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挺可爱的,之前是在b站上看到哔哩哔哩买了它,但是要大会员,结果前天发现自家电视上也可以看。 但是因为看的时候都是边吃饭边看,所以不是很认真,今天因为手机被禁了,所以认真完整地看了一遍。 我觉得“寻找自我”是电影里的主题。 无论是女主(对不起外国人名字就是难记)还是我们的主人公彼得,都经历了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通俗一点的话就是成长。 那这样看其实可以算做小孩和大人之前不同的成长。 女主在一开始画画只是为了记录,因为爱,因为家人,所以选择将这些真实的,充满爱的东西记录下来,而后面的,面对那个出版商一次又一次的“赞美”,她渐渐迷失了自我,她不再是因为爱才去记录,而是为了“受欢迎”去“改编”,改编不是乱编,你看这时候的兔子都成什么样了,从最初颇具个性的夹克,到穿衬衫牛仔裤在沙滩,再到带着玻璃上太空。 这是一个普通兔子能做的吗?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充满幻想的是不好的,相反我很喜欢这些奇奇怪怪可爱的点子。 总之,这时候的女主在迎合中,丧失了自我。 那现实中的成年人呢?过度的赞美和奉承让大人们忘记自己的童年就算了,连初心都要忘记。 这让我想起“屠龙的少年最终变成龙”,哪一个大人之前不是怀揣梦想的少年?哪一个之前不是对金钱嗤之以鼻的热血青年。 甚至在幸运地追求到自己的理想后,又有哪一个能保证自己不会再次放弃。 能让人们放弃的理由有太多,而坚持的理由却只有一个:爱。 正如女主最后为了家人寻找到自我一样,现实中的大人们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才能更好的前进。 所以这里插一句,奇葩说里面有个辩题是:朋友一直坚持不靠谱的梦想该怎么办,里面这样一段话“靠谱的是你靠着别人琴谱弹出来的曲子,不靠谱的才有可能是你自己的东西,如果朋友一直坚持不靠谱的梦想,但坚持本身显然更重要。”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随便对别人所坚守和追求的东西评头论足。 再来说回彼得兔,彼得兔就更像一个小孩子了,在之前(我没看过彼得兔1,只是通过2里面的剧情猜测)它就是一个经常犯错的小孩,那他是真的想要去干坏事吗?不,他更多的是不懂。 在他的自我还未完全形成的时候,它接受了别人对他的定义:坏种。(翻译就是这么翻译的,我觉得坏小孩还是好听一点哈) 他因为别人这么看他,所以到最后他也这么看自己,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不要对一个小孩子太苛刻(那种乱动手办没素质的熊孩子就算了)我还是觉得“人本善”。 最后他是怎么找到自我的呢?他找到了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自我就随之而来。 我想起初中的我,也是一个很在乎别人眼光的小孩,当时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人人都喜欢我,尽管我知道这不太可能,但是我还是会下意识去分析别人对我的态度。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累。 在意那么多干嘛,只在意自己最重要的不就好了。 当然啦,这里也不是说完全排斥来自别人的话,家人也是自己最重要的,那么这些真心为我们好的人给的话就没问题哈。 其实无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寻找自我,都适用于我们每个年龄段的人。 最后还想说点就是要脚踏实地,果然脚踏实地还是很重要,里面的公鸡实在是太讽刺了,我不觉得那只公鸡是在寻找自我,那只公鸡只是在欺骗自己,欺骗自己是很重要的,从而找到一个可以让他活下去的理由。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在寻找自我的路上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有时候普通一点也很好!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兔兔们,还有其他小动物,毛茸茸的样子是真的很可爱!好Q!
但同时,最让我觉得它很厉害的是它传达给我的观念,特别是比得跟男主人的互动,展现了“坏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冲突。很适合跟爸妈吵架的孩子观看。👍
女主人对利益和本心的取舍,也是当下很社会很热门的一个话题。
最后宠物朋友拯救计划,也颇有些集体英雄主义的感觉,有点点魔幻啦。
看完彼得兔2逃跑计划。兔子主线是彼得兔的被骗与骗,大方向上的家庭友情,成长责任和独立自我。再是兔妈萝丝姐对兔的坚守?然后再好好说说闹,依旧是你兔喜剧担当,形体行为或是精神感知都令人发笑,前方厌兔不爽后边还要拉一波为人为兔人生哲理。还有就是这部《彼得兔2》和《再见克里斯托夫罗宾》男女主剧本对调,前者闹苦口婆心要宝宝、想老婆、妒兔子,后者闹PTSD、轻亲情、太压抑……但二者都在不经意间将一个时代的变革呈现出来。关键兔子里还有点睛之笔《小熊维尼》准备好了吗,我真的爆笑,你闹就像玩穿越,像商业资本的流通性贯通无疑(不不是)。最后结局也很团圆,还有彩蛋来的快是真的好~
三年前,一只长耳朵,毛茸茸的兔子掀起全球范围的吸兔狂潮。
上映20多天就在中国就狂卷破亿票房。
真人和CG结合。
每只兔兔连毛发都做的细致逼真,毛茸茸的外表,萌翻众人的表情。
曾在影院逗笑了一波又一波的小朋友和大朋友。
如今,“兔界一哥”又回来了。
这次,兔子们要搞大事了——
《比得兔2:逃跑计划》
要问比得兔是什么?
在英国,它是跟帕丁熊一样重要的经典IP。
一百多年来,比得兔的书和影视带来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故事。
也给了许多孩子快乐纯真的童年。
所以,当比得兔第一次被搬上荧屏的时候,也是超出预期的精彩,笑点和萌点齐飞。
在前一部中,比得兔带着兔子天团捣蛋拆家,被不少观众笑称是“熊孩子”
到了这部,乡村原野已经不能满足比得了,它和小伙伴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旅程。
而且还策划出了农贸市场“史上最大抢劫案”。
故事承接上一部,比得试图做出改变。
接受了他最喜欢的人类朋友贝伊嫁给他最痛恨的人类敌人托马斯·麦格雷戈的事实。
然而,这种化敌为友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托马斯依然觉得比得是个“捣蛋鬼”,这让两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再加上因为比得兔绘本大卖,出版社决定乘胜追击。
给每个兔子安排人设,迎合市场口味。
但是他们给比得安排的人设却是“天生坏种”。
这让比得大受打击,遂决定离家出走。
在路上,比得遇到了一只狡猾的街头兔子巴拿巴。
像所有有经验的套路王对待菜鸟一样,巴拿巴忽悠比得跟自己共商大计。
还谎称自己和比得的父亲是好朋友,不断的肯定和包容比得。
“我们可以干一番事业,实现我和你爸爸当年的梦想。”
就这一话,让比得彻底动了心。
于是,他伙同自己的小伙伴加入到了巴拿巴的计划之中。
一群兔子坐在圆桌前商量,将行动地点对准了农贸市场。
而水果干保质期长,营养好又体积小,成为了它们当之不愧的首选目标。
但水果摊地理位置优越,不好下手,再加上一直有摊主守着,让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比得兔召集来家里所有的动物朋友们。
从人员分工到现场布置再到接应都考虑的十分周全,看起来随时都可以干票大的。
可到了真正实施计划的时候,当初预想的结果却大打折扣。
虽说配合得天衣无缝,将农贸市场弄得一团乱。
可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之际,狡猾兔巴拿巴手下的人内反。
将比得叫来的所有前来帮忙的小伙伴全部关在了摊位上。
紧接着,小伙伴就被送进了宠物店里。
比得上了车,才恍然大悟,自己成为了“工具人”。
巴拿巴不过是想利用他召集多方力量,好完成自己的大计。
而“认识自己父亲”、“共同过好日子”的话全部都是骗它的。
看清现实后,比得跳下了车,游戏继续。
比得为了营救小伙伴,不惜开启了极限挑战。
高空跳伞、雪山速滑、快艇追击,全都来了一遍。
这些片段看得南瓜君热血沸腾,比得莫不是在拍《速度与激情》?
当然,除了营救小伙伴之外,比得兔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揭穿巴拿巴的阴谋,将偷来的水果干物归原主。
比得兔会怎样弥补自己的错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虽说这是一部合家欢电影,但是影片的群像戏做得一绝。
很多角色都存在着反差魅力。
就拿“兔界一哥”比得来说,
比得因为之前做过错事,被人类当成“坏种”,就算做了再多好事也没人愿意相信。
在这种偏见下,它自暴自弃,伙同巴拿巴策划了“农贸市场抢劫案”。
但在顽皮的外表下,比得始终是一个善良、单纯、讲义气的孩子。
它可能会犯错,可能会给大人惹麻烦,但更多的是想获得大人的关爱和关注。
它身上其实有很多现实世界中小孩子的身影。
还有“耍宝军师”本杰明,说学逗唱样样在行。
他智商虽高,却总出些馊主意。
“刁蛮姐妹花”弗洛普西和莫普西,两人亲密无间,但也总会拌嘴吵架。
俨然就是现实生活中小姐妹的样子。
还有“棉尾巴”,简直就是新一代“磕糖高手”
因为食用糖果过量出现了幻觉,觉得自己获得了永生。
画面别提有多搞笑了。
总之,全员个顶个的可爱,总有一款能萌到你。
动物们反差萌,里面的人也是十足的“有戏”。
作为一部真人和CG结合的动画影片,真人和动物的互动的逼真程度,也决定了观众们是否能相信角色。
为了让小动物们看起来更加真实。
主创团队从概念图到角色模型、外观设计、表面质感、毛发和动作都经过了反复的测试和修改。
连兔子的毛发都达到了根根分明的效果,任谁看了不想rua一把。
虽然片中的爆笑梗一个接一个,剧情走向也很轻松欢快。
但是不难发现,它的内核极具深意。
如果说上一部探讨的是人和动物如何和平相处,那这部则更关注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萌兔们身上看到孩童的纯真,少年的迷茫,成长中的那些苦与乐。
而无论我们走多远,受了多少伤,家永远是我们可以停靠的港湾,家会带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旅途的风景再美,但也终究是找不到归属感的异乡。
成年人再看动画,总不自觉带入路人视角,心疼无故受损的街坊邻居,但依旧不想告别动画。 电影的台词很多都经典,挺讽刺的,就是一闪而过。关于故事本身,巴拿巴是比得成长的关键。巴拿巴显然是个负面角色,做的选择也是错的,那么错在哪了呢?他承认他的行为是偷,比得也认可他是为了生存才偷的想法,为什么最后他就成了“无敌大坏种”了呢?因为他撒谎骗人了,把“朋友”骗到了宠物店?总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巴拿巴团伙的可恨之处在于他们“年老色衰”,生存空间被压缩导致的,并非出自内因。如果主角团没有被卖,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了。所以变成“大坏种”因为不是主角团罢了,需要这么一个角色体现比得的成长,由单纯变得成熟,调皮捣蛋也是一种能力。 女主人贝利关于写作态度的转变也不流畅,人物形象甚至没有她老公真实。如果说电影也讽刺了那些只顾感官刺激,而不注重内核的作品,那这部电影最后也做了同样的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主角团在结尾“被迫”体验了奈吉尔编的天马行空情节,不仅效果拉满,还打脸了另一位“反派”。之所以标引号大概是因为没有哪个反派会随意让人毁合同没有赔偿不说,甚至还送出了一辆跑车。 故事的结局是经典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巴拿巴团伙被送去了宠物店,虽没有明示,很明显只有死路一条。他们本不必要欺骗主角团,毕竟多了这些帮手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结果却被送上这条绝路。 写到这里感觉这部电影更像一篇成长的爽文,台词戳痛点,却转瞬即逝,剧情顺畅,因果有报。图个轻松带上小朋友还是值得一看,毕竟强调了好几次糖豆吃多了,脑袋会坏掉,教育小朋友还是很好的。
这部影片算是自己看完第一部后找了找第二部的电影,跟第一部相比,这一部里面兔子的情感更加丰富了,于是我想到了如果用兔子的眼光来看待所生活的人世界又是如何,一定是不理解。不理解人为什么这么复杂,当然在这一部电影里,比得也被同物种欺骗了,动物之间也不再是农场里简单你追我赶我不喜欢就不喜欢的状态,在城市里人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像之前单纯简单,动物也是,在经历过种种,比得对人类世界或许有了新的认识,至少,开始知道朋友一词更多的含义,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你包容的家人
比第一部好看,可可爱爱兔兔脑袋。差点忘了又到复活节了...
因為我之前有去跑龍套,澳洲又發消費券,就免費去看了,延遲了一年多真是剛剛好(喂)。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電影,最「大人」的笑話也就是嘲笑美國公司毀英國ip 了——這是自嘲。在我眼中,兔子和其他動物寫實化了就沒那麼可愛,但反正小孩看得很開心。只有演反派的David Oyelowo還在認真表演,Rose Byrne演技還是那麼差,雖然戲份少。Domhnall Gleeson就卡通化得annoying 。看最後cast表才發現Elizabeth Debicki和Margot Robbie都有配音,劇組也真是壕。btw,我果然沒有入鏡哈哈。
兔兔就是最可爱的,口音加分!一定要看原声。
第二部真是戳中我的心了!太可爱了!肯定还有续集!这种合家欢的电影,我太喜欢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太滑,人心太复杂;Heist部分处理一般,义父义子情塑造不错,但前面还是低幼过头,不过最后自嘲解构把好莱坞套路全来一遍,挺会玩,只可惜最后没有上太空
英腔真是太可爱了。算是大团圆电影,动画形象设计得很好,动物细节很可爱。节奏感上中间和前面比较慢一些,戏剧冲突不是特别强烈。
兔子可爱 猪是gay。剧本约等于没有剧本,所以剧本是雾都孤儿?
期待第三部,看了会让人心情好的动画
一个套路
还可以,就是听到第一句是国语的时候,裂开了🙃
比第一部好看!其实兔兔捣乱人类社会时,一边笑一边还是略别扭,果然还是无法完全脱离人类立场啊。中心思想很无趣,找到自我啦不要在意外界目光啦老套得要命。幸亏主创也知道无聊,所以草草走过场后,就把叙事重心放到了更有趣的场景展现上:农夫集市大劫案,上天下地伙伴营救之旅。尤其是后者,与之前自嘲的IP胡改完全一致,而且还真就是在结尾处塞入了那么多乱来的大场面hhh 总之可爱的毛茸茸们胡闹耍宝,轻松欢笑不费脑子,英式吐槽的暗藏机锋也很有趣。虽然看完就忘,但看的过程还是很快乐啦
3.5🌟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美国公司拍英国故事顺带调侃好莱坞,兔兔就是坠吼的!
最后的营救任务加一星
不想成为广告牌上的封面明星,不想成为金丝笼里的豢养宠物,不想成为市集上风干水果的小偷,不想成为别墅里洗劫冰箱的强盗。公鸡以为自己能唤出太阳,松鼠以为自己能唱出忧伤,比得兔以为自己是惹麻烦的怪胎。没有蜜罐当头盔也能升上太空,没有伙伴与爱就只能在街头流浪,永远不需要变成别人定义的你。
已经完全忘记了第一部讲什么。看完这部竟然觉得还不错,尤其是拒绝了出版社那些非常商业化的写书建议后,在现实里完全的真实再现一遍,充满了莫名的讽刺意味,这点突破了一般亲子向动画的层级,是我觉得这部最好的一点。
甚至都不如第一部好笑,主线又无聊又扯淡,真是想念《小羊肖恩》系列。
不要看中配、避开熊孩子及他妈。
兔子还是挺萌的,不过讽刺好莱坞那一套,这部电影其实玩得就是这一套
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记得我为这本儿童书的原作写过很长很长的文章,把这位善心人的创造的主角演绎到了极致,并且还有结晶点。一个下午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