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有一部经典之作《大腕》。它讲述的是与广告营销有关的一个故事,一个传奇导演命不久矣,这个时候人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死亡,而是他死亡后,能给背后的财团带来什么利益。片子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了深究。一个人的死亡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人死亡之后能带来多少的经济效益。甚至于最后,这个人意外的活了过来,但是碍于已经将自己的葬礼拍卖了出去,只能再一次的“死亡”。
那部作品充分的讽刺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忘记了对于人类以及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的保护。最终,看似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不乏丢掉了灵魂。但又有谁真正的在乎呢?人们看到的永远是这件事情与自己的利益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有利,出卖灵魂都无所谓,反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媒体工作者的定义就是给我们带来一些真正的消息,但是随着近年来的自媒体不断地发展,普通媒体渐渐的没落。最终我们能看到的媒体真的是没得选了。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周围的所有的发生渠道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报道。但是真实的报道却没有多少。为了效率,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进行关注,自媒体工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对于事实进行扭曲,肆意捏造一些观点来引人入胜,为的仅仅是自身的利益得到满足,至于说新闻中涉及到的人和事情,那都无所谓了。
这个时代不在乎真相,在乎的仅仅是这个事情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以一个明星来衡量,这个明星自身的性格是怎样其实很无所谓,而这个明星可以在大众心里维持什么形象,换言之,大众希望这个明星是怎样,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先抛出一个人设,然后套用到某一个公众人物身上。最终这个公众人物就被套牢了。至于他原本的性格,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众给他的定位。这也是众多明星不断地翻船的本因。
而普通人想要博得关注那更是要放弃自己原本就应该坚守的东西。如果他想要成名,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大多数的直播平台人们的成为网红的套路,他们可以舍弃尊严,可以放弃家庭,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人,这样一来就会获得很多的机会和利益。说到底为了钱,可以放弃任何东西。
好了,说了这么多,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作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生命的火花》中,一个失业的中年人,面临着人生的重担,在极度郁闷的情况下,误打误撞的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地方误伤了自己,一时间他成为了大众眼中的焦点。自知不久于人世的他开始为了自己的妻儿谋求最后的“礼物”。他联系了一个经纪人,然后将自己做成了死亡直播。最终获得了很多的产品代言,而这些代言费,足以让自己的妻儿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而故事的结局很凄凉,这个人毫无意外的死去了,而自己的妻儿面对着这个悲伤的时刻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一切回到原点,只留下一群看热闹的人,和一地鸡毛。
片中的中年人可谓最具代表性,他们大都背负着生活的重担而行色匆匆。男主已经好几年没有面试成功了,即使是自己即将破产也要对着家庭强加欢笑。而这一次找了老朋友的男主依旧是没有面试成功。生活糟透了,但是这才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男主不但弄伤了自己,而且使得自己命不久矣。这个时候的他再也按捺不住了。当面对着生死,一切就都无所谓了。男主开始谋划这一切,结果为导向来看,他所做的这一切还都不错的。但是当我们跳出来看的话,一切就都很凄凉了。
这个世界上,人们关心的永远都是焦点事件,但是焦点的背后却少有人提及。博物馆的负责人关心的是自己的职位,而男主的“经纪人”关心的则是自己可以在这个事件中植入多少东西。记者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及时报道。只有男主的妻子真正关心这个脑袋里被插进去钢筋的人究竟能不能活下去。
浮躁的时代自然有着浮躁的诉求,当男主开始自己的计划的时候,这个故事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我们看多了这些新闻事件了,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却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为什么成这样。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究竟丢了什么东西。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中外的记者朋友们以及资本力量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只要这个人血馒头足够好吃,所有的人都可以瞬间丢掉灵魂。
找错了片子..是个惊喜
充满了对中年危机的刻画和社会金钱物质欲的反讽,且最后是赚足人情,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影片结束观众自然而然给予了掌声,但有少了一层东西,暂时说不上来。6.17大光明
商品社会中对人性的反思和拷问。。
类似于《搜索》。媒体权利滥用。
和哈拉十诫里的那个故事很像
有尊严的死去还是没有尊严的活着
特理解男猪脚那郁闷无助的中年危机感~只不过电影表达内容及方式更偏向理想化一点~钢筋入脑切入点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一部黑色幽默的电影变成黑色悲剧,人在死亡前还不忘了拿自己的生命挣钱,太悲哀了......
伤心小号曲导演,现实/讽刺主义浮世绘,很戏剧化的剧本,节奏步步紧逼。小人物命运逆转,市长、馆长、广告商、记者、医生、雇主、家人、目击者、围观者爆炸上演众生相。失意广告人把自己的死策划成天价广告,媒体蜂拥来代理商不忘pose植入广告,女记者拦住摄像拍家人绝望表情;台词小幽默,儿子杀马特
2012.6.24. 18:30 影城。
标准的三星电影,没有缺点,同样没有亮点。
剧本好,节奏好。由中年喜剧一路走高,到后来简直要爆炸了,今年电影节看的最来劲的故事片目前停留在此。生活的强者不一定就是那些成功人士,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中的奥特曼。可口可乐一定是本片最大赞助商!
和导演上一部作品《伤心小号曲》类似,用一个荒诞的闹剧反讽当今社会,上一部是政治讽刺,这部是金钱与物质欲望。
siff@影城;节奏一路强劲攀高,情节紧凑密实,借一意外事件,深入剖析各色人等心理,折射人情现实,悬念点设置得张弛有度,亲情戏分外感人;男主其实是长不大的孩子,最伟大的是其妻,生活中若有此女存在,才是真正女神!
媒体之烂殇 情节密集 其妻难得
又是一部新闻专业学生必看电影,负面新闻才能卖出好价钱,人咬狗才有收视率 简直比牛顿还真确比伽利略还真理
讽刺当今媒体追逐“轰动效应”而不顾当事人处境甚至是死活的社会现象,堪称现代版的《倒扣的王牌》
非常戏剧化的突然事件,各路人马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影片却选择了最庸俗普通的切入点,讽刺媒体,放大人性的小黑暗小善良,最后凸显亲情的伟大,中途角色们各种恼人的琐碎的想法太折磨人了,这家伙死到临头还这么贪心,现实也许就是如此,但真的让观影很烦心。★★☆
媒体这种只要新闻不管别人死活的作风还真是国内国外都一样
剧本好,节奏好。仍旧是Iglesia式的现代寓言,戏谑中带着悲苦。一些小细节设置的很微妙,很容易带入观众的情绪。另:有些短评实在很白目,对于这么一个高度集中的戏剧场面来说,夸大人物的阴暗面与对立感是完全有必要的。没有人想看一场不温不火的“live”。渲染亲情当然也没什么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