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向阳:枪是哪里租来的?
阿细:在船舱里找到的,我以前是拆船的。
古向阳:找到把破枪就不拆船,改行抢劫了?
阿细:欠下高利贷。
古向阳:赌波?
阿细:上个月我买了批假表去庙街卖,走霉运,第一天开张就被警察抓了,什么都没了。
古向阳:欠下高利贷很多吗?
阿细:三万多块。
奀仔:我们只借了五千,一下变三万多了。
路人:真不明白你们这些人,香港这么多银行,为什么还要借高利贷?
古向阳:你跑来抢银行就是为了还高利贷?
阿细:一个星期不还就砍我们。
奀仔:看看,他们已经打了一顿了。
古向阳:你有枪嘛,他砍你,你就开枪。
阿细:怎么可以呢?
古向阳:为什么不可以?他都可以砍你,你为什么不能开枪?
阿细:神经病,难道为三万块杀人啊?
古向阳:神经病?你刚才差点就把警卫打死了。
套用豆瓣某君对狄饰演的角色评价: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罪大恶极的劫匪。 一方面他似乎和蔼可亲,帮阿三包扎手臂,抢救心脏病人质,但面临自身危险的时候,又以枪毙人质要挟警方;一方面慷慨的拿自己的钱给阿三做生意,转身又进了金库把钞票塞进口袋;抢劫后枪杀警察,原因归咎于警察太能跑,自己穿着皮鞋路又难走,杀人后又极度内疚,为死去警察祈祷了一整夜;在决定杀哪个人质上,居然采取黑白配方式选择人质,选出女学生后,又被人质的母女情感动,决定重选……这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看上起很好的十足坏蛋。最后他的女朋友似乎点名了真相:你想逃吗?可逃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没钱花了就去抢劫。你自以为是好人,可你都是拿别人的钱去当好人。你想重新做人,可和你下楼去买个面包你都要带着手枪。貌似每一次选择,都是被迫和无奈,可是生活中哪一件事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哪有什么人民英雄。
小宝究竟是有多爱龙叔?把他拍如此帅,张彻都要甘拜下风了!反类型片,片名值得玩味,内容丰富完整跌宕,小宝也算个悲情主义控吧,我常觉得自己向来是爱小宝的美貌太肤浅了。
看完人民英雄,脑子混乱了一下午,突然了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怎么发生的,华语影坛能把劫匪演的如此让人心情复杂又爱又恨的可能只有周润发和狄龙了,杀了警察是因为鞋子不好路又烂,越跑越气才开的枪,杀完还特别不希望对方死掉,拜了一晚上佛,而且悔不当初,让人产生混乱,如果是我,我会不会也会回头开枪呢?银行里发生的事情才是点睛之笔,其实说不清那是因为恐惧产生的顺从,还是说其实大家能感受到这个人其实没有那么恶,也没那么害怕,看到了这个人身上的人生无奈,产生的同理心,这种情绪实在太复杂了,看完了我在想,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真是个古向阳这样的人(哪怕没有狄龙的颜),我会不会也会产生无奈之心,在对方的逃亡之路上偷偷帮一把,,,最后说,金燕玲没认出来,爆发力很强但是不知道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容貌变化那么大
小宝从来都不是一个娱乐片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总能看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虽是翻拍,但各种华人语境下的冲突矛盾还是需要做足功课的,对于表演而言,几乎每个人物身上都有故事,银行里几段群戏颇为出彩。但个人感觉,对于人质的戏份完全可以再深挖,不是太突兀就是转的太快。ps:金燕玲出彩!
虽说是反英雄片,但也担不起这么大的名字,一头一尾都精彩,最后是为了爱情还是终于看清自我又处理得模糊不清,中间内容始终差着意思,不够多也不够厚。尔冬升简直了,纵观他的电影,女主必要素颜清纯,化了妆的都是妓女,这里面也要借狄龙把口批评人家女学生擦唇膏,结果人家妈妈骂得好:要杀就杀关你P事!倒是把狄龙拍得真帅,帅过英雄本色里面多多声。25岁的梁朝伟则依然称得上稚嫩,同黄斌两个人出场,分明还是两个小孩子。金燕玲真是够压场,贡献了全片最佳表演,没有了她,整部戏都要失色。
越来越佩服尔冬升了,编剧也那么棒,在港片里面算是相当好的了。每个角色几乎都有故事!每个演员都很棒,可惜狄龙没有得奖。秦沛,梁家辉,梁朝伟,金燕玲,甚至林保怡都相当出色
尔冬升的小文艺有没有!过程中还不乏小幽默。梁家辉由于戏份的限制没有很出彩;梁朝伟不知道是不是角色谨小慎微性格的缘故,从头到尾基本都是一个面部表情;整部电影基本是狄龙一个人的独角戏,最后那场和金燕玲的对手戏太棒了。几个配角也有出彩。(原作音乐卢冠廷;金燕玲完全是素颜出镜。
号称翻拍热天午后,劫匪阵容还凭空多出一位,可最终片长也不过八十分钟?说明对峙期间的各种互动(警方与劫匪、劫匪与人质、人质与人质、现场与社会)并没展开叙述甚至有的都未触及过。狄龙只是演得情绪饱满独领风骚,可角色本身并没有立住,光看他包扎三哥代母训女教育后生急救病危的人性面了,背负重案与警命的凶徒面呢?生生给回避掉了!而如果尔东升的本意是要效仿吕美特原著,将此角色定位于弱匪笨贼,强调本性善良远大于穷凶极恶,那你只需梁朝伟这小哥俩就足够了,为什么要额外加个精干痴情大哥范儿的狄龙进来呢?所以说这片并没真正反映出与其豆分相匹配的高水准。
小宝你把龙哥拍得这么屌,型到爆,没有一个镜头不美,是因为爱意埋藏太久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了吗?快不行了,小宝故意找来神似大卫的梁朝伟和他搭戏是何居心= =
翻拍《热天午后》注定吃力,因为原作中的银行劫匪朋克演唱会,摄像机前的自动表演,媒体狂欢下的犯罪明星,无论哪一条在中国哲学里都不成立,于是尔冬升和狄龙运用江湖片中的道义,设置了一个现实版的省港旗兵在人质面前表现盗亦有道,其间还用推翻划拳定生死的方式,幽默的阐述了一遍天理运行并非天地不仁。狄龙的表然当然是出类拔萃,通过复杂的表情演绎了一个江洋大盗游走于善恶两端,并最终回归到平旦之气所显露的人之本心。尔冬升的电影分两类,一类是自传式的正心、诚意;一类是小人物的新闻小说,他的底层关怀不是居高临下的人文怜悯,而是大鹏向下视之天地一气化之,各人有各人的情,各人有各人的道理。三少爷放下剑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走上前台成为自己,否则那个回归本心的江洋大盗就不会被尔冬升称之为人民英雄。
很有意思的人物小品,全程细节都有亮点。但是编导的倾向性太强,把秦沛演的警官塑造得太脸谱化太坏,梁家辉演的警察又太同情犯人(犯人最后明显是自杀,怪不到秦沛头上),破坏了价值评判上的中立。此片基本从人道主义角度塑造犯人,比如帮伤者包扎、帮病人cpr,甚至放过女性人质,对女友一片真心;但是反过来说,被他在先前的劫案中杀掉的警察就没有感人的背后故事了吗?另外,我觉得把男主理解成虚假的高大全人物也是错误的,他只是内心非常浪漫而已(不只是爱情方面的浪漫,而是整体思想方式上的夸张和极端化,至少在他自己心里,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港版的热天午后,狄龙的独角戏,金燕玲一下真没认出来。既然你不跟我走,那我也就不想走了。
故事一開始我還以爲是部說斯德哥爾摩症狀的電影,結果發現是說何謂正邪這個老生常談的東西,但這部電影還是表達得挺不錯,而且是1988年的作品。算是爾冬升比較有味道的作品吧。
香港的《热天午后》,可惜在视角的高度上和最后的点题上没法和前者相比。无非又把香港浪漫英雄主义的水浒式盗匪观体现了一遍
太喜欢这种又紧凑感情基调又强烈的电影(某人就算是收收力气演个无脑愣头青也能揽下最佳男配角,金燕玲依然帅我一脸,狄龙依然像在邵氏电影里游魂……)
港版《热天午后》,狄龙演技比《英雄本色》竟退步了什么鬼!金燕玲气场强大压足全场,梁朝伟、梁家辉、黄斌次之,其他配角也算及格,但没法像原版那样清晰刻画每个人物,而且原版的黑色幽默元素也被剔除,整体自是不及,但作为第二部作品,尔冬升的功力已趋成熟,最后一幕让人心酸。
这样的表演连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都没有捞着,狄龙实在是太冤了;而梁朝伟的发挥其实也没有好到可以问鼎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三星半。
手心手背一处翻白眼,密闭空间不同背景的人对危机对反应,非常话剧和低成本,被拍得很儿戏,狄龙角色完全是臆想出来的反英雄侠客。对女生超短裙和驳嘴的痛斥应该是夹带私货。这么爱训斥人,不如做训导主任,拍出电影很假慈悲。只有当镜头切回狄龙和梁朝伟的空间才像是电影,金燕玲最后神助攻和狄龙双星
这部电影我下载到电脑里五年了。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如此之好。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尔冬升电影了。30而立的尔冬升,叙事能力就已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情节的进展,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整体的节奏感,导演全部如在掌中,令人赞叹不已。狄龙演技炸裂。年轻的梁朝伟崭头露角。本片通过对一场抢劫案的全程表现,顺便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镜头所及,皆有所讽刺抨击。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性格棱角分明,看完令人回味无穷。9分。
当时的伟哥还是生硬了点,狄龙和金燕玲的表演真是无懈可击,尤其最后和金燕玲的对手戏让情感沸腾,真棒。片名和内含不言而喻,尔冬升的社会学的片子着实很有洞见。(原版热天午后评论被删)7.6
= =...龙哥。。。乃再怎么演歹角看着都像好人,没有一次看着不像好人。。。这好人境界也太高了吧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