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观的设定
以死亡后的世界为体裁的动漫不多,有治愈系的《Angel Beats!》,有去年上映的动漫电影《coco》(译名《寻梦环游记》),也有韩国漫画《照明商店》。《Angel Beats!》描绘的世界是一个校园,死后仍有未了心愿的灵魂存留在这,直至完成心愿后转生,这也是一般动漫选择的设定方向,像是《轮回之境界》,只有了无牵挂的灵魂才能成佛。《coco》的世界庞大而梦幻,死去的人全在这里相聚,而灵魂的去留全由现世的人决定,被现世的人所记住的便能长久存在,非常温暖地表达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的主题。《照明商店》的设定最为有趣与真实,它讲述的是在死亡边缘游走的人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有一家店,专门卖灯泡的店,在这世界里的“人”都有与常人所不同的地方,隐喻着他们濒临死亡的事实,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灯泡,也就是生存的权利,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择活下去(一开始以为是恐怖题材,最后被感动地一塌糊涂( ▼-▼ ))。相比于其他三部作品描绘的死后世界的庞大,《死亡游行》的世界就是一座塔,一层楼的酒吧,一场几十分钟的游戏,然后被转生或被虚无,《死亡游行》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裁定者的存在,裁定制度的存在。
2.作品的严谨性
《死亡游行》的设定的确有点意思,然而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饱受争议的一点,裁定的标准。既然要判断,则必定得有标准,如同人类世界中有罪与无罪的判定,依靠的是法律,然而动画里从头到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但是从德基姆的行事中可以看出,是以揭露人的黑暗面,并根据黑暗面的多少进行判定。我个人觉得这个判定标准非常的儿戏,黑暗面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犯罪,并且一个人的黑暗面与那一时段所拥有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心情处于低谷势必更加容易催生负能量。但是谁又能确定,当他跨过这段坎后他所做的选择仍然会和以前一样。历史的轨迹是螺旋前进的,人生难道不也是如此,怎么可以仅凭片段而决定整体呢?德基姆说,每个人来到这里的那一刻起都是平等的,也就是活着时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参与评判的意义的,然而每一个故事里回想起的不都只是自己死前那一段记忆,靠着死前的那份心情,做出当下的决定。如果说,每个人回想起的都是美好的记忆,那黑暗面又如何被激发出来?而且,在极限条件下被激发的黑暗面,就可以代表这个人平日的作为吗?
动漫中,裁定者被设定可以利用手段激发人类的黑暗面,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裁定的手段和裁定者的存在。
裁定的手段。《死亡游行》每一个故事都在强调极限状态,虽然选择都是人主动做出的,但里面有很大的成分都是靠着裁定者的推波助澜,简直就像是诱人犯罪,如果犯罪的人类该去虚无,那么裁定者这种诱导犯罪的行为不也是同罪吗?像是刑警和职员那一集,裁定者和旁观妹妹被人侵犯的刑警有什么不同,不都是在人有犯罪事实之后再进行惩罚?
裁定者的存在。《死亡游行》中裁定者的设定是人偶,没有感情,然而没有感情就可以意味着绝对理性与公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德基姆自己就怀着一颗“尊敬努力活着的人”的心,而金蒂则带有对人类的偏见,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裁定的公正合理性。而且,连人类都无法理解的人偶,有什么能力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裁定,认为其是对是错?
最后一点,裁定制度的存在。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裁定制度?动漫里说是为了解决人口多的问题。但是思考一下,转生的是灵魂,堕入虚无的也是灵魂,一个灵魂对应一个肉体的话,那么人口不应该是越来越少的吗?既然人口会增多,就说明存在制造灵魂的神?既然这样,干脆把堕入虚无的灵魂回炉重造好了,还节约能源呢。这样一来,转生和堕入虚无就没有区别了,这个裁定制度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
3.作品的叙述能力
看前几集就发现,每集的套路都一样,这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啊。而且每集的故事叙述能力仍有不足,情节详略不当,客人的情绪爆发略显生硬,两位客人之间的对质有些苍白,或许是每集一个故事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不足以刻画每位客人性格的饱满性。最后,感觉游戏的设置有点鸡肋,有几个故事里的游戏完全没有刻画出极限状态下的恐惧感。相比起同样是游戏题材下人性罪恶的揭露的《赌博默示录》而言,《死亡游行》里的游戏玩法不够有趣,不过毕竟《死亡游行》里只涉及两个角色,故事发挥空间有限。
4.一句话总结
《死亡游行》是一部设定有趣但不严谨,能把故事讲清楚的偏治愈系的作品。
最初我对剧中“评判人类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设定多少有些不满。当时倒还没意识到裁定者的做法根本不是审判,而是在有意引导人性黑暗,我仅仅觉得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评判一个人的善恶太过草率,草率到不公正,草率到不敬。 第一集不出所料是人性中的阴暗面,但之后的剧情给了我很大的意外:每一次对决都有完全不同的主题,而每一个主题都只有在生死之前才显得格外有意义。 我以为保龄球对决中,男人会在认清真相后为自己的心动感到后悔,但是他没有,他反而用真的称得上是人生最后时刻的时间勉勉强强和对方完成了一次约会。 我以为游戏厅对决同样是展现人类在生死关头的动物的求生本能,但是没有,我始终记得青年回想起生前记忆,悔恨自己为何不能满足继母那小小的心愿。 我以为偶像小哥会在死亡的威胁前将自己的歌迷踢下平台,但他最终没有,无论是后者最后关头爆发出的爱的告白,还是前者回忆起初心,违背求生意志地伸出援手,并在误以为对方死亡后的痛不欲生,这些都恰恰相反是人性中光明的一面,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还是在死亡面前展现出来的。 我以为复仇组的对决是对正义迟到论的陈词滥调,但刑警为捉拿罪犯而冷漠旁观犯罪这种本末倒置的、愚蠢且恶意的行径无疑让我瞠目结舌。哥哥无数次想要忍耐下自己对其复仇的欲望,可最终还是被对方的挑衅言论激出本能,他最后露出的扭曲笑容令我感到悲哀——为了妹妹实施复仇其实本质上也是对未能及时保护她的徒劳补偿,死亡都不足以充当代价,于是在死后的世界他仍然还得违背善良的本性对另一名加害者施加痛苦,那么一切到头他获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妹妹受到伤害,自己搭上一条命从此更是无法陪伴她走完人生,碎裂的可止是联结疼痛的硬币,是他的灵魂。 刑警的挑衅真的就是因为他彻底堕入黑暗后的自暴自弃吗?我以善心揣度,未必不是因为背叛良知而极度厌恶自己,用言语激怒对方是想拉一个人垫背,并在死前用痛苦赎罪。 最后一组对决,老奶奶平和地接受死亡,又展现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地对待死亡的态度。 那么,回到开头,这部动漫真的是让裁定者站在神的角度对人性做出评判吗? 不是。裁定者充其量是芸芸众生之外的旁观者,不仅如此,他们还是从错误的立场为起点,在人类裁定者的陪伴下,重新、正确地认知了人类,一个复杂但也单纯的物种。 我一开始不明白德基姆说的“我对所有努力度完一生的人类心怀敬意”是什么意思,因为来到裁决之地的客人大多因意外而死。 我后来才明白,因为人偶无生也无死,他们不明白死的意义,也因此认为生不过是通向死的过程,而既然死是一片虚无,那生也本该毫无意义。但人类不是这样,人类明知终点是死亡,可还是找到生的意义,并毫不畏惧地前行下去,体味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故事。
我太将活着视为常态,反倒忘了自己其实一直在向死亡运动。如此看来,人类虽然平凡,但在死亡面前,又勇敢得格外壮丽。
人类是善是恶,任何人都不能,也没有资格做出评定。 人类本身不能,人之外的也不能——没有情感、超越生死的人偶何尝不是神的缩影? 单单只是面对生死还能肆意地活出各自生命的意义,就已经是人类这个种族存在于世的最伟大的意义。
好好活着。
这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自由。
之前本来没有思考过,今天陕西米脂县发了恶性伤人事件。 18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
跟鲤聊天的时候,他怀疑我想法的真实性,他可能觉得,我也是一个,富有普遍的正义感的人。我就想到这个片段。
我跟他说( 我前段时间 , 看了死亡游行 , 里面有一个故事是, 哥哥的妹妹被人强暴了,警察在旁边,袖手旁观。 警察的想法是,确认罪行之后才能有名义进行制裁。 所以他袖手旁观了, 制造犯罪。其实在理论上,是说不过去的。实行过后的制裁跟实行当中及时制止再进行制裁, 大概是制裁的程度不一样。警察选择了牺牲一个事件来杜绝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里面有几句话,我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他原句就是那个意思。我没有懂警察最后到底想说什么。但是死亡游行对死后的裁定本来的意图也是这样 。 当时看完其实就看完了,我根本没有想这些。 现在想想,这个故事最符合裁定的本身的阐述—— 引出人类最大的黑暗面进行判断。 【成就某事,牺牲是必要的】最终哥哥还是选择了制裁警察自己坠向虚无。 【无法自己去守护的话,就只有杀了对方吧。】【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你自己】这两句话我觉得在这里就很多余,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警察这么说。放在当时,为了激怒哥哥,其实有点突兀。甚至有点莫名其妙。就算杀了对方,改变自己,并不能对已经发生的事实有任何影响。哥哥刺下去是必然,故事要延续,要继续阐述人性的含义,他是一定要这么做的,但是警察又是为了什么,为了制裁自己吗。
棒!棒!棒!结尾可以更震撼一点的。
设定 画风 配乐 全五星!故事也不错,只是有时候有点吃不消日本式的矫情......高潮完全在第九集,害得我看结局男主哭了都觉得不如第九集结尾震撼,也有可能是他哭得太丑太娘太违和......抠鼻.......这个主题又可以像心理测量师一样出第二季第三季了,其实还满喜欢红发和风裁决者
除了游戏设定有点不合理外,其他都很不错,对人性的探讨比较深刻,看得相当震撼
喜欢八九两集~看哭了我~喜欢13和藤原大叔!!!赛高!!
赌上性命的较量好像一直是疯房子选片准则之一呢,裁决人的设定又有点《死神精确度》的感觉。虽然裁决形式及价值观更多是为了故事服务,但不可否认这部的优秀。压抑诡异又稍显无奈的裁决界,各色流水般的亡者,只有接近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存在价值,精彩到干脆利落。篇幅过短,少了积淀,是硬伤。
第一集女人欺骗男人是有证据的呀,女人说完之后酒保的眼神,以及女人在另一个男人床上的画面,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
后续略无力。
预算全砸11集上 主题不该是玩家各种撕逼麽 结果对裁判者的笔墨却比较多 做短片一个好点子就够 但做连续剧需要层出不穷的巧思 又要有冲突又要有悬念的单元剧非常不好写 编剧显然吃不消了 于是干货就一半 剩下一半时间是扯皮 我对裁判忧郁的内心世界没兴趣 我要看撕逼啊
莫名地就觉得风格像是永生之酒。剧情好无聊,而且居然每集都煽情,弃。
由于是在一个去人性化的环境下,只要稍微推波助澜一下就可以产生极高概率的暴走,所以这种审判意义不大…而且审判者一点都不像是没有感情的样子,只能说没同情心,在我看来就是傲慢…不过那个台球桌能考虑出个周边吗。
其实生死判定并不重要,剧情最好看的就是各种反转各种撕逼,加上生死就更剧烈更精彩罢了,制作组你们为什么就不明白这一点,用了大部分篇幅分析挑染白毛女的纠结,who cares啊!老老实实做成单元剧保证收视率翻13倍你信吗?
仿若人性本恶似得 追加评论:第九集是全剧的精华所在 感叹一句有人性真的是太好了 不论是善还是恶 ——“人类即便知道自己会死,也会认真过完一生。” 德基姆
凭个人判断来裁决审批本事就是一种傲慢,连死人都不放过的做法简直畜生不如,相信小酒馆就是个冥界的非法组织,邪教团体,以观赏人类的绝望为乐趣,以能够给他人定性罪与罚来感受权利的愉悦。相信故事的发展是一步步的揭露这种裁判行为的荒谬,进而引起冥界执法组织的注意,最后加以取缔。(剧透慎入)
唱错了场合的挽歌与摇篮曲.作品的意图与角色的追求划不了等号,他们本该令创作视角与故事舞台保持距离.构成结构端正,单元到主线的起伏/顿挫都均衡.但设定囫囵远不够支持圆融的表达,出点子的立川先生尚需剧作方面的强力援手.作为监督则是优等生风范,音画规划巧致,率队保持令人赞叹的高水准作业自始至终.
人类无法裁定人类,所以我们所谓的上天堂下地狱的标准在至高的造物者眼里究竟算个什么(突然就能理解为什么基督教将这个标准定义在是否信仰其教这个点上)……而神的慈悲与人所理解的慈悲也必定不同吧。(男主有时候好像银古><
构架太吸引人了,无条件奉上五星。
(7/10)立川让还谈不上一个很成熟的监督,本片部分镜头上的亮点无法掩盖作品屡屡出现详略不当的弊病,部分篇章甚至还有拖长时间的嫌疑,一些对话甚至可以说是故弄玄虚。不过作为新人导演本片已经是挺可以的成绩。
论买版权坑掉多少好番!结局有点马马虎虎。
看似有趣,其实上思想内核较弱。。。人性没有这么简单,刻画的一点也不深入。。。
棒棒哒!MADHouse必出精品!从制作到剧情都很讨喜,开花老头不是人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