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故事跟《歌剧魅影》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角同样容貌丑陋被世界遗弃,剧里同样有爱情的占有和成全。剧中每个人似乎都有爱而不得的经历,艾丝梅拉达对卫兵队长菲比斯一往情深(一首《君似骄阳》少女深情显露无遗),但所爱非人,对方简直是渣男典范,一脚踏两船(详见渣男之歌《撕裂》)后来还追捕迫害她同族。主教弗若洛爱艾丝梅拉达而无法得到她的心,同时也觊觎她的肉体,利用地位和权力之便试图得到她的顺从。卡西莫多同样是爱而不得,但他从没想过要占有艾丝梅拉达,一直是默默的陪伴和守护。一曲《Belle》道尽了三个男人对艾丝梅拉达的迷恋与渴望,画面的定格恰恰反映了这三段爱的不平等——卡西莫多低到尘埃里渴求地望着艾丝梅拉达,主教眼神空洞怔怔的站着注视着艾丝梅拉达,菲比斯则昂首高傲地注视着远方。
故事之所以经典,道尽了美与丑、情与欲,又有身份与人性的焦虑呈现,善良、狭隘、扭曲、荒诞所有的碰撞都在恢弘的殿堂前发生。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和矛盾,异乡人、怪物丑人,甚至是被要求摒弃七情六欲的神父,他也有爱的权利呀。只是,有人选择糟蹋和背弃,有人选择盲目和坚守,有人选择占有与毁灭,有人选择陪伴与守护。雨果笔下人性的丑恶与光辉在音乐剧里更是呈现得淋漓尽致。
巴黎圣母院的普世意义:剧中所有人都有身份与人性的焦虑,职守与情感的矛盾,包括主教、卫兵队长、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没有把人物善恶扁平化符号化,这才是伟大的启蒙。
剧本视角对人物内心的挖掘,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与矛盾,包括主教、二心队长、怪物丑人,这才是写实生活。人物在情感层面上的平等,与身份冲突障碍,导致情感表达扭曲,因而剧中每个人都有人性内涵与悲剧色彩。启蒙视野中的人性探讨与悲悯情怀。
每个人都在面对情感纠葛、身份焦虑与善恶纠缠,并且这些问题会永远存在。并不是获得了某种身份,或混迹于某个圈子,就可以做到不动心不焦虑。存在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那么生动与可悯。
启蒙视野中的人性与社会,充满荣光的浪漫色彩。
音乐剧演绎方式:不是从剧本结构出发,而是从人物内心出发。音乐即人物情感的表达,有直接祷告的穿透力,震人心魄。
舞台景观,类似演员独唱会+舞台歌舞背景切换。演员带耳麦直面观众演唱,消减了戏剧流畅性,但人物内心情感表达方式更直接内容更丰富,更具感染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走向与表达障碍,由此交织成一幅浮世绘,波澜开阔的社会人文景观,每个人都有内心世界都是一道风景。不同人物都对观众心灵一对一地做了深层次的沟通。
因此,这部音乐剧不以主旋律的回环往复形式,而是以音乐感的丰富性取胜。旋律优美走心,而没太剧本化。唱段丰富多样,实打实的,不注水份。经典音乐剧,精彩绝伦。
简单记录一下今天(噢不,昨天)在现场观剧感受,主要是对卡司的感受。
艾丝美拉达是C角(对,我第一次知道还有C角😂)。第一首刚开嗓有点沙哑感,让人有些失望。但两三首过后就渐入佳境了,和卡西莫多二重唱的《我家即你家》很动听,不输99版吧。最后在狱中飙的高音在情绪丰沛的同时也稳得让人惊艳。而且这个女主和原版比起来更加青春活力,虽然看不清脸,但也感受到了满满的胶原蛋白。所以更符合我心目中的艾丝美拉达形象——异域风情,美艳妖娆又不失少女特有的天真、清纯和活力。
卡西莫多的妆容确实算个槽点,像鼻青脸肿的小丑妆,但卡司唱得总体很棒,声音更浑厚实沉,而缺少点了卡胡的那种因沙哑和颗粒感而表现出的沧桑与撕扯感。
唯一的原卡副主教这场是B角,遗憾没看到丹叔。这个B角据说也可以唱卡西莫多的B角,可见业务能力必是极强的。形象上是光头(我还以为是西班牙音乐剧的卡司特色😂),身材有点中年发福的感觉,特别是肚子😂。声音和丹叔相比更沙哑一些,没有丹叔声音里那种方正、密不透风的特质。但表演是真的很棒,其实所有卡司都是啦。
菲比斯和小百合夫妇,我个人觉得是和原卡相比最差强人意的两个角色。菲比斯的声音没有原卡男高音那种穿彻云霄的清透明亮感,从而少了英俊风流的花花公子的感觉。总体来说菲比斯也是渐入佳境的,明显后半场要好很多。演绎得最令人遗憾的一首要数菲比斯的代表作——渣男之歌《撕裂》(又名《爹心累》😂)。最后的几个高音感觉费劲了全身力气都吼不上去。小百合声音有点偏女中(?个人感觉),没有原卡那么清纯干净,从而少了少女感。
诗人和吉普赛首领大哥是最接近99版的。唱功和表演都无可挑剔。形象上,似乎这一版的首领大哥更瘦哈哈哈。
全剧最著名也最浪漫的那首《Belle》,说实话,的确没有原版好。最后合唱高潮的那一段,三位演员的声部分工似乎没有原版那么明确而有层次感,主要表现为菲比斯的高音不够高也不够清亮穿透,副主教的中音不够稳固坚实,卡西莫多的声音又不够闷实低沉。简而言之——三位一起混着全唱高音了。😂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我觉得翻译太惊艳了,让我总是忍不住看字幕屏。几乎每句都可以直接唱出来,格式工整又押韵,文笔优美如诗歌。
最后,当剧里一遍遍地唱“安达卢西亚的山区”时,我又想起了我待了近一年的安达卢西亚和格拉纳达。以前这几个字于我而言只是个遥远的地名,甚至都不知道在哪儿。现在听着歌里重复着的这个名字,竟勾起了很多半模糊却五彩斑斓而无比闪耀的光影了。
“C'est une histoire qui a pour lieu Paris la belle en l'an de Dieu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
Mil quatre cent quatre vingt deux
(时值公元一四八二年)
这个讲述美与丑、爱与欲望的故事在吟游诗人葛林果的叙述中展开,直到“人们想把他和他所拥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时,他化作了尘埃”戛然而止。
在大教堂撑起信仰的时代里,丑陋的善良,扭曲的狂热、荒诞的妄想,所有的碰撞在恢弘的殿堂前发生,“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而结局像俄狄浦斯的神谕,像西西弗斯的巨石,像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座尖顶钟楼里发现的仿佛出自中世纪某个人手迹的几个希腊字母——ANARKH(命运)。
----------------------------------我是一只昏鸽线---------------------------------------
《巴黎圣母院》(以下NDDP)可以算是我的入门剧之一,从09年初识到现在,刷过无数遍。它不同于韦伯式的华丽繁复,布景抽象舞蹈夸张,突兀的话筒标识着自己是属于极具现代感的音乐剧。
不像悲惨世界和剧院魅影等剧,后续周年版都获得过相当的肯定(如1995十周年时17个国家的冉阿让齐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2010二十五周年四位冉阿让齐唱Bring him home剧组簇拥韦伯登场; 2011年萨拉布莱曼与五位魅影同时登台重现经典。),NDDP1998年版高度再难企及,法语原班人马在巴黎的贝西体育馆举行的告别演唱会宣告这个经典版本的NDDP终结。
下面说说几位主演
Bruno Pelletier饰演邪魅狂狷的诗人葛林果,诗人是我在整部剧和小说中最喜欢的角色。布叔出场时的《大教堂时代》属于开口跪系列。销魂的眼影和鼻影让人实在难忘,长卷发和大亮嗓圈粉力max。他就那么踱着步子,眉眼间是对世事冷静的旁观,霸气侧漏又娓娓道来。港真,如果开篇没有《大教堂时代》这首序曲,我可能错失这部剧。布叔的声音辨识度极高,后来听电台总能秒辩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c1OTkwODg=.html?beta&饰演艾丝美拉达的Helene Segara属于真尤物系列。这个温婉的法国的女人,因为血统原因,带有与生俱来的吉普赛女郎气质。有阴翳的眸子和自然的栗色卷发散发着艾丝美拉达式的诱惑。虽然她并非最初设定的演员,领域归属于流行音乐,唱功可能相对于其他专业的音乐剧演员较弱,但因为“初恋效应”,哪怕与后来饰演同样角色的唱功扎实的Candice,我始终无法接受除了Helene之外的人设。
http://music.163.com/#/song?id=5055027Daniel Lavoie饰主教弗若洛,加拿大人讲流利的法语,并因其在法语歌曲上的成就而出名。弗若洛是一个像《荆棘鸟》中的神父拉尔夫一样灵魂撕扯的角色。 “你若下地狱/我也愿意跟上 /因为那里就是我的天堂 ”这是《身为神父恋红尘》组歌中的几句词。“我的罪,我狂热的欲念执迷。折磨我嘲笑我,撕裂我纠缠我.”、“我的生命正摆荡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你会毁了我,你会毁了我.....”虽然弗若洛参与了艾丝美拉达的毁灭,但这个角色却没法让人心生厌恶。或许他的挣扎代表了一种最普遍的矛盾人性。论声音,Daniel没有布叔清亮,没有饰演菲比斯的Patrick,但他就是有迷の气质让人折服。
http://music.163.com/#/artist?id=31892Garou 饰加西莫多,天生的“烟斗嗓”,对艾丝美拉达默默的温存以及最后“撕裂”式地表达着对艾丝美拉达难以倾诉的爱。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完美契合加西莫多。单听意大利语版、韩语版的加西莫多估计接受程度会相对高些,但一对比,差距就明显地出来了。这个角色演绎的难度之大,演员一不小心就会遭遇滑铁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1Mjk1OTU2.html?beta&其他饰演菲比斯、百合、克劳品的演员有时间再说说吧~
----------------------------------我是诚实的昏鸽线---------------------------------------
选段《Belle》尤为经典。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0MjE0NDk2.html?beta&from=s1.8-1-1.2&spm=0.0.0.0.ag2cya加西莫多、弗若洛、菲比斯三种声音述说三种心境。他们每个人的最后一句歌词分别是——
加西莫多: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
弗若洛:圣母啊,我只求这一次,让我亲手推开她花园的门扉;
菲比斯:百合啊,我不是个忠实的男人,我要亲手采撷艾丝米拉达的爱之花……
主视角从跪倒在地的加西莫多转移到伫立着的主教再延伸到自由行走的腓比斯。三位男声分别支撑起一个主题侧面,最后的合唱与前三个部分形成完美均衡的结构,具有了类似古典主义美术作品那种工整的美感。
加西莫多低到尘埃渴求地望着艾丝美拉达,主教眼神空洞怔怔地站着注视着艾丝美拉达,菲比斯昂首高傲地注视着远方。Belle最后的定格画面意味深长。
另外,不同的语言对音乐表现力影响实在太大了。对比卡司没变的英文版,还是觉得法语版来得更震撼。举个栗子:
http://music.163.com/#/song?id=28457092(法语)
http://music.163.com/#/song?id=1921214(英语)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DI5NTc2.html?beta&(韩语,友情提示男女老少:艾丝美拉达不停摸胸看得犯尴尬癌)
个中差别可自行体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xOTY4OTI=.html?beta&(Garou某次演唱会请回了两位主角,卸下妆后,加西莫多帅气挺拔,主教大人眉目温和,菲比斯眼神真诚)
除了Belle,还有特别耐听的其他唱段:
Florence(佛罗伦萨)
Beau Comme Le Soleil(君似骄阳)
Lune (月亮)
等等等等等等......
每首都有别样的美!!!(大写黑体加粗下划线)
----------------------------------我是机智的昏鸽线---------------------------------------
音乐剧本身是娱乐剧种,本应像流行歌曲演唱会那样有多样的选择性。
纽约和伦敦的盆友们“不是在剧院,就是在去剧院额路上”,国内的剧迷只好几年等一回,他们时常考虑的问题是“明年去哪个城市看哪部剧”。目前国产作品质量大多一言难尽,大部分努力还致力于类似于去年的《小王子》和今年的《我,堂吉诃德》这样,将国外剧目本土化。希望这种“本土化”可以带来自身质量的提高,让国内剧迷可以早日相互问道:哎,最近想去看哪部剧?
現在我可否有幸知道,我的丈夫是何方神聖?
在下詩人葛林果,是巴黎的街頭王子。😎
他說他是巴黎的王子。...(゚∀゚)☞
那麼這位博學的詩人,可否請教「菲比斯」這名字的含義?
天啊!這世上竟有凡人敢叫這樣的名字。
他就是令我心動的人。
我記得拉丁文裡「菲比斯」的含義是太陽。
他就是我的太陽啊(✿˘ ̮ ˘)
其实很早就下载下来了,但是一直没有看。结果周末有时间看完了全剧,各种无法自拔~~
仅仅是开头,就各种高能!诗人的大教堂时代唱段,简直了!那高亢的嗓音~~~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本来是超爱诗人的,结果主教出来之后瞬间就和诗人平分天下了!禁欲系+男中音,对于艾斯梅拉达的求而不得和对于教廷的禁欲让他摇摆和痛苦。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善良、及其有耐心的人,结果堕落成了一个肉欲的奴隶,被主控思想做出犯罪的事情。这个世界啊,欲望使人疯狂,无辜的艾斯梅拉达被当时的社会所绑架陷入困境,这个故事即使换到现在也一样成立。(题外:世界上果然还有一种人是越老越耐看的,主教的扮演者丹叔真的是老帅老帅了~~~看过重制版的片段,里面丹叔在做出内心独白的时候双膝跪地,太有张力了~~)
阿西莫多的扮演者garou,也就是卡胡,虽然在演阿西莫多的时候才只27岁,但是声音条件太适合阿西莫多这个角色了,沙哑的嗓音将这个角色历经人世痛苦的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
小太阳菲比斯的扮演者也是帅的,是阿拉伯人的那种帅,这个角色在剧里面还没有显得那么渣。看书的时候,我真的是哔-了狗了......
小百合在剧里最小了吧,在剧里她了解到了她的未婚夫和爱斯梅拉达之间有故事,于是要求菲比斯必须看着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不能去救她。
更多原著的内容我就写在书评里面了,不想展开。
男主的声音太美了!迄今为止看过最棒的音乐剧了,大教堂时代,钻石般的眼眸,愚人庆典,孤儿..等等等等
曾经以这个题材写作文,被老师给了低分,只能说,老师没看懂
跪着听完,可惜不懂法语。| 圣经取代教堂,人类将杀死上帝。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完整看了一遍,深深发现雨果的下笔的,是人类永恒的议题
我永远的爱
2008-12-14~这版当年看得很震撼,舞台音乐演唱都没得挑~
其实直到现在我都不太喜欢这个故事,从看小说开始便如此。但musical一定上抛弃了剧本,不似小说有文化隔膜,也不似电影情感平平,歌词、旋律、唱腔还有歌者表情都时时刻刻在抒情。吟游诗人出场收尾,歌声里布满希望;艾丝美拉达无远弗届的温柔善良;卡西莫多抱着骸骨的至死不渝,都变得生动起来。
有那么帅的诗人还选骑士干嘛……“il est prince des rues de Paris” 我都笑了。哥特、美、时代感,爱与死,佛罗伦萨与大教堂
太太太太太好听了,就算完全听不懂法语也好想看现场啊,舞台现场看一定超震撼!话说,果巨巨的小说剧情简单感情汹涌人物都有突出的立足点,这样想来原来真是天然适合音乐剧形式啊……
20160321呵呵哒~真的很好看也!神父和诗人的声音我都很喜欢!
开天辟地的法剧经典!
女主音域实在差了点,hold不住舞台,表演也弱了点。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配合改编。3位男主非常棒,卡西莫多几乎每场戏都让人飙泪。2022年补: 2019年的冬天在西安别克大剧院看到了音乐剧现场,而且是丹尼尔老爷子带队的,从舞台布景,道具音响到众演员倾情的演绎都非常完美,非常震撼,几度激动地涌出泪水。一晃眼居然快4年了,前段时间又听闻百老汇取消了歌剧魅影的日常演出,上世纪末文艺诸子争鸣的余晖已所剩无几,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体验到这些殿堂级别的经典,这倾颓的现世呜呼哀哉~
音乐太好听 最近一直翻听
我记得我标记过呀,怎么又出来了!恰好前几天在哔哩哔哩看到他们多年后的电视访谈,真是完美!
反复看了不下5遍,音乐剧启蒙,原声每首都好听到惨绝人寰,貌丑心善加西莫多、花心帅哥菲比斯、伪君子神父合唱BELLE那首三人音色简直绝了。
流浪诗人和他的「大教堂」最帅
最爱的法国音乐剧没有之一,99年首演版是无数人的入坑剧目,一切都很完美(女主稍让人诟病),以致之后版本只需还原便已优秀至极。(2019天桥观后感:中元节看完北京首演蹲完签售已近午夜,回程散见着纸钱与火苗,心情却极度亢奋与喜悦,思绪沉浸在那个善恶美丑、生死爱恨、奉献占有、承诺背叛、高尚卑劣二元对置极为强烈的故事里,53首旋律盘桓在脑海,时刻准备着从喉间逃逸。我心目中的Top级音乐剧,时隔17年来华,演、唱、曲、舞、美仍是全方位的高水准。好幸运,有生之年,解锁千人大合唱的《大教堂时代》。好珍贵,初代主教丹叔回归,道袍帽子兜熊猫简直可爱到犯规。敬所有正在逐渐消逝的美,敬所有对美的不弃挽留。)
我的音乐剧初心~高一上艺术课第一次看惊为天人~后来万能的TB买了碟片回来珍藏~会像刷friends一样一遍遍刷
从小学开始就不知看过多少遍,听过多少遍了。这是我最爱的音乐剧,而且我最喜欢97年的组合。Daniel Lavoie永远那么帅,声音好听。我一定要去现场听他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