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早十年看到估计还比较兴奋, 现在看到只是感觉太"文艺"了. 大闷片, 不符合时代潮流. 学习电影史的人除外, 对其他人不予推荐.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选出几个故事让后在拍摄成一部时长接近2小时的电影。整部电影宛如一幅浓烈的意大利油画,用狂热的色彩,无可置疑地表达着一个主题,让做爱来得更猛烈些吧。
似乎仅仅把书《十日谈》或者改编的电影仅仅理解成一场性的狂欢,确实是有些肤浅,但或者这就是整部影片的主题也未可度之。
两个朋友打赌,谁要是现死,谁就要从地狱来到人间告诉对方,地狱究竟是怎么样。其中一个由于沉迷于和女人的狂欢,一天甚至可以和女人来上九次,最后掏空了自己的身体,不幸殒命。死去的人遵守朋友的誓言回到朋友的房间,告诉朋友地狱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死去的人描绘出地狱的一番景象后,朋友念念不忘的是究竟沉迷于女色是不是犯罪,究竟到地狱会受到如何的惩罚。死去的人带着神秘的微笑告诉朋友,到了地狱,色戒根本不是罪恶。这个留在人间的朋友立刻顿悟,来不及穿好裤子,就一路小跑奔向那个掏空了自己伙伴的女人和她来了一场迟到的赤身肉搏。原来抛开孤寂,男女可以体会到那么多得快乐。
这是影片最后的故事,它成功地把这个关于人性铺陈开来的故事,显得有点难以收尾的电影来了个漂亮的结束,让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导演帕索里尼把这样一个地狱之鬼和人间之人的对话放在了影片的结尾,用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辨完成了整个活色生香的《十日谈》故事的解构。
影片前面收录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天马行空,匪夷所思。有垂涎着别人丰满老婆的教士,给那个愚昧的妇人说,他骑着的那头驴子,他可以变成美女,然后和那美女一番云雨后,又可以把美女变回成驴子。那个丰满的妇人意味深长的听着教士的胡言乱语,妇人的穷鬼老公听了有些眼红那神奇的驴子,妇人也是鬼迷心窍,居然也希望自己也可以变成驴子就可以去托东西挣钱。
教士看见那丰满的妇人,大口地吞咽着口水,居然一通忽悠,就当着妇人老公的面和妇人施行起法术了。“最困难地是把妇人变成驴子的时候,如何才能变出尾巴。”因为那尾巴就是那教士的私处。当那教士和妇人正在云雨时,那个笨蛋丈夫还在一脸痛苦地喊着,不要变尾巴,不要变尾巴。真可是难为这蠢笨无知的丈夫了。
有装成哑巴到修道院做园丁的男人,他的目的就是垂涎那些一个个在修道院静修的修女。在那里饱尝美色的男人终于受不了那些凶猛的修女,但他和那个最老最丑的修女长卿卿我我的时候,这个强壮的男人终于身体吃不消了,他说出了他在修道院的体会,一个女人需要10个男人来满足,而他一个男人怎么能消受这么多修女。
有如狼似虎的老修女,也就有春意荡漾的少女,在一轮轮偷情故事后,帕索里尼还是不忘把压箱底的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搬出来了,妙龄的少女和怀春的少男相爱了,两人打算幽会。女孩叮嘱男孩,如果男孩能爬上女孩家高高的城墙,女孩就答应那男孩和他相会。男孩果然是艺高人胆大,顺着那陡峭的墙壁居然爬上了女孩的阳台。那女孩到阳台上睡觉的借口是告诉她的母亲,天气太热,她想在阳台上听夜莺唱歌,吹着凉爽的风睡觉。
后来,女孩的父母亲突然醒来,到阳台上看着女孩和男孩裸体相向,女孩还意犹未尽地抓着男孩的小鸟。这时候,被蒙在鼓里的父母才恍然大悟,女孩所说的想听夜莺歌唱,那夜莺其实就是男孩的小鸟。结局还是大团圆,男孩本来是当地的望族富家子弟,这父母原来还是中意这样的女婿,就顺水推舟成全了两人的因缘
有纯情无邪的爱情,有超越贫富的相思,有聪明出轨却滴水不漏的妻子,有戴绿帽却被蒙在鼓里的丈夫,有色心不死的教士,有春心荡漾的修女,似乎就是这些戏剧的元素已经够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意大利的风情了。至于影片的深意似乎也不是通过简单的情色笑料就可以琢磨的。
对于《十日谈》这样一部宏伟的巨作,帕索里尼已经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诠释和解读,似乎已经无比接近《十日谈》所想要表达人性解放的宏旨。
帕索里尼还有《索多玛120天》、《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谭》,光听这些名字也许就能让影迷肾上腺分泌旺盛吧,有机会真应该下下来观摩一番。在拍完这一系列的电影后,帕索里尼告别了拍摄让影迷心急火燎的电影类型,他的理由是“就算我想继续拍这种电影我也无能为力,因为现在我如此憎恶新一代意大利青年的身体和性器官。”原来是意大利的退化夜莺再也激发不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梦想。
十日谈这本书挺早就看过了,不厚,翻翻故事很快就看完了。除了觉得匪夷所思和想象力丰富浓郁的异国风情外,并没有记住那些揭示宗教丑恶等等的“深刻大道理”。十个人讲了十天故事,每人每天十个,咱可千万别说卜伽丘之于但丁什么什么,或者十四世纪的伏尔泰什么什么,只要知道,《十日谈》——很黄很暴力,即可:)
电影《十日谈》拍于1971年,导演是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别怕名字长,就说“意大利的帕索里尼”都知道。这位大导最早以诗人成名,被称为文艺界“怪胎”,颇受争议,他执导后有二十多部作品,《十日谈》与《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并称为“生命三部曲”,虽然很黄很暴力,但在他来说应是成熟而保守的作品了。要想了解帕索里尼的“程度”,这么说吧,是他拍了《索多玛120天》,明白了吧?
帕索里尼一生传奇,最后他死在一个同性恋少年手里,被称为“死亡模仿艺术”。
说说《十日谈》中的故事吧,这是从十日、每日十个的100故事中选出。(我凭记忆写下来,考验自己的记忆,考验自己叙事简练)
一、一位少年从罗马到纳波里买马,一位女仆领他见了位少女,美丽的少女说他们原本兄妹,父亲多年前一夜风流,有了她,她由母亲带大,现在她已是贵妇,夫君资产千万,她愿意让哥哥住她这,热情款待他。小伙子高兴极了,上床睡觉前突然想出恭,问仆人找到厕所,没想到一进厕所就摔进了粪池。当他挣扎着从粪池窗户跑出去,却发现大门紧闭,根本就没有什么贵妇——他被骗了,衣服和买马的钱全没了。他浑身粪便逃到城外,却被2个流氓要挟,要一起撬棺材,从刚死的主教身上把衣服和传说中的红宝石戒指盗走。无赖撬开了棺盖,强迫小伙子钻进棺材,他把衣服手杖金冠一样样递出去,却藏起了戒指。无赖见没有更多东西了,盖上棺盖,把小伙子关在棺材里。离奇的是很快又一伙人也来撬棺盗宝,小伙子一口咬住钻进棺材的那条腿,众人惊散。这次小伙子从容爬出棺材,捧着戒指,欢欢喜喜的离去……
二、在托斯卡纳地区有个女修道院,一位在修道院做过园丁的老人跟身边的农夫讲修女们如何坏脾气,一青年农夫却被吸引想去那工作。于是他装哑巴白痴进了修道院做起了园丁。一天午后他在修剪葡萄架,两个修女经过,看到他饱满的下体,一位动了春心,劝说另一个:听说男女之事是世间最美妙的,这哑巴只会做不会说,恐怕是最好的人选。两人拉起哑巴到园子里石屋,不客气地轮流体验起来。不想这事被塔楼上的姐妹看到,一传十,全院的修女都看到了,于是哑巴被修女们拽着,从一间房间到另一件房间逐个“送温暖”,每个送哑巴出来的修女都一脸心满意足,而排队等候的则急不可耐……傍晚,他累坏了,睡倒在园子里,院长经过,刚好一阵风吹起他上衣,下体毕露。老院长也克制不住,拉起哑巴就去小石屋,当第十次被要求时,哑巴终于按捺不住开口了,“一只公鸡可以满足十只母鸡,可十个男人也难以满足一个女人……”老院长愣了一下,却以为是神迹出现,哑巴居然开口讲话了。
三、一个妇女趁丈夫白天出去干活,和相好的在家缠绵,刚要开始,女人的丈夫却敲门。女人气急败坏,把相好的藏在了家中的水缸缸里。丈夫回来说要卖掉水缸,5角银币,女人却很机智,说丈夫卖得太便宜,她刚找的小伙子出7角银币呢。打发走了收缸的老头,两人来到水缸边,相好的从缸中探头:这缸太脏了,没法用。于是女人打发丈夫钻进缸里,把缸擦干净。相好的撩起女人裙子,女人扶着缸沿,指挥着丈夫擦着擦那,享乐着肉体之欢。
四、少女与少年两情相悦,二人苦害相思,但女孩父母管教严格故无法更亲近。有次见面,他们商量:“你家不是有个临花园的阳台吗?如果你能想办法睡到阳台上,不管阳台多高,我一定爬上去会你。”“只要你有胆量爬上来。我一准有办法睡阳台上去”当晚,女孩借口说天气热、征得父母同意睡到了阳台上,夜里男孩就爬上了露台,二人又亲又抱,快活极了……父亲早晨去阳台上探望女儿,发现两人好梦正酣。女儿手里握着“小夜莺”——女儿就是央求他们要听夜莺唱歌睡觉的。老头跟老伴说“去看你的女儿吧,她那么喜欢夜莺,竟捉了一只在手里呢”最后,老两口为了免于蒙羞,更因男孩家庭很好,就促成了二人婚事,当下,男孩就用老夫妻的戒指,向女孩求婚了。
五、一个恶棍被当地的神父派去外地征收欠款。在那片土地上,只有接待他的2个人知道他恶贯满盈。偏巧在一次饭后,恶棍得了恶疾,卧床不起,眼看就要咽气了。恶棍恳求那两个人给他找一位最好的神父来做祈祷。神父来了,恶棍临终仍编了一整套谎言欺骗神父,神父信以为真,以为这是位人间少见的圣人。于是在他死后为他做了隆重的葬礼,全城的人都在传颂这位一生完美的“圣徒”的圣迹。
六、一个穷汉要带神父回家住宿,可他家只有一个床铺,老婆打算把床让给神父和丈夫睡,神父阻止了她:我可以把我的母马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陪我睡,当起身赶路时,会再把她变回母马…当晚神父睡在马厩。可穷汉老婆却一夜无眠,要丈夫跟神父学这个法术,这样自己也可变成马干活贴补家用了。二人合计着找到神父,神父听明白原由,说可以传授,但演示过程中不可说任何话否则前功尽弃,并喃喃自语:最不容易变的就是马尾巴了……令女人除去所有衣服,像马一样趴在床上,然后他摩挲女人各处身体,说“快变作母马美丽的马头吧!快变做……马腿马蹄……”最后只差尾巴没装了,他又撩起自己衣服,将势就势……可这时穷汉看不下去了“我不要尾巴了”,神父假装着气坏了,大叫“就快变成功了,前功尽弃!再也没法变成马了~~!”
七、两个同住的小伙子分别看上了菜场上两个卖菜的主妇。其中一个每天都去找妇女云雨,笃信天主的伙伴奉劝他注意养生,否则早死不说,还难进天堂。同伴不以为然,还说如果真死了看到另一世界,一定会来告诉他是什么样。果不其然没几天他纵欲的同伴死了,葬礼的当晚,这位同屋果然看到同伴回来找他,告诉他去了天堂,还说没有因纵欲受到任何惩罚和责难。。同伴的话彻底解开了这位小伙子的惶惑,他连夜跑去找到他的相好,欢呼着——不会受惩罚的!与她共享欢爱。
八、妹妹爱上了家里的奴隶,三个兄长知道后怒不可遏。他们设计谋杀了他,把他埋在了一个偏远地方。妹妹次日不见情郎回来,心中苦闷担心是哥哥们加害。当晚她梦到情郎形容枯槁、衣衫破碎,对他说:我再也回不来了,你的哥哥们杀死了我,埋在了这里,梦里出现了一个地点。第二天,妹妹带着女仆,借口外出散步来到了那个地方,他们果然挖到了情郎的尸体,她无法将情郎好好安葬,于是割下了他的头颅,用方巾包回了家。回家后,她将头颅清洗干净,埋到了花盆里,种上了美丽的香花,终日用眼泪、玫瑰水来灌溉……
故事之间穿插着帕索里尼扮演的画家乔托和弟子们画壁画的场景,影片最后,壁画大功告成。乔托说:“如果对艺术品的梦想要比创作更美好,那为什么要去创造它呢?”
这部片子,犹如一张色彩浓艳流畅的意大利风情画,浓郁的市井味道,好似十里洋场,更如秦淮酒肆。就像正宗的纳波里纯番茄批萨,非意大利不可,非此地不行。很黄很暴力?我只觉得很好很正宗。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5176&PostID=14502582&idWriter=0&Key=0只谈一点,最后画家那一句“在梦更为美丽时,为什么要创作艺术作品呢?”非常可以展开来想。
如果说但丁以前的文艺作品是将人性真善美光辉以宗教形式展现的集中表达(高梦),那么在上帝死后,艺术作品的出路在哪,何去何从?
在《神曲》天堂篇中,稀少而遥远的至福境界也可能成为写作伟大诗作的材料……它属于我称之为高梦的世界,而现代世界只能做低梦,如波德莱尔以来的“负能量”:《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等。
当信仰破灭,生存的荒漠感、颓废与虛无、现实的无稽越来越多地被展现,至善至纯的高梦究竟还能否存在,又往何处寻?
就如同师从乔托的画家梦中很明显展现的是《神曲》中天堂炼狱地狱的形象(倒三角形),画出的却仍是世俗中那不勒斯的世态炎凉。
整体拍得还是挺婉转的,我喜欢。
ps有人知道为什么梦里有个小孩手里拿着小房子吗
帕索里尼是个胆大的家伙,胆大所以让人欣赏,其实不管是《坎特伯雷传说》、《十日谈》还是《一千零一夜》所有的剧情都很陈腐,照搬了些民间的猥亵故事,毫无里头的串联在一起。豪无美感的画面,长相丑陋的演员,让猥亵变得更猥亵。不过,他是乎很适合这样的叙事风格,杂乱,就像电影里那些赤身裸体的男女和他们的性事一样,乱的一塌糊涂。电影里那些疲软的生殖器,那些肥硕的乳房,还有粪坑里的各色物件,让帕索里尼看上去很不一样。这些不一样成就了三部经典影片,即使他们猥亵、琐碎、看上去觉得恶心。
还是要说帕索里尼胆子大,除了他没有人敢把那么多让人不快的东西一下子全抛出来,甚至不给看官一个吞口水的机会,然后是宗教,片子拍摄初期遭到的那些和宗教有关的示威游行,让这个老头成了所有宗教世界的公敌,他被诅咒,被说成是魔鬼。可是反宗教依然是他的片子最有魅力的看点。原本这世上就没有纯洁的东西,包括教堂里神圣的雕像。他的电影摆在人们面前无疑是在教唆人们为什么不对着那些看上去干净,私底下比粪坑还肮脏的东西手淫,然后把手上残留的体液全部抹在那些东西上,让它变得有点人味。
到底年代太久了。。我是很吃不消看了。。
【B-】原来是个喜剧,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转场处理一开始有些难以适应,从摄影到布景都“肮脏化”,我已经开始担心自己会看不下去索多玛了。。。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第一部,通俗、有趣,反映市井,嘲讽宗教的虚伪。剧中人物经常露出天真无邪又略带愚蠢的笑容,是反映普通民众的单纯还是愚昧?
意大利人真是狡猾啊哈哈,果然是历史越久民风越狡诈~比三部曲里的《一千零一夜》好看多了~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新现实主义,毛胚房、非专业演员。那不勒斯、姐弟骗、盗墓贼、临终漂白忏悔、修道院聋哑园丁、卖水缸偷情、“快起来看你女儿是怎么捉住她的夜莺的”、把情人的头藏在香草花盆里、女人变母驴、偷情在地狱算不上罪名、教堂壁画师自语“在梦想更为甜蜜时,为什么要创作艺术作品呢?”
没有书有趣。但是的确有种原生的力量在演员中体现。还是加一颗星吧
依旧是寓言短篇故事集。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以通俗、亲切、幽默的形式讲述了人性解放的道理。呼吁人们摒弃宗教、道德、信仰束缚,大胆追求性与爱的自由、解放。喜剧元素让观众哈哈大笑,情色尺度很大,荤段子无数,看得很开心
太迷人了!看帕索里尼的电影总能让人惊叹他的冷静。这绝不是《十日谈》代入感极强的讲故事方式,他的方式是保持场景的尴尬,他用对话中不合时宜的音强、叙述中的冷场、故事中重要信息的省略来阻挠观众对角色的认同,维持这种尴尬。尴尬强化了间离效果,让故事更显得古怪和异常。这才是高妙的讽刺喜剧!
虽然情节发展的逻辑不时会让我产生怀疑,但如此剧情编排还是让我略感新奇又颇觉有趣。故事之二:-一只公鸡可以满足十只母鸡,可十个男人也难以满足一个女人!我要满足九个女人!如果继续这样,我就离开这里。-你不是聋哑人么?-不,我是来干女人的。看我干了多少个!原来这是如此艰难!-神迹!-什么?-你是个神迹!… 神迹出现了,姐妹们!… 别担心,我们会安排妥当,让你留在修道院里,满足我们所有人,不至于逼得你自杀,更有甚者,你将成为圣人,神迹!上帝给了我们园丁说话的能力! -13811
后现实主义,非专业演员,淡化处理与情节无关的环境,反衬出的反讽意味。通俗演绎神话题材,绝非机械照搬的八个故事,生命三部曲。X级
帕索里尼借薄伽丘之名拍自己的情色喜剧,还是有好几个时刻,看得到帕在放飞自我、耽于男色。性支配着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也支配着镜头和银幕本身。从文艺复兴人性解放中找到性笑谈这个钥匙孔,一插一转之间,“梦比创造更美好”。喜欢那几个“葡萄”的故事。
第一部分巧妙,第二部分混乱。帕索里尼的电影总少不了藏污纳垢和丰臀肥乳,原生态而富有意喻,时不时再来把神经刀。这次他按照这样的模式拍出了一部寓言,这样的帕索里尼我是可以接受的。有时间要把他的“生命三部曲”全部啃完~
在被"索多玛"折磨到伤筋动骨的N年之后,再次看到帕索里尼是这部"十日谈",虽然薄伽丘的蓝本远不如萨德那么惊世骇俗,但PPP的取材视角还是一如既往的饱受争议.只是我可不可以斗胆表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所有极致的选择注定你成为人间的祭品.那么就读图好了,这些写在构图与画面上的颠倒乾坤和讳莫如深.
偷情时,千万别把神父的内裤当成头巾戴脑袋上……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首部,本片基本奠定了后来两部的拍法,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剧本,通俗化手法的展现,非职业演员的选取,现场音效以及脏乱化置景,但在场地与服装选取上又下了极大的心思,这点差别反倒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模式讽刺了宗教的虚伪,大量情色场面的直击近乎没有任何美感,却深深的展现人性内部的复杂,而偶然流露出的真情,使“蛆虫”的意味更加丰满,并非只局限于简单的嘲讽。虽然故事配比相差较大,但依旧是古典主义式的拍法,但没有衔接硬切的模式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三部的故事加起来实在有点多,令人眼花缭乱,纷扰十足。非职业演员的选取,也是问题有点多,啼笑皆非的演技令本片笑料十足,大多场景的演技一言难尽,不过反倒促成了本片的通俗化目的。虽然全片看起来限制级十足,但方向还是与改编书籍的目的相同——解放天性。
帕索里尼就喜欢屎尿屁,让吾辈这些小清新们情何以堪。
口腔卫生警示片
我们的《三言二拍》谁来拍呢?
仪式感极强的影片,还原出了脏乱差却十分真实可信的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博迦丘著本书的本意,大概是响应“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天主教,追求人性解放,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改编者,这些元素在帕索里尼的影片中得以还原,又添加了他的电影永恒的主题:性。这确实不是圣洁的事情,却绝不肮脏
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第一部。导演大胆选用业余演员,放任演员自由发挥,音效均为毫无修饰的现场原声,更没有配乐;但在化妆、服装、对白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力图还原中世纪意大利的情景;叙事极富讽刺和娱乐性,导演擅长的赤裸情色戏也引来不少争议。但故事较拖沓,缺少张力。(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