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春日迟迟再出发》——看到最新的一对一提问这一期。
离了婚性格迥异的四男四女放在一起,等待火花。火花还是有的,但似乎产生得总太小心翼翼了——鉴于每个人事实上都已受伤深重。不仅仅是爱情上,更多的似乎还有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社会、来自于这个莫名的时代混杂的思想之中找不到的自我定位——看的时候比起品味“婚姻”的悲剧,更像是在品味这个社会中“家庭”和“个人”的悲剧。
吴雅婷是王栎鑫的前妻,她的婚姻历程基本全网知晓。乍一眼看起来没什么大风大浪,王栎鑫大概率是个浪子,吴雅婷是他暂驻的港湾。但没人承诺从一开始或中途就打了预防针的“有一天我们会分开”的爱情,在真正分开的时刻没有人会受伤。更何况已经不止两个人了,这段暂驻带来了两个新生命,以及千万双总在期待更drama戏码的眼睛。
面对离婚,吴雅婷无疑是强大的。她在婚内是王栎鑫的经纪人,分开自然同时代表着失业。于是再从电商和带货开始从头做起,和家里的老人共同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我总跟朋友说,她跟我奶奶品性很像,当然她比我奶奶年轻太多,思想先进太多,失去和得到的或许也更多。但有一点她们近乎相同——不屈。这种不屈不仅体现在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更有一部分体现在面对他人——我很强,所以我可以不要。
可是“可以不要”和“不想要”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核。没有人想要一直“受累”、“无可依赖”,吴雅婷自然也是。所以David说她是“女人”——或许确实是四个女嘉宾当中,在他眼中最能称之为“女人”的——操劳、美丽、端庄、成熟、强大、聪慧、母性、同时也会害羞和胆怯。
说实话,我自己看,我也觉得这基本就是完美的“妻子”、“母亲”、和“爱人”。尤其是对David这样拥有极其不幸的童年的人来说,我几乎不相信他能找到比吴雅婷更符合他心中“女人”形象的人了。而吴雅婷够聪明,可以仅凭只言片语和一次选择断定David几乎隐埋的“爱”和“慕”。但他们之间的问题在于,吴雅婷受的伤和操的心已经够多,在这个阶段她显然并不乐于接受更多,而David经受过的trauma和自卑感也足够多足够深重,于他来说退缩显然比吃饭更容易。这样的两个人要怎么往前走呢?——会很虐吧,演播室的大老师这么说,我确实同意。但又觉得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毕竟他们也都是仍然相信爱的人,若他俩是我准备写的文中的两个角色,之后的开展大约是半糖半刀,但我一定不忍心让一把横刀躺在最后——他们已经这么努力了,对于生活对于情感对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都这么努力了,怎么就不能拥有往后“共同的笑容”呢?
两个人总还是比一个人好的——我有时会这么想,不是因为两个人一定更快乐——倒还真不是这样,而是两个人总能消解一个人时成为常态的麻木,让人觉得活这一遭不长不短,总算还是尝到些什么滋味的——无论是甜是苦都还算是滋味。
说到滋味,Rock这人,便经常让人觉得他太倾向于品尝苦味了——当然跟脱口秀的职业有关,但更多的似乎是个人倾向——品尝苦味彷佛是他的一项爱好。抑郁症的起始大多都是这样——一个负性的循环,最后成为惯性难以靠意志力做出任何改变——或者说,心底里其实并不介意不做任何改变。
其实如果一直就这样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的。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你多看一点暗面只是一种选择或是一种生活方式,只不过这对爱情和人际交往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没人愿意一直围在一个低气压旁边转,那太累了。但我想Rock也没那么严重,他还是有很多主动分享、试图把心赤裸着掏出来来挤压孤独感的瞬间——那些瞬间使得他变成一个更矛盾的人,而那些矛盾一定程度上让他更痛苦,也让他更丰实。
大概像他这样的人——有一半的我自己也是这样,就是会承受这种“自我挣扎”、“内心斗争”的痛苦一辈子有余——爱情并不是他们的信仰,因此只能解酒,却不能解酒瘾。
Rock现阶段对荔枝显然还是有坚固的好感。我想荔枝会吸引他的原因很简单——极其高知的教育背景和并不算先进独立的思想境界在她身上撞出了同样矛盾的火花——这种矛盾本身就足够吸引Rock。荔枝是大学讲师,从小就是优等生,因而她说自己“因为前夫不停地找小三离婚但被周围人说小题大作而怀疑自己的选择”的时候,给我一种不能确信她在“要不要离婚及其理由”这道题面下的回答是否正确,找了人对了答案发现不一样之后更加恐惧的感觉。
同时,“听话”似乎在她的家里被奉为一种美德,离婚之后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不起父母,在Rock问她儿子会不会因为她找了新的爱人而不高兴时候笃定地回答“他像我一样不会叛逆”。可我想说,在很小的年纪对母亲可能的新爱人、未来可能的新父亲产生抗拒并不是一件“叛逆”的事——这几乎是人之常情。这也让我不确定,她的儿子是真的不会产生这种情绪,还是认定了产生这种情绪的是“错误的”进而规避的这个答案——可生活不是答题啊,没有什么标准,也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感知——欢笑、麻木、或眼泪,这些都只是感知的结果,而非感知之前就先行选择进行的程序性输出。
这里想到另一位女嘉宾——莫非,一位擅长运用观察和感知中积累的细节进行攻击的、近乎“薄情”的女子。这里的薄情绝不是贬义——她的理智超过九成的情况下是压过她的感性的,所以能够帮助她在让常人崩溃的情况下作出冷静的抉择——这其实是很多人都会羡慕的能力。但我想这使她在爱情和人际交往中存在弱点——她的爱也显得过于理智过于“单薄”了。
她说她喜欢Rock,但事实上她对Rock的提问近乎是进攻式的——爱情是需要迂回、需要空间、需要暧昧的东西,而她比起怎样和Rock之间产生火花,更关心的似乎是自己对于Rock感情线的猜错究竟错在了哪里——她的提问让Rock这样一个极度矛盾但绝对真诚的人感到恐慌——我做错了什么才让她有了错误的猜测吗?她的提问还未结束,Rock已经在那边开始反思自己的男德了。
但私心来讲,我很喜欢莫非。我认为和她成为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说话永远不用绕弯、做事干脆、爱好宽泛又小众、品味独特、会因为气氛的高昂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的“心动”。她是非常大方、独立、清醒的女性。而我们其实也都很需要一个会一针见血地道出我们毛病,却不会让你觉得她是在针对你的朋友——莫非大概就是这样的朋友。但是爱情——这样一个需要拉着爱的人过来共同承受一支箭插入肉体的疼痛的过程,她似乎更擅长裹着厚厚的盾,要把一支箭插进来人的胸口看他能不能承受——在那之后她才会开始考虑要不要解除身上厚重的铠甲,真正地去体悟爱情对现在的她来说显得过于难得了。
还有另三位:闪电亚楠——一位非常在意外界眼光的男律师、大雅男——演员的职业似乎掩盖了很多自我、和嘟嘟——关于她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于这三位,因为个人缺乏了解的兴趣——至少从节目的呈现看来,他们作为“人”的复杂程度远远不及前面几位,所以,讲一句不算公道的话,我相信他们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还是快乐的,出了节目也会有大把的机会过得还算幸福。
——人的简单是快乐的依据。由衷祝福。
而对于前几位,我觉得他们更像大象——离群索居、席地而坐、却有时渴望群居生活的大象。他们很像我们很多人的缩影,过去的生活越多就越是痛苦,痛苦越多就越是麻木,麻木越多就越是擅长防御与进攻,防御和进攻越多就越是不可能再与另一个肉体相拥——而人类无法抗拒的是群居动物——最终还是得承认自己是需要来自他人的温度的。
而那些痛苦的源头,那些过去的生活的残影——苦难依然时刻地、轮回式地在上演,大多是个人根本无法改变,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去打破的——关于社会、关于传承、关于爱究竟是为了什么、婚姻究竟代表了什么、生活本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要求得太多了,给自己的伤害太多了,到头来却发现失去的总比得到的要更多呢?
想到希腊人的生活哲学——一天只钓两条鱼就够了。为什么不多钓几条呢?多钓几条做什么?——就可以拿去卖钱、买房子、开公司、取得“成功”。然后呢?然后......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河边钓鱼了。——那我现在就可以做到了。
所以,或许,不把生活想象得那么艰难与糟糕的时候,它便也真的没那么难没那么不堪了——无论现在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也无论未来是一个人或是两个人。
也许迟到的根本不是春天——是我们眼里的冬天实在太长了。
在“仪式感”这个词被消费浸润之前,我是非常注重这件事的。那么对于这样的我而言,每年最羞耻的就是生日那一天,我很害怕别人知道我的生日,于是声称自己从来不过。实则是自中学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家人之外的祝福了,说来可怜又可笑。没错大概是我笨拙愚钝,无法处理长期关系,又或者是说不上来的自卑,无法与人全盘托出。本来看的时候没什么,可闭上眼睛久远的往事忽然闪现。很久以前的我,骄傲又勇敢,非常放肆的爱与付出,在最怦然心动的年纪写了一本又一本的日记,又哭又笑的刻骨铭心,不在乎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又叫辜负,只是在童话的两端奔忙,轻轻的掂着这些心思。无法忘记的是那些放着DYING IN THE SUN的下午,一个人哭的稀里哗啦,我们都那么该死的勇敢过。
看到雅婷的瞻前顾后,真的很难受,谁不曾是少年人,如今只能看着一个仿佛张嘴就会有口气的中年男人在你面前呕吐。可没错现实是这样的,风景很好但事实是你无法阻止一场呕吐,没有说谁不好,而是说不好的事情永远在等待发生。我想我爱的大多是幻象,回望此时的自己,何不是破碎与不堪的集合。我们不配。
一则非常主观的胡言乱语剧评,出于我所认为一个足够好的内容带给我的空间与想象。难捱的是体会到悲凉的片刻,体会到永远不会有人竖起耳朵认真倾听你,不会有人说起在弥留之际想起的人一定是你,不会有人说愿意做你的垃圾箱扔什么都可以,不会有人确信你心思玲珑又简单,更不会有人在噩梦惊醒后站在空荡的阳台,发消息说光是遇见你就觉得这辈子他妈值了。
什么真理,什么破刘海儿,什么单行道。过把瘾就死,也许有的人再也不出发了,可孤独就像星星一样明亮,一前一后渐远,忽明忽暗守望。
晚风会带走眼泪,有缝隙便是有光。
和一位单亲妈妈朋友讲起《春日迟迟再出发》,她说如果自己是吴雅婷最后也会选择离开吧。就像在节目里,或是生活中所见,无论再优秀阳光,离异带娃的女性面对新感情时也会显出不自信和退却。这是男性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困境。所以David和Rock,哪怕多么受伤或被动,也会比女生更主动。
雅婷口中“伪装得那么好”背后的隐忍和伤痕,年轻人或许很难共情。可是,从这些离异男女身上却能看到与《没谈过恋爱的我》里牡丹青年类似的某种状态,社交屏障,自我否定,犹疑不决,镜头前的游戏是为了通向自我认知和成长(和解)。投射不会因为人生阶段不同而失去意义,这大概也是我们看电影时并不会特别区分年龄题材的原因。
对于一个恋综节目,CP和悬念是第一层,靓丽的外形、光鲜的生活,是最外在的看点。言行举止和感情态度带来的反思和启发是第二层。Friends式的真情互助和人的闪光点是第三层。《再出发》最后一集,吴雅婷转身离开泪奔的场景穿越到《廊桥遗梦》,情感和人性深处的复杂况味,跳出了节目的初衷,接近文学的表达,是第四层。你太好了,是我生命中一直等待出现的人,但我不能。。。这是目前所有恋综里都未见过的情景,也是一个升华的瞬间。
这个节目,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所有人一个个哭过去,很不酷。可是是因为像David谦卑地掏出心底来自原生家庭的痛楚。人生不仅需要糖,更需要像Rock所说的盐的治愈:它包含了汗水、眼泪和大海。
很好的节目!《半熟恋人》之后的熟龄社交观察节目,(我真是好喜欢看这种节目!观察别人可以成长自己),这俩都不是普通冲动上头的恋综,且这个是第一个离婚人士的节目吧。加更版也要看!很多交谈!节目里有Rock还有王栎鑫的前妻雅婷,大张伟真是对爱情婚姻想法很好的好男人诶!据说芒果还有个《再见爱人》的节目也不错,是讲几对婚姻危机的夫妻一起房车旅行最终做出决定的。另外还有《半熟之后》是《半熟恋人》嘉宾脱离节目后再聚他们也会有更多的谈话。看成熟有经历的人谈论自己对爱情恋爱婚姻的想法,还是会不一样,有收获。 节目里有些人的婚姻结束得还挺遗憾的。看到David的物件是个莫比乌斯环戒指,他写“莫比乌斯环,也有尽头”,被这句话戳到了。他对前妻是超级好,说自己宠坏了惯坏了前妻,对方当做理所当然,其实很多女生都会这样,要经历过才懂得珍惜。David说自己完完全全是付出型人格,Rock一语中的说你这是在考验人性,莫非也说全都会恃宠而骄,Rock说你付出可能是为了自己,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付出只是为了自己会幸福。然后前妻出轨 他放弃所有只身来上海,但是节目的心理咨询专家有提到“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他就属于被动攻击这种。还有 陆莹的前夫在她生病后觉得不能生孩子抛弃她,把人工具化也自我工具化。降低预期,主动沟通,不要觉得对方能懂自己全部的想法之类。大多数男性对另一半对感情和婚姻都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出事情就觉得不合适要换下一个,Rock其实很懂,他说没有天生合适的两个人,都是需要互相妥协理解磨合改变,人很难改变 但是有人会愿意让你为了ta改变,也会在经历过痛苦后成长,人都是一点一点在变化的。亚楠提出如果自己工作特别不开心回家想和另一半抱怨问女生们怎么看,我是喜欢保护和关爱对方 让对方在精神上可以依靠我的 所以完全没问题,但是雅婷也指出,关于情绪管理,成年人必备技能,有人一辈子都不会控制情绪,可以偶尔丧 但是不能让别人来承载你所有的负面情绪,这种处事态度是不对的。在节目里有学到一些知识~最近也看了很多书和文章,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很有必要了解的学问,不用很深的研究一些浅显的还是需要的,更懂别人和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这节目的治愈之旅会看大家是否心动,半数以上心动还有可能变成心动之旅,很有意思。 我现在共情能力太好了,看到这些很理解很懂,之前不屑去想或者无感的东西很多都能共情,很欣慰自己现在有这样的能力。现在不是菠萝头了,之前是铁菠萝头是自己生活太顺利幸福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和挣扎。原来看东西会哭不是弱者,而是温柔会共情的人。人越长大成熟越容易流泪。
David的不幸让人觉得他有一种经历过人生苦难之后的善良更加不容易,也太温柔了……雅婷一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人,但她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只能自己过去。Rock和刘力绮前几期两个人太像了,回避,逃避,不确定又不敢明显试探,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错过,但是还好是两个相似的人,他们都愿意给彼此机会。
感觉自己和戴维一样
真的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那么好的人,感觉自己不配得到很好的爱,之前谈恋爱的时候前男友就很好很好,就在想以后要怎么怎么努力对我好要对我的家人好,但是我一般这个时候就是在想着怎么和他分手,我就感觉没有办法回应他那么好的爱,最后还是分手了
现男友就是对我还行但是是我能回应的范围内,所以我其实知道他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还是没有和他分手
不知道该怎么去接受和理解我值得被人好好对待,被人爱这件事
好难,真的感觉爱人好难
最精彩的部分是观影棚的大张伟和傅首尔。
因为有大张伟和王菲菲才决定看这个节目。大张伟的爱情观是我欣赏的。细水长流相互陪伴有责任有乐趣。我想对吴雅婷说,忘记王栎鑫吧别再提王栎鑫了。你可以爱上一个人,你也要学会忘记一个人。没有谁规定爱情和婚姻只要来了就不准离开。洒脱一点。
民政局门口可不可以循环播放《再见爱人》和《春日迟迟再出发》这两档综艺啊,奉劝所有上头结婚的新人冷静思考自己有没有具备与爱人沟通理解的能力以及抚育新生命的责任和使命,觉得嘉宾很幸运的同时也在惋惜世界上还有多少对水深火热之中的男女不能像他们这样被动地坦诚相待(刘乐团队真的好厉害,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美的综艺了
虽然说还没结婚,但离婚的经验先攒上…带着再见爱人的滤镜,先四星观望一下。
强行配对的走向,其实真的没必要。
全国对人理解得最深、也是最有善意的制作组了吧。
哈哈哈雅婷姐好清醒!明智地放弃好过盲目地执着。。亲们,在婚姻里永远把幸福当目的,而不是把自己或对方仅仅当作工具,无论是生殖的工具或是生钱的工具都不要。我们需要伴侣是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中一拍两散。
因为雅婷点亮第五颗星,理解她的泪点,烧完美好青春没换一个老伴,还有什么资格和信心再去接受别人。结婚做出承诺、再推翻一切离婚,这种撕裂无异于杀死了一个人,一个少女的消逝。———好喜欢雅婷,失去她的人 人生很瞎。
男生虽然不够爱却可以作的自我感动,女生哪怕再爱,也要把自己放的低微,还好这个社会会对女生越来越友好的吧,你我之辈、都需努力
救命 没等到再见恋人等到这个综艺也蛮不错的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父母在我小学四年那次可以真的离婚。而不是母亲一直在委曲求全,互相消耗、埋怨、指责地走完婚姻,父母的婚姻和子女没有关系,我很确信即便如此,当我长大他也是我的爸爸,她还是我的妈妈。所以,朋友们想离婚,不要担心孩子,因为当你的情绪是正向的、健康的不是在阴郁的婚姻里疯狂滋长,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才是幸福的家庭!
看完《再见爱人》,意犹未尽之下,就再看下这部同样编导合作的真人秀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可惜看了第一集正片,个人观感有些失望,不打算续追了。附注:郭柯宇也只是简短亮相而已。
人间精品大张伟!又浪漫又清醒,又温柔又犀利,爱死他了,他的超话粉丝有剪大老师cut,谢谢豆友告知
第一期的主题叫“伤疤”,嘉宾挨个讲过去。同样是熟龄人群,从现实层面来讲,信息密度大概比隔壁《半熟》一整季的呈现都要多,当然也因为《春日》的主题不可避免得探讨这些。另外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后续规则,当超过一半的人按下心动按钮,治愈之旅变心动之旅,有点好奇主创团队是不是得准备两套方案。
在倒叙里看到了郭柯宇,那么从容也那么有生命力!佩服那个女生,就算在前一段感情里健康工作与婚姻同时受挫,度过生命的至暗时刻后,却依然天真和活泼。“我离婚我没有觉得自己做错,我也不后悔”。如果说再见爱人展现了爱的反复无常,脱离婚姻契约之外爱的可能性,那也希望这档节目可以诉说人人都有爱与不爱的选择权,无论心动时刻是否到来,都能自己为自己写下结局。(求求不要走互相配对的剧本恋综路线)
大张伟真是个妙人儿
在有限看过的恋综里都是工业糖精,恍神觉得看《春日》就是在看日本爱情电影,respect这份细腻、通透和人生厚度特供。
女生啊,首先得是自己。
看完第五集我想说:再见爱人的好看不是巧合,这个节目组就是有一种魔力把人立体复杂的面都展现出来,我们中国的PD终于能独当一面用自己的创意和细腻打造出丰富的作品了!
恭喜吴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目类型,主持张弛有度,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