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谋杀”波诺
“谋杀”波诺
[杀死波诺]Killing Bono
导演:尼克·哈姆Nick Hamm
主演:本·巴恩斯Ben Barnes/罗伯特·希恩Robert Sheehan/克里斯滕·里特Krysten Ritter/皮特·波斯尔思韦特Pete Postlethwaite/马丁·麦凯恩Martin McCann
类型:喜剧
出品:派拉蒙
上映日期:2011年4月1日
在摇滚兴盛的爱尔兰,一心想成为明星的的高中生尼尔·麦考密克(本·巴恩斯饰)在学校组建了乐队The Hype,可不久主唱的位子就被好友保罗(马丁·麦凯恩饰)抢去,气愤之余尼尔和弟弟伊万(罗伯特·希恩饰)自组乐队。可谁都没有料到保罗成为了波诺,而The Hype就是日后声名远播的U2乐队……
估计是受了大卫·芬奇的启发,这年头大家对名人发家致富故事都不愿放弃挖根刨底的好奇心。这回执意掘坟的是爱尔兰著名乐评人尼尔·麦考密克,本片改编自他的自传体小说《我差点成为波诺》。尼尔的用心路人皆知,无非借着U2的大名将青春时期的羞涩往事再抖落一番,赚得眼球之余自己也好一泄积愤。影片除了再现上世纪70年代校园音乐的盛况空前外,还少不了爆出一些U2当年鲜为人知的猛料,而包含若干首U2作品的电影原声也是一早抢得先机。片中扮演波诺的马丁·麦凯恩出镜不多,风头最劲的当属扮演尼尔的英伦小哥本·巴恩斯,另外罗伯特·希恩也让人眼前一亮。更值得一提的是U2前经纪人伊万·弗洛克斯是本片的制作人之一,难不成他们都想干掉波诺?
2 ) 从明星的幻想中解脱——《killing bono》给人的启示
尼尔:“你不觉得他们是在装蒜吗?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可他们居然还在唱:我还没有找到我寻找的!”
伊万:“他们只是得到了你想得到的!”
(电影中麦克考米兄弟的对话)
《killing bono》讲述的是一个和著名摇滚乐队U2有关、但直接关联不大的故事。因为U2是这么多年来我最喜欢的一支乐队,所以对一个以“杀死主唱”命名的电影,也稍带发生了些兴趣。我还记得,这似乎是好友第一时间向我推荐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U2乐队高中时期同窗的故事。neil(尼尔·麦克考米)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bono的同学,有个叫evan(伊万)亲弟弟。尼尔喜欢音乐并坚信自己注定会成为一名摇滚巨星,他下定决心和自己的弟弟伊凡一起做专辑、开露天演唱会、成名成家。为了和bono一争高下,他赌气的拒绝了bono邀请自己亲弟弟加入U2(那时还叫hype)的建议。
关于U2,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则命途多舛、屡遭不顺。尼尔有自身的问题,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得意忘形等,这都是导致他不能成事的原因。他和bono较劲一二十年,最终浪荡落魄。他甚至产生了杀掉bono的想法……
整部电影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前文麦克考米兄弟的对话。Bono的功成名就与neil的狼狈不堪的真正原因似乎在这一瞬间被揭示出来。事情总是这样,当你费尽心机去追求的热名滚财的时候,可能总是得不到,但有的人只是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这些东西反而不求自来。对于太多想要成为摇滚明星、流行歌星之类的年轻人来说,这部电影或许有着深刻的启示。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从来不是事实,这只是某些人为了刺激普通人名利欲望、并以操纵欲望达到其目的诡计。
对那些总是迷恋明星却看不起未成名人物的俗众来说也同样有意义。这部电影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每个有成名才气的人都能成为明星,反过来说,不出名的人物也可能拥有名人的才气。更极端的说,最高境界的人通常都不是那些最出名的人。不要让肤浅的歧见障碍了自己的判断力。
喜欢名人,想看明星,可能是多少年来中外人士共同的爱好。但在这个时代,保留这个爱好无可厚非,但不要感情冲动,切记捂紧自己的钱包。
看完电影,顺带浏览了这部电影的介绍,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这部片子竟然是喜剧!回想我看完整部电影之后都没有过任何一丝的笑,可怜英国人的幽默感真是让人汗颜。
3 ) 《杀死波诺》:YOU TOO
影片的开始太他娘的哗众取宠
直到回到青涩年代才郁郁寡欢
本·巴恩斯演的这个男一号怀才不遇
搞的行头真是有模有样
罗伯特·席安演的那个弟弟算是男二号
弄的很错乱
有几首McCormick 的歌他们演绎的还挺惊艳
哥俩好啊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影片那些插科打诨的都挺有意思
还都是角
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口音实在有趣
时不时的用那些老歌
串起我们对旧时摇滚的怀念
还真的有些意思
还是有些励志的啊
个人评分:6.5分
至于U2在里面就是浮云
是编导刻意的吧
4 ) 这才是青春电影呀
就是两个腐国屌丝青年的故事。好莱坞喜欢给屌丝安排一个逆袭的结局,主题是升华了但是看多了都是套路。倒是英国人少点套路多了点真诚,这两小哥最后还是没变成高富帅,平凡的少年就是这样,有梦(妄)想有辛酸会犯傻逼偶尔也有幸福。本·巴恩斯那张好看的脸演起屌丝来有种反差萌,贱卷在里面也很可爱的。
5 ) 要颜有颜,要嗓有嗓,就差临门一脚
Neil是卢瑟吗?不见得吧。虽然追梦的路上自尊心好胜心还有不知道什么奇怪的心思(比如睡老板的老婆)搞砸声名大噪的机会,但是他的才华妥妥是有的,就像Bono邀请他助演时也说到【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他为了组乐队费尽心思搞来赞助,运气也不算不好,但是总差个临门一脚。也许成名并不适合他的性格,可能好好当一名摇滚杂志记者,写写报道,录录Demo,带老婆去看弟弟摇滚巡演,也算蛮惬意的。。话说回来,BB的颜和声线不搭啊,但是电影里好几场现场看着有点燃啊,好棒!卷毛的烟熏妆妖的可以啊。英式幽默挺不错的。
6 ) neil是个煞星……
killing bono
介绍上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但我只是在danny machin‘劝’经理人签下shook up乐队使用的方式时笑了一下.嘿
这个恶贯满盈的老家伙霎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神父’,然后站在角落欣赏自己的宠物猫得到毛线团.
当bono打来电话时我想,这傻小子一定会拒绝的,果然他拒绝了……
真难想像他是梦想太坚定还是被嫉妒和自尊掐住了喉咙!
从一开始,从shook up和U2都还躺在胎盘里的时候
他把亲爱的兄弟拽离了成功轨道
他冒着被暴菊的危险跟黑帮老大吹NB借钱
他寂寞的在冰冷的房子里抽风
他鄙视了rod stewart
他上了老板娘,失去了女友,失去了shook up
哥哥,你告诉我真相是神马
真相就是我做的都是狗屁决定
我只是不看好bono的样子,我以为我会成为灵魂人物,我比他帅……但是我拼了这场生命都没他成功.
电影很不快乐,依然能让人憋尿坚持不快进看完
结局是一片字幕,看不懂英文的我只能明白ivan的乐队忙着跑场子,neil娶了原谅了他的前女友
重点:他们没悬念的错过了为U2开场
neil是个煞星……
相对有趣的故事,似乎是人为的失败,却是性格和命运的怪胎
Of course!Bono is gonna love this movie,cuz he is a dick!......I never shagged any band guy.That is fucking embarrassing............
没有同感,摇滚不是我本命
额。我觉得挺没劲儿的。。= =!
猪脚还真是个可怜的jerk
everyone wants to be a rock star
一会儿好看一会儿失望的,波诺给他打那个电话之后变得有点意思。一个失败者的陈述,挺好的视角,可惜的是这个失败者最后那一点让人觉得可爱。演波诺那个演员有点太不像了吧。
用不错的视角展现笑中的酸涩,正统英国喜剧片。
音乐传记类的电影不管怎么拍现在都难见突破,不过本片却另辟蹊径将着力点放在了摇滚明星的平行世界与影子人物身上,虽然明线清晰,也暗含着对U2成长史的刻画描写,从中展示出同根同源同起点却不同路径的成长轨迹,而对于大多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主人公的生活更加真实可信,并非谁都能成为摇滚明星
世事无常,浮华散尽,方见本色
kill bono
——制作人听完Demo,字字珠玑状地说:流行音乐,主要表达的主题是,幻想和辣妹上床,和辣妹上床,以及回忆和辣妹上床。你们的歌嘛,听起来像是……强奸。Neil:某种程度上说,是的。
人的命天注定,不知道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反正就是你不该红,而且还是这个2B男自己嘬的,本来那么多次机会,都让那SB自尊心和骄傲给蒙蔽,不过那时的装扮好华丽,我很喜欢!
感动死人了啊T-T不放你走因为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做最喜欢的事情T-T
一个叫fuck up的乐队
浮名散尽之时,方显人之本色。真是一团糟啊,但是可喜可贺。
if you stay here you spent the rest of your life wondering "what if", and you'll be a ninty-nine precenter.Neil这句话说的没错。
尼尔其实是个自私鬼,自命不凡的家伙,是他拖累了自己的亲兄弟,亲手毁了本来可以成为最出名的摇滚乐手的伊万的一生。反倒是波诺大度,一直想给这个小乐队光芒,可傻逼尼尔一意孤行,宁可穷困老倒也不要U2的资助,这是傻人,疯子,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现实不说而且损人不利己。最可怜的是伊万,他人
Neil实在是典型的Loser,脑子里装的一半是梦想一半是屎,演员选的挺好的因为Ben Barnes的外形就不像个摇滚巨星的料。当U2在开新闻发布会而Neil只有站在门外远远观望昔日旧友的时候才领悟这TMD就是人生的差距啊!自古弟弟皆兄控,Robert Sheehan的眼睛美的不像话。
性格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