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潜将》观后感 首先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一点就让人更加敬佩事件中的主人公,正因为主人公身上的自信、坚韧和善良的美好品质,才能使他在与命运的多次交锋中,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胜利,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都是卡尔在遭受不公待遇时他应对的方式,当他第一次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潜艇搜救人员时,发现学校从未接收过黑人学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还处于非常严重的阶段,想要进入学校学习就是向整个社会规则发起挑战,但是他坚持不放弃,就是想要入学才能成为正式的潜艇搜救人员,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申请,学校终于接受了他。在学校他遭受了更多的不公平待遇,遭到同学们的歧视,教官以及校长的种种刁难,但是卡尔并没有那么容易放弃,同样是水下操作作业,卡尔的工具包被划烂扔到海底,组装零件散落一地,导致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了长达九个小时,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在最后一刻完成了组装,通过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也是因为他的决心让他在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可以迎刃而解,克服了学习的困难,帮助队友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当我们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他遭受了更大的考验。 在一次潜艇搜救任务中,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在我们都为之振臂欢呼的时刻,他迎来的人生的转折点,由于炸弹重量过重,导致在打捞出水面的时候,绳子挣脱断裂,致使重物直接将他小腿砸断。难道这就是卡尔的最终归宿么?不,卡尔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也没有放弃。当他陷入迷茫的时候,有同样经历的教官在此刻向他提供了帮助,让卡尔考虑使用义肢,代价确是截肢。面对这个决定的时候,卡尔遭到家人和周边人员的一致反对,大家都认为他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家人离他而去,同事们的不理解,只有教官耐心的帮助他重返他热爱的事业。最终在卡尔和教官的努力下,卡尔终于再次证明了自己,除了挣回自己的荣誉,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部片中卡尔所展现的坚韧、责任和荣誉感都非常让人钦佩,正是这些良好的品质帮助他改变他自身的命运,也影响了其他人。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卡尔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同样热爱自己潜艇救援工作的教官,教官由于一时失误走上了颓废的道路,他在救助卡尔的同时也是在救赎自己,他在卡尔最迷茫的时候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指导他走出困境,最终成就了卡尔和他自己。 当你想要完成你的人生目标,不单单要具备够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以及为他人牺牲的意识;最终能成就你的不光是自己,还有你身边的家人,支持你的伙伴,人生路上的良师。
一直以来,黑人青年卡尔都将成为美国海军中的一员当做自己的毕生理想,然而,当他真的加入到了海军队伍中去之后,卡尔才发现,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美好。在种族歧视之风盛行的军队里,卡尔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众人伤害和排挤的对象,但个性坚韧的卡尔却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和气馁,正相反,他通过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和出色的成绩证明了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与肤色无关。比尔的出现让卡尔坚定了想要进入潜水艇搜救队的信念,然而,这支秉性白人至上主义的团队中,还未曾有过黑人加入的先例。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卡尔终于加入了潜艇队的训练计划之中并最终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同时,他和比尔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因为一次不幸的事故而产生了质的改变。
这个世界有一条不圆融的反理,那就是若要有多大成就,就要承受等量的苦难。
因得失之理是宇宙恒定的法则,若要得,你就要先失去。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但,走入最后最末的时代,诸多因素变异后,这一条法则被推向了反向极端化。
也就成了,你如果想成功,想被众生赞许你的好,认可你的好,那你就要在一个普遍性的恶劣环境中走出来才行。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是对好的生命因素的限制和摧残。
Men of Honor (2000) 这是一部近20年前的老片子了。中文译名“怒海潜将”听起来更像是一部充满了动作元素或谍战元素的爆米花电影。然而原名“男人的荣誉”却更贴合本片的主题。
Honor,荣誉感,这是深深融入到英美军队问候的重要价值观,荣誉感包括了勇气、尊严、荣耀,等内涵,这些东西我们中国人觉得有些虚,经过这几十年的观念变化,甚至认知上刚好相反,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荣誉感既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没有点实际用处。
其实换一种说法比较容易理解,荣誉有点类似中国人说的“争口气”。
主人公卡尔,要得就是这一口气。
卡尔来自于偏远地区的一个黑人雇农家庭,父亲是个只会耕地的农民,一手把他带大,希望他长大以后不要再做农民。
在他20岁时,机会来了,
海军到他的小镇征兵,卡尔满腔热血应征入伍,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但当他被分配到船上之后,他发现自己开始的想法十分幼稚,在1950年代的美国海军,黑人船员只能从事厨师、杂役低等工作,根本没有正常的晋升管道。
如果不是他大胆地打破了不能与白人军官同时下水游泳的“规矩”,他可能要在厨房干到退役。
在被舰长掉往潜水队之后,他与那个不安分的潜水队军士长比尔(罗伯特·德尼罗)相遇了。
一个是梦想着成为潜水员的黑人厨师;
一个是狂妄冒险被上级雪藏的军士长;
二人的命运在那所潜水训练学校交织在一起了。
整日面对那些动不动就给自己使绊子的同学、上级、高层,还有那些地域标签,种族标签,他从不被带动。始终站直腰背,礼貌对人,认真做事。
倔强地卡尔不但拿下了一场又一场考试,并在最后的测验中,在水下工作超过9个小时,完成了全部作业。一次又一次用他的认真和拼命向包括军士教官比尔在内的所有人证明了,白人能做到的,他也可以!甚至做的更好!
之后如愿成为资深潜水员的卡尔,由于意外事故不得不截肢,
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和友人的帮助得以迅速康复,为了争取回原本自己的职业前途,与昔日的教官比尔联手对抗海军部人事主管,在公开听证会上身穿200公斤以上的潜水装备,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仅余的一条好腿迈出了12步,也正是这艰难而沉重的12步,成就了这部经典影片。
1968年,卡尔终于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位黑人高级军士长。
也应对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时代大背景。
英雄,就是对抗既定命运的成就者,但反过来看,那个对抗既定命运的命运也正是为英雄预先写好的人生剧本。
卡尔,在充满了不公和恶劣氛围的环境中,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并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这样的生命从灵魂深处透着可贵和可敬。
你要坚信,你是你生命的传奇!
2019.2
整部电影本质上是男权主义的,歌颂白人社会的鸡汤,是资产阶级白人拍给底层人民的安慰剂,是满足白人上层特别是男性观众一点同情心和道德优越感的用于自我感动的电影。
第一,整部剧的女性角色完全被他者化、脸谱化,只是男性的陪衬,充当温柔贤惠的妻子形象。 第二,男主的一切努力表面上是实现理想,改变命运,但本质只是为了融入白人社会,获得白人认同。男主面对白人给予的不公没有丝毫怨言,仿佛是理所应当的。而纵观每个男主经历的困难,表面上是男主克服的,但实质上没有白人的网开一面,卡尔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例如卡尔能进学校需要白人教官开门,卡尔能毕业需要白人教官同意,卡尔想要复员需要白人考核通过。卡尔的一切努力都是做给白人看的,都是博取白人的同情和认可。连卡尔的退受伤都是为了保护白人。而教官后期成为卡尔父亲般的存在更是在暗示白人才能指引黑人,白人在精神上是黑人的支柱。结合第一点不难发现,前期黑人男人和白人女人的夫妻组合看似是在说黑人和白人能和平相处,实际上是在说黑人男人和白人女人相对平等,黑人和女人都是低白男一等的。这部电影表面上谴责种族歧视,呼吁和平和友爱,实质上却是赞颂白人的男权社会。表面上提倡努力改变命运,实际上是说黑人拼命努力才能换来白人轻松就具有的权利。
电影用“努力改变命运,努力能改变歧视”的漂亮话,掩盖了真实存在的种族歧视和阶级矛盾,观众在感动的同时不自觉的被洗脑,相信了白人资产阶级的一套价值观,成为了被剥削的对象而不自知,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白人社会,哪怕是被白人歧视和剥削,也只是怪自己不够努力,最终只能成为白人资产阶级的韭菜。这样的电影在懒惰的时候看看激励一下自己就好,不要轻易相信,否则百害而无一利。
不知道类比阿甘正传是否合适,一个是克服种族主义坚持梦想,一个是面对世间嘲讽坚持前行,都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都把握纷繁复杂之后的简单。
对于我来说,卡尔希望从军能摆脱父亲佃户的人生争取尽可能的平等并通过潜水员的职业实现作为海军的真正价值固然精彩,但影片的重点从一个半小时之后才真正开始。
军人的荣誉,这才是卡尔在从事潜水员之后真正爱上海军爱上潜水的原因,这也是Sunday一直在坚持的原因。为了这份荣誉我可以挑战长官的权威可以向长官挥拳也可以截去废肢以更大的付出重新开始。
影片真实之处就是我可以直接表达我对你的蔑视与不满,但我会坚持我想坚持的东西。教官会正视学员的成绩,也会直截了当地说明帮你也是为了表达不满。夫妻之间为了爱也会产生分歧,但为了爱又会重回一起。
当然,可能是20余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将关注更多地放在后30分钟,但这不代表后30分钟就是完美无瑕的。
情节、表演都不错,因为主题上的刻意为之减一星。
算励志片吧尤+黑人白人的种族阶级矛盾。偏偏挑了DeNiro这个最爱黑人演员的家伙看他老气横秋训练小伙潜水下海最严厉的学生也是最有出息的不是吗。结局虽有得有失但还是向上的。
军人荣誉和反抗种族歧视背后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在卡尔竭尽全力不懈地、狂热地努力之下,老森迪与他在交锋过程中从毫不认可到接受接纳到最后认同并给对方信念上的支持,我觉得是本片最励志的地方。两位主演都演的不错,这也是一部传统风格的主旋律励志作品。
don't.don't ever come back here.you get in there and fight,carl. don't take promises. bust thier old rules if you have to. and when it gets hard...and it will...don't quit on me. ever! now.go on. don't come back here. not for a long time.
感动的颤抖了几次 难得的好电影 ASNF
很好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年轻有梦想的小伙子,郁郁不得志的老海员,还有一个官僚作风的大坏人,年轻人备受父亲鼓励,要出人头地,追逐梦想,开始的阻力是种族,后面成了残疾,中间还夹杂着两代人同样的被压制所形成的友情和各自的爱情!每场戏写的都很规矩!
励志。应组织黑人集体收看,让他们知道不要因为肤色原因而自暴自弃。抛开种族歧视在政治上的不正确,其实这是保持筛选成本最小化的做法,人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辨别一个出身于整体低劣的种族的个体能力和品德是否出众,用种族法来判断当然不准确,但无疑最简捷,误判率相对较低,而成本也较小。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e and that old preacher is that he worked for God, and I ~ AM ~ GOD!!!" 當第二男主角又如何,根本無法掩蓋Robert De Nior的鋒芒。雖然明知是刻意煽情,但還是一次又一次動了容,何必計較旋律主次,就當這是一天勞累過後,臨睡前播的一首「安魂曲」。
哭了N次...我是有多touched啊.....很好看,很好看!!!!演技赞!!!
不放弃,最终才会走向成功!!!有时候,偏见是没法消除的,就像某些人天生就是贱种,只有正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人上人”。
很感人的片子,一度落泪~~黑人题材的奋斗史总是有种悲怆,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所以果实更甜美~~两位主角——卡尔和比尔演技很赞~
一辈子坚持梦想的人,内在有十分可怕的力量,我们跟Carl们的区别就在于怎么对待不停遇到的困难。我不赞成搏命,也不赞成牺牲亲人的感受,但是整部电影我流了好几次泪,因为世上有这么搏的人,我们才会在追寻自己方向的时候看到希望的灯塔。PS:德尼罗真他妈帅呆了!
男人,励志.跟据真人真事改编.正如片名一样,卡尔凭着顽强毅力挑战种族歧视,获得了男人的荣耀.指挥官和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平行关系.德尼罗和古巴都发挥了高水准表演.
演技发挥出色,基调热血励志。剧情较为拖沓跳跃。总体就像电影里的赛隆一样,明明很美,可是在本片里就是时丑时靓,既无法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又无法在每个场景都光彩照人。。。三星半。
很励志,在种族歧视环境下依旧坚定的坚持本心很不容易。最后的12步,他取得的成就让我泪目。
题材独特、演员表演出色的励志片。评分:8outof10
励志主旋律影片,又不乏种族歧视和官僚主义等深刻主题。德尼罗与小库珀古丁都表演的很出色~
虽然还是白人的功劳,但是我哭了
7.5,江湖培训老师在培训课上放给我们看,公司同僚被感动无数。老板大有感同身受之体会,于是命令员工下来必看。其实也就是一好莱坞流水线励志片而已。
哎给我看哭了两回,一次是Carl在水下九个半小时不放弃完成考试科目,一次是最后裁决时Sunday用当初怼Carl的原话刺激他前进。两个被海军新官僚主义意图抛弃的军人,在各自的逆境中重生,拼上彼此的职业生涯走出那艰难的12步。这两人始于来自种族歧视的刁难,最终在同为海军的荣誉感下互为激励共同前进。小库珀·古丁和老罗在片子里都是闪闪发光的,穿海军制服的老罗太tm帅了!