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可怜地小女孩
一部丑恶地宫廷阴谋硬是给拍成了爱情片
人们还是喜欢正面的东西多一点,凄美地爱情是多么地吸引人
诸不知实际上他地丈夫最后为了保命还是背叛了新教,但是血腥玛丽是何等角色,还是把他做掉了,这两人是临死都没见上一面,倒不是玛丽阿姨不让,居然是简,是她自己拒绝,为了防止丈夫不够坚强地面对死亡。唉,女王啊。你地坚强用错了地方。一未成年少女好好的做你的傀儡多好,你坚定地否决了对你老公地加冕,坚决地委派了掌控局面地公公去围剿阿姨,又柔弱地表示无法承担这皇冠地重量
此番种种无比想体现纤弱地外表下有一颗坚强地心,但又无不在为最后地悲剧铺路
最后那蒙住双眼,无助地双臂寻找断头台地场景很让人动容,一个16岁地小姑娘就这么走完自己的一生了。
顺带搜到一付法国画家地名画,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再现了那一凄惨的场景,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最后侃侃她那两个成功地阿姨
一个是血腥玛丽,烧死了300多人,连大主教也不放过,原来女巫地代名词是这么来地,长见识了。
一个是伊丽莎白一世,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其实就是她姐夫的船队,一个信奉新教的人能在血腥玛丽手下活到她挂,也只能说她很隐忍了。
一直以为古埃及皇室的关系错综复杂,看起来欧洲皇室也好不到哪儿去,掺杂了皇室通婚,教廷干涉,还有个神圣古罗马帝国地超然存在,貌似玛丽老公算辈分还是她表侄子。乱
2 ) 信仰是云端最美的地方
他的灵魂将飞往人们看不见的世界,在哪里他将永享极乐——柏拉图《理想国》
说到英国的女王,人印象中最深的一定是伊丽莎白,是他处死了信仰天主的玛丽公主,也是他将基督的统治地位牢固。但在宗教之争的过程中有一个年轻而伟大的牺牲者,他就是在爱德华逝世后继位的简女王,继位时的她只有15岁,死时也只有15岁。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的统治只有9天;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为百姓做的众多的事情还没实现就被玛丽女王处死。但人们应该记住他,他为信仰而死,为建立理想的世界而死。
当时的英国天主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许多的大贵族都改信基督。生在贵族家庭的简从小接受的就是新教教育。同当时的贵族女孩不一样,他最爱的就是看书,这也造就了她超凡的思想。
他的父母就像许多大贵族一样,他们信仰新教不过是为了找个理由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益处,而却是真正的认为新教可以给世界带来光明。简本来和爱德华国王有很好的感情,但是人人都知道身体欠佳的国王活不了多久,为了自身的发展,国王身边的大臣谋划让信仰新教的简嫁给自己的儿子,然后再让国王传位于简,这样他就可以掌握国家的政权。简的父母也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逼迫简嫁给了公爵的儿子,并将她推上皇位,做一个政治傀儡。
然而年轻的她不想人们想的那么柔弱,他的丈夫也并非真正听命于公爵。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于是他们努力冲破父母的摆布,议会的阻止,印制真正等值的先令,废除圈地运动归还农民土地,建立学校。他相信这是真正的上帝想为人们做的,他相信人们不需要通过神父就能把愿望高速上帝,他相信信仰上帝不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只要信仰他的名字。
可是当时新教刚刚起步,许多国民不理解新教的意义,在他们眼中按照皇族继位顺序,女王应该是玛丽,而简是个异教徒是个篡位者。他们并不知道简为了百姓所作的努力,尽管简致力于捐助贫民。
简为百姓的改革触怒了推举他上位的贵族们,资本家们发现自己没有利益可图,于是便纷纷从新皈依天主,跟随了玛丽公主,简的父母也悄悄离开。
她本来就是无权无势的人,毕竟他只有15岁,尽管他有完美的思想,但是并不被当世理解。9天后,玛丽的军队逮捕了简和她的丈夫,他们搜刮简所有的财产,她并有任何不满,因为他悄悄拿了最重要的东西——他自己的先令,这是百姓美好生活的象征,是他的梦想的象征。
新教起义者被捕后,大多为了活命转信天主,包括简的父母,还有那位公爵。只有简和自己的丈夫依然坚持信仰。玛丽女王派了一个神父去规劝这对年轻的夫妇,然而他们对信仰的纯洁,对世界迫切的付出精神让神父都为之所动。神父明白,这才是真正的信仰,无论信仰的教派是什么,信仰该是纯洁的而不是建立在利益权力至上的,信仰是灵魂最美的归属。
最终简被送上了断头台,死前他把自己的先令给了神父,他蒙上眼睛,俯身接受刑罚,可是她太小了,俯身后根本不能接触到刑具,此刻所有人都触动了,处死一个小姑娘是多么残忍的事,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处死的是自己幸福的生活,是最纯洁的信仰。
他的灵魂将飞往人们看不见的世界,在哪里他将永享极乐。只有最纯真的信仰才能将人带往天堂。
有许多的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牺牲,但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信仰最纯真的热爱。信仰不过成为了一种寄托,只求不拜,只索取不付出。不只是宗教,党派也是,现在很多人加入某党不过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但其实某党的理念不是很动人吗?过去有多少人为了那个纯洁的念头宁愿付出生命,现在我们并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可是为什么只在乎物质的层面呢?难道为别人付出不好吗?难道世界就只有自己吗?
没有真正信仰的人是不会了解信仰为灵魂所带来的慰藉,信仰是单纯的他不区别宗教不区别党派,他只是纯粹的相信,哪怕你相信自己,是要是纯粹的,那也是一种信仰。
社会的浮华不该浸染了我们纯洁的灵魂,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美丽的,那些权势那些财物不过是一时之快,他只会让人陷入无止境的欲望与索取。信仰是付出,相信有种力量与你同在,那个力量可以是菩萨,可以是基督,可以是圣母玛利亚,可以是真主,也可以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甚至是你自己。但是请单纯的对待你的信仰,他是你前进的力量,不是你索取的工具,不是你成功的垫脚石。
拥有纯洁信仰的人,他的灵魂将飞往人不看不见的世界,在哪里他将永享极乐。只有最纯真的信仰才能将人带往天堂,因为信仰就是云端最美的天堂。
3 ) 木偶的舞蹈
华贵的高脚杯在清脆的声响中碎了一地.
你们说: It's done.
但愿望没有实现.
吹灭黑暗中发出微光的白蜡烛.
你们说: It's done.
但愿望依旧没有实现.
最后的最后,你攥着一枚银先令,一步一步,走向断头台.
可怕的政治.凄美的故事.
神父抬头望天,飞鸟掠过.他说,他们的灵魂飞到了看不见的世界,那里有碧草如茵,而永恒既是天堂.
"Gilbert,我希望下一次再见你,那会是永恒."至少,Lady Jane还是如愿以偿了一回.如今,再也没有什么能把她和她的Gilbert分开了.
谁能想象,在这一场政治婚姻中,在这最最实际的黑色交易中,却发现爱是如此率真,如此纯洁干净.
可惜结局早已注定.两个年轻的生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
她和他,不过是木偶而已.
木偶被他人操控着起舞,身不由己,即使他们的心是自由的.
心能飞.但人不行.
4 ) 一点历史
给这部“戏说”历史的言情片,来一点点不那么“戏说”的背景资料吧:
简·格雷,在位9天的英格兰女王,宫廷阴谋的一颗棋子,男性权力贪欲的牺牲品。不情愿地被扶上王位,如释重负地走下来,可以偷生却选择抱持着自己的信仰高贵地去死,因而被视作新教的殉教者。她的生与死,代表了那个时代英国的政治气候和宗教热情。
十六世纪的英格兰处在宗教信仰的混乱之中。亨利八世为了离婚的事与教廷翻脸而改教,推行新教,造成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简·格雷生于1537年10月,是多塞特候爵亨利·格雷(后来的苏福克公爵)和弗朗西丝·布兰登(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小妹妹玛丽的女儿)的长女。她出生之时,也是简·西摩为亨利八世生下爱德华王子之时。国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爱德华的诞生,为了这个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他已经不惜与一位妻子离婚、将两位妻子(凯瑟琳·霍华德和安妮·博林)砍头。亨利·格雷前往王宫致贺,临行前匆匆忙忙地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为简,以向王后简·西摩表示敬意。
简·格雷从3岁起接受教育,以聪慧好学著称。罗杰·阿斯卡姆在《教师》一书中回忆,他有一次去拜访格雷家时,看到简坐在窗下阅读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她的父母正在猎苑打猎,猎狗的吠声传进屋内。他感到奇怪,问她为什么没有跟父母一起打猎。她却回答说:“我觉得他们在猎苑狩猎所得到的乐趣与我读柏拉图所得到的乐趣相比乃是微不足道的。”十四、五岁时,她的学识已闻名于外,欧洲大陆的一些宗教学者相当赞赏她的聪明和虔诚。
1546年,9岁的简被送到亨利八世的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宫中受她监护,学习社交礼仪,这在当时的贵族家庭是很常见的事。不久亨利八世驾崩,不足10岁的爱德华王子继位,称为爱德华六世。凯瑟琳王后再婚,嫁给托马斯·西摩。1548年,凯瑟琳·西摩死于产褥热。托马斯·西摩付给简的父母2000英镑,换取了简的监护权,筹划将来把她嫁给爱德华六世。但他不久即因冒犯国王和摄政王被杀,简回到家中。
爱德华六世自幼多病,1553年更患上严重肺结核,眼见是活不到成年了。根据亨利八世的遗嘱,如果爱德华未及大婚生子即弃世,则由爱德华的姐姐、亨利八世的长女玛丽·都铎继位;第二顺位继承人是安妮·博林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当时的权臣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相信,如果笃信天主教的玛丽继位,他可能失去权力,甚至可能因为自己新教的信仰而被砍头。于是他制订了一个计划,简作为一个有用的筹码被卷入其中,并最终为之而死。
在玛丽和伊丽莎白之后,简的母亲弗朗西丝和简分别是王位的第三、第四顺位继承人。诺森伯兰公爵开始接近简的父母,并在1553年5月成功说服他们同意把简嫁给诺森伯兰的儿子吉尔福德·达德利。简抗拒这桩婚姻,说她已答应下嫁赫特福德勋爵爱德华,尽管并没有正式订婚。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她多么爱赫特福德勋爵,而是她极端厌憎诺森伯兰公爵及其全家。
但简的父母向她保证,她结婚后仍可留在家中与父母同住,学业不会中断。因此她服从了,在5月底嫁给了吉尔福德·达德利。在同一个草率的结婚仪式中,简的妹妹凯瑟琳嫁给了赫伯特勋爵(权臣彭布鲁克伯爵的儿子),诺森伯兰的女儿凯瑟琳则嫁给了哈斯廷斯勋爵。通过这些婚姻,诺森伯兰成功地把自己与王室中三个最有权势的家庭联系起来。
6月初,诺森伯兰公爵向简的父母挑明了他的主要目的——把简扶上王位。简本人对阴谋一无所知,但她知道国王“病重”,她需要为爱德华可能为她安排的计划而“做好准备”。此时,诺森伯兰公爵已经成功地说服病床上的爱德华六世认为一个新教的继承人会对英格兰更有利,从而把玛丽和伊丽莎白从继承名单上去掉,使弗朗西丝与简成为第一及第二顺位继承人。弗朗西丝被召到国王面前,起誓将王位让给女儿。枢密院议员们并不太支持诺森伯兰公爵,但他们害怕他,因而保持沉默。
1553年7月5日,爱德华驾崩。简在9日才得到消息。此时她因病正在切尔西庄园休养。她妹妹的妯娌玛丽·西德尼受诺森伯兰公爵之命到来,把她带往诺森伯兰在泰晤士河边的宅邸西昂庄园。简的身体尚未痊愈,但她不得不服从。走进西昂庄园的大厅,简惊讶地发现所有的人都向她行礼。诺森伯兰公爵宣布爱德华已经驾崩,指令简继位。简对此深感震惊,昏了过去。醒来后说“王位不属我,也不能使我高兴”。但她没有权力决定是否接受。
次日(1553年7月10日),她被用船沿泰晤士河送往伦敦塔,河岸上挤满了人,想要看一眼他们娇小的女王。她在白塔行加冕礼。11日,王家司库威廉·保勒拿来王冠让她试戴,但她令人吃惊地拒绝了,说自己没有要看这些珠宝。保勒对她说:“您必须大胆地接受它,很快我还会给您的夫婿带来另一顶。”简到这时才真正明白诺森伯兰公爵的用意,他是想通过简来使他的儿子成为英国国王。简没有被吓倒,她召来枢密院议员,宣布她不会使夫婿成为国王,而只封他为公爵。诺森伯兰公爵对此当然极为不悦,简的夫婿和婆婆也严厉斥责她。
如果说玛丽·都铎对事态的发展感到不快,实在是用词太轻了。在诺森伯兰公爵的安排下,玛丽和伊丽莎白被宣布为亨利八世“私生的杂种”。诺森伯兰公爵的儿子罗伯特·达德利前去拘禁玛丽,但她已经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先一步逃走。玛丽捎信来要求简放弃王位,否则她就要用武力来夺回。简曾经见过玛丽,她不愿意触怒这印象中可怕的女子,也不想要王位。在她执政的短暂生涯里,简极度压抑。枢密院要求她父亲去抓捕玛丽,但她要求父亲留在自己身边,于是诺森伯兰公爵替他去了——这被证明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
诺森伯兰公爵离开之后,后院立刻失火。枢密院对他的权力提出质疑,并于18日全体离开伦敦塔,前往贝纳德城堡举行秘密会议。他们在那里宣布诺森伯兰公爵是叛徒,立玛丽为王。7月19日,简的父亲从贝纳德城堡接到命令,要求他女儿放弃王位。他来到城堡,签署了玛丽的公告,然后回到伦敦塔,发现女儿坐在王座上等他。他说:“下来吧,孩子,这里没有你的地方。”然后叫简脱下王袍。简回答说:“我脱下它们,比穿上时要乐意得多。为了服从你和妈妈,我犯大罪过了。现在我很愿意放弃王位……我可以回家了吗?”父亲没有回答。
简如愿以偿地退位,但她未被允许离开伦敦塔。7月20日,诺森伯兰公爵被捕,简的父母丢下女儿和女婿出逃。简和夫婿被拘禁,两人被关在两座相邻的塔里,不能见面。诺森伯兰公爵为了活命而放弃新教的信仰,向玛丽女王乞怜,但他还是在8月23日被砍头。简认为诺森伯兰公爵没有骨气,死得太不光彩,希望自己和朋友不要这样死掉。
玛丽清楚简只是个受人操控的棋子,两人在伦敦塔内共同进餐时,她给了简一条生路:放弃新教信仰。简拒绝了,虽然她也不想死。此后不久,简和夫婿被判死刑。事实上直到这一步玛丽还未必真的想杀掉简,但另一件事最终决定了简不可逃避的命运:她的父亲被发现参与一个反对玛丽选择西班牙王腓力为夫婿的叛逆组织。玛丽开始相信,如果让简活着,终究会是个威胁。
1554年2月12日,简的夫婿吉尔福德首先在塔外被处决。死前他曾要求再见妻子一面,玛丽准许了,简却拒绝了。她说,见面会扰乱他们为死亡而准备好的神圣的宁静,只会使夫婿更加软弱而非坚强。他的尸体被送回塔中时,简当众哭泣。随后,她在塔里被秘密处决。简平静地走向死亡,遗言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话:“主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简被埋在塔内教堂的地板下,亨利八世那些被砍头的妻子们旁边,没有葬礼。玛丽继位后,软禁异母妹伊丽莎白,逆转父亲和弟弟推行新教的作法,重新将英国带回天主教门下,对新教进行残酷镇压,人称“血腥玛丽”。她的政策使帝国进一步分裂,社会动荡。1558年玛丽崩,没有子嗣,伊丽莎白即位,恢复宗教改革,重振国威,引领英国进入黄金时代。很可能是为了防止重蹈玛丽的婚姻的覆辙、不让婚姻将自己和英国卷入西班牙与法国的争执,伊丽莎白终身未嫁,史称“童贞女王”。
5 ) 無奈登位的九天女皇
"Lady Jane" 說的是意外當上英格蘭九天女皇的 Jane Grey 的故事。一直覺得 Jane Grey 只是 Duke of Northumberland 的傀儡,所以其實 Queen Mary I 也不打算把她處死,只是因為後來有新教徒以 Queen Jane 為號召叛亂才令 Queen Mary 決心先下手為強。
老是覺得電影裡的 King Edward VI 和 Jane Grey 曾經有過一段青梅竹馬的戀情(雖然他們是表甥舅關係-- Jane 的外祖母 Mary Tudor 與 Edward 的父親 Henry VIII 是兩兄妹),只是因為 Edward 的早逝而告吹(電影裡 Jane 的母親 Lady Frances Brandon 也曾問道為何不把 Jane 嫁給 Edward,但 Duke of Northumberland 對此事不置可否,因為他早已得悉 Edward 命不久矣)。Edward 甚至在命危時駕臨 Lady Jane 的住處要求因拒婚而被鞭撻的 Jane 為了他而答允與 Guilford Dudley 的婚事,老是覺得隱隱有著無法迎娶的遺憾。
由於先入為主認為出場較早的 King Edward 比較好,顯得 Jane 後來的丈夫 Guilford Dudley 實在失色不少,加上他最初流連妓院賭局,總是覺得他配不上飽讀詩書的 Jane(即使後來有不少篇幅著墨於其實他因對社會的失望而有如此行徑也無法摒除最初的偏見)。不過兩人只是父母手中的棋子,電影裡述說二人雖是盲婚啞嫁也能夠相愛相知(當然史實未必如是)也算是難得的了。
6 ) 查了一下本片时间线
开头就是众人围观亨利八世死后英国实际执政者,亨八第三任王后简·西摩之弟, 爱德华六世监护人和摄政委员会首脑 ,第一代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 被杀,则确切开场日期是1552年1月22日(Edward Seymour, 1st Duke of Somerset,约1500至1552年1月22日)
简格雷之前的经历:简西摩王后另一个弟弟托马斯·西摩付给简的父母2000英镑,换取了简的监护权,筹划将来把她嫁给爱德华六世。但托马斯·西摩不久即被判叛国罪于1549年被处决,简·格雷回到自己家中。
【托马斯·西摩 :1544年任英吉利海峡舰队司令官。他的外甥爱德华六世即位后封他为男爵,并任海军大臣和枢密官 。传闻在亨利八世死后,他曾追求与时年14岁的伊丽莎白公主结婚被拒。1547年与亨利八世的遗孀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结婚。他施展各种阴谋夺取最高权力。1548年9月凯瑟琳死后,他企图娶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后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妻,因危及王位继承而被捕,后被处死】
简格雷结婚日期( 1553年5月25日,简·格雷在达拉姆公馆举行了婚礼,一起举行婚礼的还有她的妹妹凯瑟琳与彭布罗克伯爵的继承人赫伯特,以及她丈夫的妹妹与弗朗西斯·黑斯廷斯,三个婚礼一并举行。 )
爱德华六世还活着,即是在1553年7月6日之前。 他死于15岁。
(好奇为什么萨福克公爵家姓氏变了,查了一下 电影开头时间点前半年)1551年7月14日 爱德华六世的朋友们,萨福克公爵兄弟在一个小时内接连死于汗热病。亨利时年16岁 查尔斯14岁。他们是(亨八宠臣兼妹夫)第一代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和第四任妻子 Catherine Willoughby, 12th Baroness Willoughby de Eresby的两个儿子(我对亲属称呼不太在行 应该是简格雷的两个没有王室血缘的小舅舅?)
同年,爱德华六世将萨福克公爵作为新头衔授予查尔斯·布兰登和玛丽都铎之女 弗朗西斯的丈夫亨利·格雷。(简格雷的父亲)
九日女王简格雷死于1554年2月12日 。她死在16岁。
捋一捋 这部影片涉及的时间线其实非常短 青春却伴随着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
不知道为什么,比起后来的爱情,总是记得Jane和Ed两个孩子抱在一起哭泣的画面。Ed和Jane一开始就是提线木偶的命运,生死半分不由自己。
央视六套昨晚放《九日女王》(Lady Jane)——豆瓣这里翻译成九日皇后是不对的。片中Helena Bonham Carter鲜嫩得像颗露珠,海伦娜毕竟是真贵族啊,才能演出珍格雷这样的王室悲剧质感。演血腥玛丽的女演员鼻子那么尖,有点西班牙王室血统的范,比都铎王朝里面的玛丽像样。
终于看了我最近狂补历史片儿啊,helena这里看起来很秀气缺少了些锐气毕竟jane是无辜的牺牲品。这部电影很浪漫,讲的是珍•格雷和丈夫之间先结婚、后恋爱、携手赴死的悲情故事,也是一种解法,毕竟历史就是给人闲话用的。
Helena当年真是蜜桃般的女孩啊。
完全是因为Cary Elwes才看的
哲人王的统治,结局肯定是个悲剧。即使以一个政治票友的身份来看简格雷女王短短九日中的执政方针,都能感觉,她被送上断头台确实没被冤枉。好吧,我实在不适合去看披着历史片的皮的浪漫爱情电影。PS:小伙子挺帅,砍了可惜了,嗷~
80s英国拍宫廷历史片总是带着浓浓的莎翁舞台风 摔高脚杯那段二人大段的对白精湛~ 爱情线是罗密欧朱丽叶式永恒主题 我万不嫌狗血~ 新教思想给10几岁孩子带来的觉醒与探讨 9日的畅想又像是「早餐俱乐部」的一次罚堂 这片又前卫了~ #表妹电影#
现实的Jane Grey刚硬顽强,宁愿赴死也不愿被迫更改自己的信仰;电影里的简格雷为爱痴迷,一生逃不了傀儡的命运。不过没想到女主居然是海伦娜,可能红皇后没有发生那场意外的本来模样在这儿可以窥见一斑吧……最后 真的没想到蒂姆波顿娶了海伦娜。是我孤陋寡闻了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那幅【被处决的格雷】大概就是这样的写照吧。唯有一袭白裙是整个画上的一抹亮色。电影确实可圈可点,值得考究。格雷和丈夫都属于小年轻,是否是真爱我还真不敢苟同,毕竟真爱也是会变质的,相处时间太短,二人之间的激情不过是彼此发现三观一致后燃起的啪啪啪荷尔蒙,后来被捆绑到一起,带着纯真的信仰,一起死去才成为了最纯洁的爱,要是都活得下来,或许经年累月,也会成为大多数婚姻的样子。至于格雷,其实她真的很可悲可怜,当时的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推上王位选择立场坚定杀伐果决,要么选择被一众大臣当成傀儡,她上台后立马执行了那些不符合贵族利益的傻白甜政策,被杀头的结果早就可以预料。毕竟不是每个君主都能成为维多利亚这样的女王。
通过这部片子,我开始对欧洲宫廷片感兴趣了!女主角是蒂姆伯顿的老婆哦,那时好年轻啊!
女巫曾经也是个公主。。。
二十岁的carter还没有皱纹,……也没有表情。篡改历史严重,影片本身价值骤减。不失为一部骗骗人的宫廷爱情戏。小小地鞭笞了一下政治理想派
看得版本很不好,绝对有影响。不过,片子就在那一背景下的这段爱情描述的还是很棒的,其他,就有那么点弱了。但是,还是很足以让人思考的。以一个纯净地jane,带我们领略爱情,亲情,王室的简单,复杂和超脱。这是在那一个年代挣扎的代价。人们总是看的到希望的,或生活死。不知Y,最近越来越喜欢
受人操纵木偶的也有最凄美的舞蹈。1554年二月,少女Jane被以篡夺王位罪处死,为了一个她被迫接受的王位。还好还好,她最后的日子,与Guilford携手度过,在夕阳下散步,在丛林里奔跑,策马狂奔。。。“我们将业已飞翔,至那无形的世界,在彼地,我们厚赐福佑,永驻天堂。”是的,你们会
3星给HBC,在一个有严重缺陷的剧本中, 海伦娜·伯翰·卡特以其难以置信的表演天赋说服了我!HBC实质上的第一部大电影,因为剪辑时间漫长比后1年拍的《房间》晚上映三个月。因为本片中独特的表演,帮助HBC锁定了《房间》里的角色。
就还是两个孩子,冷酷无情的政治联姻竟让他们在纯洁无垢中吸引彼此,天真地摔碎高脚杯许下心愿,天真地创造了九日奇迹,在最美的青春相爱,在纯真的信仰中死去。短暂亦是幸福,至真至美凝为永恒。海伦娜嫩得不可思议,年轻的Cary Elwes也是理想少年帅哥……
海伦娜年轻时美得像油画,后来怎么被蒂姆伯顿糟蹋成哥特疯婆子了= =
海伦娜年轻时候嫩死了好吗!?蒂姆伯顿你对人做了啥!
剧本不评价,这段历史我不熟。海伦娜那时候还肉嘟嘟的,她的脸真不好看但偏偏能感染到人。
小姑娘长得愚昧无知声音做作到爆 非常欠抽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