所谓人类,让妖物登堂入室,指手画脚。只有袁公,不顾上级命令和自身安危,把知识和希望留给了孩子
东方普罗米修斯
我喜欢这个故事~
蛋生不是生蛋。
浅绛山水斧劈皴,游丝描绘众生相,最爱狐狸老太婆,最爱独腿小书生,一蹦一跳去吃鸡,蹦入清明上河图,蹦入东京梦华录~
小时候看过很多遍的动画片,现在想起国产动画片依旧觉得是经典。故事性很强,人物特点鲜明,三个笨狐狸很逗趣,印象深刻。
4K修复版在片尾加了一段纪录短片,才晓得项目源起是BBC递来合拍动画的剧本,上美厂在其基础上重构故事(改编《平妖传》),彻底甩开束缚,往搞怪喜剧的方向制作。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一如既往取材自传统绘画,叙事的展开非常松弛且自由,而我最惊讶的还是片子的讽刺力度,对官场、宗教、市民都有丝毫不留情面的批判。在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风靡市场的当下,动画前辈的艺术观念仍是最超前的,他们用作品诠释着继承与创新。钱运达导演提到的“奇、趣、美”的标准,如今有几部国产动画真正达到了呢?把哪吒和赛博朋克结合、把青蛇扔到现代都市,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的现代性在于反叛精神,《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立意远未被超越。
粉强大的声优阵容啊~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书之后。211106,这次影院4k幕后有十几分钟花絮,原来这个本来是和BBC的合作,但BBC后来说最近穷,没给钱哈哈哈
我欣赏里面对于权威的嘲弄,从玉帝到皇帝,都是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